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22314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95605.5

申请日:

2008.08.30

公开号:

CN101660874A

公开日:

2010.03.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8D 7/12公开日:20100303|||公开

IPC分类号:

F28D7/12

主分类号:

F28D7/12

申请人:

叶云德

发明人:

叶云德

地址:

214182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洲镇北七房村袁巷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说,是与染色机配套用的用来对染液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它含有筒体,该筒体一端有分流板。筒体两端均有封盖,一个封盖盖底与分流板间留有间距。间距内有隔板使间距分为上腔和下腔。分流板上均布有通孔,筒体内有U字形换热管,U字形换热管的一端与上腔连通,另一端与下腔连通。筒体内有导流板。所述热交换器的特点是与分流板相邻的那个封盖上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出油口分别与上腔和下腔相连通。另一个封盖上有染液出口,靠近分流板处的筒体底部有染液进口。采用这种热交换器,可节省投资,避免能源浪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筒体(2),该筒体呈卧式布置,其一端有分流板(6),分流板(6) 四周与筒体(2)间呈密封状连接;筒体(2)两端均有封盖(13),其中的一个封盖(13)盖 底与分流板(6)间留有间距;间距内有隔板(11),该隔板与分流板(6)垂直,其处于间距 的中间,其四周与分流板(6)和封盖(13)间呈密封状连接,从而将间距分为上腔(7)和 下腔(10);分流板(6)上均布有通孔,筒体(2)内有U字形换热管(3),这些U字形换 热管(3)呈卧式布置,它们的一端分别呈密封状固定在与上腔(7)连通的分流板(6)通孔 内,它们的另一端分别呈密封状固定在与下腔(10)连通的分流板(6)通孔内;筒体(2) 内有导流板(4),这些导流板(4)的板面与分流板(6)平行,每个导流板(4)上均有缺边 (5),且这些缺边(5)呈一下一上交替状布置;除缺边(5)部分外的导流板(4)边沿与筒 体(2)内壁四周间相固连;所述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与分流板(6)相邻的那个封盖(13) 上有进油口(8)和出油口(9),该进、出油口分别与上腔(7)和下腔(10)相连通;另一 个封盖(13)上有染液出口(1),靠近分流板(6)处的筒体(2)底部有染液进口(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使用状态下进油口(8)和出油口(9) 分别与热油源的出、进口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染液进口(12)和出口(1)分别与染 色机出、进口连接。

说明书


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说,是与染色机配套用的用来对染液进行加热地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染行业用来对染液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都是传统热交换器。这种传统热交换器含有筒体,该筒体呈卧式布置,其一端有分流板,分流板四周与筒体间呈密封状连接。筒体两端均有封盖,其中的一个封盖盖底与分流板间留有间距。间距内有隔板,该隔板处于间距的中间,其四周与分流板和封盖间呈密封状连接,从而将间距分为上腔和下腔。分流板上均布有通孔,筒体内有U字形换热管,这些U字形换热管呈卧式布置,它们的一端分别呈密封状固定在与上腔连通的分流板通孔内,它们的另一端分别呈密封状固定在与下腔连通的分流板通孔内。筒体内有导流板,这些导流板在高度呈一下一上交替状布置。筒体一端上侧壁上和另一端下侧壁上分别有进、出油口。带有隔板的那个封盖上有染色液进、出口,该染色液进、出口分别与上、下腔连通。工作时,进、出油口分别与油锅炉的出、进口相连,而染液进、出口则分别与染色机的出、进口相接。通过进入筒体内的循环热油对流经U字形换热管内的染液进行加热。虽然采用这种换热器可以实现对染液的加热,但由于整个筒体内需充满加热油,以直径为450mm的筒体为例,就需加热油250公斤。因此,这种热交换器需要的加热油较多,不仅投资较多,而且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交换器。采用这种热交换器,可节省投资,避免能源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含有筒体,该筒体呈卧式布置,其一端有分流板,分流板四周与筒体间呈密封状连接。筒体两端均有封盖,其中的一个封盖盖底与分流板间留有间距。间距内有隔板,该隔板与分流板垂直,其处于间距的中间,其四周与分流板和封盖间呈密封状连接,从而将间距分为上腔和下腔。分流板上均布有通孔,筒体内有U字形换热管,这些U字形换热管呈卧式布置,它们的一端分别呈密封状固定在与上腔连通的分流板通孔内,它们的另一端分别呈密封状固定在与下腔连通的分流板通孔内。筒体内有导流板,这些导流板的板面与分流板平行,每个导流板上均有缺边,且这些缺边呈一下一上交替状布置。除缺边部分外的导流板边沿与筒体内壁四周间相固连。所述热交换器的特点是与分流板相邻的那个封盖上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出油口分别与上腔和下腔相连通。另一个封盖上有染液出口,靠近分流板处的筒体底部有染液进口。

    使用状态下,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热油源的出、进口连接,染液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染色机出、进口连接。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与分流板相邻的那个封盖上加工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出油口分别与上腔和下腔相连通。另一个封盖上有染液出口,靠近分流板处的筒体底部有染液进口。使得加热油从U字形换热管中穿过,而染色液从筒体内穿过。因此,需要的加热油较少,同样以直径为450mm的筒体为例,只需加热油60公斤,还不到背景技术的四分之一,不仅节省了投资,还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含有筒体2,该筒体呈卧式布置,其一端设置有分流板6。所述分流板6的板面与筒体2的轴线相垂直,其四周与筒体2的内圆间呈密封状焊接在一起。筒体2两端均焊接有封盖13,其中的一个封盖13盖底与分流板6间留有间距。间距内设置有隔板11,该隔板的板面与分流板6垂直,其处于间距的中间,其四周与分流板6和封盖13间呈密封状焊接在一起,从而将间距分为上腔7和下腔10。与分流板6相邻的那个封盖13上加工有进油口8和出油口9,该进、出油口分别与上腔7和下腔10相连通。另一个封盖13上加工有染液出口1,靠近分流板6处的筒体2底部加工有染液进口12。分流板6上均布有通孔,筒体2内设置有多个U字形换热管3,这些U字形换热管3呈卧式布置,它们的一端分别呈密封状固定焊接在与上腔7连通的分流板6通孔内,它们的另一端分别呈密封状固定焊接在与下腔10连通的分流板6通孔内。筒体2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4,这些导流板4的板面与分流板6平行,每个导流板6上均加工有缺边5,且这些缺边5呈一上一下交替状布置。除缺边5部分外的导流板6边沿与筒体2内壁四周间相固连。

    使用状态下,进油口8和出油口9分别与热油源即油锅炉的出、进口连接。染液进口12和出口1分别与染色机的出、进口连接。

    工作时,加热油从封盖13上的进油口8先进入上腔7,再经分流板6上的通孔进入U形换热管3,流过换热管3和下腔10后从封盖13的出油口9流出。而染色液则从筒体2一端底部的染液进口12进入筒体2内,在筒体2内被U形换热管3及其内的加热油加热后从筒体2另一端封盖13上的染液出口1流出。以此实现了对染色液的加热。

一种热交换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热交换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热交换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热交换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热交换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说,是与染色机配套用的用来对染液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它含有筒体,该筒体一端有分流板。筒体两端均有封盖,一个封盖盖底与分流板间留有间距。间距内有隔板使间距分为上腔和下腔。分流板上均布有通孔,筒体内有U字形换热管,U字形换热管的一端与上腔连通,另一端与下腔连通。筒体内有导流板。所述热交换器的特点是与分流板相邻的那个封盖上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出油口分别与上腔和下腔相连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