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针粒子口香糖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香糖,特别是含有中药成分两面针,A.P.C.结晶粒子和木糖醇的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口香糖。
背景技术:
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
两面针药材在我国民间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有关两面针的记载,最早见于先秦的《神农本草经》,称为蔓椒。《本草纲目》将其收入果部味,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除四肢厥气,膝痛,煎汤蒸浴,取汗。根主痔,烧末服,并煮汁浸之”。
两面针根和根皮含两面针碱(抗菌消炎部分)、结晶-8(镇痛部分)等数十种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证明两面针有以下显著的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两面针根提取物N-4及从N-4中分离出的结晶-8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作用。并证明结晶-8的解痉作用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
2.抗菌消炎作用。两面针乙醇提取液对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两面针稀酸和乙醇提取液对巴豆油所致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或蛋清引起的足肿胀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3.镇静催眠作用。实验提示N-4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及安定作用;
4.解痉作用。N-4对乙酸胆碱及氯化钡所致肠肌收缩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抗癌作用。近年来发现,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中某些氮杂菲类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其中氯化光花椒碱活性最高,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L1210,P388等均有效。为了探索药物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樊亦军等研究了氯化光花椒碱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
A.P.C.结晶粒子是二氧化硅结晶粒子,具有膨胀崩解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在德国等国家应用广泛。该物质具有遇水膨胀(系数达10倍以上),表面张力大,自行崩解,安全无毒等特点。
木糖醇是从白桦树和橡树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具有独特的防龋效果。人的身体及许多水果和蔬菜里也都含有木糖醇。木糖醇会防止蛀牙菌发酵产生酸腐蚀牙齿,同时木糖醇的甜味还能促进唾液的分泌,补充唾液中的磷和钙,能够促进牙齿的自然修复。根据芬兰科学家的研究,木糖醇具有抑制腐蚀的作用,在口腔中长时间滞留木糖醇,可有效地预防龋齿。如果连续两年时间坚持这样做,就不会发生龋齿。因此,在芬兰地学生膳食中,学校积极地安排学生食用木糖醇片剂和胶姆糖。芬兰国家牙科医师协会也积极推荐人们食用木糖醇食品。多年努力的结果,使芬兰大约70%的5岁孩童没有发生龋齿。
口香糖是一种大众化的食品,在世界范围广泛食用,含有中药成分的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口香糖有一些报道,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5117693.5描述了一种两面针口香糖,但该专利中使用的两面针的含量偏小,不能起到杀菌作用,而且该专利在两面针的提取工艺中采用未加粉碎的水煮法工艺,由于扩散半径的限制,并不能从原药材充分提取有效成分,而且现代工艺研究已经证明,水提醇沉法不适合提取生物碱类、木脂素类成分,会损失两面针的绝大部分有效成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该专利中采用分次挤切方法制备口香糖,效率低,而且需要在室温中暴露6-8小时,在联动化生产中基本不可行,加之长时间暴露成品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污染,引起细菌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两面针药材经过乙醇提取加工得到的提取物和A.P.C.结晶粒子作为主要功能成分,配以胶姆基等口香糖制作所必须的辅料成分,制成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口香糖。本发明通过配方的改进,使各组分之间相互协同,相辅相成,达到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含有“两面针”提取物及A.P.C.结晶粒子的口香糖(含香口胶);每片“口香糖”含两面针提取物以生药材计算在1毫克至100克之间;每片“口香糖”含A.P.C.结晶粒子在0.1克至100克之间;
本发明的口香糖,其配方组成中还可含有:木糖醇,木糖醇也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在本发明中可起到重要作用。
本发明的口香糖,其配方组成中还含有:辅料,甜味剂,矫味剂,软化剂,抗氧化剂等适宜的组成口香糖的基础成分。如: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胶姆基,蔗糖,葡萄糖,淀粉,薄荷脑,卵磷脂,阿拉伯胶,巴西棕榈,木糖醇,露糖醇,甘油,薄荷油,柠檬酸,尼泊金乙酯等适宜的组成口香糖的基础成分。
配方中两面针提取物和A.P.C.结晶粒子为功能部分,胶姆基、阿拉伯胶、巴西棕榈蜡为辅料,木糖醇、露糖醇为甜味剂,薄荷油、柠檬酸为香料矫味剂,甘油为软化剂,尼泊金乙酯为抗氧化剂。
本发明的口香糖,优选以下配方
