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23218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6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4513.5

申请日:

2014.08.12

公开号:

CN104120691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9/00登记号:2017990000687登记生效日:20170726出质人: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权人: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申请日:20140812授权公告日:2016040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9/00申请日:20140812|||公开

IPC分类号:

E02B9/00; F04B17/00(2006.01)N

主分类号:

E02B9/00

申请人:

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薛黎明; 刘伯昂

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代理人:

尹振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包括若干相连通的子水库、太阳能泵水装置、集散控制器和并网发电站,与所述水库群连接有所述并网发电站,每个所述子水库配备至少一个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太阳能泵水装置连接子水库和水源,以太阳能为动力将水由所述水源抽入子水库中,太阳能泵水装置集中连接在集散控制器上,所述集散控制器处理入库水量数据,同时控制太阳能泵水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相连通的子水库、太阳能泵水装置、集散控制器和并网发电站,与所述水库群水路连接有所述并网发电站,每个所述子水库配备至少一个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子水库设置于地势较高的水土流失发生地区,太阳能泵水装置连接子水库和水源,以太阳能为动力将水由所述水源抽入子水库中,太阳能泵水装置集中连接在集散控制器上,所述集散控制器处理入库水量数据,同时控制太阳能泵水装置;
其中,所述子水库位置处于不同地质及地震条件下,所述地质和地震条件包括地震带、断层带、山洪带和滑坡带;
所述水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含泥沙水;
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包括泥水混合泵和为其提供动力的太阳能供电设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控制器将不同的太阳能泵水装置的泵水量以水能形式计入用户账户,在用户用电时换算成电能从所述账户中扣除。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发电站至少设置一处,其位置低于水库群中每个所述子水库,而且每个子水库距此位置的路径和为最短。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通过泵水将含泥沙水由地势较低的水源处提升至水土流失发生地区,以此回补部分流失的土壤。

说明书

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大陆的小水电开发正随着能源需求和节能减排要求的增长而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一片争议声中的西部、南部多山地区水电开发,如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的大规模电站相继建起,中国水电在不断创造世界大型水电站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保护、生态景观和安全的问题,脆弱的生态和地质环境,尤其是水土流失造成的地表土壤冲刷流散,使得植被更加难于生长。能否承受住如此大的巨型水电站?这一切都凸显了大型主流河道电站的弊端,一旦发生地震等对水库威胁大的灾害将万劫不复,促使建设者和管理者尽快加速建设支流的小型水电站、太阳能电站集群,太阳能电站集群以替代单一的主流大型电站,只有如此才能在不减小供电量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问题。其次,在小型水及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并网管理上也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监控及技术管理问题,如并网监控的具体控制工作形式、逐个电站之间的通讯形式,尤其是多山地区的专用通讯线路架设和维护成本及难度等,都将成为急待考虑及解决的难题。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市场产能过剩,仅靠国家力量无法在国内形成相应容量的市场,所以个人的小型太阳能发电站市场急需开发,但国家电网的大一统结构以及太阳能发电的间断性的特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市场发展。而总结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太阳能发电与用电高峰之间的时间差矛盾,个人上网电价和大电网统一管理的行政矛盾,如何解决这两个矛盾顺理成章地被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包括若干相连通的子水库、太阳能泵水装置、集散控制器和并网发电站,所述水库群水路连接所述并网发电站,每个所述子水库配备至少一个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子水库设置于地势较高的水土流失发生地区,太阳能泵水装置连接子水库和水源,以太阳能为动力将水由所述水源抽入子水库中,太阳能泵水装置集中连接在集散控制器上,所述集散控制器处理入库水量数据,同时控制太阳能泵水装置;
其中,所述子水库位置处于不同地质及地震条件下,所述地质和地震条件包括地震带、断层带、山洪带和滑坡带;
所述水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含泥沙水;
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包括泥水混合泵和为其提供动力的太阳能供电设备。
进一步,所述集散控制器将不同的太阳能泵水装置的泵水量以水能形式计入用户账户,在用户用电时换算成电能从所述账户中扣除。
进一步,所述并网发电站至少设置一处,其位置低于水库群中每个所述子水库,而且每个子水库距此位置的路径和为最短。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通过泵水将含泥沙水由地势较低的水源处提升至水土流失发生地区,以此回补部分流失的土壤。
本发明利用分散的属于不同电网用电户的太阳能泵水装置将太阳能转化成水能存入一个水库网络,此网络由若干依据抗震原则设计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子水库相互连通形成水库群,在此水库群的相应位置设置至少一个并网发电站;不同电网用电户以太阳能泵水装置将下游河流、湖泊、水库的含泥沙水泵向地势较高的子水库泵水量以水价的形式被系统记录。本系统以入库水量替代现今实施的上网电价记录形式,变储电为储水,以期减少成本和浪费、提高储存效率。众多的子水库可利用现成的小水库,用它们替代单个大型水库减轻环境及生态破坏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用太阳能泵水一个装置同时完成保土和蓄水两个功能,既将地处水源水泵至高处用于生态建设或发电又使从山地或高处流失的土壤成分再回到原地聚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总体结构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包括集散控制器14、并网发电站15、若干太阳能泵水装置12、由若干子水库11通过内部水道13连通一体形成的水库群1; 其中若干太阳能泵水装置12分属于不同电网用电户并与若干子水库11在地理位置上对应配置,子水库设置于地势较高水土流失发生地区;太阳能泵水装置12包括泥水混合泵和为其提供动力的太阳能供电设备,泥水混合泵的摄入口设置于河流或水库的泥沙高浓度地段;水库群1则具有相同的水平面16作为统一的基准水位面。
工作过程: 当阳光充足时,在集散控制器14的统一调度下不同电网用电户的太阳能泵水装置12从下游河流、湖泊、水库中将含泥沙水泵向地势较高的子水库;同时,以不同泵水水能数据在各自的电网用电户的账户内记录,当用电高峰时并网发电站15利用水库群1的储水能发电。

