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35409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56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6214.6

申请日:

2003.07.04

公开号:

CN1567015A

公开日:

2005.01.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2B 7/183申请日:20030704授权公告日:20060621终止日期:2012070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2B7/183

主分类号:

G02B7/183

申请人:

景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德良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大安区瑞安街23巷5号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马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其中天顶镜的制作方法为下述步骤:a.利用铝挤型技术制作一具有特定造型的铝管;b.将该铝管切割成适当长度的壳体;c.将该壳体施以适当的加工;d.粘置一反射镜在该壳体内部的底面;e.在该壳体的两端开口处各设一侧封板;f.在该壳体的第一斜面处装设第一镜筒;g.在该壳体的第二斜面处装设第二镜筒,而该天顶镜的结构则包括:一壳体、二侧封板、一第一镜筒、一第二镜筒及一反射镜,由此构成的天顶镜成功实现了反射的功效并同时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其步骤为:
a.利用铝挤型技术制作一具有特定造型的铝管,
b.将该铝管切割成适当长度的壳体,
c.将该壳体施以适当的加工,
d.粘置一反射镜在该壳体内部的底面,
e.在该壳体的两端开口处各封设一侧封板,
f.在该壳体的第一斜面处装设第一镜筒,
g.在该壳体的第二斜面处装设第二镜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
定造型的铝管为具有一底面及两斜边的中空管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
当的加工至少包含铣平面、钻孔与攻牙。
4.一种天顶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壳体和二侧封板及一第一镜
筒、一第二镜筒、一反射镜,所述壳体设有一底面、一第一斜面与一第
二斜面,壳体侧面两端为开口状,所述二侧封板装设在上述壳体的侧面
两端开口处,而所述第一镜筒装设在壳体的第一斜面上,第二镜筒装
设在壳体的第二斜面上,所述反射镜则装设在壳体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顶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铝型材
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天顶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
数个第一结合螺孔与第二结合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天顶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
螺孔装设有一结合螺丝。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天顶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
螺孔亦装设有一结合螺丝。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顶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筒具有
一第一镜筒斜边。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9所述的天顶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筒
斜边由上述第一结合螺孔所装设的结合螺丝固定。

说明书

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属在光学与天文应用领
域。

背景技术

自从若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发明了坐标几何后,天文
学的研究领域就更加活跃,然而演变至今,观察天文的棒子已由科学家
的手中交递至业余观察家或一般社会大众的手中,并且,在市面上充斥
着不同等级的天顶镜。经详察其构成组件后,惊讶地发现该已知技术的
制作过程实在是太耗费材料了。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愿提供一种有助在节省材料的制作方法以
及由该方法而产生的结构,以期减少已知技术的制作成本并使之轻量
化。

请参阅图1~2所示的已知技术,该天顶镜10主要由一壳体11、

一盖体12、一第一镜筒13、一第二镜筒14与一反射镜15所
组成,其中壳体11设有一第一螺孔111与一第二螺孔112;盖体
12设有多个结合孔121,由此,可利用多个结合螺丝122穿过盖体
12上的结合孔121后锁固在壳体11上,且盖体12可让一反射镜
15所粘置。

另外,请参阅图7~8,图中壳体11所设置的第一螺孔111可与
第一镜筒13螺纹结合,而第二螺孔112可与第二镜筒14相螺纹结
合。

请参阅图5所示,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壳体11的制作过程,该壳体
由一长条状的铝块30加以切割后形成许多的小铝块31,再将小铝块
施以适当的加工后,使其具有两斜面的铝锥块32,并且在铝锥块32
的两个斜面上施以钻孔与攻牙等等适当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已知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已知技术的制作流程;

图6为本发明的制作流程;

图7为已知技术的俯视图;

