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风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方便组装和拆卸的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为电子散热技术中的不可或缺的组件,电子装置可通过风扇将电子装置内部的热气排放至外界来进行散热,进而有效地降低电子装置内部的工作温度,其中为了加强散热功能,通常会将多个风扇组合在一起来提高风扇的散热效果。
传统风扇由两个或多个相同的风扇所组合而成,其中风扇与另一相同的风扇是通过扇框上的凹孔与凸柱相互配合,以使风扇与另一相同的风扇固定组装在一起。换言之,一风扇的凸柱会穿入另一风扇的凹孔中。
上述的风扇利用凸柱与凹孔互相配合的组装方式,虽然可使风扇与另一相同的风扇固定在一起,但由于凸柱与凹孔相互配合之后的接触面积小,故风扇与另一相同的风扇组装过程中如果没有卡合到位,很容易使组装在一起的风扇产生松脱而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技术可通过一些外加的构件将风扇与另一相同的风扇更紧密地组装,例如额外利用板件及螺丝或螺栓等锁固件来固定。详细地说,是先将风扇串联或并联地摆放在板件上,然后再将锁固件穿过板件及风扇,以将风扇组装在一起。然而,这些外加的构件不仅使组装流程更加复杂,且亦提高了制造的成本。此外,若要将这些风扇拆卸下来时,外加的组装构件会增加拆卸工时及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其可与其它相同的风扇方便地并联或串联组合在一起。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扇,其具有一扇框。扇框具有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三侧壁以及一第四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相对,而第二侧壁及第四侧壁实质上垂直连接于第一侧壁及第三侧壁之间。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定位结构、第二侧壁具有一第二定位结构、第三侧壁具有一第三定位结构以及第四侧壁具有一第四定位结构,且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三定位结构形状互补,第二定位结构与第四定位结构形状互补,使风扇适于与另一相同的风扇串联或并联在一起。
在本发明风扇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为至少两个凹槽,而其中一凹槽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连接处,其中另一凹槽位于第一侧壁与第四侧壁的连接处,且这些凹槽的开口相面对。
在本发明风扇的一实施例中,第三定位结构为形状与第一定位结构互补的凸缘,且凸缘的两端朝向第二侧壁及第四侧壁延伸以形成两个卡合槽。
在本发明风扇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为一凸缘,且凸缘的两端朝向第二侧壁及第四侧壁延伸以形成两个卡合槽。
在本发明风扇的一实施例中,第三定位结构为形状与第一定位结构互补的至少两个凹槽,而其中一凹槽位于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壁的连接处,其中另一凹槽位于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的连接处,且这些凹槽的开口相面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结构为至少两个凹槽,而其中一凹槽位于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的连接处,其中另一凹槽位于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的连接处,且这些凹槽的开口相面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四定位结构为形状与第二定位结构互补的凸缘,且凸缘的两端朝向第一侧壁及第三侧壁延伸以形成两个卡合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结构为一凸缘,且凸缘的两端朝向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延伸以形成两个卡合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四定位结构为形状与第二定位结构互补的至少两个凹槽,而其中一凹槽位于第四侧壁与第三侧壁的连接处,其中另一凹槽位于第四侧壁与第一侧壁的连接处,且这些凹槽的开口相面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的尺寸或形状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扇框的材质为塑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及第三侧壁其中之一具有一入风口,而其中另一具有一出风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顶面,且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与顶面实质上垂直连接,并位于顶面地同一侧,其中风扇与另一风扇串联或并联时,是由垂直于顶面的方向进行组装。
