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31628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2675.1

申请日:

2014.09.02

公开号:

CN104266560A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1B 5/00申请公布日:2015010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B 5/00申请日:20140902|||公开

IPC分类号:

G01B5/00; G01B5/08; G01B5/20; G01B5/12; G01B5/02; G01B5/14

主分类号:

G01B5/00

申请人: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魏成娟; 陈磊; 马艳; 程坤; 张春阳

地址: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灵隐道兴泰里3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刘国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钢筋物理性能尺寸偏差的检测,为提供一种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误差,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装置,包括:数显游标卡尺、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用于将测量结果转化成数据,并模拟键盘的输入,直接将这些信号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用于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点击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检验报告。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建筑钢筋物理尺寸的检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数显游标卡尺、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用于将测量结果转化成数据,并模拟键盘的输入,直接将这些信号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用于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点击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检验报告。

2.
  一种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对钢筋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到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并使用的数据,然后传输到计算机;
在计算机上执行下列步骤:
数据采集存储步骤,把相应位置实际采集到的数值自动存储,存储完毕后,自动跳转到下一个待采集数据;
数据处理步骤,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进一步直接生成检验报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对钢筋进行测量具体步骤为:
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中规定的尺寸指标进行测量,包括直径、不圆度;每组钢筋抽取5根试件为一组,每根取上中下三个点按顺序分别测量直径,在钢筋接近顶端部分取一点用游标卡尺测量内径,同一点转动90°再测一次,取两点的平均值,即一个点的直径,再分别取中间部分和接近底端部分做同样测量得出一根钢筋的3个直径,此法类推,得出五根钢筋的直径,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在计算机上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规定的几何尺寸必检项目包括内径、横肋高、纵肋高、横肋间距,内径是指不包括纵、横肋部分的圆的直径,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检测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中心高度的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横肋间距的测量是以钢筋试件的上中下三个端点为起点测出十个横肋间的距离;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

