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肝退黄药物.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225136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3763.6

申请日:

1998.02.12

公开号:

CN1225830A

公开日:

1999.08.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3.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98.2.1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赵钺英;

发明人:

赵钺英; 杨峰

地址:

116001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智仁街宪立巷72号1楼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周志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医药,具体地说是以茵陈或板蓝根等中草药为主药并配有其他中草药制成多种剂型的中药。其重量配比为:茵陈15—70份,丹参10—40份,金银花15—50份,冬虫夏草2—10份,白茅根15—50份,郁金5—20份。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健脾、平肝、凉血、解郁、益精气功能。与已有的同类药物相比,具有在治肝、保肝的同时不伤胃肠,有利于病人对药物的吸收,也便于病人体力的恢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益肝退黄药物,是以茵陈为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其特征 在于重量配比为: 茵陈15-70份, 丹参10-40份, 金银花15-50份, 冬虫夏草2-10份, 白茅根15-50份, 郁金5-20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益肝退黄药物,其特征在于重量配比范围是: 茵陈20-50份, 丹参15-30份, 金银花20-40份, 冬虫夏草4-8份, 白茅根20-40份, 郁金10-15份。
3: 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益肝退黄药物,其特征在于重量配比是: 茵陈30份, 丹参25份, 金银花20份, 冬虫夏草5份, 白茅根25份, 郁金15份。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说的益肝退黄药物,其特征在于:加有10 -30份的苡薏仁。
5: 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益肝退黄药物,其特征在于:加有15-25份的苡 薏仁。
6: 如权利要求3所说的益肝退黄药物,其特征在于:加有20份的苡薏仁。

说明书


益肝退黄药物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医药,具体地说是以茵陈或板兰根等中草药为主药并配有其他中草药制成多种剂型的中药。

    病毒性肝炎病人无论急性、慢性对人类危害甚大,传染速度快,患病面广,治疗不及时易成为重症,如肝硬化、腹水、肝昏迷。重症死亡率为70~90%。目前中医对病毒性肝炎采用清热利湿解毒药物(如茵陈汤),西医治疗以高渗葡萄糖、VC、肝泰沐等进行保肝治疗,对慢性肝炎缺乏特效药。使用干扰素与阿糖腺苷联合应用治疗的有效率为42.8%,这些药物对肝炎病治疗效果不理想且不能根治,药物的价格高。《金医要略》《伤寒论》中均有记载的茵陈蒿汤,其药物组成有茵陈、大黄、生枝子,药物的解毒功能差。大黄、生枝子性质苦寒,大黄具有攻下作用。病毒性肝炎病人本身就体质较弱,用药后使病人正气更虚,抵抗力大大下降,不利病人病情的好转。病毒性肝炎病人本身有胃肠道反应,大黄、生枝子使胃肠功能减弱,胃肠排泄快不便于有效药物的吸收,不利于有效药物的治疗作用。病毒不宜排除而积于肝脏易留邪,刚发病的患者易久治不愈形成慢性肝炎。已有的中药解毒能力差,对病毒性肝炎疗效慢,治愈率较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祖国医药理论,提供一种降低黄疸快,以治为主、以保为辅,能迅速治愈病毒性肝炎的药物。

    本发明使用茵陈、丹参、金银花、冬虫夏草、白茅根、郁金进行组方,组方的重量配比为,茵陈:15-70份,丹参:10-40份,金银花:15-50份,冬虫夏草:2-10份,白茅根:15-50份,郁金:5-20份。

    本发明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茵陈:20-50份,丹参:15-30份,金银花:20-40份,冬虫夏草:4-8份,白茅根:20-40,郁金:10-15份。

    本发明的最佳重量配比是,茵陈:30份,丹参:25份,金银花:20份,冬虫夏草:5份,白茅根:25份,郁金:15份。

    上述的组方中,在没有茵陈药材的,可以用板兰根代替;丹参可以用赤芍代替,但最好是使用丹参;金银花可以用惠各叶代替,但最好是使用金银花。上述的组方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一些辅药组份,如可以加有10-30份的苡薏仁(苡次),在优选重量配比地组方可以加有15-25份的苡薏仁(苡次),在最佳重量配比的组方可以加有20份的苡薏仁(苡次)。本发明的药物用量是以原料60-210g所制成的药量为口服二次的药量,早晚各服一次。一般用量是以原料120g所制成的药量为口服二或三次的药量,如以下列原料所制成的药量为口服二次的药量:

    茵陈:30g,丹参:25g,金银花:20g,冬虫夏草:5g,白茅根:25g,郁金:15g。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制作成多种制剂或剂型。用水煎制成汤剂,具体制作过程可以是先将原料药装入药锅内,加入总水量的一半煎制成药液,倒出药液,药渣再用剩余水的三分之二煎制成药液,倒出药液,药渣再用所剩之水煎一次,三次药液混合。可以将上述汤剂的药液过滤加糖浓缩至加水量的5-25%左右,制成糖浆制剂。这种糖浆制剂使用量为:每500cc服六次,日服二次。可以将上述汤剂的药液过滤浓缩,制成丸剂或制成粉状的冲剂。

