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2699A43申请公布日20110302CN101982699ACN101982699A21申请号201010286143522申请日20100919F16N7/14200601F16N39/00200601F16N27/00200601B23P19/027200601B66F19/00200601B65G15/0020060171申请人山东迅捷精密设备有限公司地址252000山东省聊城市开发区中华南路6号大学科技产业园15号72发明人曲建华宋艳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代理人王汝银54发明名称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57摘要一种全自动。
2、轴承加脂加盖机,涉及一种为轴承加油脂和防尘盖的装置,机架上固定有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前部设有托料板,安装座上部设有控制装置,在工作台的左侧设有原料输送装置,在右侧设有不合格品剔除装置;所述的安装座上按加工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两个加脂装置、油脂量检测装置、两个加盖装置和压盖装置、防尘盖高度检测装置和均脂装置,翻身装置分别设在两个加脂装置之间和两个加盖压盖装置之间;工作台的下方还分别设有前往复移动装置和后往复移动装置。本发明将各工位与安装座设为一体,定位精度准确,便于调试安装工装模具;全密封式外壳更便于清理维护,防尘能力强,危险系数低、故障率底,产品生产合格率高。51INTCL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7页CN101982701A1/2页21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包括机架、控制装置、工作台、安装座、原料输送装置、加脂装置、油脂量检测装置、加盖装置、压盖装置、翻身装置、防尘盖高度检测装置、均脂装置和不合格品剔除装置,其特征是,机架上固定有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前部设有托料板,安装座上部设有控制装置,在工作台的左侧设有原料输送装置,在右侧设有不合格品剔除装置;所述的安装座上按加工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两个加脂装置、油脂量检测装置、两个加盖装置和压盖装置、防尘盖高度检测装置和均脂装置,翻身装置分别设在两个加脂装。
4、置之间和两个加盖压盖装置之间;工作台的下方还分别设有前往复移动装置和后往复移动装置,前往复移动装置中的往复气缸固定在往复气缸安装座上,往复气缸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齿条,平行于第一齿条的上方设有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二齿条的两端与齿条安装座固连,齿条安装座的上部与工作台上的托料板的左半部相连,托料板的右半部与后移动往复装置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原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主动轮、被动轮和输送带,所述的主动轮和被动轮分别通过主动轮安装座和被动轮安装座固定在工作台上,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设有垫板,垫板固定在工作台台面上,垫板的左右。
5、两侧分别固定有左调节板和右调节板,第一电机固定在主动轮安装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加脂装置包括支撑板、限位套、第一限位丝杆、加脂气缸、第一导柱安装板、左导柱、右导柱、导油板、导油套、油头、加脂接近开关、支撑杆;左导柱和右导柱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安装座上,左导柱和右导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一导柱安装板上,下端固定在导油板上;第一导柱安装板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加脂气缸,加脂气缸伸缩杆与第一限位丝杆螺纹连接,第一限位丝杆的末端套有限位套,限位套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一端设有加脂接近开关,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左导柱和右导柱之间。
6、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导油管连接,导油管的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油头;导油管与导油板之间设有导油套,第二电机与导油套之间设有套筒;右导柱内设有输脂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翻身装置包括翻身气缸、第一固定座、第三齿条、第二齿轮、转轴、翻身座和翻身连接头,第一固定座的上端固定在安装座上,下端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一固定座的上端设有翻身气缸,翻身气缸的伸缩杆穿过第一固定座与翻身连接头螺纹连接,翻身连接头末端与第三齿条卡接,第三齿条与第一固定座之间设有直线轴承;第三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固定在转轴上,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固定座上;翻身连。
