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合成革、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236116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8698.6

申请日:

1993.10.15

公开号:

CN1101689A

公开日:

1995.04.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D06P1/00; D06P3/34

主分类号:

D06P1/00; D06P3/34

申请人:

郎林;

发明人:

郎林

地址:

100027北京市东直门外大街南二里庄胡同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三友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史欣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人造皮革制造领域,属于幻彩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及幻彩聚氯乙烯人造革领域。本发明所述的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和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方法是利用原有常规生产工艺及设备基础上,仅改进面层配料涂布工序中配色方法,采用分单配色,经多彩面料交合处理及涂布而成幻彩面料,从而制备出色彩缤纷的幻彩合成革和人造革。可广泛用于人革制造。

权利要求书

1: 聚氨酯合成革、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方法,专用于生产幻彩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和幻彩聚氯乙烯人造革,其特征在于将聚氨酯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和颜料分单配色均匀,经幻彩面料液的交合处理及涂布而制成幻彩面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幻彩涂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和颜料分单配色,即将聚氨酯或聚氯乙烯树脂胺色彩需求计算,方成相应比例树脂,分别与所对应的颜料单独配色。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料幻彩涂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单独配色,即在各单桶中,在20~30℃室温下进行搅拌处理,搅拌时间是10~15分钟,桶内温度不超过7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幻彩涂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幻彩面料液的交合处理及涂布,即将搅拌处理好的各单桶树脂面料液分别经各输料斗汇液入一流动交合槽内,经自然流动,成为混合状的流动交合液,经出料口直接流到涂布台涂刮刀处进行涂布。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料幻彩涂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交合槽,其自身可作为180℃转动,并可作横轴定位、往复式移动,呈一定可调的倾斜状放置在涂布台上方,其出料口设在涂刮刀部位。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人造皮革制造领域,属于幻彩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和幻彩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和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方法。

    国外早在40年代末期就开始以聚氯乙烯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人造革,我国也有20余年的历史,生产方法从一开始的直接涂刮法发展到现在间接涂刮法和压延法,间接涂刮法又分离子型载体法和钢带载体法二种。为了提高人造革的质量和性能,近十几年来大力发展了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其生产工艺、方法与聚氯乙烯人造革同出一辙参见图1、2,只是所用原料略有所差异。无论是聚氯乙烯人造革还是聚氨酯合成革,其品种、质量发展很快,但饰面色彩上,即面料涂色上普遍存在着色彩单调,即使有多彩效果的聚氨酯人造革,如专利J63256775通过采用易变形、多孔、彩色聚氨酯树脂层,其而层加有透明加强层,使其在色彩上起到多彩效果,但工艺又趋于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所述缺点,研制出一种在利用原有的常规生产工艺方法及设备基础上;仅改进面层配料涂布工序,见附图1、2虚线所示部分中配料方法,使制得的产品饰面色泽多彩、幻彩,从而制备出幻彩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及幻彩聚氯乙烯人造革。

    本发明是由如下所述方法制得:将聚氨酯树脂或聚氯乙烯树脂和颜料分单配色均匀,经幻彩面料液的交合处理及涂布而成幻彩面料。其具体步骤如下参见附图3:

    A.用常规方法按面料配方用量,将聚氨酯或聚氯乙烯树脂、溶剂准确计量后,在搅拌桶中、常温下(20~30℃)搅拌处理10~15分钟,使面料液达到混合均匀,粘度合格。

    B.按幻彩涂色法设计分单配色的面料液,即按设计将上述面料液分成各单份,分别放入各单桶待用。

    C.按面料配方用量,准确计量各色颜料,分别倒入各单桶面料液中,分别搅拌处理10~15分钟,使面料液颜色混合均匀,在20~30℃室温下进行,搅拌桶内面料液温度变化不超过70℃。

    D.各配好的单色面料液经校对、微调,当面料液颜色准确度、粘度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后待用。

    E.将待用各桶单色面料液经各自输料斗汇流入一自身能作180℃转动的呈可调倾斜状的交合槽内,形成自然流动混合状的交合液。该可作横轴定位、往复式移动的交合槽设在涂布台上方,其出料口设在涂刮刀部位。

