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织造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织造布,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肌肤有天然亲和性及营养保健功能的非织造布。该非织造布以珍珠纤维为主要原料经水刺工艺制备而成。该非织造布适用于一次性吸收制品等的表层材料以及面膜等卫生用品的载体。
背景技术
诸如生理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等一次性吸收制品的表层材料一般都采用非织造布。非织造布也叫无纺布,做表层材料用的非织造布具有亲水、透液、柔软、亲肤等特点。采用非织造布表层材料的产品较适合敏感型肌肤者使用。按生产工艺不同,可将非织造布分为热压、热风、水刺等类型。使用不同工艺生产的非织造布,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而使用同样工艺生产的不同纤维种类的非织造布的手感与性能也不尽相同。
在一次性吸收制品领域,对吸收制品的舒适性能、防漏性能等的要求不断提高,而表层材料与肌肤直接接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影响舒适度。另外,要求表层材料既要存在一定的亲水性能,但亲水性能又不能太高,否则会降低干爽性能。
水刺非织造布是经梳棉铺网后利用水压穿透力成形,布面纹理清晰,手感柔软舒适,有优良的吸附穿戴者身体排泄液体包括汗液的能力,同时具有优良的悬垂性,蓬松透气性好,强力高,吸湿性好,不含化学粘合剂。
在公开号为CN1772980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一种珍珠粘胶纤维及其生产方法,珍珠粘胶纤维由甲种纤维素和珍珠粉粒组成,在湿法纺丝工序前加入一定量的珍珠粉粒液体浆料,再进行湿法纺丝。
在公开号为CN1450212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珍珠蛋白功能合成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纤维由珍珠蛋白功能母粒和纤维级树脂切片构成,通过熔融挤压纺丝,再经后处理,即制得功能合成纤维。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公开将珍珠纤维经过非织造工艺尤其是水刺工艺制备成的非织造布,在现有技术中也没有公开将由上述工艺制备而成的珍珠纤维非织造布应用于一次性吸收物品、面膜等卫生用品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肌肤有天然亲和性及营养保健功能的非织造布,该非织造布以珍珠纤维为主要原料,经水刺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所述的一次性吸收物品与肌肤接触的表层材料采用以珍珠纤维为主要原料经水刺工艺制备而成的非织造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面膜,所述的面膜以珍珠纤维为主要原料经水刺工艺制备而成的非织造布为载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织造布,该非织造布以珍珠纤维为主要原料,通过水刺工艺制备而成。对所述的珍珠纤维组成没有特别的限定。其中所述珍珠纤维优选由粘胶纤维和珍珠粉组成,其中粘胶纤维含量优选为85-99.5wt%,珍珠粉含量优选为0.5-15wt%。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织造布,其优选含有95-50wt%的珍珠纤维,优选5-50wt%的合成纤维、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辅助原料。所述合成纤维为涤纶、丙纶、乙纶、锦纶、睛纶、氨纶等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纤维或其任意组合。所述人造纤维为大豆纤维、牛奶纤维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所述天然纤维为棉纤维、蚕丝纤维、竹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对本发明的珍珠粉原料没有特别的限制。一般由珍珠贝所产珍珠为原料制备而成,可包括海水和淡水养殖。也可采用珍珠贝的珍珠层为原料,即珍珠粉层。以下统称为珍珠粉。
珍珠粉含约92wt%的碳酸钙、约5wt%的有机物,其包括18种氨基酸(以牛磺酸、鸟氨酸和甘氨酸较多)、类胡萝卜素(指黄色珍珠)、毛莨黄素、葡萄糖胺、半乳糖胺、卟啉类铁铵、角蛋白等,另含锂、锶、钛等元素。
珍珠粉的粒径一般可在0.05微米以上,0.3微米以下,由于在制备珍珠粉的过程中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该非织造布的成本也相应降低。在本发明中,所述珍珠粉颗粒粒径优选为0.05-0.3微米。更优选为0.1-0.2微米。
此外湿法纺丝工艺要求珍珠粉在纤维中的含量不低于2.5wt%,否则可纺性变好,但是相应的功能变差;而且其含量不能高于6.0wt%,否则可纺性变差。而本发明由于以珍珠纤维为主要原料经水刺工艺制备而成,因此对珍珠粉的含量要求放宽,其可小于2.5wt%但大于零,含量可高于6.0wt%但小于100wt%。珍珠粉的含量优选为5-12wt%。可以根据所需的相应功能强弱来确定珍珠粉的相应含量,而对非织造布的工艺没有特定的限制,因此使得制造容易进行,而且对珍珠纤维非织造布的功能调节范围变大。