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0691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20691A21申请号201410394513522申请日20140812E02B9/00200601F04B17/0020060171申请人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2200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17号72发明人薛黎明刘伯昂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03代理人尹振启54发明名称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包括若干相连通的子水库、太阳能泵水装置、集散控制器和并网发电站,与所述水库群连接有所述并网发电站,每个所述子水库配。

2、备至少一个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太阳能泵水装置连接子水库和水源,以太阳能为动力将水由所述水源抽入子水库中,太阳能泵水装置集中连接在集散控制器上,所述集散控制器处理入库水量数据,同时控制太阳能泵水装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0691ACN104120691A1/1页21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相连通的子水库、太阳能泵水装置、集散控制器和并网发电站,与所述水库群水路连接有所述并网发电站,每个所述子水库配备至少一个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子水库设置。

3、于地势较高的水土流失发生地区,太阳能泵水装置连接子水库和水源,以太阳能为动力将水由所述水源抽入子水库中,太阳能泵水装置集中连接在集散控制器上,所述集散控制器处理入库水量数据,同时控制太阳能泵水装置;其中,所述子水库位置处于不同地质及地震条件下,所述地质和地震条件包括地震带、断层带、山洪带和滑坡带;所述水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含泥沙水;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包括泥水混合泵和为其提供动力的太阳能供电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控制器将不同的太阳能泵水装置的泵水量以水能形式计入用户账户,在用户用电时换算成电能从所述账户中扣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

4、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发电站至少设置一处,其位置低于水库群中每个所述子水库,而且每个子水库距此位置的路径和为最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通过泵水将含泥沙水由地势较低的水源处提升至水土流失发生地区,以此回补部分流失的土壤。权利要求书CN104120691A1/2页3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背景技术0002目前,中国大陆的小水电开发正随着能源需求和节能减排要求的增长而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一片争议声中的西部、南部多山地区水电开发,如金沙江、雅砻江、大渡。