两面针提取物 0.3-3%
A.P.C.结晶粒子 3-12%
胶姆基等适宜的组成口香糖的基础成分 85-96.7%
以及
两面针提取物 0.3-3%
A.P.C.结晶粒子 3-12%
木糖醇 3.5-14%
胶姆基等适宜的组成口香糖的基础成分 71-93.2%
本发明的口香糖,更优选的为以下配方
两面针提取物 1.5%
A.P.C.结晶粒子 6%
胶姆基 54.5%
阿拉伯胶 10%
巴西棕榈蜡 8%
木糖醇 7%
露糖醇 7%
甘油 5%
薄荷油 0.5%
柠檬酸 0.4%
尼泊金乙酯 0.1%
本发明的口香糖原料中,两面针原料是通过对两面针生药材经过加工得到的提取物(浸膏),该提取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两面针药材(芸香科植物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泡,回流提取,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浸膏,该浸膏干燥后得到干浸膏,浸膏或干浸膏即为两面针提取物,为本发明的口香糖的原料,优选的是干浸膏粉,从100g两面针药材大约可提取出10g干浸膏粉。
优选的提取方法是,两面针药材,用70%乙醇浸泡2小时,加7倍量和5倍量热回流提取两遍,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20(热测)以上,喷雾干燥,得到干浸膏粉,该浸膏粉即为本发明的口香糖的原料。
本发明的口香糖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取阿拉伯胶、巴西棕榈蜡加热软化、溶解,依次加入木糖醇、露糖醇、甘油、柠檬酸、尼泊金乙酯、薄荷油、A.P.C.结晶粒子,混合,充分搅拌均匀;
2.将胶姆基加热溶解后置于搅拌机中,加入两面针干浸膏粉和步骤1所述混合液,充分搅拌均匀;
3.待混合原料达到技术标准(质地均匀,色泽一致,水分≤3%)后,使用口香糖成型机挤压成型,
本发明的口香糖,尺寸可大可小,可以为长方形,也可以为圆形,方型,球型,枕头型,三角形,菱形等不同形状,优选为长方形,尺寸为70mm×20mm×1mm的口香糖,包装即得。
本发明的口香糖可以加入不同颜色的色素,制成具有颜色的口香糖,如红色,黄色,白色,绿色,粉色,青色等或它们的混合色。
本发明采取的两面针粉碎后乙醇提取工艺是经过充分研究的全成分提取成熟工艺,可最大限度地(95%以上)提取出两面针碱等抗菌消炎成分和N-4、结晶-8等止痛成分。本发明的配方中A.P.C.结晶粒子具有显著的口腔清洁和保健作用。木糖醇是重要的口腔健康品,具有防止蛀牙菌发酵,促进牙齿的自然修复的作用。这些成分为本发明带来的优良的效果。
本发明的口香糖经过临床观察证明,具有以下医疗保健功能:
1.抗菌消炎。可有效对抗口腔内细菌生长繁殖,改变口腔内有利于细菌生长的酸性环境;
2.护龈止血。可有效保护牙龈,增加牙龈的致密度和坚韧性,防止牙龈炎症和牙龈萎缩;
3.防治龋齿。可有效杀灭蛀牙菌,防止龋齿发生。对已发生的龋齿,可清洁龋洞内残积物,杀灭蛀牙菌,减少局部腐蚀,促进恢复;
4.消除牙斑。本产品能溶解附着在牙齿上的烟斑、茶斑、药斑及其它色斑,洁白牙齿;
5.消除口腔炎症。通过咀嚼,均匀释放有效物质,可消除口腔粘膜炎症,促进损伤粘膜恢复。同时对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咽喉肿痛也有一定疗效;
6.保护牙床。本产品内含的A.P.C.结晶粒子通过咀嚼后进入牙缝,膨胀后有效挤出残积物,起到很好的清洁口腔、防止龋齿、保护牙床、防止牙床变形的作用;
7.止痛。本产品内含的两面针通过特殊提取工艺取得高效的止痛成分,对龋齿等神经性疼痛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
8.益智健脑。咀嚼本产品可使大脑血流量比静止状态下增加30%,增强大脑反应速度,而且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益智健脑,增进智力;
9.美容。咀嚼本品能增加咬肌的活动次数和张力,促进面颊血液循环,防止过多脂肪在皮下积聚,有美容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按10000片两面针粒子口香糖配料计算,两面针提取物(以生药计)2250克,A.P.C.结晶粒子900克,胶姆基8400克,阿拉伯胶1500克,巴西棕榈蜡1200克,木糖醇1050克,露糖醇1050克,甘油750毫升,薄荷油75毫升,柠檬酸60克,尼泊金乙酯15克。
制备方法:
1.取阿拉伯胶、巴西棕榈蜡加热软化、溶解,依次加入木糖醇、露糖醇、甘油、柠檬酸、尼泊金乙酯、薄荷油、A.P.C.结晶粒子,混合,充分搅拌均匀;
2.将胶姆基加热溶解后置于搅拌机中,加入两面针干浸膏粉和步骤1所述混合液,充分搅拌均匀;
3.待混合原料达到技术标准(质地均匀,色泽一致,水分≤3%)后,使用口香糖成型机挤压成型,尺寸为70×20×1MM,包装即得。
实施例2:
使用效果观察
实施例1的成品经过系统的药效和实际使用观察,结果证明:
1.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蛀牙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达到90%(MIC<7微克/毫升);
2.本品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说明本品有明显的抗炎作用(P<0.01);
3.本品能显著提高大鼠痛阈,其强度(142.3%)与去水吗啡(155.9%)相当(P>0.05);
4.3500例儿童使用本品的观察,证明其在口腔护理方面有如下作用:
(1)防龋齿。使用人群(1208例,为期二月,每日三片,每次15分钟)龋齿发生236齿,而未使用人群(1200例)发生895齿,两者相比有极为显著差异(P<0.001);
(2)防止牙龈病。使用人群(1208例,为期二月,每日三片,每次15分钟)牙龈炎(包括牙周炎、齿槽脓肿、根尖炎、牙本质过敏)发生率36例,而未使用人群(1200例)发生420,两者相比有极为显著差异(P<0.001);
5.毒性试验:给小白鼠灌服两面针提取物(相当于生药80克/公斤,为人用量的400倍),连续三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大鼠长期毒性实验表明,连续灌胃60天,剂量为40克/公斤(为人用量的200倍),未见任何毒性反应。
实施例3
2250g两面针药材,用70%乙醇浸泡2小时,加7倍量和5倍量热回流提取两遍,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20(热测)以上,喷雾干燥,得到干浸膏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