在本发明的风扇中,由于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三定位结构的形状为互补,而第二定位结构与第四定位结构的形状为互补,因此,可使多个相同的风扇并联或串联地组装在一起。此外,通过卡合槽的设置可增加风扇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加组装稳定性,且卡合槽与卡合槽之间的相对移动的方式可方便风扇串联或并联的组装及拆卸,具有便利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是图1之风扇与另一相同风扇分开的示意图。
图2B是图1之风扇与另一相同风扇串联组装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之风扇与另一相同风扇并联组装的示意图。
图4为风扇的另一实施样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风扇100具有一扇框110。扇框110的材质例如为塑料。此扇框110具有一第一侧壁112、一第二侧壁114、一第三侧壁116以及一第四侧壁118,其中第一侧壁112与第三侧壁116相对,而第二侧壁114及第四侧壁118实质上垂直连接于第一侧壁112及第三侧壁116之间。
第一侧壁112具有一第一定位结构112a、第二侧壁114具有一第二定位结构114a、第三侧壁116具有一第三定位结构116a以及第四侧壁118具有一第四定位结构118a,其中第一定位结构112a与第三定位结构116a形状互补,第二定位结构114a与第四定位结构118a形状互补。
此外,风扇100可更包括一顶面120,且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4、第三侧壁116以及第四侧壁118与顶面120实质上垂直连接,并位于顶面120的同一侧。
上述的第一定位结构112a例如为凸缘,且凸缘的两端朝向第二侧壁114及第四侧壁118延伸以形成两个卡合槽112b。第三定位结构116a例如为形状与第一定位结构112a互补的至少两个凹槽A1、A2,而其中一凹槽A1位于第三侧壁116与第二侧壁114的连接处,其中另一凹槽A2位于第三侧壁116与第四侧壁118的连接处,且两个凹槽A1、A2的开口相面对。详细而言,第一定位结构112a的凸缘具有一颈缩部112d以及延伸的两端,而卡合槽112b位于颈缩部112d的两侧。
第二定位结构114a例如为至少两个凹槽A3、A4,而其中一凹槽A3位于第二侧壁114与第一侧壁112的连接处,其中另一凹槽A4位于第二侧壁114与第三侧壁116的连接处,且两个凹槽A3、A4的开口相面对。第四定位结构118a例如为形状与第二定位结构114a互补的凸缘,且凸缘的两端朝向第一侧壁112及第三侧壁116延伸以形成两个卡合槽118b。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侧壁112具有一入风口112c,而第三侧壁116具有一出风口116c,以使得外界空气可经由入风口112c及出风口116c进出风扇100。以上说明仅为举例之用,本实施例并未局限入风口112c及出风口116c的位置。换言之,也可以将入风口112c设置在第三侧壁116,而出风口116c设置在第一侧壁112,或是将入风口112c设置在第二侧壁114以及第四侧壁118的其中之一上,而出风口116c设置在第二侧壁114以及第四侧壁118的其中另一上。在实际应用上,风扇100例如配设于电子装置(未绘示)(例如为笔记本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的内部,而风扇100的出风口116c例如会被电子装置暴露出来,使得积存于电子装置内部的热气可经由风扇100的出风口116c而排放至电子装置之外。
因应电子装置需要强大的功能性,所以越来越多的电子零件会设置于其内,而电子零件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电子装置内所装设的风扇100数量也随之增加。
图2A是图1的风扇与另一相同风扇分开的示意图。图2B是图1的风扇与另一相同风扇串联组装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A与图2B,当风扇100与另一相同风扇100’组装时,是以垂直于顶面120的方向Z来进行组装。详细而言,先使风扇100的第一定位结构112a与风扇100’的第三定位结构116a’相面对,然后将第一定位结构112a的两个卡合槽112b沿着实质上垂直于顶面120的方向Z而滑入第三定位结构116a’的两个凹槽A1’、A2’内,第一侧壁112与第三侧壁116’互相接触。