    本发明依据为茵陈苦平微寒无毒,能清湿热、利黄疸,有解毒作用,是中医常用作治疗肝炎的药物;丹参:苦微温、无毒,入肝经能活血祛瘀、有止痛作用;金银花:清热消炎;冬虫夏草:味甘平,有补虚损,有益精气健脾作用;白茅根:味甘寒,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作用;郁金:味甘苦凉入肝胆经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疼作用。辅助加入的苡米则是味甘淡凉,入肝脾经,有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中医认为:“病不解于卫分,而伤入营血受邪,其病必危”,故病邪不能即时从卫表,小便排出,则势必在内脏泛滥。

    本发明的药物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健脾、平肝、凉血、解郁、益精气功能。本发明药物与已有的同类药物相比,具有在治肝、保肝的同时不伤胃肠,有利于病人对药物的吸收,也便于病人体力的恢复;有效药物进入人体内解毒,病毒不但从胃肠及大便排出,而且能有效地从尿道排出,使得病毒快速有效的排除;药物无毒无副作用,所使用的药原材料来源广、成本低;病人服用后,有退黄疸迅速,降逆消胀快,能增进食欲,疗程短,治愈率高等明显的效果。这种药物糖浆对病毒型肝炎有很好的疗效,对肝硬化也有疗效。用此药物对万余例病人进行治疗,均有明显疗效。

    本发明的特点是配方合理,根据肝炎病之特点,以少许几味中药组合而达到以治为主,以保为辅的目的,用药独特;效果奇特,患者用药后数日便见疗效,一个月左右肝功指标就可恢复正常,甚至对肝硬化、肝昏迷的病例投药数日也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的药物进行服用治疗期间,无需其他药物。运用清热解毒利尿补虚之法使邪从小便排出,即不损伤正气,又使病毒很快排出体外,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效果,用本发明药物对病毒肝炎病人进行对比治疗。

    一、临床资料:治疗组160例,男96例,女64例,年龄18~76岁,有嗜酒者13例。其中,黄疸指数在6个单位以上、100个单位以下,谷丙转氨酶大于40单位、小于500单位的,80例为轻病组;黄疸指数在100个单位以上,谷丙转氨酶大于500单位的,80例为重病组。对照组由传染病医院提供临床观察资料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1~65岁,平均43岁,有嗜酒者2例。黄疽指数在6个单位以上、100个单位以下,谷丙转氨酶大于40单位、小于500单位的,20例为轻病组;黄疸指数在100个单位以上,谷丙转氨酶大于500单位的,20例为重病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人表面抗原HBsAg都为阳性。

    二、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本发明的益肝退黄药的汤剂,其药物组成:茵陈、丹参、金银花、冬虫夏草、白茅根、郁金;对照组用茵陈蒿汤,其药物组成:茵陈、大黄、生栀子。都按中成药的汤剂一般服用量服用,每日早晚各服一次,一个星期为一个治疗检测的疗程。

    三、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黄疸指数下降到6个单位以下,转氨酶在40个单位以下,表面抗原HBsAg都为阴性。病人正常工作学习。

    显效:肝功正常,症状减轻,黄疸指数和转氨酶都有所下降,并没有达到治愈指标,表面抗原HBsAg都为阴性,遇情志致变可诱发,基本恢复工作学习,若继续治疗可治愈。

    无效:症状不改善,肝功能异常,不能正常工作、学习。

    2、治疗结果:见表1、2

                           表1分组治疗后黄疸指数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治疗后HBsAg治疗组轻病组一星期后小于6单位一星期后小于40单位三个月后转阴率89%重病组一星期后小于80单位二星期后小于6单位一星期后小于400单位二星期后小于40单位治疗组轻病组一星期10%下降到6单位一星期10%下降到40单位三个月后转阴率0重病组二星期后大于80单位二星期后大于400单位

                         表2分组例数治疗前后HBsAg 治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160例89%阳转阴 89%100%0100%对照组40例转阴率为0 5%12.5%87.5%12.5%

    四、病例

    病例(1)