说明书

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钢筋物理性能尺寸偏差的检测。特别涉及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
技术背景
钢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主体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丝毫马虎不得。为此,国家标准GB1499.1—2008、GB1499.2—2007及GB50204-2002(2011)中规定了钢筋的力学性能、化学五元素含量、尺寸及允许偏差,重量及允许偏差皆为国家强制条款。
由于近年来建筑工程量的不断加大,导致钢筋供不应求。钢筋作为钢筋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重要材料,其生产及加工厂家水平良莠不齐,市场价格波动很大,许多生产厂家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偷工减料,产品质量大大降低,直接导致了“瘦身钢筋”的产生,由此致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为加强建筑结构用钢质量管理,确保工程结构质量安全,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0年4月份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建筑结构用钢进场验收检验的通知》(建质安[2010]304号)。通知中要求试验室对送检的钢筋样品除检验力学性能包括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冷弯及化学五元素含量包括碳C、硅Si、硫S、锰Mn、磷P以外,还必须对钢筋的直径、肋高、肋间距等尺寸偏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的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1〕26号)和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的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建技〔2011〕326号)以及2011年8月1日实施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内容则更进一步的做了强制性规定。
目前,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二十四站钢筋检测部门所检验钢材种类达到30多种,检验参数约为10余项,其中每年强制性检验尺寸偏差的建筑用钢筋多达9000多组。
在上述需求背景之下,在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确保按时完成检测任务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为目前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二十四站社会责任。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误差,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装置,包括:数显游标卡 尺、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用于将测量结果转化成数据,并模拟键盘的输入,直接将这些信号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用于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点击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检验报告。
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对钢筋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到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并使用的数据,然后传输到计算机;
在计算机上执行下列步骤:
数据采集存储步骤,把相应位置实际采集到的数值自动存储,存储完毕后,自动跳转到下一个待采集数据;
数据处理步骤,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进一步直接生成检验报告。
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对钢筋进行测量具体步骤为:
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中规定的尺寸指标进行测量,包括直径、不圆度;每组钢筋抽取5根试件为一组,每根取上中下三个点按顺序分别测量直径,在钢筋接近顶端部分取一点用游标卡尺测量内径,同一点转动90°再测一次,取两点的平均值,即一个点的直径,再分别取中间部分和接近底端部分做同样测量得出一根钢筋的3个直径,此法类推,得出五根钢筋的直径,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在计算机上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规定的几何尺寸必检项目包括内径、横肋高、纵肋高、横肋间距,内径是指不包括纵、横肋部分的圆的直径,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检测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中心高度的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横肋间距的测量是以钢筋试件的上中下三个端点为起点测出十个横肋间的距离;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特点与效果:
本发明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及计算机,在不改变原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完全省去记录、计算,修约,数据录入分四步顺序完成的操作步骤,达到记录、报告一次完成的目的。采用免驱动USB接口,不论什么操作系统都可以使用,不挑机器。实现了单手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使用自动采集软件之前试验过程;
图2:使用自动采集软件之后试验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二十四站使用《天津市二十四站检测数据化管理系统》,利用专业检测仪器与数据上传设备相结合,开发出一套及数据采集, 整理,上传于一体的操作系统,便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误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07)中对该产品的主要尺寸指标有:直径、不圆度、内径、横肋高、纵肋高、横肋宽、纵肋宽、横肋间距等。标准中规定,每组钢筋抽取5根试件为一组。每根取上中下三个点分别测量直径。在钢筋接近顶端部分取一点用游标卡尺测量内径,同一点转动90°再测一次,取两点的平均值,即一个点的直径,再分别取中间部分和接近底端部分做同样测量得出一根钢筋的3个直径,此法类推,得出五根钢筋的直径。仅以测量一组热轧光圆钢筋的尺寸偏差为例,在经过两名检验人员实测数据、人工记录、数据计算共计70余个数得出最终结果。
热轧带肋钢筋几何尺寸必检项目包括内径、横肋高、纵肋高、横肋间距等。内径是指不包括纵、横肋部分的圆的直径。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检测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中心高度的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横肋间距的测量是以钢筋试件的三个端点为起点测出十个横肋间的距离。仅以测量一组热轧带肋钢筋的尺寸偏差为例,在经过两名检验人员实测数据、人工记录、数据计算共计130余个数得出最终结果。
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系统,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07)的相关要求。在不改变原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完全省去记录、计算,修约,数据录入的操作步骤,达到记录、报告一次完成的目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实际测量值:
钢筋外观、尺寸及重量偏差检验记录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最终计算结果:
钢筋外观、尺寸及重量偏差检验记录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实际测量值:
钢筋外观、尺寸及重量偏差检验记录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最终计算结果:
钢筋外观、尺寸及重量偏差检验记录

