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37018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34562.6

申请日:

2012.05.04

公开号:

CN102635120A

公开日:

2012.08.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7/04申请日:20120504|||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7/04; E02D5/46; E02D5/36

主分类号:

E02D17/04

申请人:

张全胜

发明人:

张全胜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前进中路1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代理人:

盛建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通过进行三轴搅拌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土体注浆加固、土方开挖、第一道围檩施工、继续土方开挖、下一道围檩施工、继续土方开挖、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等步骤,得到一种主要由一圈三轴搅拌桩、一圈钻孔灌注桩和多道围檩构成的深基坑围护结构,该围护结构无任何支撑结构,利用了土体的拱形效应,降低了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同时也利用了围檩的拱形效应将外部荷载转化为作用在围檩的内部压力,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而且由于没有支撑,也就省去了拆撑和换撑的过程,使得基坑围护费用降低、施工速度加快。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
一圈三轴搅拌桩、一圈钻孔灌注桩和若干道围檩,若干所述三
轴搅拌桩围成圆形且连续的一圈,若干所述钻孔灌注桩围成圆
形且具有间隔的一圈,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位于所述一圈钻孔
灌注桩的外围,每道所述围檩皆是一次浇筑成型的圆环形,第
一道围檩为冠梁,所述冠梁浇筑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
且所述钻孔灌注桩的主筋上段置于冠梁内,其余围檩皆浇注于
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相
邻围檩在竖直方向上存在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其
特征在于:除冠梁外的其余围檩皆设有若干吊筋,所述吊筋焊
接于所述钻孔灌注桩的主筋。
3.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述步骤:
一、三轴搅拌桩施工:设立一圈围成圆形且连续的三轴搅
拌桩;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在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设立一
圈围成圆形且间隔的钻孔灌注桩;
三、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之间的土体采用注浆加固;
四、对表层土方进行开挖,然后进行第一道围檩施工并养
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一道围檩为冠梁,所述冠梁浇筑于所述
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上段置于冠梁内,
要保证圆环形的冠梁一次浇筑完成;
五、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二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
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二道围檩浇筑于所
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
保证圆环形的第二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
六、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三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
第三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三道围檩浇筑于所
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
保证圆环形的第三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
七、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n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
第n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n道围檩浇注于所
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
保证圆环形的第n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
八、继续开挖土方,挖至坑底标高,然后进行垫层和底板
施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三轴搅拌桩采用单侧挤压方式或跳
打方式进行施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
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步骤一之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放
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设置通到坑内的
汽车坡道,采取从一边开始,边退边开挖的方式,最后收口于
汽车坡道与基坑边缘交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用挖机将土方运
到基坑内靠近汽车坡道一侧,长臂挖机停靠在基坑边的地面且
靠近坡道一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外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和步骤八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采用中
心岛开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
至土方车外运。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
特征在于:除冠梁外的其余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并将
吊筋焊接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
10.如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
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整的施工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
一、场地平整:三轴搅拌机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
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
二、测量放线:
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点为基准点,布置现场测量控制
点和标高控制点;
b.测量控制点布置在基坑围护结构平面的圆心;
c.对每一幅三轴搅拌桩、每一根钻孔灌注桩均逐桩进行位
置测放;
d.三轴搅拌桩放中心轴线,再按圆开槽,然后测放中轴气
孔为控制桩位;
三、三轴搅拌桩施工:
a.根据三轴搅拌桩放线定位,采用挖机开挖导槽,导槽尺
寸要求中心线两侧宽各0.5~0.7米,深1.0~1.5米;
b.设置定位型钢:在垂直导槽方向放置两根下定位型钢,
在平行导槽方向放置两根上定位型钢,根据桩机大小进行选
择,在上定位型钢上作出标记,标记距离根据桩径进行选择,
以便于施工中找桩位;
c.桩机就位:应根据圆形特征,每幅三轴桩调整步履走向,
同时注意套打搭接,龙门立柱垂直度要确保桩机的垂直度≤
0.004,桩机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小于5cm;
d.水泥浆制备:水灰比为1.5~2.0,水泥采用P.O42.5以
上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被搅拌加固土体质量的15%~
23%;
e.钻进搅拌喷浆:启动电机,桩机搅拌下沉,在下沉钻进
喷浆时下沉速度为0.5m/min~1.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
量的50%~70%,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喷浆;
f.提升搅拌喷浆:提升搅拌喷浆时提升速度为1.0m/min~
2.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量的30%~50%;
g.桩机移位并就位,采取单侧挤压方式或者跳打方式进行
施工,使三轴搅拌桩围成圆形的一圈且连续;
四、钻孔灌注桩施工:
a.根据控制点对钻孔灌注桩逐根进行位置测放;
b.护筒埋设: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挖出比设计桩径大
250mm~350mm的圆坑,将护筒垂直固定于桩位处进行校正,
达到要求后四周用粘土填实,确保稳定,并做好记录进行复测;
c.钻机安装就位:钻机安装必须水平、周正和稳固,同时
保证钻杆、转盘和护筒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d.泥浆制备:泥浆性能要求如下表:

  项目
  比重
  粘度(S)
  注入孔口泥浆
  ≤1.15
  18~22
  排出孔口泥浆
  ≤1.3
  20~26
e.钻进成孔:根据设计桩型,选用钻机,进行钻进成孔施
工,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钻头锥形夹角应大于120
°,施工中要经常核验钻头尺寸,发现磨损不达标时应及时修
复或更换,保证成桩直径满足设计要求;
f.一次清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将钻具提离孔底
0.15m~0.25m,上下往复升降并低速回转,并全泵量冲孔,
充分研磨孔底较大颗粒土块,待孔内返出浆液中无泥块可视为
一次清孔完毕;
g.下导管;
h.二次清孔;
i.浇筑混凝土,形成围成圆形且间隔的一圈钻孔灌注桩并
位于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
五、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之间土体采用注浆加固;
六、表层土方开挖,进行第一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
度,所述第一道围檩是冠梁且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
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上段置于冠梁内,要保证圆环形的冠梁
一次浇筑完成;
七、第一道围檩标高至第二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设
置通到坑内的汽车坡道,采取从一边开始,边退边开挖的方式,
最后收口于汽车坡道与基坑边缘交界;
八、第二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
强度,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一次
浇筑完成,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浇注于所述
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
各道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和插筋,并将吊筋和插筋焊接
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
九、第二道围檩标高至第三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用
挖机将土方运到基坑内靠近汽车坡道一侧,长臂挖机停靠在基
坑边的地面靠近坡道一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外运;
十、第三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三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
强度;
十一、第三道围檩标高至第四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
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
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
十二、第四道围檩施工:在第三道和第四道围檩之间中心
岛土方外运的同时,进行第四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
十三、重复步骤十一和步骤十二;
十四、第n道围檩标高至坑底标高位置土方开挖:采用中
心岛开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
至土方车外运;
十五、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
十六、进行主体施工。

