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提取物与印楝生物农药制剂 本发明属生物农药领域,具体涉及到印楝(Azadurachta indica A.Juss)的种子中多种主要杀虫活性成份、提取物添加各种活性化合物制成各种不同含量的杀虫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化学农药的危害日趋严重,生物农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印楝生物农药具有如下三大优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无残留,不危害人体健康;对人畜和害虫天敌无害,改善生态环境。
印楝(Azadurachta indica A.Juss)是楝科楝属植物中的一种绿色黄金植物,人们把它誉为“生命之树”、“绿色之树”和“解决全球问题之树”。印楝中含有400多种杀虫活性成分,其中有100多种是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印楝素A和B的异构体和衍生物是杀虫活性最高的活性物质,其次是苦味素Salannin、Nimbin和Gedunin的杀虫活性较高。通常人们可以用上述几种化合物作为印楝生物农药的质量控制指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先把印楝种子脱壳,种仁冷榨除油后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微波萃取法提取印楝中的杀虫活性成分。提取物配入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增效剂、抗光分解剂、助溶剂、pH调节剂制成印楝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提取物配入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增效剂、乳化剂、有机溶济、抗光分解剂、pH调节剂制成印楝生物农药乳油制剂;提取物配入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增效剂、抗光分解剂、稳定剂、载体、有机溶剂和水制成印楝生物农药悬浮剂制剂。
在配制可湿性粉剂时加入表面活性剂是为了改变药剂的润湿性,增加表面张力、提高药效。加入抗氧化剂,是为了防止印楝杀虫活性成分的氧化分解;加入稳定剂,为了使印楝杀虫性物质在固态或溶济中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延长货架期;加入增效剂和助溶济,是为了改变药剂的润湿性和分散性,增强药效;加入pH调节剂的目的是为了药剂处在一个特定的pH环境中,增加药剂的稳定性;
在配制乳油制剂和悬浮制剂时,加入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增效剂、抗光分解剂、pH调节剂的目地同可湿性粉剂;乳油中加入乳化剂,是为了让乳油更好地乳化并保持稳定的乳化状态;悬浮剂中加入载体是为了让杀虫活性成分更有效的分散和增加药效。印楝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中的成分含量配比是:
印楝提取物占总量的5%~70%
印楝提取物中印楝素含量为0.1%~50%
印楝提取物中苦味素含量为1%~60%
表面活性剂含量为0.5%~20%
抗光分解剂含量为0.1%~10%
抗氧化剂含量为0.5%~10%
稳定剂的含量为0.2%~15%
增效剂含量为0.2%~10%
助剂含量为1%~20%
各种配比总量之和100%
印楝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的特征中表面活性剂是选自下列化合物:非离子型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芳烷基酚醚、烷基酚醚、芳基烷基胺醚、脂肪酸聚氧乙烯脂、甘油脂肪酸脂及衍生物、双酚聚醚、脂肪酸聚氧乙烯脂、脂肪酸甘油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烷基酚甲醛缩合物、芳基酚甲醛缩合物、烷芳基酚甲醛缩合物、芳烷基酚甲醛缩合物、萘甲醛缩合物、、烷基胺氧化物、基胺烷氧化物、松香环氧乙烷合成物、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双萘磺酸次甲基盐、烷基联苯醚磺酸盐、a-烯烃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半脂磺酸盐、N-酰基肌氨酸钠盐(N-月桂酰或油酰基等)、脂肪酰-N-甲基-牛磺肌酸盐、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醇醚硫酸盐、烷基酚醚硫酸盐、烷基磷酸盐、烷基醚磷酸盐、烷基酚醚磷酸盐;