第一定位结构112a与第三定位结构116a’的形状互补,所以例如为凸缘的第一定位结构112a可以以例如为凹槽A1’、A2’的第三定位结构116a’为滑轨,且第一定位结构112a沿着第三定位结构116a’以很大的接触面积滑动,使风扇100、100’可以简单的方式组装在一起。此外,凹槽A1’、A2’的槽壁卡合于卡合槽112b,使凹槽A1’、A2’与卡合槽112b可相对地滑动,增加风扇100、100’之间的接触面积,不但可以辅助风扇100、100’组装时的滑动稳定性,更可进而增加组装的稳固性。另外,通过卡合槽112b与凹槽A1’、A2’的相对滑动所产生的摩擦力可使风扇100、100’组装时更容易到达定位,具有较佳便利性。
组装完成之后,风扇100’的第三侧壁116’的出风口116c’面对风扇100的第一侧壁112的入风口112c,而气体可从风扇100’的入风口112c’进入,流经出风口116c’及入风口112c后从出风口116c流出,风扇100与风扇100’为串联连接。
图3是图1的风扇与另一相同风扇并联组装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当风扇100与另一相同风扇100’组装时,先使风扇100的第二定位结构114a与风扇100’的第四定位结构118a’相面对,然后将第二定位结构114a的两个凹槽A3’、A4’沿着实质上垂直于顶面120的方向Z而滑入第四定位结构118a’的两个卡合槽118b’内,使风扇100、100’可以组装在一起。同样地,以第一侧壁112具有入风口112c,而第三侧壁116具有相对的出风口116c为例,当风扇100、100’组装在一起之后,第二侧壁114与第四侧壁118’互相连接在一起。此时,第一侧壁112的入风口112c与第一侧壁112’的入风口112c’位于同一侧,第三侧壁116的出风口116c与第三侧壁116’的出风口116c’位于同一侧,也就是说风扇100与另一相同风扇100’为并联连接。在其它未绘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依照需求地将多个相同的风扇100同时串联与并联连接。
由上述可知,当风扇100与另一相同风扇100’并联或串联时,第一定位结构112a与第三定位结构116a’形状互补并互相限位,且第二定位结构114a与第四定位结构118a’形状互补并互相限位,而使风扇100可与另一相同的风扇100’稳定地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定位结构112a及第四定位结构118a’相对应地与第三定位结构116a’及第二定位结构114a形状互补以达到对应卡合的效果,但本发明并不限定形状及尺寸的变化,以形状能互补、尺寸能配合为原则。
此外,通过卡合槽112b、118b的相对滑动以对应卡合至凹槽A1、A2、A3、A4,且因为互相卡合之后风扇100、10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风扇100可方便地与另一相同的风扇100’组装或拆卸。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定位结构112a、第二定位结构114a、第三定位结构116a及第四定位结构118a的说明仅为举例之用,可依照实际情况而变更,本发明并未加以限定。图4为风扇的另一实施样态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4,第一定位结构112a也可为至少两个凹槽A5、A6,而其中一凹槽A5位于第一侧壁112与第二侧壁114的连接处,其中另一凹槽A6位于第一侧壁112与第四侧壁118的连接处,且两个凹槽A5、A6的开口相面对。第三定位结构116a便为形状与第一定位结构112a互补的凸缘,且凸缘的两端朝向第二侧壁114及第四侧壁118延伸以形成两个卡合槽116b。
第二定位结构114a例如为一凸缘,且凸缘的两端朝向第二侧壁114及第三侧壁116延伸以形成两个卡合槽114b。第四定位结构118a例如为形状与第二定位结构114a互补的至少两个凹槽A7、A8,而其中一凹槽A7位于第四侧壁118与第三侧壁116之连接处,其中另一凹槽A8位于第四侧壁118与第一侧壁112的连接处,且两个凹槽A7、A8的开口相面对。
由上述可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壁所个别具有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定位结构可依照实际需求来自行决定其形状及位置,只要能达到使两个风扇可以串连或并联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风扇由于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三定位结构的形状为互补,而第二定位结构与第四定位结构的形状为互补,利用形状互补且尺寸互相配合的结构,风扇可适于与另一个或多个相同的风扇并联或串联在一起。再者,通过两个卡合槽的设置可简化组装方法,使本发明的风扇不需要外加其它的构件便可方便地组装及拆卸,可以减少额外零件的制作成本以及简化组装流程,进而提高组装的便利性。此外,卡合槽的设置还可增加风扇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组装稳固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