说明书

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圆形深基
坑的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越来
越紧张,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缓解城市用地困难,建筑向
高空和地下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过程
中,深基坑工程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基坑是高层建筑与大型
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城市的改造中,基坑工程往往
集中于城市中心地带。基坑工程是大型的土体开挖工程,其最
直接的后果是引起周围土体应力应变的重分布,导致周围地层
的移动,产生较大的地表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对周围建筑环境
不利。轻则产生建筑物裂缝,导致用户的不便,重则出现管线
破裂、房屋倒塌的现象,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
现今的基坑工程日益向着“深、难、险、大”方向发展,对环
境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如何确保基坑本体安全和减少对周边环
境的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工程界面临的难题。

目前对于深基坑普遍采取搅拌桩止水、灌注桩挡土,再加
内撑的施工方法,或者采用地下连续墙挡土止水再加内撑支撑
的施工方法。由于上述普遍采用的施工方法都使用了内支撑,
而内支撑会影响基坑内挖土速度,且需要换撑拆撑,造成施工
速度慢、资源浪费,从而导致造价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
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该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
法省去了支撑和换撑,使得基坑围护费用降低、施工速度加快,
利用了土体的拱形效应,降低了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土压力,
同时也利用了围檩的拱形效应将外部荷载转化为作用在围檩
的内部压力,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设有一圈三轴搅拌桩、
一圈钻孔灌注桩和若干道围檩,若干所述三轴搅拌桩围成圆形
且连续的一圈,若干所述钻孔灌注桩围成圆形且具有间隔的一
圈,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位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外围,每
道所述围檩皆是一次浇筑成型的圆环形,第一道围檩为冠梁,
所述冠梁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
主筋上段置于冠梁内,其余围檩皆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
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相邻围檩在竖直方向
上存在间距。

除冠梁外的其余围檩皆设有若干吊筋,所述吊筋焊接于所
述钻孔灌注桩的主筋。

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一、三轴搅拌桩施工:设立一圈围成圆形且连续的三轴搅
拌桩;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在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设立一
圈围成圆形且间隔的钻孔灌注桩;

三、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之间的土体采用注浆加固;

四、对表层土方进行开挖,然后进行第一道围檩施工并养
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一道围檩为冠梁,所述冠梁浇注于所述
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置于冠梁内,要保
证圆环形的冠梁一次浇筑完成;

五、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二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
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二道围檩浇注于所
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
保证圆环形的第二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

六、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三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
第三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三道围檩浇注于所
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
保证圆环形的第三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

七、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n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
第n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n道围檩浇注于所
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
保证圆环形的第n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

八、继续开挖土方,挖至坑底标高,然后进行垫层和底板
施工。

在所述步骤一中三轴搅拌桩采用单侧挤压方式或跳打方
式进行施工。

在进行所述步骤一之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放线。

所述步骤五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设置通到坑内的汽车坡
道,采取从一边开始,边退边开挖的方式,最后收口于汽车坡
道与基坑边缘交界。

所述步骤六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用挖机将土方运到基坑
内靠近汽车坡道一侧,长臂挖机停靠在基坑边的地面且靠近坡
道一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外运。

所述步骤七和步骤八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采用中心岛开
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至土方
车外运。

除冠梁外的其余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并将吊筋焊
接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

完整的施工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

一、场地平整:三轴搅拌机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
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

二、测量放线:

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点为基准点,布置现场测量控制
点和标高控制点;

b.测量控制点布置在基坑围护结构平面的圆心;

c.对每一幅三轴搅拌桩、每一根钻孔灌注桩均逐桩进行位
置测放;

d.三轴搅拌桩放中心轴线,再按圆开槽,然后测放中轴气
孔为控制桩位;

三、三轴搅拌桩施工:

a.根据三轴搅拌桩放线定位,采用挖机开挖导槽,导槽尺
寸要求中心线两侧宽各0.5~0.7米,深1.0~1.5米;

b.设置定位型钢:在垂直导槽方向放置两根下定位型钢,
在平行导槽方向放置两根上定位型钢,根据桩机大小进行选
择,在上定位型钢上作出标记,标记距离根据桩径进行选择,
以便于施工中找桩位;

c.桩机就位:应根据圆形特征,每幅三轴桩调整步履走向,
同时注意套打搭接,龙门立柱垂直度要确保桩机的垂直度≤
0.004,桩机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小于5cm;

d.水泥浆制备:水灰比为1.5~2.0,水泥采用P.O42.5以
上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被搅拌加固土体质量的15%~
23%;

e.钻进搅拌喷浆:启动电机,桩机搅拌下沉,在下沉钻进
喷浆时下沉速度为0.5m/min~1.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
量的50%~70%,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喷浆;

f.提升搅拌喷浆:提升搅拌喷浆时提升速度为1.0m/min~
2.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量的30%~50%;

g.桩机移位并就位,采取单侧挤压方式或者跳打方式进行
施工,使三轴搅拌桩围成圆形的一圈且连续;