    王某,女,32岁,1994年6月上旬,恶寒,发热,周身面目发黄,历时三天,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00单位,黄疽指数120单位,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收入传染病医院,予以输液保肝治疗,病情未见减轻,黄疸日趋加深,神迷嗜睡。改服用本发明益肝退黄药的汤剂,三剂后,脘腹宽舒,精神轻爽,又服三剂后思饥欲食。服用一星期后病情趋向稳定,复查肝功能,黄疸指数20单位、谷丙转氨酶50单位,麝浊度12单位,麝絮度12单位;服用二个星期后黄疸指数6单位、谷丙转氨酶40单位,麝浊度6单位,麝絮度6单位,继续服用益肝退黄汤半月,肝功能三次复查均正常,两个月后恢复工作,随访两年,一切良好。该益肝退黄药物汤剂是由茵陈5Kg,丹参2.5Kg,金银花5Kg,冬虫夏草1Kg,白茅根3Kg,郁金1.5Kg加水煎制的。总共分成100剂,每日服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完一剂。

    病例(2)

    孙某,男,45岁,某机关干部,1995年3月中旬初诊,自述两年前体检发现患忆型肝炎,平常疲乏无力,胁下胀痛不舒,情绪易激动,服过中西药症状未见改善,本次发病因生气上火诱发,身目黄染,伴冗胸胁产满,腹胀纳呆,倦怠乏力。五天前在当地医院住院,口服肝泰沐,维生素并以10%葡萄糖水加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五天后黄疸逐渐加深,腹大,小便短赤,大便闭结,精神萎顿。来求治,检查肝功能:麝浊度10单位,麝絮度18单位,谷丙转氨酶>500单位,黄疸指数406单位,总胆红质11.2毫克%,碱性磷酸酶35单位,抗-HBC(+);HBsAg(+);诊断为重症忆型肝炎,并发腹水,病情极为严重。服用益肝退黄药物汤剂三剂后,两便畅行腹胀松减。继服药到两星期后,腹水消失,复查肝功能,麝浊度8单位,麝浊度10单位,谷丙转氨酶128单位,黄疸指数200单位,总胆红质2.1毫克%,碱性磷酸酶18单位。继续服用益肝退黄汤剂一星期,麝浊度6单位,麝浊度6单位,谷丙转氨酶80单位,黄疸指数80单位。继续服用益肝退黄汤剂一星期,麝浊度6单位,麝浊度6单位,谷丙转氨酶小于40单位,黄疸指数小于6单位,黄疸退净,眠食俱可。连服到三个月后,肝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消失,HB Ag(-)、抗-HBC(-),痊愈上班工作,随访至今,未再复发。该益肝退黄药物汤剂是由茵陈7Kg,丹参3.5Kg,金银花1.5Kg,冬虫夏草0.2Kg,白茅根4Kg,郁金2Kg加水煎制的。总共分成100剂,每日服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完一剂。

    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例1、益肝退黄糖浆配方为:

    茵陈1500g、丹参1000g、金银花1000g、苡薏仁1000g、冬虫夏草150g、白茅根1000g、郁金500g。

    将上述中药加入煎药锅加水30kg后加热煎制成约12.5kg药液。滤出药液后,再加20kg水入煎药锅,煎成约10kg药液。滤出药液后,以12.5kg水煎成约5kg药液滤出。三次药液合并约27.5kg,加白糖1.5kg浓缩至15kg,装瓶,每瓶500cc。

    王某,女,26岁,患急性黄疸型肝炎一周,肝功,麝絮14单位;谷丙转氨酶148单位;黄疽指数40单位,凡登白式反应间+++,直+++,表面抗原(+),服益肝退黄糖浆;日服三次,每次35cc,15日后肝功检查全部正常。

    实例2、

    用茵陈4000g,丹参2500g,金银花2000g,冬虫夏草500g,白茅根2500g,郁金1500g的原料制成益肝退黄糖浆药。原料用水煎制成汤剂,将汤剂的药液过滤加糖浓缩至加水量的5-25%左右,制成糖浆制剂。这种糖浆制剂使用量为:每500cc服六次,日服三次。

    于某,男,34岁,1992年以重症肝炎,黄疸进行性加深住院。身黄如金,伴冗腹水,神志昏蒙。检查肝功能极度损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病情极为严重,服用益肝退黄糖浆,3日后患者精神状态大振,10日后黄疸指数大大下降,连服30日腹水消失,肝功能指标全部正常。

    实例3、取茵陈35Kg、丹参20Kg、金银花15Kg、冬虫夏草5Kg、苡薏仁20Kg、白茅根20Kg、郁金20Kg,用水煎制成汤剂,将汤剂浓缩制成1000丸的丸剂药。作为病毒肝炎的常用药,半丸为口服一次的量,根据病轻重的不同,可分为日服一次或二次或三次。

益肝退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益肝退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益肝退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益肝退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肝退黄药物.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医药,具体地说是以茵陈或板蓝根等中草药为主药并配有其他中草药制成多种剂型的中药。其重量配比为:茵陈1570份,丹参1040份,金银花1550份,冬虫夏草210份,白茅根1550份,郁金520份。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健脾、平肝、凉血、解郁、益精气功能。与已有的同类药物相比,具有在治肝、保肝的同时不伤胃肠,有利于病人对药物的吸收,也便于病人体力的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