7、接杆一端套在转轴内,翻身连接杆另一端通过螺钉与翻身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油脂量检测装置包括安装轴、数字光纤传感器和接收器,安装轴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轴的末端固定有数字光纤传感器,在工作台上正对数字光纤传感器的位置固定有接收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盖装置包括加脂气缸、加脂连接头、压座、第一模具安装板、第一导柱、弹簧、模具座、第一压盖模具、压轴、穿料杆固定座、穿料杆、落料盘、托料盘、第二导柱、第一气缸和第二导柱安装板,第一气缸安装板固定在安装座上,加脂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气缸安装板上,加脂气缸伸缩杆穿。
8、过第一气缸安装板与加脂连接头螺纹连接,加脂连接头通过压座紧固在第一模具安装权利要求书CN101982699ACN101982701A2/2页3板上,第一模具安装板的两侧设有第一导柱,第一模具安装板通过直线轴承与第一导柱连接;模具座固定在第一模具安装板的下方,模具座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压盖模具,第一压盖模具与模具座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底部设有压轴;安装座的上部固定有穿料杆固定座,穿料杆一端固定在穿料杆固定座上,另一端平行于第一压盖模具,穿料杆的末端设有落料盘,落料盘固定在支承座上,落料盘的正下方设有托料盘,托料盘的两侧固定有平行于工作台的第二导柱,第二导柱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安装座内,第二导柱的。
9、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导柱安装板上,两个第二导柱之间设有固定在安装座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导柱安装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盖装置包括包括油液增压缸、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定位块、活动块、第二压盖模具、第一模具安装座、模具座导柱和压盖,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油液增压缸固定在上支撑板上,油液增压缸的伸缩杆穿过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与定位块的上部螺纹连接;定位块的下部位于第一模具安装座内,定位块与第一模具安装座之间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与第一模具安装座间隙配合,第一模具安装座的末端固定有第二压盖模具;压盖套在定位块上部和下。
10、部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模具安装座上,平行于第一模具安装座的一侧设有模具座导柱,模具座导柱固定在安装座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尘盖高度检测装置包括直线位移器、第二固定座、第一连接杆、检盖上模、检盖下模、第二气缸安装板和第二气缸,第二固定座固定在安装座上,第二固定座顶部设有直线位移器,第一连接杆通过直线轴承位于第二固定座内部,第一连接杆的末端固定检盖上模,检盖下模位于检盖上模的正下方,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缸安装板固定在工作台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均脂装置包括导柱支撑。
11、板、第三导柱、电机安装板、第三电机、第二连接杆和均脂模具,第三导柱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第三导柱的顶部固定有导柱支撑板,底部通过直线轴承套有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伸缩杆通过第二限位丝杆固定在导柱支撑板上,第二限位丝杆上设有均脂接近开关;电机安装板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均脂模具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其特征是,不合格品剔除装置包括第四气缸、推料座和不合格品储料盒,第四气缸固定在安装座上,第四气缸的伸缩杆与推料座固连,不合格品储料盒跨在机架的右端。权利要求书CN101982699ACN101982701A1/6。
12、页4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为轴承加油脂和防尘盖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压盖装置是通过四根立柱上安装一厚钢板将油液增压缸固定住,操作人员调整时,要在导柱的缝隙中进行操作,维修调试及其不便;加脂部分电机带动采用滚珠丝杠做上下运动,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不便于维护;不合格品剔除装置采用两个气缸将不合格品推出,浪费能源。加脂部分用一气缸和一注油阀拼凑起来的,效率低,故障率高,同步性差;综上所述现有的轴承加脂加盖机,体积大、设计复杂,各部件间衔接杂乱繁琐,操作费力、不便于维护保养,故障率高,使用过程中能源浪费比较严重;现有设备6到7。