四、钻孔灌注桩施工:

a.根据控制点对钻孔灌注桩逐根进行位置测放;

b.护筒埋设: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挖出比设计桩径大
250mm~350mm的圆坑,将护筒垂直固定于桩位处进行校正,
达到要求后四周用粘土填实,确保稳定,并做好记录进行复测;

c.钻机安装就位:钻机安装必须水平、周正和稳固,同时
保证钻杆、转盘和护筒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d.泥浆制备:泥浆性能要求如下表:

  项目
  比重
 粘度(S)
  注入孔口泥浆
  ≤1.15
 18~22
  排出孔口泥浆
  ≤1.3
 20~26

e.钻进成孔:根据设计桩型,选用钻机,进行钻进成孔施
工,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钻头锥形夹角应大于120
°,施工中要经常核验钻头尺寸,发现磨损不达标时应及时修
复或更换,保证成桩直径满足设计要求;

f.一次清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将钻具提离孔底
0.15m~0.25m,上下往复升降并低速回转,并全泵量冲孔,
充分研磨孔底较大颗粒土块,待孔内返出浆液中无泥块可视为
一次清孔完毕;

g.下导管;

h.二次清孔;

i.浇筑混凝土,形成围成圆形且间隔的一圈钻孔灌注桩并
位于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

五、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之间土体采用注浆加固;

六、表层土方开挖,进行第一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
度,所述第一道围檩是冠梁且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
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上段置于冠梁内,要保证圆环形的冠梁
一次浇筑完成;

七、第一道围檩标高至第二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设
置通到坑内的汽车坡道,采取从一边开始,边退边开挖的方式,
最后收口于汽车坡道与基坑边缘交界;

八、第二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
强度,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一次
浇筑完成,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浇注于所述
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
各道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和插筋,并将吊筋和插筋焊接
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

九、第二道围檩标高至第三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用
挖机将土方运到基坑内靠近汽车坡道一侧,长臂挖机停靠在基
坑边的地面靠近坡道一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外运;

十、第三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三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
强度;

十一、第三道围檩标高至第四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
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
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

十二、第四道围檩施工:在第三道和第四道围檩之间中心
岛土方外运的同时,进行第四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

十三、重复步骤十一和步骤十二;

十四、第n道围檩标高至坑底标高位置土方开挖:采用中
心岛开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
至土方车外运;

十五、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

十六、进行主体施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
构和施工方法省去了支撑结构和拆撑换撑的过程,使得基坑围
护费用降低、施工速度加快,而且利用了土体的拱形效应,降
低了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同时也利用了围檩的拱形效
应将外部荷载转化为作用在围檩的内部压力,充分发挥了混凝
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围檩处的吊筋和插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设有一圈三
轴搅拌桩1、一圈钻孔灌注桩2和若干道围檩3,若干所述三
轴搅拌桩围成圆形且连续的一圈,若干所述钻孔灌注桩围成圆
形且具有间隔的一圈,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位于所述一圈钻孔
灌注桩的外围,每道所述围檩皆是一次浇筑成型的圆环形,第
一道围檩为冠梁,所述冠梁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
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要置于冠梁内,其余围檩皆浇注于所述一
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相邻围
檩在竖直方向上存在间距。

除冠梁外的其余围檩皆设有若干吊筋4和插筋5,所述吊
筋和插筋焊接于所述钻孔灌注桩2的主筋21。

实施例2: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
进行:

(1)场地平整:三轴搅拌机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
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为了加强承重荷载
可采用垫钢板方法便于桩架行走;

(2)测量放线:

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点为基准点,布置现场测量控制
点和标高控制点;

b.测量控制点布置在基坑围护结构平面的圆心;

c.对每一幅三轴搅拌桩、每一根钻孔灌注桩均逐桩进行位
置测放;

d.三轴搅拌桩放中心轴线,按圆开槽,然后测放中轴气孔
为控制桩位;

(3)三轴搅拌桩施工

a.根据三轴搅拌桩放线定位,采用挖机开挖导槽,导槽尺
寸要求中心线两侧宽各0.5~0.7米,深1.0~1.5米;

b.设置定位型钢:垂直导槽方向放置两根下定位型钢,规
格为H200mm×200mm,长约2.5m;在平行导槽方向放置两
根上定位型钢,规格H300mm×300mm、H350mm×350mm
或者H400mm×400mm,长约8~20m;根据桩机大小进行选
择,在上定位型钢上作出标记,标记距离根据桩径进行选择,
以便于施工中找桩位。

c.桩机就位:应根据圆形特征,每幅三轴桩调整步履走向,
同时注意套打搭接,做到稳定、平正。龙门立柱垂直度要确保
桩机的垂直度≤1/250。桩机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
小于5cm。

d.水泥浆制备:一般情况下水灰比为1.5~2.0,水泥采用
P.O42.5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被搅拌加固土体
质量的15~23%;

e.钻进搅拌喷浆:启动电机,桩机搅拌下沉,在下沉钻进
喷浆时下沉速度为0.5m/min~1.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
量的60%左右,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喷浆。

f.提升搅拌喷浆:提升搅拌喷浆时提升速度为1.0m/min~
2.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量的40%左右;

g.桩机移位并就位,采取单侧挤压方式或者跳打方式进行
施工,使三轴搅拌桩围成圆形的一圈且连续;

(4)钻孔灌注桩施工

a.根据控制点对钻孔灌注桩逐根进行位置测放;

b.护筒埋设: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挖出比设计桩径大
300mm左右的圆坑,将护筒垂直固定于桩位处进行校正,达
到要求后四周用粘土填实,确保稳定,并做好记录进行复测;

c.钻机安装就位:钻机安装必须水平、周正、稳固,同时
保证钻杆、转盘、护筒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做到三点一线;

d.泥浆制备:泥浆性能要求如下表:

  项目
  比重
  粘度(S)
  注入孔口泥浆
  ≤1.15
  18~22
  排出孔口泥浆
  ≤1.3
  20~26

e.钻进成孔:根据设计桩型,选用钻机,进行钻进成孔施
工,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钻头锥形夹角应大于120
°,施工中要经常核验钻头尺寸,发现磨损过大应及时修复、
更换,保证成桩直径满足设计要求。

f.一次清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将钻具提离孔底0.2m
左右,上下往复升降,低速回转,全泵量冲孔,充分研磨孔底
较大颗粒土块,待孔内返出浆液中无泥块可视为一次清孔完
毕;

g.下导管;

h.二次清孔;

i.浇筑混凝土,形成围成圆形且间隔的一圈钻孔灌注桩并
位于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