本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系统将配套的数显卡尺测量到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并使用的数据。实现易用性,卡尺通过自识别免驱动usb接口连接计算机,直接使用,数据同步。该卡尺快捷运行得到的数据,可以实时接收转接器发出的信号,将信号转化成数据,并模拟键盘的输入,直接将这些信号输入到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系统软件,具有极强的通用性,可以与软件无缝连接。例如:现在卡尺显示数据“5.76”,这时按下按钮,就等同于键盘上依次按下“5”“.”“7”“6”“Enter(或Tab)”。在游标卡尺上设置采集确认按钮,实现单手操作,按照事先规定好的顺序测量,把相应位置实际采集到的数值传入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系统,自动存储,存储完毕后,自动跳转到下一个待采集数据;
数据处理部分:通过数显卡尺测试系统,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点击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检验报告。
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装置,结构为:数显游标卡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用于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中规定的尺寸指标进行测量,包括直径、不圆度;每组钢筋抽取5根试件为一组,每根取上中下三个点按顺序分别测量直径,在钢筋接近顶端部分取一点用游标卡尺测量内径,同一点转动90°再测一次,取两点的平均值,即一个点的直径,再分别取中间部分和接近底端部分做同样测量得出一根钢筋的3个直径,此法类推,得出五根钢筋的直径,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如:钢筋1上A、钢筋1上B……,软件自动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计算,每次计算后结果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修约,如:钢筋1上测量采集值为6.54、6.58,计算机用于把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计算,修约。原始记录记为直径6.5、6.6;计算结果偏差6.5-6.5=0.0、6.6*6.5=0.1,修约结果为0.0、0.1,计算结果不圆度∣0.0-0.1∣=0.1,修约结果为0.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规定的几何尺寸必检项目包括内径、横肋高、纵肋高、横肋间距,内径是指不包括纵、横肋部分的圆的直径,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检测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中心高度的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横肋间距的测量是以钢筋试件的上中下三个端点为起点测出十个横肋间的距离;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如:钢筋1上内经、钢筋1上横肋高、钢筋1上纵肋高、钢筋1上肋间距……,软件自动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计算,每次计算后结果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修约,如:钢筋1上测量采集值为9.78、12.01、11.78、71.68,计算机用于把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计算,修约。原始记录记为直径9.8、计算结果横肋高(12.0-9.8)/2=1.1、修约结果为1.1,纵肋高(11.8-9.8)/2=1.0、修约结果为1.0,计算结果肋间距71.7/10=7.17、修约结果为7.2,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点击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检验报告。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是:
1、设计内容:测试数据自动采集、计算、修约、生成原始记录、上传管理系统。
2、数据采集部分:采用数显游标卡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设置采集确认按钮,把实际测量到的数值传入计算机。
3、数据处理部分:通过设计好的软件,把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上传至《天津市二十四站检测数据化管理系统》接口,直接生成检验报告。

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66560A43申请公布日20150107CN104266560A21申请号201410442675122申请日20140902G01B5/00200601G01B5/08200601G01B5/20200601G01B5/12200601G01B5/02200601G01B5/1420060171申请人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300193天津市南开区灵隐道兴泰里30号72发明人魏成娟陈磊马艳程坤张春阳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代理人刘国威54发明名称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建筑钢筋物。

2、理性能尺寸偏差的检测,为提供一种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误差,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装置,包括数显游标卡尺、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用于将测量结果转化成数据,并模拟键盘的输入,直接将这些信号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用于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点击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检验报告。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建筑钢筋物理尺寸的检测。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

3、书6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66560ACN104266560A1/1页21一种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数显游标卡尺、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用于将测量结果转化成数据,并模拟键盘的输入,直接将这些信号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用于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点击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检验报告。2一种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方法,其特征是。

4、,包括下列步骤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对钢筋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到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并使用的数据,然后传输到计算机;在计算机上执行下列步骤数据采集存储步骤,把相应位置实际采集到的数值自动存储,存储完毕后,自动跳转到下一个待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步骤,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进一步直接生成检验报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对钢筋进行测量具体步骤为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中规定的尺寸指标进行测量,包括直径、不圆度;每组钢筋抽取5根试件为一组。

5、,每根取上中下三个点按顺序分别测量直径,在钢筋接近顶端部分取一点用游标卡尺测量内径,同一点转动90再测一次,取两点的平均值,即一个点的直径,再分别取中间部分和接近底端部分做同样测量得出一根钢筋的3个直径,此法类推,得出五根钢筋的直径,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在计算机上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规定的几何尺寸必检项目包括内径、横肋高、纵肋高、横肋间距,内径是指不包括纵、横肋部分的圆的直径,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检测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中心高度的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横肋间距的测量是以钢筋试件的上中下三个端点为起点。

6、测出十个横肋间的距离;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权利要求书CN104266560A1/6页3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钢筋物理性能尺寸偏差的检测。特别涉及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技术背景0002钢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主体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丝毫马虎不得。为此,国家标准GB149912008、GB149922007及GB5020420022011中规定了钢筋的力学性能、化学五元素含量、尺寸及允许偏差,重量及允许偏差皆为国家强制条款。0003由于近年来建筑工程量的。