图8为已知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1~11中,其中

10——已知天顶镜

11——壳体

111——第一螺孔

112——第二螺孔

12——盖体

121——结合孔

122——结合螺丝

13——第一镜筒

131——第一镜筒螺牙

14——第二镜筒

141——第二镜筒螺牙

15——反射镜

20——本发明的天顶镜

21——壳体

211——侧边结合螺孔

212——第一结合螺孔

213——第二结合螺孔

214——结合螺丝

215——底面

216——第一斜面

217——第二斜面

22——侧封板

221——侧封板装设孔

222——侧封螺丝

23——第一镜筒

231——第一镜筒斜边

232——转接镜筒

233——固定螺丝

24——第二镜筒

241——第二镜筒螺纹

25——反射镜

30——铝块

31——小铝块

32——铝锥块

40——铝管

41——小铝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其制作方法的步骤叙述
如下,请参阅图6所示:a.利用铝挤型技术制作一具有特定造型的铝管
40;b.将该铝管切割成适当长度的小铝管41,亦即壳体21;c.将
壳体21施以适当的加工;(另参阅图10所示)d.粘置一反射镜25在
壳体21内部的底面215;e.在壳体21的两端开口处各设一侧封板
22;f.在壳体21的第一斜面216处装设第一镜筒23;g.在壳体
21的第二斜面217处装设第二镜筒24。

参阅图6,需加以描述的是,前言特定造型的铝管40为具有一底
面215及第一斜面216与第二斜面217的中空管体,而该第一斜
面216与第二斜面217的夹角为依据不同需求而有不同的角度设
计。壳体21亦可施予适当的铣削、钻孔与攻牙加工,使该壳体21更
符合装配其它构成组件时所需。

如前述,本发明为一种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其结构是,它
包括:一壳体21、二侧封板22、一第一镜筒23、一第二镜筒24
与一反射镜25。所述壳体21为侧面两端呈开口状的中空管体,为铝
挤型制造技术制造,设有一底面215、一第一斜面216与一第二斜
面217。所述二侧封板22分别装设在壳体21侧面两端的开口处,
且该二侧封板22的形状及大小略小在壳体21的侧面两端的开口处
的形状及大小。所述第一镜筒23为装设在壳体21的第一斜面216
上而所述第二镜筒24则装设在壳体21的第二斜面217上,另外,
所述反射镜25装设在壳体21的底面215上。

参阅图3~4及图10~11,值得一提的是,壳体21可以加工并在适
当处设置多个侧边结合螺孔211与第一结合螺孔212以及第二结
合螺孔213,而侧边结合螺孔211可由多个侧封螺丝222穿过侧
封板22的侧封板装设孔221后,而锁固在壳体21所设置的侧边结
合螺孔211。

请参阅图9~11,所述第一镜筒23的末端设有一斜锥状的第一镜筒
斜边231,且该第一镜筒斜边231的外径可置在壳体21的第一斜
面216所设置的孔,并且,在第一镜筒23被装在该壳体21的第一
斜面216所设置的孔时,第一镜筒23的第一镜筒斜边231位在壳
体21所设置的第一结合螺孔212处,所以,经过多个结合螺丝21
4的穿设后,该结合螺丝214即可顶住第一镜筒23的第一镜筒斜边
231上,由此,第一镜筒23即可被稳定地固定住。虽然第一镜筒2
3因此被固定,但在需要转动第一镜筒23时,只要松开结合螺丝21
4,第一镜筒23即可转动,而第一镜筒23的转动可以改变固定螺丝
233的操作位置。虽然第一镜筒23的锁固方式可以相同地移到第二
镜筒24来使用,但以已知的方式来设计第二镜筒24的锁固方式时,
亦不会阻碍第一镜筒23因使用了新的锁固方式而实现的功效。

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天顶镜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其中天顶镜的制作方法为下述步骤:a.利用铝挤型技术制作一具有特定造型的铝管;b.将该铝管切割成适当长度的壳体;c.将该壳体施以适当的加工;d.粘置一反射镜在该壳体内部的底面;e.在该壳体的两端开口处各设一侧封板;f.在该壳体的第一斜面处装设第一镜筒;g.在该壳体的第二斜面处装设第二镜筒,而该天顶镜的结构则包括:一壳体、二侧封板、一第一镜筒、一第二镜筒及一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