根据本发明提供地一种非织造布,其采用珍珠纤维为主要原料,由于珍珠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肌肤有天然的亲和性及营养保健功能,其表面光滑凉爽,有珍珠般的光泽。把所制备的非织造布应用于一次性吸收物品的与肌肤接触的表层材料,由于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但它可以和汗液中的乳酸反应,生成乳酸钙,乳酸钙能溶于水,这样珍珠纤维非织造布中的珍珠微小颗粒就会被液体溶解,其中的营养成分就被缓慢释放出来,并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此外,珍珠纤维非织造布中的珍珠微小颗粒还具有发射远红外波的功能,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把所制备的非织造布应用于面膜,具有养颜护肤、清火败毒、嫩白肌肤、消炎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长度为30-50mm、细度为2.0-2.5dtex的珍珠粘胶纤维(其断裂强度为1.94-4.4cN·tex-1,断裂伸长率为9-22%)为原料,将珍珠粘胶纤维开松混合,按50-60g/m2的基重,把珍珠纤维均匀梳理杂乱成网。在珍珠粘胶纤维中,粘胶纤维含量为85-99.5wt%,珍珠粉颗粒含量为0.5-15wt%,珍珠粉颗粒的粒径为100-300nm。
在对珍珠纤维网进行水刺加固前,进行预湿处理,即让珍珠纤维预先吸收部分水分,然后再水刺,这样能更好地发挥水刺功能。也就是说,经预湿的纤维网能更多地吸收水刺能量,使水刺效果更好。
珍珠纤维网由托网帘送入水刺区,高压水流经水刺头、水针板垂直射向纤维网,形成连续不断的呈圆柱状的“水针”,在水针冲击珍珠纤维网的过程中,珍珠纤维在水力作用下从表面被带入网底,形成纤维之间的缠结。当水柱穿过纤维网射到托网帘后,形成不同方向的反射作用,水柱反弹到纤维网反面时,纤维网又受到多方位水柱的穿刺,故在整个水刺过程中,纤维网中的纤维在水针从正面直接冲击和从反面托网帘水柱的反弹穿插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不同方向的无规则缠结,从而达到加固作用,进而形成水刺非织造布。
可以作为选择的,但不是必须的是:可以在水刺加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托网帘来得到具有不同孔型的水刺非织造布。其中,孔型可以是圆形、菱形等平面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圆锥型、棱锥型等立体孔型。为了符合整体均匀性和舒适性,开孔直径最好为0.1-1mm,此种非织造布兼具打孔膜和非织造布的优点,它们因其组成纤维的重叠和相交而有孔隙。这些孔隙允许流体(例如空气和水或水溶液)通过。用作一次性吸收制品的表层材料可以提高表层的渗透量,避免人体排泄物流经表层材料时泄漏。
珍珠纤维非织造布经过水针穿刺后含有大量水分,因而需要烘干。可采用多种烘干方式,本发明中优选采用热风穿透式,即采用空气对流原理,让热空气经风机的抽吸作用把热量传递给水刺纤维网,以蒸发水分,保证了高效的热质交换。这种烘燥过程比较缓和,烘燥后的产品手感柔软,表面无极光。
根据该方法提供的非织造布,其表面光滑凉爽,有珍珠般的光泽。该非织造布采用珍珠纤维为原料,珍珠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肌肤有天然的亲和性。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中的非织造布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的测定(FZ/T 60005-91)”测定由该方法提供的一种非织造布(100%珍珠纤维,35gsm)的平均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纵向断裂强度为5.47cN·tex-1,纵向断裂伸长率为115.00%;横向断裂强度为40.5cN·tex-1,纵向断裂伸长率为22.5%。
实施例2
采用长度为30-50mm、细度为2.0-2.5dtex的珍珠粘胶纤维(其断裂强度为3.42cN·tex-1,断裂伸长率约为11.7%)为原料,将珍珠粘胶纤维开松混合,按20-50g/m2的基重把珍珠纤维梳理杂乱成网。然后通过预湿、水刺、后整理、烘燥、卷绕等水刺非织造布工序制备成非织造布。
实施例3
由于珍珠纤维相对昂贵,也可以在珍珠纤维中加入合成纤维、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辅助原料,均匀混合梳理成网。所述的合成纤维为涤纶、丙纶、乙纶、锦纶、睛纶、氨纶等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纤维或其任意组合,所述人造纤维为大豆纤维、牛奶纤维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所述天然纤维为棉纤维、蚕丝纤维、竹纤维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其中,珍珠纤维的含量为50-95wt%,合成纤维、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辅助原料的含量为5-50wt%,这种含有珍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辅助原料经过水刺加固而制成的非织造布,与100%珍珠纤维非织造布相比,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弹性或柔软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非织造布,采用珍珠纤维为主要原料,经过水刺工艺而制成,该非织造布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肌肤有天然的亲和性及营养保健功能,其表面光滑凉爽,有珍珠般的光泽。具有抑菌、防臭、止痒、抗紫外、养护肌肤、清火败毒、消炎等作用。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实质下的各种变型、变化和替换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