印楝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的抗氧化剂选自下列化合物:维生素c、单宁、水扬酸、苯酚、苯酚醚、烷基磺酸盐、植物提取物
印楝生物农药中可湿性粉剂的稳定剂选自下列化合物:有机磷酸脂、甘油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硫酸盐、烷基萘磺酸盐、Tenneco500/100、苯基醚、单丁基醚、单甲醚、单乙基醚、2-乙氧基乙醇乙酯、单低级烷基乙二醇乙酸酯、环己酮、β-蒎烯、松节油、羧酸酐二氧六氧环、四氢呋喃、矿物油、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环氧化物、丁氧基丙三醇醚;
印楝生物农药中可湿性粉剂的增效剂选自下列化合物:芝麻素(增效敏)、芝麻灵、胡椒碱、增效酯、增效砜、增效醚、增效环、增效特、增效散(增效菊)、增效醛、1.1-双(对—氯苯基)氯甲烷、双(硫代氰酸乙基)醚、八氯二丙基醚、增效胺、[PMP]、[Pramex]、S-150、八氯二丙醚、Sulfa-Q-20、三邻甲酚磷酸酯、增效剂九三0、DHS活化剂、蒎烯乙二醇醚、萜品二醋酸酯、乙氧硫氰醚、羧酸硫氰酯、杀那特、二硫氰基甲烷、三苯磷、三丁磷(脱叶磷)、增效磷、甲基增效磷;
印楝生物农药中可湿性粉剂的助溶剂选自下列化合物:偶氮甲酰胺、二亚硝基戊撑四胺、偶氮二异丁晴、2.2′-偶氮二异丁酰胺、甲基-2.2′偶氮二异丁酯、异丁醇、异丙醇、高级脂肪酸酰胺;
印楝生物农药中可湿性粉剂的pH调节剂选自下列化合物: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硫酸、磷酸,可根据农药的pH情况,选择其中一种;
印楝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成分含量,其最优配比是:
印楝提取物占总量10%~60%
印楝提取物中印楝素含量0.5%~14%
印楝提取物中苦味素含量5%~40%
表面活性剂含量10%~19%
抗光分解剂含量0.1%~10%
抗氧化剂含量0.8%~8%
稳定剂含量1%~14%
增效剂含量0.5%~9%
助剂含量5%~18%
pH调节剂含量0.1%~0.95%
所有含量之和为100%
印楝生物印楝生物农药乳油制剂中的成分含量配比是:
印楝提取物占总量的10%~80%
印楝提取物中印楝素含量为0.1%~30%
印楝提取物中苦味素含量为5%~60%
表面活性剂含量为0.5%~20%
抗氧化剂含量为0.5%~10%
稳定剂含量0.5%~12%
增效剂含量为0.2%~10%
有机溶剂含量为2%~20%
乳化剂含量为3%~30%
抗光分解剂含量为0.1%~10%
pH调节剂含量为0.05%~1%
各种配比总量之和100%
印楝生物农药乳油制剂的特征在於制剂中表面活性剂是选自下列化合物:
非离子型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芳烷基酚醚、烷基酚醚、芳基烷基胺醚、脂肪酸聚氧乙烯脂、甘油脂肪酸脂及衍生物、双酚聚醚、脂肪酸聚氧乙烯脂、脂肪酸甘油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烷基酚甲醛缩合物、芳基酚甲醛缩合物、烷芳基酚甲醛缩合物、芳烷基酚甲醛缩合物、萘甲醛缩合物、、烷基胺氧化物、基胺烷氧化物、松香环氧乙烷合成物、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双萘磺酸次甲基盐、烷基联苯醚磺酸盐、a-烯烃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半脂磺酸盐、N-酰基肌氨酸钠盐(N-月桂酰或油酰基等)、脂肪酰-N-甲基-牛磺肌酸盐、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醇醚硫酸盐、烷基酚醚硫酸盐、烷基磷酸盐、烷基醚磷酸盐、烷基酚醚磷酸盐。
印楝生物农药中乳油制剂的抗氧化剂选自下列化合物:维生素c、单宁、水扬酸、苯酚、苯酚醚、烷基磺酸盐、植物提取物;