13、S/套,效率相当低。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解决上述问题。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包括机架、控制装置、工作台、安装座、原料输送装置、加脂装置、油脂量检测装置、加盖装置、压盖装置、翻身装置、防尘盖高度检测装置、均脂装置和不合格品剔除装置,其特征是,机架上固定有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前部设有托料板,安装座上部设有控制装置,在工作台的左侧设有原料输送装置,在右侧设有不合格品剔除装置;所述的安装座上按加工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两个加脂装置、油脂量检测装置、两个加盖装置和压盖装置、防尘盖高度检测装置和均脂装。
14、置,翻身装置分别设在两个加脂装置之间和两个加盖压盖装置之间;工作台的下方还分别设有前往复移动装置和后往复移动装置,前往复移动装置中的往复气缸固定在往复气缸安装座上,往复气缸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齿条,平行于第一齿条的上方设有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二齿条的两端与齿条安装座固连,齿条安装座的上部与工作台上的托料板的左半部相连,托料板的右半部与后移动往复装置固连;所述的原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主动轮、被动轮和输送带,所述的主动轮和被动轮分别通过主动轮安装座和被动轮安装座固定在工作台上,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设有垫板,垫板固定在工作台台面上,垫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左调节板和右调。
15、节板,第一电机固定在主动轮安装座上;所述的加脂装置包括支撑板、限位套、第一限位丝杆、加脂气缸、第一导柱安装板、左导柱、右导柱、导油板、导油套、油头、加脂接近开关、支撑杆;左导柱和右导柱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安装座上,左导柱和右导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一导柱安装板上,下端固定在导油板上;第一导柱安装板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加脂气缸,加脂气缸伸缩杆与第一限位丝杆螺纹连接,第一限位丝杆的末端套有限位套,限位套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一端设有加脂接近开关,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左导柱和右导柱之间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导油管说明书CN101982699ACN101。
16、982701A2/6页5连接,导油管的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油头;导油管与导油板之间设有导油套,第二电机与导油套之间设有套筒;右导柱内设有输脂空腔;所述的翻身装置包括翻身气缸、第一固定座、第三齿条、第二齿轮、转轴、翻身座和翻身连接头,第一固定座的上端固定在安装座上,下端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一固定座的上端设有翻身气缸,翻身气缸的伸缩杆穿过第一固定座与翻身连接头螺纹连接,翻身连接头末端与第三齿条卡接,第三齿条与第一固定座之间设有直线轴承;第三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固定在转轴上,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固定座上;翻身连接杆一端套在转轴内,翻身连接杆另一端通过螺钉与翻身座连接;所述的油脂量检测装置包。
17、括安装轴、数字光纤传感器和接收器,安装轴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轴的末端固定有数字光纤传感器,在工作台上正对数字光纤传感器的位置固定有接收器;所述的加盖装置包括加脂气缸、加脂连接头、压座、第一模具安装板、第一导柱、弹簧、模具座、第一压盖模具、压轴、穿料杆固定座、穿料杆、落料盘、托料盘、第二导柱、第一气缸和第二导柱安装板,第一气缸安装板固定在安装座上,加脂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气缸安装板上,加脂气缸伸缩杆穿过第一气缸安装板与加脂连接头螺纹连接,加脂连接头通过压座紧固在第一模具安装板上,第一模具安装板的两侧设有第一导柱,第一模具安装板通过直线轴承与第一导柱连接;模具座固定在第一模具安装板的下方,模具座。
18、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压盖模具,第一压盖模具与模具座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底部设有压轴;安装座的上部固定有穿料杆固定座,穿料杆一端固定在穿料杆固定座上,另一端平行于第一压盖模具,穿料杆的末端设有落料盘,落料盘固定在支承座上,落料盘的正下方设有托料盘,托料盘的两侧固定有平行于工作台的第二导柱,第二导柱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安装座内,第二导柱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导柱安装板上,两个第二导柱之间设有固定在安装座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导柱安装板上;所述的压盖装置包括包括油液增压缸、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定位块、活动块、第二压盖模具、第一模具安装座、模具座导柱和压盖,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通过。