7、不断加大,导致钢筋供不应求。钢筋作为钢筋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重要材料,其生产及加工厂家水平良莠不齐,市场价格波动很大,许多生产厂家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偷工减料,产品质量大大降低,直接导致了“瘦身钢筋”的产生,由此致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0004为加强建筑结构用钢质量管理,确保工程结构质量安全,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0年4月份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建筑结构用钢进场验收检验的通知建质安2010304号。通知中要求试验室对送检的钢筋样品除检验力学性能包括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延。

8、伸率、冷弯及化学五元素含量包括碳C、硅SI、硫S、锰MN、磷P以外,还必须对钢筋的直径、肋高、肋间距等尺寸偏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的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126号和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的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建技2011326号以及2011年8月1日实施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内容则更进一步的做了强制性规定。0005目前,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二十四。

9、站钢筋检测部门所检验钢材种类达到30多种,检验参数约为10余项,其中每年强制性检验尺寸偏差的建筑用钢筋多达9000多组。0006在上述需求背景之下,在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确保按时完成检测任务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为目前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二十四站社会责任。发明内容0007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方法与装置,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误差,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装置,包括数显说明书CN104266560A2/6页4游标卡尺、计算机,数显游。

10、标卡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用于将测量结果转化成数据,并模拟键盘的输入,直接将这些信号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用于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点击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检验报告。0008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0009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对钢筋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到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并使用的数据,然后传输到计算机;0010在计算机上执行下列步骤0011数据采集存储步骤,把相应位置实际采集到的数值自动存储,存储完毕后,自动跳转到下一个待采集数据;0012数据处。

11、理步骤,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进一步直接生成检验报告。0013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对钢筋进行测量具体步骤为0014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中规定的尺寸指标进行测量,包括直径、不圆度;每组钢筋抽取5根试件为一组,每根取上中下三个点按顺序分别测量直径,在钢筋接近顶端部分取一点用游标卡尺测量内径,同一点转动90再测一次,取两点的平均值,即一个点的直径,再分别取中间部分和接近底端部分做同样测量得出一根钢筋的3个直径,此法类推,得出五根钢筋的直径,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在计算机上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根据钢筋混凝土。

12、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规定的几何尺寸必检项目包括内径、横肋高、纵肋高、横肋间距,内径是指不包括纵、横肋部分的圆的直径,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检测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中心高度的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横肋间距的测量是以钢筋试件的上中下三个端点为起点测出十个横肋间的距离;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0015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特点与效果0016本发明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及计算机,在不改变原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完全省去记录、计算,修约,数据录入分四步顺序完成的操作步骤,达到记录、报告一次完成的目的。采用免驱动USB接口,不论什么。

13、操作系统都可以使用,不挑机器。实现了单手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误差。附图说明0017图1使用自动采集软件之前试验过程;0018图2使用自动采集软件之后试验过程。具体实施方式0019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二十四站使用天津市二十四站检测数据化管理系统,利用专业检测仪器与数据上传设备相结合,开发出一套及数据采集,整理,上传于一体的操作系统,便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误差。002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说明书CN104266560A3/6页5002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

14、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07中对该产品的主要尺寸指标有直径、不圆度、内径、横肋高、纵肋高、横肋宽、纵肋宽、横肋间距等。标准中规定,每组钢筋抽取5根试件为一组。每根取上中下三个点分别测量直径。在钢筋接近顶端部分取一点用游标卡尺测量内径,同一点转动90再测一次,取两点的平均值,即一个点的直径,再分别取中间部分和接近底端部分做同样测量得出一根钢筋的3个直径,此法类推,得出五根钢筋的直径。仅以测量一组热轧光圆钢筋的尺寸偏差为例,在经过两名检验人员实测数据、人工记录、数据计算共计70余个数得出最终结果。0022热轧带肋钢筋几何尺寸必检项目包括内径、横肋高、纵肋高、。