(5)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间土体采用注浆加固;

(6)浅层(表层)土方开挖,进行第一道围檩(冠梁)
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冠梁浇筑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
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上段要置入冠梁内,要保证圆环形
的第一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不得分多次浇筑;

(7)第一道围檩标高至第二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
可设置通到坑内的汽车坡道,采取从一边开始,边退边开挖的
方式,最后收口于汽车坡道与基坑边缘交界;

(8)第二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
计强度,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一
次浇筑完成,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浇筑于所
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
的各道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4和插筋5,并将吊筋和插
筋焊接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21,如图3所示;

(9)第二道围檩标高至第三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
用小型挖机将土方运到基坑内靠近土方外运汽车坡道一侧,长
臂挖机停靠在地面基坑边靠近坡道一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
外运;

(10)第三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三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
计强度,要保证圆环形围檩一次浇筑完成,不得分多次浇筑;

(11)第三道围檩标高至第四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
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小型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
吊将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

(12)第四道围檩施工:在第三道和第四道围檩之间中心
岛土方外运的同时,进行第四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
要保证圆环形围檩一次浇筑完成,不得分多次浇筑;

(13)重复(11)和(12);

(14)第n道围檩标高至坑底标高位置土方开挖:采用中
心岛开挖方式,用小型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
方吊至土方车外运;

(15)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

(16)进行主体施工。

实施例3:以通力电梯(昆山)测试塔基坑(该基坑于2012
年3月15日完成底板浇筑,现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为例,
该项目位于江苏省昆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塔身地面以上高
约235m,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的电梯试验塔。本工程基坑
开挖深度为15.10m,平面形状为圆形,直径45.8m。采取以
下施工步骤:

(1)场地平整: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
物和地下障碍;

(2)测量放线:

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点为基准点,布置现场测量控制
点,标高控制点;

b.测量控制点布置在基坑围护结构平面的圆心,并进行固
定并做好保护;

c.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按全圆观测方法测量,对每一
幅三轴搅拌桩、每一根钻孔灌注支护桩均逐桩进行位置测放;

d.三轴搅拌桩放中心轴线,按圆开槽,然后测放中轴气孔
为控制桩位;

(3)三轴搅拌桩施工:

a.根据三轴搅拌桩放线定位,采用挖机开挖导槽,中心线
两侧宽各0.6米,深1.0米;

b.设置定位型钢:垂直导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
为200mm×200mm,长2.5m,在平行导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
型钢规格300mm×300mm,长约12m,在型钢上每隔1.2米
用红色油漆做出标记,便于施工中找桩位,H型钢定位卡要小
于导槽边线。

c.桩机就位:本工程采用ZLD150/85-3型三轴机,根据圆
形特征,每幅三轴桩调整步履走向(每桩调整2度48分45
秒),然后用线锤观测龙门立柱垂直度以确保桩机的垂直度≤
1/250。桩机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小于5cm。

d.水泥浆制备:水灰比为1.5,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
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被搅拌加固土体质量的20%;

e.钻进搅拌喷浆:启动电机,桩机搅拌下沉,在下沉钻进喷
浆时下沉速度为0.8m/min,喷浆量控制在喷浆量的60%左右,
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喷浆。

f.提升搅拌喷浆:提升搅拌喷浆时提升速度为1.5m/min,喷
浆量控制在总喷浆量的40%左右;

g.桩机移位并就位,采取单侧挤压方式进行施工,使三轴
搅拌桩围成圆形的一圈且连续;

(4)钻孔灌注桩施工:

a.根据控制点对钻孔灌注逐根进行位置测放;

b.护筒埋设: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挖出比设计桩径大
300mm左右的圆坑,采用十字中心吊锤法将护筒(护筒直径为
桩径+100mm)垂直固定于桩位处进行校正,达到要求后四周用
粘土填实,确保稳定,并做好记录进行复测;

c.钻机安装就位:本工程采用GPS-15型钻机,钻机安装
必须水平、周正、稳固,同时保证钻杆、转盘、护筒中心在同
一铅垂线上,做到三点一线;

d.泥浆制备:泥浆性能要求如下表:

  项目
  比重
 粘度(S)
  注入孔口泥浆
  ≤1.15
 18~22
  排出孔口泥浆
  ≤1.3
 20~26

e.钻进成孔:根据设计桩型,选用钻机,进行钻进成孔施
工,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钻头锥形夹角120°,施
工中要经常核验钻头尺寸,发现磨损过大应及时修复、更换,
保证成桩直径满足设计要求。

f.一次清孔:正循环回转钻进成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
将钻具提离孔底0.2m左右,上下往复升降,低速回转,全泵
量冲孔,充分研磨孔底较大颗粒土块,待孔内返出浆液中无泥
块可视为一次清孔完毕;

g.下导管;

h.二次清孔;

i.浇筑混凝土,形成围成圆形且间隔的一圈钻孔灌注桩并
位于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

(5)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间土体注浆加固:压密注
浆浆液注入率为20%,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
粉煤灰∶水玻璃=1∶0.5∶0.04,水灰比为0.55,拨管高度0.33m,
采用跳孔间隔注浆,注浆位置为两根灌注桩之间的空隙;

(6)浅层土方开挖至-0.500m,进行第一道围檩(冠梁)
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冠梁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
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置入冠梁内500mm,要保证圆环
形围檩一次浇筑完成,不得分多次浇筑;

(7)第一道围檩标高至第二道围檩底标高(-5.950m)位
置土方开挖:设置通到坑内的汽车坡道,并铺设厚度为5mm
的钢板,采取从南向北开始,边退边开挖的方式,最后收口于
北侧汽车坡道与基坑边缘交界;