19、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油液增压缸固定在上支撑板上,油液增压缸的伸缩杆穿过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与定位块的上部螺纹连接;定位块的下部位于第一模具安装座内,定位块与第一模具安装座之间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与第一模具安装座间隙配合,第一模具安装座的末端固定有第二压盖模具;压盖套在定位块上部和下部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模具安装座上,平行于第一模具安装座的一侧设有模具座导柱,模具座导柱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的防尘盖高度检测装置包括直线位移器、第二固定座、第一连接杆、检盖上模、检盖下模、第二气缸安装板和第二气缸,第二固定座固定在安装座上,第二固定座顶部设有直线位移器,第一连接杆通过直线轴承位于第二固定座内部,第。
20、一连接杆的末端固定检盖上模,检盖下模位于检盖上模的正下方,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缸安装板固定在工作台下方;所述的均脂装置包括导柱支撑板、第三导柱、电机安装板、第三电机、第二连接杆和均脂模具,第三导柱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第三导柱的顶部固定有导柱支撑板,底部通过直线轴承套有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伸缩杆通过第二限位丝杆固定在导柱支撑板上,第二限位丝杆上设有均脂接近开关;电机安装板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均脂模具相连;不合格品剔除装置包括第四气缸、推料座和不合格品储料盒,第四气缸固定在安装座上,第四气缸的伸缩杆与推料。
21、座固连,不合格品储料盒跨在机架的右端。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机机型结构紧凑,各工位与安装座设为一体,定位精度准说明书CN101982699ACN101982701A3/6页6确,整齐大方更便于调试安装工装模具;全密封式外壳更便于清理维护,防尘能力强,危险系数低、故障率底,产品生产合格率高。附图说明0006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0007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0008图3为本发明加脂装置的左视图,0009图4为本发明翻身装置的左视图,0010图5为本发明加盖装置的左视图,0011图6为本发明压盖装置的左视图,0012图7为本发明防尘盖高度检验装置的左视图,0013图8为本发明均脂装置的左视图。
22、。0014图中1、安装座;15、工作台;16、机架;17、托料板;18、往复气缸安装座;19、往复移位气缸;20、后往复移动装置;21、第一齿条;22、第二齿条;23、控制装置;24、第一齿轮;25、齿条安装座;28、左调节板;29、右调节板;30、被动轮安装座;31、被动轮;32、第一电机;33、主动轮;34、主动轮安装座;35、垫板;36、支撑板;37、限位套;38、第一限位丝杆;39、加脂气缸;40、第一导柱安装板;41、左导柱;42、右导柱;43、导油板;44、导油套;45、油头;46、加脂接近开关;47、支撑杆;48、套筒;49、第二电机;50、导油管;51、翻身气缸;52、第一固定。
23、座;53、第三齿条;55、第二齿轮;56、转轴;57、翻身连接杆;58、翻身座;59、翻身连接头;60、安装轴;61、数字光纤传感器;62、接收器;63、加脂气缸;64、加脂连接头;65、压座;66、第一模具安装板;67、第一导柱;68、弹簧;69、模具座;70、第一压盖模具;71、压轴;72、第一气缸安装板;73、直线位移器;74、第二固定座;75、第一连接杆;77、检盖上模;78、检盖下模;79、第二气缸安装板;80、第二气缸;81、导柱支撑板;82、第三导柱;84、电机安装板;85、第三电机;86、第二连接杆;87、均脂模具;88、第四气缸;89、推料座;90、不合格品储料盒;91、穿料。
24、杆固定座;92、穿料杆;93、落料盘;94、托料盘;96、第二导柱;97、第一气缸;98、第二导柱安装板;99、支承座;100、油液增压缸;101、上支撑板;102、下支撑板;104、定位块;105、活动块;106、第二压盖模具;107、第一模具安装座;108、模具座导柱;109、压盖;110、第二限位丝杆;111、第三气缸;112、均脂接近开关。具体实施方式0015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全自动轴承加脂加盖机,包括机架16、控制装置23、工作台15、安装座1、原料输送装置、加脂装置、油脂量检测装置、加盖装置、压盖装置、翻身装置、防尘盖高度检测装置、均脂装置和不合格品剔除装置,其特征是,机架16。
25、上固定有工作台15,工作台15上固定有安装座1,安装座1前部设有托料板17,安装座1上部设有控制装置23,在工作台15的左侧设有原料输送装置,在右侧设有不合格品剔除装置;所述的安装座1上按加工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两个加脂装置、油脂量检测装置、两个加盖装置和压盖装置、防尘盖高度检测装置和均脂装置,翻身装置分别设在两个加脂装置之间和两个加盖压盖装置之间;工作台15的下方还分别设有前往复移动装置和后往复移动装置20,前往复移动装置中的往复气缸19固定在往复气缸安装座18上,往复气缸19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齿条说明书CN101982699ACN101982701A4/6页721,平行于第一齿条21的上方设。