15、横肋间距等。内径是指不包括纵、横肋部分的圆的直径。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检测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中心高度的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横肋间距的测量是以钢筋试件的三个端点为起点测出十个横肋间的距离。仅以测量一组热轧带肋钢筋的尺寸偏差为例,在经过两名检验人员实测数据、人工记录、数据计算共计130余个数得出最终结果。0023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系统,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07的相关要求。在不改变原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完全省去记录。

16、、计算,修约,数据录入的操作步骤,达到记录、报告一次完成的目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实际测量值0024钢筋外观、尺寸及重量偏差检验记录00250026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最终计算结果0027钢筋外观、尺寸及重量偏差检验记录0028说明书CN104266560A4/6页6002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实际测量值0030钢筋外观、尺寸及重量偏差检验记录0031003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最终计算结果0033钢筋外观、尺寸及重量偏差检验记录0034说明书CN104266560A5/6页70035本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系统将配套的数显卡尺测量到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以。

17、识别并使用的数据。实现易用性,卡尺通过自识别免驱动USB接口连接计算机,直接使用,数据同步。该卡尺快捷运行得到的数据,可以实时接收转接器发出的信号,将信号转化成数据,并模拟键盘的输入,直接将这些信号输入到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系统软件,具有极强的通用性,可以与软件无缝连接。例如现在卡尺显示数据“576”,这时按下按钮,就等同于键盘上依次按下“5”“”“7”“6”“ENTER或TAB”。在游标卡尺上设置采集确认按钮,实现单手操作,按照事先规定好的顺序测量,把相应位置实际采集到的数值传入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系统,自动存储,存储完毕后,自动跳转到下一个待采集。

18、数据;0036数据处理部分通过数显卡尺测试系统,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点击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检验报告。0037自动采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尺寸偏差的数据检测装置,结构为数显游标卡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数显游标卡尺用于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中规定的尺寸指标进行测量,包括直径、不圆度;每组钢筋抽取5根试件为一组,每根取上中下三个点按顺序分别测量直径,在钢筋接近顶端部分取一点用游标卡尺测量内径,同一点转动90再测一次,取两点的平均值,即一个点的直径,再分别取中间部分和接近底端部分做同样测。

19、量得出一根钢筋的3个直径,此法类推,得出五根钢筋的直径,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如钢筋1上A、钢筋1上B,软件自动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计算,每次计算后结果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修约,如钢筋1上测量采集值为654、658,计算机用于把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计算,修约。原始记录记为直径65、66;计算结果偏差656500、666501,修约结果为00、01,计算结果不圆度000101,修约结果为0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规定的几何尺寸必检项目包括内径、横肋高、纵肋高、横肋间距,内径是指不包括纵、横肋部分的圆的直径,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

20、的检测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肋中心高度的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横肋间距的测量是以钢筋试件的上中下三个端点为起点测出十个横肋间的距离;按照测量采集的顺序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如钢筋1上内经、钢筋1上横肋高、钢筋1上纵肋高、钢筋1上肋间距,软件自动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计算,每次计算后结果按照YB/T081和GB/T81702008的相关规定进行修约,如钢筋1上测量采集值为978、1201、1178、7168,计算机用于把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计算,修约。原始记录记为直径98、计算结果横肋高12098/211、修约结果为11,纵肋高11898/210、修约。

21、结果为10,计算结果肋间距717/10717、修约结果为72,生成检验原始记录并点击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检验报告。0038本发明的作用机理是00391、设计内容测试数据自动采集、计算、修约、生成原始记录、上传管理系统。00402、数据采集部分采用数显游标卡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设置采集确认按钮,把实际测量到的数值传入计算机。00413、数据处理部分通过设计好的软件,把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计算,修约,生成检说明书CN104266560A6/6页8验原始记录并上传至天津市二十四站检测数据化管理系统接口,直接生成检验报告。说明书CN104266560A1/1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6656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