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顿黛貂针织绒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顿黛貂针织绒的制造方法,属于纺织行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有的技术中,市场上出售的针织绒大致分为五类,即全羊毛类、全化纤类、羊毛化纤混纺类、羊绒类动物绒类(包括山羊绒、兔绒、貂绒、貉子绒、狐狸绒等),羊绒类动物绒与化纤及羊毛混纺类。全羊毛类主要采用优质羊毛加工而成,精纺羊毛针织绒光滑、柔软、保暖,穿着舒适,针织服装织物回弹性好,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不足之处是羊毛价格贵,大多是进口澳毛、新西兰毛,制造成本较高,易起球,尺寸稳定性差,如保养不妥,容易变质、虫蛀。全化纤类针织绒,其主要原料采用腈纶、锦纶、涤纶等化纤制成,该化纤原料价格低,原料广泛,制造工艺简单,强力好,但是化学纤维织物透气性差,弹性差,易产生静电,没有羊毛手感好与保暖。羊毛化纤混纺类针织绒是采用羊毛和化学纤维混合纺织而成,该混纺类针织绒具有全羊毛针织绒和化纤针织绒所具有的优缺点达到优势互补,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工艺技术的制约而没有得到全面普及。羊绒类动物绒针织绒是采用羊绒纯绒或与羊毛、天然纤维混合绒加工制作而成,比羊毛针织绒更加柔软、光滑和保暖,但其缺点是,虽然做到了成分配比多元化,但是由于采用传统纺纱工艺,还是无法弥补由于绒类纤维细、长度短的缺陷,所以成纱强度要比其他针织绒差,缩水率大,织物回弹性差,易掉毛、起球。羊绒类动物绒与天然纤维及羊毛等混纺类针织绒,其制造方法是将羊绒类动物绒与羊毛、天然纤维等通过特殊工艺混纺制造,使其具有动物绒、羊毛、天然纤维等优点进行优势互补,服用性能大大提高,纱线强力提升,性价比进一步提高,让人们喜爱和接受。
我国针织绒与绒线的行业标准规定为,针织绒以2股单纱并合捻线为主,而绒线是以4股单纱并合加捻为主。传统地混纺工艺一般有二种,其一是将多种原料分别染色后进行混纺、梳理、制条、纺纱、合股加捻成产品。其二是将各种原料先进行梳理、制条,然后各自进行染色后进行混条、梳理、制条,再进行纺纱、合股加捻成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摩顿黛貂针织绒,在保证服用性的前提下解决了织物易掉毛起球的根本性缺陷。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摩顿黛貂针织绒的制造方法,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其主要采用经洗绒、染色、纺纱和柔软处理后的貂绒单纱经恒温给湿;然后与经洗线、丝光、染色并恒温给湿的羔羊绒股纱在捻线机上进行并合加捻,加捻后再经络筒机倒筒成为筒子纱、对筒子纱给湿,最后在成球机上成球;所述貂绒单纱为2股,羔羊绒股纱为1股,并合加捻的捻度为80~200捻/m,并合加捻为S捻,并合加捻的锭速为5000~6000转/分钟。
所述的貂绒单纱和羔羊绒股纱的恒温给湿时间分别为20~24小时,所述的貂绒单纱和羔羊绒股纱的恒温给湿的温度分别为20~30℃,所述的貂绒单纱和羔羊绒股纱的恒温给湿的相对湿度分别为70~80%RH。
所述筒子纱给湿工序中回潮率为14~18%。
本发明采用羊绒类动物绒与高支澳毛、天然纤维混合制成的针织绒,光滑柔软、舒适透气、织物回弹性好、鲜艳亮丽、穿着舒适保暖,在保证服用性的前提下解决了织物易掉毛起球的根本性缺陷。因取材来源于大自然动物身上的绒毛与羊毛制作而成,是绿色环保型产品,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的组成和配比按重量百分数计算:
实施例一:一种摩顿黛貂针织绒的制造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貂绒单纱的加工:将经洗绒和染色后的貂绒散纤维分层给湿,并加入和毛油,和毛油与水的重量比为1∶10,回潮率为20%,储存24小时;分层给湿后在四联梳毛机上进行制条形成貂绒粗纱,出条支数为20Nm;将貂绒粗纱在恒温恒湿下储存24小时,温度为25℃,湿度为75%RH;恒温恒湿储存后在走锭纺细纱机上进行纺纱形成貂绒单纱,纺纱牵伸倍数为1.2,纺纱支数为24Nm,纺纱的捻度为350捻/m,纺纱为Z捻;貂绒单纱经二次柔软处理后,待用。
