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31321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66243.0

申请日:

2015.11.11

公开号:

CN105202826A

公开日:

2015.12.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41/04申请日:20151111|||公开

IPC分类号:

F25B41/04; F25B13/00; F25B43/00

主分类号:

F25B41/04

申请人:

成都睿达致祥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羊绍元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世纪城南路599号天府软件园D区6栋50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四通阀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内,第二壳体上设置进气管和出气管,第一壳体外部设置进液管,进液管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在进液管的中部连通有过渡管,过渡管由第一壳体的外部延伸至其内部,过渡管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端部连接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多个喷淋口,喷淋管水平设置于第二壳体的上方,出气管位于第二壳体内的端部呈U型结构,在其底部设置有回液口,在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补液口,在补液口处设置用于启闭补液口的电磁阀,第一壳体底部设置排液管。本发明的分离装置可实现冷媒的过冷,不会增加成本,提高空调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调装置,包括蒸发器(10)、冷凝器(20)、压缩机(30)、四通阀(50)和气液分离器(6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60)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进气管(3)和出气管(4),所述进气管(3)、所述出气管(4)由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2)内部,所述第一壳体(1)外部设置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具有两管口,分别为第一管口(6)和第二管口(7),在进液管(5)的中部连通有过渡管(8),所述过渡管(8)由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部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过渡管(8)在所述第一壳体(1)内的端部连接有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上设置多个喷淋口,所述喷淋管(9)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上方,所述出气管(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端部呈U型结构,在其底部设置有回液口(10),所述进气管(3)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管口在竖直方向低于所述出气管(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管口,且两管口沿水平方向错开,在第二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补液口(11),并在所述补液口(11)处设置用于启闭补液口(11)的电磁阀,在第一壳体(1)的底部设置排液管(12);
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连接第一管口(6),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连接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出气管(4),所述进气管(3)连接四通阀,然后连接所述蒸发器的一端,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液管(12);
在制热模式下,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第二管口(7),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连接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出气管(4),所述进气管(3)连接四通阀,然后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一端,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液管(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管口相对于水平方向呈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液管(12)处设置电磁阀。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口(10)处设置管路。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口(11)处设置管路。

说明书

一种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量高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原理是冷媒通过压缩机压缩转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吸冷放热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经膨胀阀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经过蒸发器吸热放冷作用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经过四通阀回到压缩机,然后继续循环。
目前空调机组通过在冷凝器中增加过冷段实现冷媒过冷,该方式不仅会增加冷凝器的体积,也会加大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不能满足现有的实际需求,因此亟需提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可实现冷媒的过冷,不会增加成本,提高空调性能、制冷量。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
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包括蒸发器10、冷凝器20、压缩机30、四通阀50和气液分离器60,所述气液分离器60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进气管3和出气管4,所述进气管3、所述出气管4由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2内部,所述第一壳体1外部设置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具有两管口,分别为第一管口6和第二管口7,在进液管5的中部连通有过渡管8,所述过渡管8由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部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过渡管8在所述第一壳体1内的端部连接有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上设置多个喷淋口,所述喷淋管9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上方,所述出气管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端部呈U型结构,在其底部设置有回液口10,所述进气管3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管口在竖直方向低于所述出气管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管口,且两管口沿水平方向错开,在第二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补液口11,并在所述补液口11处设置用于启闭补液口11的电磁阀,在第一壳体1的底部设置排液管12;
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连接第一管口6,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连接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出气管4,所述进气管3连接四通阀,然后连接所述蒸发器的一端,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液管12;
在制热模式下,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第二管口7,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连接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出气管4,所述进气管3连接四通阀,然后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一端,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液管12。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管口相对于水平方向呈50°。
优选地,排液管12处设置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回液口10处设置管路。
优选地,所述补液口11处设置管路。
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二壳体上设置进气管和出气管,冷媒蒸汽由进气管进入第二壳体,由出气管排出,在第二壳体内形成冷媒蒸汽的过热通路;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进液管,进液管具有两个管口,可分别使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下的冷媒液体进入;通过设置喷淋管,由进液管进入的冷媒液体通过喷淋管喷淋到第二壳体上,使得冷媒液体与第二壳体内的冷媒蒸汽进行热交换,实现了冷媒液体的过冷和冷媒蒸汽的过热,通过喷淋的方式可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通过设置回液口,使得进入U形管结构的未完全蒸发的液体能够经由回液口进入第二壳体的底部,以达到储存更多冷媒液体的目的,在机组缺少冷媒时,可以及时补充;通过设置补液口以及电磁阀,可以在机组需要时,及时将冷媒液体补入,提高机组制冷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制冷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带冷媒流向);
图3是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制热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带冷媒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包括蒸发器10、冷凝器20、压缩机30、四通阀50和气液分离器60,气液分离器60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进气管3和出气管4,所述进气管3、所述出气管4由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2内部,所述第一壳体1外部设置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具有两管口,分别为第一管口6和第二管口7,在进液管5的中部连通有过渡管8,所述过渡管8由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部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过渡管8在所述第一壳体1内的端部连接有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上设置多个喷淋口,所述喷淋管9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上方,所述出气管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端部呈U型结构,在其底部设置有回液口10,所述进气管3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管口在竖直方向低于所述出气管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管口,且两管口沿水平方向错开,在第二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补液口11,并在所述补液口11处设置用于启闭补液口11的电磁阀,在第一壳体1的底部设置排液管12。
如图2所示,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冷凝器20的一端连接第一管口6,所述冷凝器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0,所述四通阀50连接压缩机30,所述压缩机30连接所述出气管4,所述进气管3连接四通阀,然后连接所述蒸发器10的一端,所述蒸发器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液管12;工作过程:冷凝器20中的液态冷媒由第一管口6进入气液分离器60内进行热交换,实现过冷,然后通过排液管12进入蒸发器10,由蒸发器10蒸发后通过进气管3进入气液分离器60热交换,实现过热,然后通过出气管4进入压缩机30压缩,经压缩后的液态冷媒再次进入冷凝器20如此循环。
如图3所示,在制热模式下,所述蒸发器10的一端连接第二管口7,所述蒸发器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0,所述四通阀50连接压缩机30,所述压缩机30连接所述出气管4,所述进气管3连接四通阀50,然后连接所述冷凝器20的一端,所述冷凝器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液管12。工作过程:蒸发器10中的液态冷媒由第二管口7进入气液分离器60内进行热交换,实现过冷,然后通过排液管12进入冷凝器20,由冷凝器20蒸发后通过进气管3进入气液分离器60热交换,实现过热,然后通过出气管4进入压缩机30压缩,经压缩后的液态冷媒再次进入蒸发器10如此循环。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管口相对于水平方向呈50°。
优选地,排液管12处设置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回液口10处设置管路。
优选地,所述补液口11处设置管路。
由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多种形式来体现本发明的特征,所以还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不局限于以上描述的任何细节,除非另外注明,而应该宽泛地解释为处于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界限或者这种范围和界限的等效方案内的所有修改和改型都应该为所附权利要求涵盖。

一种空调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空调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空调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空调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空调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四通阀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内,第二壳体上设置进气管和出气管,第一壳体外部设置进液管,进液管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在进液管的中部连通有过渡管,过渡管由第一壳体的外部延伸至其内部,过渡管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端部连接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多个喷淋口,喷淋管水平设置于第二壳体的上方,出气管位于第二壳体内的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