26、有第二齿条22,第一齿条21和第二齿条22之间啮合有第一齿轮24,第二齿条22的两端与齿条安装座25固连,齿条安装座25的上部与工作台15上的托料板17的左半部相连,托料板17的右半部与后移动往复装置20固连;所述的原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32、主动轮33、被动轮31和输送带,所述的主动轮33和被动轮31分别通过主动轮安装座34和被动轮安装座30固定在工作台15上,在主动轮33和被动轮31之间设有垫板35,垫板35固定在工作台15台面上,垫板35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左调节板28和右调节板29,第一电机32固定在主动轮安装座34上;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加脂装置包括支撑板36、限位套37、第一。
27、限位丝杆38、加脂气缸39、第一导柱安装板40、左导柱41、右导柱42、导油板43、导油套44、油头45、加脂接近开关46、支撑杆47;左导柱41和右导柱42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安装座1上,左导柱41和右导柱42的上端固定在第一导柱安装板40上,下端固定在导油板43上;第一导柱安装板40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加脂气缸39,加脂气缸39伸缩杆与第一限位丝杆38螺纹连接,第一限位丝杆38的末端套有限位套37,限位套37固定在支撑板36上,支撑板36一端设有加脂接近开关46,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36,支撑杆36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座1上;左导柱41和右导柱42之间设有第二电机49,第二电机49输出轴。
28、通过联轴器与导油管50连接,导油管50的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油头45;导油管50与导油板43之间设有导油套44,第二电机与导油套44之间设有套筒48;右导柱42内设有输脂空腔;如图4所示,所述的翻身装置包括翻身气缸51、第一固定座52、第三齿条53、第二齿轮55、转轴56、翻身座58和翻身连接头59,第一固定座52的上端固定在安装座1上,下端固定在工作台15上,第一固定座52的上端设有翻身气缸51,翻身气缸51的伸缩杆穿过第一固定座52与翻身连接头59螺纹连接,翻身连接头59末端与第三齿条53卡接,第三齿条53与第一固定座52之间设有直线轴承;第三齿条53与第二齿轮55啮合,第二齿轮55固定在转轴。
29、56上,转轴56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固定座52上;翻身连接杆57一端套在转轴56内,翻身连接杆57另一端通过螺钉与翻身座58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的油脂量检测装置包括安装轴60、数字光纤传感器61和接收器62,安装轴60安装在安装座1上,安装轴60的末端固定有数字光纤传感器61,在工作台15上正对数字光纤传感器61的位置固定有接收器62;如图2,图5所示,所述的加盖装置包括加脂气缸63、加脂连接头64、压座65、第一模具安装板66、第一导柱67、弹簧68、模具座69、第一压盖模具70、压轴71、穿料杆固定座91、穿料杆92、落料盘93、托料盘94、第二导柱96、第一气缸97和第二导柱安装板。
30、98,第一气缸安装板72固定在安装座1上,加脂气缸63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气缸安装板72上,加脂气缸63伸缩杆穿过第一气缸安装板72与加脂连接头64螺纹连接,加脂连接头64通过压座65紧固在第模具安装板66上,第一模具安装板66的两侧设有第一导柱67,第一模具安装板66通过直线轴承与第一导柱67连接;模具座69固定在第一模具安装板66的下方,模具座69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压盖模具70,第一压盖模具70与模具座69之间设有弹簧68,弹簧68底部设有压轴71;安装座1的上部固定有穿料杆固定座91,穿料杆92一端固定在穿料杆固定座91上,另一端平行于第压盖模具70,穿料杆92的末端设有落料盘93,。
31、落料盘93固定在支承座99上,落料盘93的正下方设有托料盘94,托料盘94的两侧固定有平行于工作台的第二导柱96,第二导柱96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安装座1内,第二导柱96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导柱安装板98上,两个第二导柱96之间设有固定在安装座1上的第一气缸97,第一气缸97的伸缩杆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导柱说明书CN101982699ACN101982701A5/6页8安装板98上;如图6所示,所述的压盖装置包括包括油液增压缸100、上支撑板101、下支撑板102、定位块104、活动块105、第二压盖模具106、第一模具安装座107、模具座导柱108和压盖109,上支撑板101和下支撑板102通过螺。