羔羊绒股纱的加工:将80支的高支澳毛先进行除杂和洗毛,然后在B412混条机上进行混条形成毛条,喂入毛球数量为10个,毛条干重20g/m,混条机牵伸倍数为8.3倍,隔距为60mm,梳针号为8#,毛条出条时喷和毛油及水,和毛油和水的重量比为1∶8.3,喷淋量为50ml/min,毛条出条重量为25g/m,回潮率为20%;将经混条后的毛条在B306型针梳机上进行梳理形成毛条桶,牵伸倍数为8.3倍,隔距为60mm,针号为9#,和毛油和水的重量比为1∶10,喷量为30ml/min,毛条出条重量为24g/m;将经梳理的毛条桶在B423型头道针梳机上加工,毛条桶喂入量为8桶,牵伸倍数为8倍,隔距为60mm,针号为11#,出条重量为25g/m;再将上述毛条桶5桶喂入B432二道针梳机上,牵伸倍数为9倍,隔距为60mm,针号为15#,出条重量为13.3g/m;再将上述毛条桶3桶喂入B442三道针梳机上,牵伸倍数为9倍,隔距为50mm,针号为18#,出条重量为4.4g/m;将上道工序毛条桶转入B452四道针梳机上,毛条桶喂入量为2桶,牵伸倍数为4.7倍,针号为18#,出条重量为1.8g/m;将B452四道针梳机生产的毛条桶,单桶单头喂入FB441型无捻粗纱机形成粗纱,牵伸倍数4.5倍,针圈数为26#,出条重量为0.4g/m;将粗纱放入给湿间,进行给湿储存24小时,将给湿储存后的粗纱在FB528型细纱机上进行纺纱形成细纱,牵伸倍数为14.5倍,单纱捻度为450捻/m,纺纱为Z捻,纺纱锭速为8000r/min,钢丝钩号数为25#,纺纱支数为50Nm;然后将细纱在槽筒车上倒筒形成筒纱,将倒筒后的筒纱在FB728型捻线机上进行二股并合加捻形成羔羊绒股纱,并合加捻捻度为300捻/m,并合加捻为S捻,并合加捻的锭速为7000r/min,钢丝钩号数为20#;将羔羊绒股纱在染整厂进行染色与丝光处理,颜色色号按客户订购要求确定。羔羊绒股绒染色后,经检验合格后入库,待用。
将貂绒单纱进行恒温给湿24小时,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5%RH;将羔羊绒股纱进行恒温给湿20小时,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75%RH;将2股貂绒单纱和1股羔羊绒股纱在捻线机上进行并合加捻,捻度为150捻/m,S捻,锭速为5000转/分钟;再经络筒机倒筒成为筒子纱;对筒子纱给湿,回潮率为16%;最后在FB828型成球机上成球。
实施例二:一种摩顿黛貂针织绒的制造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貂绒单纱及羔羊绒股纱的加工方法视同实施例一。
将貂绒单纱进行恒温给湿24小时,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5%RH;将羔羊绒股纱进行恒温给湿24小时,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5%RH;将2股貂绒单纱和1股羔羊绒股纱在捻线机上进行并合加捻,捻度为150捻/m,S捻,锭速为5500转/分钟;再经络筒机倒筒成为筒子纱;对筒子纱给湿,回潮率为16%;最后在FB828型成球机上成球。
实施例三:貂绒单纱及羔羊绒股纱的加工方法视同实施例一。
一种摩顿黛貂针织绒的制造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将貂绒单纱进行恒温给湿24小时,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0%RH;将羔羊绒股纱进行恒温给湿24小时,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0%RH;将2股貂绒单纱和1股羔羊绒股纱在捻线机上进行并合加捻,捻度为200捻/m,S捻,锭速为6000转/分钟;再经络筒机倒筒成为筒子纱;对筒子纱给湿,回潮率为18%;最后在FB828型成球机上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