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08058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1.11CN202108058U*CN202108058U*(21)申请号 201120181675.2(22)申请日 2011.05.30E02D 29/045(2006.01)(73)专利权人马海东地址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红梅小区8号3-3-1(72)发明人马海东(54) 实用新型名称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包括底板(1)、上盖(3)、左侧壁(2)和右侧壁(6),其特征在于底板(1)与左侧壁(2)、右侧壁(6)构成的内角设有坡角面(7);坡角面(7。
2、)与底板(1)夹角为。该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由于增加了两个坡角面,增加抗压强度,节约了原材料;用它建造地下综合管廊质量好,开槽面积小,施工效率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CN 202108065 U 1/1页21.一种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包括底板(1)、上盖(3)、左侧壁(2)和右侧壁(6),其特征在于底板(1)与左侧壁(2)、右侧壁(6)构成的内角设有坡角面(7);坡角面(7)与底板(1)夹角为。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08058 UCN 202108065 U 1/1页3四坡角混。
3、凝土预制方涵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构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力隧道等市政设施使用的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背景技术0002 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城市都采用先进的、节约建设资源、创造和谐城市生态环境的地下综合管廓和电力隧道等市政设施,解决反复挖路埋管、埋电缆的现状。我国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上大部分采用现场浇注的施工方式;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施工周期长,开槽面积大、产生废弃物多、施工现场管理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和透水现象严重等弊端。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在工厂事先制成混凝土预制方涵,在施工现场进行吊装、连接的施工方式,不受季节及天气影响。
4、,工程质量好、工期短、效率高,解决了透水,节省材料的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包括底板、上盖、左侧壁和右侧壁,其特征在于底板与左侧壁、右侧壁构成的内角设有坡角面;坡角面与底板夹角为。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由于增加了两个坡角面,增加抗压强度,节约了原材料;用它建造地下综合管廊质量好,开槽面积小,施工效率高。附图说明0006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0007 图1是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主视图;0008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0009 图中:1-底板;2-左侧壁;3-上盖;4-吊环;。
5、5-纵向钢绞线张拉孔;6-右侧壁;7-坡角面;8-锥形受口;9-锥形插头;-底板与坡面夹角。具体实施方式0010 实施例,参照附图,一种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包括底板1、上盖3、左侧壁2和右侧壁6,其特征在于底板1与左侧壁2、右侧壁6构成的内角设有坡角面7;坡角面7与底板1夹角为。底板1与坡角面7夹角为45度。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的四个角设有纵向钢绞线张拉孔5,用钢绞线穿在孔中将相邻方涵之间纵向拉紧;上盖3上面设有吊环4,用吊车安装时吊掛使用;左端头设有锥形受口8,右端头设有锥形插头9;安装时将锥形插头9插入相邻管涵的锥形受口8中。0011 该四坡角混凝土预制方涵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安装方便,是应用极广泛的一种构件。说 明 书CN 202108058 UCN 202108065 U 1/1页4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0805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