印楝生物农药中乳油制剂的稳定剂选自下列化合物:有机磷酸脂、甘油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硫酸盐、烷基萘磺酸盐、Tenneco500/100、苯基醚、单丁基醚、单甲醚、单乙基醚、2-乙氧基乙醇乙酯、单低级烷基乙二醇乙酸酯、环己酮、β-蒎烯、松节油、羧酸酐二氧六氧环、四氢呋喃、矿物油、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环氧化物、丁氧基丙三醇醚;
印楝生物农药中乳油制剂的增效剂选自下列化合物:芝麻素(增效敏)、芝麻灵、胡椒碱、增效酯、增效砜、增效醚、增效环、增效特、增效散(增效菊)、增效醛、1.1-双(对—氯苯基)氯甲烷、双(硫代氰酸乙基)醚、八氯二丙基醚、增效胺、[PMP]、[Pramex]、S-150、八氯二丙醚、Sulfa-Q-20、三邻甲酚磷酸酯、增效剂九三O、DHS活化剂、蒎烯乙二醇醚、萜品二醋酸酯、乙氧硫氰醚、羧酸硫氰酯、杀那特、二硫氰基甲烷、三苯磷、三丁磷(脱叶磷)、增效磷、甲基增效磷;
印楝生物农药中乳油制剂的乳化剂选自下列化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胺、环氧乙烷加成物、脂肪酰胺环氧乙烷加成物、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松香酸环氧乙烷加成物、多元醇脂肪酸酯、多元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二聚甘油脂肪酸脂、双甘油聚丙二醇醚、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酸酯、甘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甲醛缩合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Pluronic、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丁二酸酯磺酸盐、异硫逐酸盐、脂肪酰胺牛磺酸盐、脂肪酰胺肌胺酸盐、苯乙基酚醚酸盐、烷氧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二苯醚磺酸盐、脂肪醇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磷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磷酸酯、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聚氧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芳脘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亚磷酸酯。乳化剂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二种以上进行复配使用;
印楝生物农药中乳油制剂抗光分解剂选自下列化合物:水扬酸乙酯、蓖麻油、维生素c、a-蒎烯、苯酚。抗光分解剂可选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化合物进行复配;
印楝生物农药中的pH调节剂选自下列化合物: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硫酸、磷酸,可根据农药的pH情况,选择其中一种;
印楝生物农药乳油制剂成分含量,其最优配比是:
印楝提取物占总量20%~50%
印楝提取物中印楝素含量1%~20%
印楝提取物中苦味素含量10%~50%
表面活性剂含量8.5%~16%
抗光分解剂含量2%~9.4%
乳化剂含量5%~24%
抗氧化剂含量2%~9.5%
稳定剂含量3%~11%
增效剂含量0.8%~8.7%
有机溶剂含量7.4%~18%
pH调节剂含量0.2%~0.97%
所有含量之和为100%印楝生物农药悬浮剂中的各种成分含量配比是:
印楝提取物占总量5%~80%
印楝提取物中印楝素含量0.2%~50%
印楝提取物中苦味素含量1%~60%
表面活性剂含量为0.5%~30%
抗光分解剂含量为0.1%~10%
稳定剂的含量为0.2%~15%
增效剂的含量为0.2%~10%
载体含量为1%~30%