(8)第二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
计强度,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一
次浇筑完成,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浇注于所
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
的各道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和插筋,并将吊筋和插筋焊
接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

(9)第二道围檩标高至第三道围檩标高(-10.350m)位
置土方开挖:用小型挖机将土方运到基坑内北侧,长臂挖机停
靠在基坑外北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外运;

(10)第三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三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
计强度,要保证圆环形围檩一次浇筑完成,不得多次浇筑;

(11)第三道围檩标高至坑底标高(-12.600m)土方开挖:
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小型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
吊将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

(12)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

(13)进行主体施工。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
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35120A43申请公布日20120815CN102635120ACN102635120A21申请号201210134562622申请日20120504E02D17/04200601E02D5/46200601E02D5/3620060171申请人张全胜地址215300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前进中路108号72发明人张全胜74专利代理机构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32212代理人盛建德54发明名称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通过进行三轴搅拌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土体注浆加固、土方开挖、第一道围檩施工、继续土。

2、方开挖、下一道围檩施工、继续土方开挖、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等步骤,得到一种主要由一圈三轴搅拌桩、一圈钻孔灌注桩和多道围檩构成的深基坑围护结构,该围护结构无任何支撑结构,利用了土体的拱形效应,降低了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同时也利用了围檩的拱形效应将外部荷载转化为作用在围檩的内部压力,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而且由于没有支撑,也就省去了拆撑和换撑的过程,使得基坑围护费用降低、施工速度加快。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8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8页附图3页1/3页21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圈三轴搅拌桩、一。

3、圈钻孔灌注桩和若干道围檩,若干所述三轴搅拌桩围成圆形且连续的一圈,若干所述钻孔灌注桩围成圆形且具有间隔的一圈,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位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外围,每道所述围檩皆是一次浇筑成型的圆环形,第一道围檩为冠梁,所述冠梁浇筑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所述钻孔灌注桩的主筋上段置于冠梁内,其余围檩皆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相邻围檩在竖直方向上存在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除冠梁外的其余围檩皆设有若干吊筋,所述吊筋焊接于所述钻孔灌注桩的主筋。3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一、三轴搅拌桩施工设立一圈围成圆。

4、形且连续的三轴搅拌桩;二、钻孔灌注桩施工在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设立一圈围成圆形且间隔的钻孔灌注桩;三、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之间的土体采用注浆加固;四、对表层土方进行开挖,然后进行第一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一道围檩为冠梁,所述冠梁浇筑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上段置于冠梁内,要保证圆环形的冠梁一次浇筑完成;五、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二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二道围檩浇筑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二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六、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三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第三道围檩施工并。

5、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三道围檩浇筑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三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七、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N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第N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N道围檩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保证圆环形的第N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八、继续开挖土方,挖至坑底标高,然后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三轴搅拌桩采用单侧挤压方式或跳打方式进行施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步骤一之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放线。6。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设置通到坑内的汽车坡道,采取从一边开始,边退边开挖的方式,最后收口于汽车坡道与基坑边缘交界。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用挖机将土方运到基坑内靠近汽车坡道一侧,长臂挖机停靠在基坑边的地面且靠近坡道一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外运。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和步骤八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权利要求书CN102635120A2/3页3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深基。

7、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除冠梁外的其余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并将吊筋焊接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10如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整的施工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一、场地平整三轴搅拌机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二、测量放线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点为基准点,布置现场测量控制点和标高控制点;B测量控制点布置在基坑围护结构平面的圆心;C对每一幅三轴搅拌桩、每一根钻孔灌注桩均逐桩进行位置测放;D三轴搅拌桩放中心轴线,再按圆开槽,然后测放中轴气孔为控制桩位;三、三轴搅拌桩施工A根据三轴搅拌桩放线定位,采用挖机开挖导槽,导槽尺寸要求。

8、中心线两侧宽各0507米,深1015米;B设置定位型钢在垂直导槽方向放置两根下定位型钢,在平行导槽方向放置两根上定位型钢,根据桩机大小进行选择,在上定位型钢上作出标记,标记距离根据桩径进行选择,以便于施工中找桩位;C桩机就位应根据圆形特征,每幅三轴桩调整步履走向,同时注意套打搭接,龙门立柱垂直度要确保桩机的垂直度0004,桩机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小于5CM;D水泥浆制备水灰比为1520,水泥采用PO425以上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被搅拌加固土体质量的1523;E钻进搅拌喷浆启动电机,桩机搅拌下沉,在下沉钻进喷浆时下沉速度为05M/MIN1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量的5070,。

9、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喷浆;F提升搅拌喷浆提升搅拌喷浆时提升速度为10M/MIN2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量的3050;G桩机移位并就位,采取单侧挤压方式或者跳打方式进行施工,使三轴搅拌桩围成圆形的一圈且连续;四、钻孔灌注桩施工A根据控制点对钻孔灌注桩逐根进行位置测放;B护筒埋设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挖出比设计桩径大250MM350MM的圆坑,将护筒垂直固定于桩位处进行校正,达到要求后四周用粘土填实,确保稳定,并做好记录进行复测;C钻机安装就位钻机安装必须水平、周正和稳固,同时保证钻杆、转盘和护筒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D泥浆制备泥浆性能要求如下表项目比重粘度S注入孔口泥浆1151822权利。

10、要求书CN102635120A3/3页4排出孔口泥浆132026E钻进成孔根据设计桩型,选用钻机,进行钻进成孔施工,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钻头锥形夹角应大于120,施工中要经常核验钻头尺寸,发现磨损不达标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保证成桩直径满足设计要求;F一次清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将钻具提离孔底015M025M,上下往复升降并低速回转,并全泵量冲孔,充分研磨孔底较大颗粒土块,待孔内返出浆液中无泥块可视为一次清孔完毕;G下导管;H二次清孔;I浇筑混凝土,形成围成圆形且间隔的一圈钻孔灌注桩并位于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五、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之间土体采用注浆加固;六、表层土方开挖,进行第一道围。