32、栓固定在安装座1上,油液增压缸100固定在上支撑板101上,油液增压缸100的伸缩杆穿过上支撑板101和下支撑板102与定位块104的上部螺纹连接;定位块104的下部位于第一模具安装座107内,定位块104与第一模具安装座107之间设有活动块105,活动块105与第一模具安装座107间隙配合,第一模具安装座107的末端固定有第二压盖模具106;压盖109套在定位块104上部和下部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模具安装座107上,平行于第一模具安装座107的一侧设有模具座导柱108,模具座导柱108固定在安装座1上;如图7所示,所述的防尘盖高度检测装置包括直线位移器73、第二固定座74、第一连接杆。
33、75、检盖上模77、检盖下模78、第二气缸安装板79和第二气缸80,第二固定座74固定在安装座1上,第二固定座74顶部设有直线位移器73,第一连接杆75通过直线轴承位于第二固定座74内部,第一连接杆75的末端固定检盖上模77,检盖下模78位于检盖上模77的正下方,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气缸80的伸缩杆上,第二气缸80通过第二气缸安装板79固定在工作台15下方;如图8所示,所述的均脂装置包括导柱支撑板81、第三导柱82、电机安装板84、第三电机85、第二连接杆86和均脂模具87,第三导柱82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1上,第三导柱82的顶部固定有导柱支撑板81,底部通过直线轴承套有电机安装板84,电机安装。
34、板84上固定有第三气缸111,第三气缸111的伸缩杆通过第二限位丝杆110固定在导柱支撑板81上,第二限位丝杆110上设有均脂接近开关112;电机安装板8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电机85,第三电机85通过第二连接杆86与均脂模具87相连;如图1,图8所示,不合格品剔除装置包括第四气缸88、推料座89和不合格品储料盒90,第四气缸88固定在安装座1上,第四气缸88的伸缩杆与推料座89固连,不合格品储料盒90跨在机架16的右端。0016具体工作流程前往复移动装置中第二齿条22与齿条安装座25固接,托料板17与齿轮固定座连接,第一齿条21、第一齿轮24与第二齿条22相互啮合,往复气缸19带动第一齿条21。
35、前进,第一齿轮24作顺时针转动,第二齿条22上的齿条安装座25带动托料板17右移,进行工位间的传输。0017当托料板17拖动轴承移到第一个加脂装置处后,紧料气缸将轴承顶住,避免其错位;如图所示,加脂接近开关46将信号反馈到控制装置23,外接的注油阀动作,通过输脂软管将油脂通过右导柱42、导油板43、导油套44、导油管50传送动油头45,第二电机49转动均匀加脂。一面加完油脂后,轴承在翻身装置处转动180,继续右移,在第二个加脂装置处加脂对另一面进行加脂。0018轴承的两面加完脂后,在油脂量检测装置处通过与安装轴60连接的数字光纤传感器61与其接收器感62应轴承上下面之间的透光度,测量加脂量是否。
36、达标。0019油脂检测完毕后,轴承移位到第一个加盖装置处,防尘盖装在穿料杆92上,穿料杆92中心与落料盘93中心对正,防尘盖从此处落下,落在托料盘94的孔内,孔的深度恰好是一个防尘盖的厚度,接着第一气缸97的伸缩杆推出,使承着防尘盖的托料盘94对准第一压盖模具70的中心,加脂气缸63伸缩杆伸出,带动组件将防尘盖推入轴承防尘盖沟槽。0020加完防尘盖后,物料移到第一压盖装置处,油液增压缸100的伸缩杆推出,带动组建将轴承防尘盖压制在轴承上,其中活动块105在第一模具安装座107处有一定的间隙,当说明书CN101982699ACN101982701A6/6页9油液增压缸100的伸缩杆与压盖模具10。
37、6不同心时,此种结构能很好的将其校正。物料继续右移经过翻身装置、加盖装置、压盖装置,重复翻身、加盖、压盖动作;当物料移到防尘盖高度检测装置处时,对防尘盖压制的是否标准准、有无防尘盖进行检测,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伸出,通过检测下模78将物料顶起,如果检测上模77和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杆75不动作,说明有防尘盖并且压制的标准,如果检测上模77和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杆75上移,说明没加防尘盖或防尘盖压制的不标准,第一连接杆75的上端触及直线位移器73,将信号反馈到控制装置23,控制装置23发出信号使第四气缸88动作,其伸缩杆伸出,通过推料座89将不合格品推出,当托料板17右移时,其右侧将不合格品推入到不合格品储。
38、料盒90,以上各工位同步动作。0021本整机机型结构紧凑,各工位与安装座设为一体,定位精度准确,整齐大方更便于调试安装工装模具;全密封式外壳更便于清理维护,防尘能力强,危险系数低、故障率底,产品生产合格率高、效率高,速度为2到25S/套,与现有设备6到7S/套相比,每分能多装20余套,每天可比同类产品多装9600余套,加工效率大大提高。说明书CN101982699ACN101982701A1/7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82699ACN101982701A2/7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82699ACN101982701A3/7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82699ACN101982701A4/7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82699ACN101982701A5/7页1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82699ACN101982701A6/7页1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82699ACN101982701A7/7页16图8说明书附图CN10198269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