5、河等的大规模电站相继建起,中国水电在不断创造世界大型水电站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保护、生态景观和安全的问题,脆弱的生态和地质环境,尤其是水土流失造成的地表土壤冲刷流散,使得植被更加难于生长。能否承受住如此大的巨型水电站这一切都凸显了大型主流河道电站的弊端,一旦发生地震等对水库威胁大的灾害将万劫不复,促使建设者和管理者尽快加速建设支流的小型水电站、太阳能电站集群,太阳能电站集群以替代单一的主流大型电站,只有如此才能在不减小供电量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问题。其次,在小型水及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并网管理上也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监控及技术管理问题,如并网监控的具体控制工作形式、逐个电站之间。

6、的通讯形式,尤其是多山地区的专用通讯线路架设和维护成本及难度等,都将成为急待考虑及解决的难题。0003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市场产能过剩,仅靠国家力量无法在国内形成相应容量的市场,所以个人的小型太阳能发电站市场急需开发,但国家电网的大一统结构以及太阳能发电的间断性的特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市场发展。而总结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太阳能发电与用电高峰之间的时间差矛盾,个人上网电价和大电网统一管理的行政矛盾,如何解决这两个矛盾顺理成章地被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发明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

7、库群,包括若干相连通的子水库、太阳能泵水装置、集散控制器和并网发电站,所述水库群水路连接所述并网发电站,每个所述子水库配备至少一个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子水库设置于地势较高的水土流失发生地区,太阳能泵水装置连接子水库和水源,以太阳能为动力将水由所述水源抽入子水库中,太阳能泵水装置集中连接在集散控制器上,所述集散控制器处理入库水量数据,同时控制太阳能泵水装置;其中,所述子水库位置处于不同地质及地震条件下,所述地质和地震条件包括地震带、断层带、山洪带和滑坡带;所述水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含泥沙水;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包括泥水混合泵和为其提供动力的太阳能供电设备。0006进一步,所述集散控制器将不同的。

8、太阳能泵水装置的泵水量以水能形式计入用户账户,在用户用电时换算成电能从所述账户中扣除。0007进一步,所述并网发电站至少设置一处,其位置低于水库群中每个所述子水库,而说明书CN104120691A2/2页4且每个子水库距此位置的路径和为最短。0008进一步,所述太阳能泵水装置通过泵水将含泥沙水由地势较低的水源处提升至水土流失发生地区,以此回补部分流失的土壤。0009本发明利用分散的属于不同电网用电户的太阳能泵水装置将太阳能转化成水能存入一个水库网络,此网络由若干依据抗震原则设计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子水库相互连通形成水库群,在此水库群的相应位置设置至少一个并网发电站;不同电网用电户以太阳能泵水装置将。

9、下游河流、湖泊、水库的含泥沙水泵向地势较高的子水库泵水量以水价的形式被系统记录。本系统以入库水量替代现今实施的上网电价记录形式,变储电为储水,以期减少成本和浪费、提高储存效率。众多的子水库可利用现成的小水库,用它们替代单个大型水库减轻环境及生态破坏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用太阳能泵水一个装置同时完成保土和蓄水两个功能,既将地处水源水泵至高处用于生态建设或发电又使从山地或高处流失的土壤成分再回到原地聚集。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

10、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0012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

11、释。0013总体结构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分布式太阳能储水土保抗震水库群,包括集散控制器14、并网发电站15、若干太阳能泵水装置12、由若干子水库11通过内部水道13连通一体形成的水库群1其中若干太阳能泵水装置12分属于不同电网用电户并与若干子水库11在地理位置上对应配置,子水库设置于地势较高水土流失发生地区;太阳能泵水装置12包括泥水混合泵和为其提供动力的太阳能供电设备,泥水混合泵的摄入口设置于河流或水库的泥沙高浓度地段;水库群1则具有相同的水平面16作为统一的基准水位面。0014工作过程当阳光充足时,在集散控制器14的统一调度下不同电网用电户的太阳能泵水装置12从下游河流、湖泊、水库中将含泥沙水泵向地势较高的子水库;同时,以不同泵水水能数据在各自的电网用电户的账户内记录,当用电高峰时并网发电站15利用水库群1的储水能发电。说明书CN104120691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2069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