11、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一道围檩是冠梁且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上段置于冠梁内,要保证圆环形的冠梁一次浇筑完成;七、第一道围檩标高至第二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设置通到坑内的汽车坡道,采取从一边开始,边退边开挖的方式,最后收口于汽车坡道与基坑边缘交界;八、第二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一次浇筑完成,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和插筋,并将吊筋和插筋焊接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九、第二道围檩标高至第三道围檩标高位。

12、置土方开挖用挖机将土方运到基坑内靠近汽车坡道一侧,长臂挖机停靠在基坑边的地面靠近坡道一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外运;十、第三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三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十一、第三道围檩标高至第四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十二、第四道围檩施工在第三道和第四道围檩之间中心岛土方外运的同时,进行第四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十三、重复步骤十一和步骤十二;十四、第N道围檩标高至坑底标高位置土方开挖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十五、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十六、进行主体施工。权利要求书CN10。

13、2635120A1/8页5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圆形深基坑的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缓解城市用地困难,建筑向高空和地下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深基坑工程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基坑是高层建筑与大型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城市的改造中,基坑工程往往集中于城市中心地带。基坑工程是大型的土体开挖工程,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引起周围土体应力应变的重分布,导致周围地层的移动,产生较大的地表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对周围建筑环境不利。轻。

14、则产生建筑物裂缝,导致用户的不便,重则出现管线破裂、房屋倒塌的现象,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现今的基坑工程日益向着“深、难、险、大”方向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如何确保基坑本体安全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工程界面临的难题。0003目前对于深基坑普遍采取搅拌桩止水、灌注桩挡土,再加内撑的施工方法,或者采用地下连续墙挡土止水再加内撑支撑的施工方法。由于上述普遍采用的施工方法都使用了内支撑,而内支撑会影响基坑内挖土速度,且需要换撑拆撑,造成施工速度慢、资源浪费,从而导致造价高。发明内容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该圆形深基坑无。

15、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省去了支撑和换撑,使得基坑围护费用降低、施工速度加快,利用了土体的拱形效应,降低了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同时也利用了围檩的拱形效应将外部荷载转化为作用在围檩的内部压力,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0005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6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设有一圈三轴搅拌桩、一圈钻孔灌注桩和若干道围檩,若干所述三轴搅拌桩围成圆形且连续的一圈,若干所述钻孔灌注桩围成圆形且具有间隔的一圈,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位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外围,每道所述围檩皆是一次浇筑成型的圆环形,第一道围檩为冠梁,所述冠梁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钻孔灌注。

16、桩的主筋上段置于冠梁内,其余围檩皆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相邻围檩在竖直方向上存在间距。0007除冠梁外的其余围檩皆设有若干吊筋,所述吊筋焊接于所述钻孔灌注桩的主筋。0008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0009一、三轴搅拌桩施工设立一圈围成圆形且连续的三轴搅拌桩;0010二、钻孔灌注桩施工在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设立一圈围成圆形且间隔的钻说明书CN102635120A2/8页6孔灌注桩;0011三、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之间的土体采用注浆加固;0012四、对表层土方进行开挖,然后进行第一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一道围檩为冠梁,所述冠梁。

17、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置于冠梁内,要保证圆环形的冠梁一次浇筑完成;0013五、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二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二道围檩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二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0014六、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三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第三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三道围檩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三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0015七、继续开挖土方,挖至第N道围檩标高位置,然后进行第N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N道围檩。

18、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要保证圆环形的第N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0016八、继续开挖土方,挖至坑底标高,然后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0017在所述步骤一中三轴搅拌桩采用单侧挤压方式或跳打方式进行施工。0018在进行所述步骤一之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放线。0019所述步骤五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设置通到坑内的汽车坡道,采取从一边开始,边退边开挖的方式,最后收口于汽车坡道与基坑边缘交界。0020所述步骤六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用挖机将土方运到基坑内靠近汽车坡道一侧,长臂挖机停靠在基坑边的地面且靠近坡道一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外运。0021所述步骤七和步骤八中开挖土方的方式是采。

19、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0022除冠梁外的其余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并将吊筋焊接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0023完整的施工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0024一、场地平整三轴搅拌机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0025二、测量放线0026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点为基准点,布置现场测量控制点和标高控制点;0027B测量控制点布置在基坑围护结构平面的圆心;0028C对每一幅三轴搅拌桩、每一根钻孔灌注桩均逐桩进行位置测放;0029D三轴搅拌桩放中心轴线,再按圆开槽,然后测放中轴气孔为控制桩位;0030三、三轴搅拌桩施工0031A。

20、根据三轴搅拌桩放线定位,采用挖机开挖导槽,导槽尺寸要求中心线两侧宽各0507米,深1015米;0032B设置定位型钢在垂直导槽方向放置两根下定位型钢,在平行导槽方向放置两根上定位型钢,根据桩机大小进行选择,在上定位型钢上作出标记,标记距离根据桩径进行选择,以便于施工中找桩位;说明书CN102635120A3/8页70033C桩机就位应根据圆形特征,每幅三轴桩调整步履走向,同时注意套打搭接,龙门立柱垂直度要确保桩机的垂直度0004,桩机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小于5CM;0034D水泥浆制备水灰比为1520,水泥采用PO425以上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被搅拌加固土体质量的1523;0035。

21、E钻进搅拌喷浆启动电机,桩机搅拌下沉,在下沉钻进喷浆时下沉速度为05M/MIN1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量的5070,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喷浆;0036F提升搅拌喷浆提升搅拌喷浆时提升速度为10M/MIN2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量的3050;0037G桩机移位并就位,采取单侧挤压方式或者跳打方式进行施工,使三轴搅拌桩围成圆形的一圈且连续;0038四、钻孔灌注桩施工0039A根据控制点对钻孔灌注桩逐根进行位置测放;0040B护筒埋设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挖出比设计桩径大250MM350MM的圆坑,将护筒垂直固定于桩位处进行校正,达到要求后四周用粘土填实,确保稳定,并做好记录进行。