印楝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这三种制剂的特征在於制剂中表面活性剂是选用:非离子型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芳烷基酚醚、烷基酚醚、芳基烷基胺醚、脂肪酸聚氧乙烯脂、甘油脂肪酸脂及衍生物、双酚聚醚、脂肪酸聚氧乙烯脂、脂肪酸甘油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烷基酚甲醛缩合物、芳基酚甲醛缩合物、烷芳基酚甲醛缩合物、芳烷基酚甲醛缩合物、萘甲醛缩合物、、烷基胺氧化物、基胺烷氧化物、松香环氧乙烷合成物、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双萘磺酸次甲基盐、烷基联苯醚磺酸盐、a-烯烃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半脂磺酸盐、N-酰基肌氨酸钠盐(N-月桂酰或油酰基等)、脂肪酰-N-甲基-牛磺肌酸盐、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醇醚硫酸盐、烷基酚醚硫酸盐、烷基磷酸盐、烷基醚磷酸盐、烷基酚醚磷酸盐。
印楝生物农药中的稳定剂选自下列化合物:有机磷酸脂、甘油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硫酸盐、烷基萘磺酸盐、Tenneco500/100、苯基醚、单丁基醚、单甲醚、单乙基醚、2-乙氧基乙醇乙酯、单低级烷基乙二醇乙酸酯、环己酮、β-蒎烯、松节油、羧酸酐二氧六氧环、四氢呋喃、矿物油、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环氧化物、丁氧基丙三醇醚;
印楝生物农药中的增效剂选自下列化合物:芝麻素(增效敏)、芝麻灵、胡椒碱、增效酯、增效砜、增效醚、增效环、增效特、增效散(增效菊)、增效醛、1.1-双(对—氯苯基)氯甲烷、双(硫代氰酸乙基)醚、八氯二丙基醚、增效胺、[PMP]、[Pramex]、S-150、八氯二丙醚、Sulfa-Q-20、三邻甲酚磷酸酯、增效剂九三0、DHS活化剂、蒎烯乙二醇醚、萜品二醋酸酯、乙氧硫氰醚、羧酸硫氰酯、杀那特、二硫氰基甲烷、三苯磷、三丁磷(脱叶磷)、增11;
印楝生物农药中抗光分解剂选自下列化合物:水扬酸乙酯、蓖麻油、维生素c、a-蒎烯、苯酚,抗光分解剂可选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化合物进行复配;印楝生物农药中的载体所选用下列化合物:凹凸棒石粘土、天然膨润土、有机膨润土、海泡石、沸石、浮石、蛭石、膨胀珍珠岩、滑石、叶蜡石、砂、植物类、以上化合物可以选用一种或多种进行复配;
印楝生物农药悬浮剂中的各种成分含量其最优配比是:
印楝提取物占总量10%~50%
印楝提取物中印楝素含量0.4%~20%
印楝提取物中苦味素含量2%~25%
表面活性剂含量11%~24%
抗光分解剂含量1.5%~9.5%
稳定剂含量1.2%~14%
增效剂含量0.7%~8.9%
载体含量1 0%~27%
所有含量之和为100%
为了更好地理解发明的实质,下面用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实例1:0.7%印楝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制剂制备
(1)加入1.8%双酚霉醚作为表面活性剂;
(2)加入1.2%维生素C作抗氧化剂;
(3)加入1.4%有机磷酸脂作为稳定剂;
(4)加入1.1%胡椒碱成为增效剂;
(5)加入3.2%三亚硝基龙撑四胺作为助溶剂;
(6)加入0.06%磷酸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制剂的pH值为6.5;
(7)加入0.7%蓖麻油作为抗光分解剂。
(8)加入相应的印楝提取物,印楝素和苦味素,使印楝素在可湿性粉剂中的终浓度0.7%;
(9)在调制釜中将全部混合物调匀,并取样进行定量分析及稳定性检测,合格样品即可包装。
实例二:20%印楝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制剂制备:
(1)加入12%脂肪酸甘油脂作为表面活性剂;
(2)加入5%维生素C和单宁为抗氧化剂;
(3)加入8%有机磷酸脂作稳定剂;
(4)加入5.9%胡椒碱作增效剂;
(5)加入15.3%三亚硝基戊撑四胺作为助溶剂;
(6)加放0.4%磷酸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制剂的pH值为38;
(7)加入2%蓖麻油作为抗光分解剂。
(8)加入相应的印楝提取物和印楝素、苦味素,使印楝素在可湿性粉剂中的终浓度为20%;
(9)在调制釜中将全部混合物调匀,并取样进行定量分析及稳定性检测,合格样品即可包装。
实例三:35%印楝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制剂制备:
(1)加入9%脂肪酸甘油脂作为表面活性剂;
(2)加入8%维生素C和单宁为抗氧化剂;
(3)加入4%有机磷酸脂作稳定剂;
(4)加入9%胡椒碱作增效剂;