    F.将自然流动状的幻彩交合面料液经流动交合槽出口流入涂布台,利用涂刮刀对幻彩面料液进行定彩涂刮处理,产生幻彩涂饰效果。

    本发明由以下四个附图进一步阐明:图1是用离型纸载体法的聚氯乙烯人造革生产工艺流程图,图中虚线部分为本发明改进部分;图2是用离型纸载体法的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图中虚线部分为本发明改进部分;图3是本发明的幻彩法聚氨酯面料配制生产工艺流程图;图4是常规配制聚氨酯面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用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面料,除保持原有优点、特性外,还具有色彩缤纷多彩变化的外观效果,具有无法模拟性和一致性变幻的特色。

    2.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原有常规生产工艺、设备情况下参见各附图,在面料配制涂布上,不涉及公知技术刀涂机或辊涂机以及原料用量,仅增加一流动交合槽,以及配料方法上的改进,使之产生全新效果,故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效果佳。

    3.本发明方法既适用于简单地直接涂刮法,也适用于间接涂刮法,包括离型纸载体法和钢带载体法两种;既适用于聚氨酯、聚氯乙烯人造革,又适用聚氨酯合成革。

    实施例:

    例1: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法:

    按面料配方用量称取聚氨酯树脂20Kg、溶剂甲基乙基酮14kg、顺序倒入搅拌桶内,在20~30℃室温情况下搅拌处理10~15分钟,使树脂与溶剂混合均匀,呈匀质面料液,其粘度控制在2000~2400CPS之间。

    按三种色彩A-紫色、B-黄色、C-白色搭配设计、计算出分单面料液、颜料用量分别为:A面料液14kg、颜料0.7kg;B面料液12kg、颜料0.6kg;C面料液8kg、颜料0.4kg,经准确计量后分别倒入各单桶中,在20~30℃室温下搅拌处理10分钟,使面料液与色料混合充分均匀一致,桶内温度变化不得超过70℃。

    各单桶混合面料液分别经校对、微调,使颜色、粘度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后,分别通过各自的输料斗汇流到一流动交合槽内进行流动交合,由于该槽呈倾斜状,且自身能作180℃转动,故使面料液在交合槽内形成自然流动状的幻彩交合面料液,然后通过出料口流入涂布台,利用涂刮刀对幻彩交合面料液进行定彩涂刮处理,产生幻彩涂饰面料。

    例2: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法:

    聚氯乙烯人造革品种繁多,有普通革、泡沫革、贴膜革等,涂刮方法也多样,有直接法、间接法、压延法,但除了配方上不同外,其它工艺步骤同上例所述相同,下面即列出其配方一览表:

    原料名称A普通革面层B泡沫革面层C泡沫革膜层聚氯乙烯树脂22.527.134.771碳酸钙5.61.043三盐基性碳酸铅11.0840.3477邻苯二甲酸二辛酯7.513.555.21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8.135.007

    原料名称癸二酸二辛酯A普通革面层B泡沫革面层C泡沫革膜层1.738烷基磺酸酯1.2518硬脂酸钡0.2782硬脂酸铅0.3477色料按4种色料合计42.42.4

    直接涂刮法生产普通革面层配方  A

    直接涂刮法生产普通革贴膜层配方  C

    间接涂刮法生产普通革贴膜层配方  C

    直接涂刮法生产泡沫革面层配方  B

    直接涂刮法生产泡沫革贴膜层配方  C

    间接涂刮法生产泡沫革贴膜层配方  C

    压延法生产普通革或泡沫贴膜层配方  C

聚氨酯合成革、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聚氨酯合成革、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聚氨酯合成革、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氨酯合成革、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氨酯合成革、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人造皮革制造领域,属于幻彩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及幻彩聚氯乙烯人造革领域。本发明所述的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和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幻彩涂色方法是利用原有常规生产工艺及设备基础上,仅改进面层配料涂布工序中配色方法,采用分单配色,经多彩面料交合处理及涂布而成幻彩面料,从而制备出色彩缤纷的幻彩合成革和人造革。可广泛用于人革制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