22、复测;0041C钻机安装就位钻机安装必须水平、周正和稳固,同时保证钻杆、转盘和护筒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0042D泥浆制备泥浆性能要求如下表0043项目比重粘度S注入孔口泥浆1151822排出孔口泥浆1320260044E钻进成孔根据设计桩型,选用钻机,进行钻进成孔施工,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钻头锥形夹角应大于120,施工中要经常核验钻头尺寸,发现磨损不达标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保证成桩直径满足设计要求;0045F一次清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将钻具提离孔底015M025M,上下往复升降并低速回转,并全泵量冲孔,充分研磨孔底较大颗粒土块,待孔内返出浆液中无泥块可视为一次清孔完毕;0046G下导管。

23、;0047H二次清孔;0048I浇筑混凝土,形成围成圆形且间隔的一圈钻孔灌注桩并位于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0049五、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之间土体采用注浆加固;0050六、表层土方开挖,进行第一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第一道围檩是冠梁且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上段置于冠梁内,要保证圆环形的冠梁一次浇筑完成;说明书CN102635120A4/8页80051七、第一道围檩标高至第二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设置通到坑内的汽车坡道,采取从一边开始,边退边开挖的方式,最后收口于汽车坡道与基坑边缘交界;0052八、第二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要保证圆。

24、环形的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一次浇筑完成,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和插筋,并将吊筋和插筋焊接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0053九、第二道围檩标高至第三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用挖机将土方运到基坑内靠近汽车坡道一侧,长臂挖机停靠在基坑边的地面靠近坡道一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外运;0054十、第三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三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0055十一、第三道围檩标高至第四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0056十二、第四道围檩施工在。

25、第三道和第四道围檩之间中心岛土方外运的同时,进行第四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0057十三、重复步骤十一和步骤十二;0058十四、第N道围檩标高至坑底标高位置土方开挖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0059十五、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0060十六、进行主体施工。006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省去了支撑结构和拆撑换撑的过程,使得基坑围护费用降低、施工速度加快,而且利用了土体的拱形效应,降低了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同时也利用了围檩的拱形效应将外部荷载转化为作用在围檩的内部压力,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附图。

26、说明0062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图;0063图2为本发明的截面图;0064图3为本发明的围檩处的吊筋和插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65实施例1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设有一圈三轴搅拌桩1、一圈钻孔灌注桩2和若干道围檩3,若干所述三轴搅拌桩围成圆形且连续的一圈,若干所述钻孔灌注桩围成圆形且具有间隔的一圈,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位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外围,每道所述围檩皆是一次浇筑成型的圆环形,第一道围檩为冠梁,所述冠梁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要置于冠梁内,其余围檩皆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与钻孔灌注桩固定连接,相邻围檩在竖直方向上存在间距。0066除冠梁外的。

27、其余围檩皆设有若干吊筋4和插筋5,所述吊筋和插筋焊接于所述钻孔灌注桩2的主筋21。0067实施例2一种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说明书CN102635120A5/8页900681场地平整三轴搅拌机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为了加强承重荷载可采用垫钢板方法便于桩架行走;00692测量放线0070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点为基准点,布置现场测量控制点和标高控制点;0071B测量控制点布置在基坑围护结构平面的圆心;0072C对每一幅三轴搅拌桩、每一根钻孔灌注桩均逐桩进行位置测放;0073D三轴搅拌桩放中心轴线,按圆开槽,然后测放中轴气孔为控制桩位;00。

28、743三轴搅拌桩施工0075A根据三轴搅拌桩放线定位,采用挖机开挖导槽,导槽尺寸要求中心线两侧宽各0507米,深1015米;0076B设置定位型钢垂直导槽方向放置两根下定位型钢,规格为H200MM200MM,长约25M;在平行导槽方向放置两根上定位型钢,规格H300MM300MM、H350MM350MM或者H400MM400MM,长约820M;根据桩机大小进行选择,在上定位型钢上作出标记,标记距离根据桩径进行选择,以便于施工中找桩位。0077C桩机就位应根据圆形特征,每幅三轴桩调整步履走向,同时注意套打搭接,做到稳定、平正。龙门立柱垂直度要确保桩机的垂直度1/250。桩机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

29、偏差值小于5CM。0078D水泥浆制备一般情况下水灰比为1520,水泥采用PO425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被搅拌加固土体质量的1523;0079E钻进搅拌喷浆启动电机,桩机搅拌下沉,在下沉钻进喷浆时下沉速度为05M/MIN1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量的60左右,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喷浆。0080F提升搅拌喷浆提升搅拌喷浆时提升速度为10M/MIN20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量的40左右;0081G桩机移位并就位,采取单侧挤压方式或者跳打方式进行施工,使三轴搅拌桩围成圆形的一圈且连续;00824钻孔灌注桩施工0083A根据控制点对钻孔灌注桩逐根进行位置测放;0084B护。

30、筒埋设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挖出比设计桩径大300MM左右的圆坑,将护筒垂直固定于桩位处进行校正,达到要求后四周用粘土填实,确保稳定,并做好记录进行复测;0085C钻机安装就位钻机安装必须水平、周正、稳固,同时保证钻杆、转盘、护筒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做到三点一线;0086D泥浆制备泥浆性能要求如下表0087项目比重粘度S注入孔口泥浆1151822排出孔口泥浆132026说明书CN102635120A6/8页100088E钻进成孔根据设计桩型,选用钻机,进行钻进成孔施工,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钻头锥形夹角应大于120,施工中要经常核验钻头尺寸,发现磨损过大应及时修复、更换,保证成桩直径满足设。

31、计要求。0089F一次清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将钻具提离孔底02M左右,上下往复升降,低速回转,全泵量冲孔,充分研磨孔底较大颗粒土块,待孔内返出浆液中无泥块可视为一次清孔完毕;0090G下导管;0091H二次清孔;0092I浇筑混凝土,形成围成圆形且间隔的一圈钻孔灌注桩并位于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00935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间土体采用注浆加固;00946浅层表层土方开挖,进行第一道围檩冠梁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冠梁浇筑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上段要置入冠梁内,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一道围檩一次浇筑完成,不得分多次浇筑;00957第一道围檩标高至第二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可。