(5)加入8%三亚硝基戊撑四胺作为助溶剂;
(6)加放0.9%磷酸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制剂的pH值为72;
(7)加入2%蓖麻油作为抗光分解剂。
(8)加入相应的印楝提取物和印楝素、苦味素,使印楝素在可湿性粉剂中的终浓度为35%;
(9)在调制釜中将全部混合物调匀,并取样进行定量分析及稳定性检测,合格样品即可包装。
实例四:0.2%印楝生物农药乳油制剂制备
(1)加入3.2%烷基酚醚作为表面活性剂;
(2)加入1.2%水杨酸作为抗氧化剂;
(3)加入1.2%甘油单硬脂酸酯为稳定剂;
(4)加入0.9%醛作为增效剂;
(5)加入2.3%烷基酚霉氧乙烯醚作为乳化剂;
(6)加入2.1%a-蒎烯作为抗光分解剂;
(7)加入一定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制剂的pH值为;
加入相应的印楝提取物、印楝素和苦味素,使印楝素在乳油中的终浓度为0.2%;
(8)加入4%正己烷作为有机溶济;
(9)在调制釜中将全部化合物调匀,并取样进行定量分析及稳定性检测,合格样品即可包装。
实例五:5%印楝生物农药乳油制剂制备
(1)加入10%烷基酚醚作为表面活性剂;
(2)加入2.5%水杨酸作为抗氧化剂;
(3)加入3%甘油单硬脂酸酯为稳定剂;
(4)加入5%醛作为增效剂;
(5)加入14%烷基酚霉氧乙烯醚作为乳化剂;
(6)加入10.3%a-蒎烯作为抗光分解剂;
(7)加入一定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制剂的pH值为;
加入相应的印楝提取物、印楝素和苦味素,使印楝素在乳油中的终浓度为5%;
(8)加入4%正己烷作为有机溶济;
(9)在调制釜中将全部化合物调匀,并取样进行定量分析及稳定性检测,合格样品即可包装。
实例六:10%印楝生物农药乳油制剂制备
(1)加入15%烷基酚醚作为表面活性剂;
(2)加入9.1%水杨酸作为抗氧化剂;
(3)加入10.3%甘油单硬脂酸酯为稳定剂;
(4)加入8%醛作为增效剂;
(5)加入23%烷基酚霉氧乙烯醚作为乳化剂;
(6)加入8.9%a-蒎烯作为抗光分解剂;
(7)加入一定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制剂的pH值为;
加入相应的印楝提取物、印楝素和苦味素,使印楝素在乳油中的终浓度为10%;
(8)加入4%正己烷作为有机溶济;
(9)在调制釜中将全部化合物调匀,并取样进行定量分析及稳定性检测,合格样品即可包装。
实例七:0.5%印楝生物农药悬浮剂制剂制备;
(1)加入10%水;
(2)加入1.2%芳基烷基胺醚作为表面活性剂;
(3)加入0.4%苯酚作为抗光分解剂;
(4)加入0.8%单甲醚作为稳定剂;
(5)加入0.9%增效酯作为增效剂;
(6)加入2%凹凸棒石粘土作为载体;
(7)加入相应的印楝提取物,苦味素和印楝素,使印楝素在胶悬剂中的终浓度为0.5%;
(8)将全部化合物在调制釜中调匀,然后取们进行定量分析及稳定性检测,合格样品即可包装。
实例八:15%印楝生物农药悬浮剂制剂制备;
(1)加入6%水;
(2)加入7.5%芳基烷基胺醚作为表面活性剂;
(3)加入5%苯酚作为抗光分解剂;
(4)加入6.7%单甲醚作为稳定剂;
(5)加入6.1%增效酯作为增效剂;
(6)加入13%凹凸棒石粘土作为载体;
(7)加入相应的印楝提取物,苦味素和印楝素,使印楝素在胶悬剂中的终浓度为15%;
(8)将全部化合物在调制釜中调匀,然后取们进行定量分析及稳定性检测,合格样品即可包装。
实例九:30%印楝生物农药悬浮剂制剂制备;
(1)加入2%水;
(2)加入10%芳基烷基胺醚作为表面活性剂;
(3)加入8.6%苯酚作为抗光分解剂;
(4)加入4%单甲醚作为稳定剂;
(5)加入7.6%增效酯作为增效剂;
(6)加入7%凹凸棒石粘土作为载体;
(7)加入相应的印楝提取物,苦味素和印楝素,使印楝素在胶悬剂中的终浓度为30%;
(8)将全部化合物在调制釜中调匀,然后取们进行定量分析及稳定性检测,合格样品即可包装。
本发明关键点如下:
1、本发明通过在印楝生物农药的三种制剂中加入抗氧化剂、稳定剂、抗光分解剂和pH调节剂解决了印楝中杀虫活性物质的光不稳定性、易氧化性等问题;
2、本发明配制的三种印楝生物农药制剂,解决了印楝生物农药易产生药害的问题;
3、本发明配制的印楝生物农药三种制剂稳定性良好、货架期长;
4、本发明配制的印楝生物农药三种制剂即有广谱杀虫性、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不伤及害虫天敌、不污染生态环境、对人畜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