32、设置通到坑内的汽车坡道,采取从一边开始,边退边开挖的方式,最后收口于汽车坡道与基坑边缘交界;00968第二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一次浇筑完成,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浇筑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4和插筋5,并将吊筋和插筋焊接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21,如图3所示;00979第二道围檩标高至第三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用小型挖机将土方运到基坑内靠近土方外运汽车坡道一侧,长臂挖机停靠在地面基坑边靠近坡道一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外运;009810第三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三。

33、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要保证圆环形围檩一次浇筑完成,不得分多次浇筑;009911第三道围檩标高至第四道围檩标高位置土方开挖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小型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010012第四道围檩施工在第三道和第四道围檩之间中心岛土方外运的同时,进行第四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要保证圆环形围檩一次浇筑完成,不得分多次浇筑;010113重复11和12;010214第N道围檩标高至坑底标高位置土方开挖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小型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010315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010416进行主体施工。0105实施例3以通力电梯昆。

34、山测试塔基坑该基坑于2012年3月15日完成底板浇筑,现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为例,该项目位于江苏省昆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塔身地面以上高约235M,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的电梯试验塔。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1510M,平面形状为圆形,直径458M。采取以下施工步骤01061场地平整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和地下障碍;说明书CN102635120A107/8页1101072测量放线0108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点为基准点,布置现场测量控制点,标高控制点;0109B测量控制点布置在基坑围护结构平面的圆心,并进行固定并做好保护;0110C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按全圆观测方法测量,对每一幅三轴搅拌。

35、桩、每一根钻孔灌注支护桩均逐桩进行位置测放;0111D三轴搅拌桩放中心轴线,按圆开槽,然后测放中轴气孔为控制桩位;01123三轴搅拌桩施工0113A根据三轴搅拌桩放线定位,采用挖机开挖导槽,中心线两侧宽各06米,深10米;0114B设置定位型钢垂直导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200MM200MM,长25M,在平行导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300MM300MM,长约12M,在型钢上每隔12米用红色油漆做出标记,便于施工中找桩位,H型钢定位卡要小于导槽边线。0115C桩机就位本工程采用ZLD150/853型三轴机,根据圆形特征,每幅三轴桩调整步履走向每桩调整2度48分45秒,然后用线锤观测龙。

36、门立柱垂直度以确保桩机的垂直度1/250。桩机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小于5CM。0116D水泥浆制备水灰比为15,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被搅拌加固土体质量的20;0117E钻进搅拌喷浆启动电机,桩机搅拌下沉,在下沉钻进喷浆时下沉速度为08M/MIN,喷浆量控制在喷浆量的60左右,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喷浆。0118F提升搅拌喷浆提升搅拌喷浆时提升速度为15M/MIN,喷浆量控制在总喷浆量的40左右;0119G桩机移位并就位,采取单侧挤压方式进行施工,使三轴搅拌桩围成圆形的一圈且连续;01204钻孔灌注桩施工0121A根据控制点对钻孔灌注逐根进行位置测放;0122B。

37、护筒埋设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挖出比设计桩径大300MM左右的圆坑,采用十字中心吊锤法将护筒护筒直径为桩径100MM垂直固定于桩位处进行校正,达到要求后四周用粘土填实,确保稳定,并做好记录进行复测;0123C钻机安装就位本工程采用GPS15型钻机,钻机安装必须水平、周正、稳固,同时保证钻杆、转盘、护筒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做到三点一线;0124D泥浆制备泥浆性能要求如下表0125项目比重粘度S注入孔口泥浆1151822排出孔口泥浆1320260126E钻进成孔根据设计桩型,选用钻机,进行钻进成孔施工,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钻头锥形夹角120,施工中要经常核验钻头尺寸,发现磨损过大应及时修复、。

38、更说明书CN102635120A118/8页12换,保证成桩直径满足设计要求。0127F一次清孔正循环回转钻进成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将钻具提离孔底02M左右,上下往复升降,低速回转,全泵量冲孔,充分研磨孔底较大颗粒土块,待孔内返出浆液中无泥块可视为一次清孔完毕;0128G下导管;0129H二次清孔;0130I浇筑混凝土,形成围成圆形且间隔的一圈钻孔灌注桩并位于所述一圈三轴搅拌桩之内;01315三轴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间土体注浆加固压密注浆浆液注入率为20,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粉煤灰水玻璃105004,水灰比为055,拨管高度033M,采用跳孔间隔注浆,注浆位置为两根灌注桩之间的。

39、空隙;01326浅层土方开挖至0500M,进行第一道围檩冠梁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所述冠梁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桩顶且钻孔灌注桩的主筋置入冠梁内500MM,要保证圆环形围檩一次浇筑完成,不得分多次浇筑;01337第一道围檩标高至第二道围檩底标高5950M位置土方开挖设置通到坑内的汽车坡道,并铺设厚度为5MM的钢板,采取从南向北开始,边退边开挖的方式,最后收口于北侧汽车坡道与基坑边缘交界;01348第二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二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要保证圆环形的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一次浇筑完成,所述第二道围檩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浇注于所述一圈钻孔灌注桩的内圈侧面上,且所述第二道围檩。

40、及其以下的各道围檩皆在浇筑时设若干吊筋和插筋,并将吊筋和插筋焊接于钻孔灌注桩的主筋;01359第二道围檩标高至第三道围檩标高10350M位置土方开挖用小型挖机将土方运到基坑内北侧,长臂挖机停靠在基坑外北侧取土并放在土方车上外运;013610第三道围檩施工进行第三道围檩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要保证圆环形围檩一次浇筑完成,不得多次浇筑;013711第三道围檩标高至坑底标高12600M土方开挖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用小型挖机将土方堆到基坑中间,用塔吊将土方吊至土方车外运;013812进行垫层和底板施工;013913进行主体施工。0140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说明书CN102635120A121/3页13图1说明书附图CN102635120A132/3页14图2说明书附图CN102635120A143/3页15图3说明书附图CN102635120A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