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新型重力降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新型重力降水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 权 公 告 号 CN 201785763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4.06CN201785763U*CN201785763U*(21)申请号 201020537708.8(22)申请日 2010.09.21E02D 19/20(2006.01)(73)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地址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西路212号(72)发明人彭奕亮(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代理人张春 李想(54) 实用新型名称变电站新型重力降水系统(57) 摘要一种变电站新型重力降水系统,它包括沿建筑物周边布置的盲沟,盲沟沟底起点标高低于设定的降水标高;在所。
2、述的盲沟内铺设集水管,集水管上开有圆孔,且集水管与汇水管相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它将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反滤层的过滤,进入集水管内再经过检查井的沉淀进入汇水管,最终导入排水管网或集水坑内,可有效地消除较浅地下水对变电站施工和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经济实用、实施方便、无能耗等特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CN 201785806 U 1/1页21.一种变电站新型重力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建筑物(9)周边布置的盲沟(1),盲沟(1)沟底起点标高低于设定的。
3、降水标高;在所述的盲沟(1)内铺设集水管(2),集水管(2)上开有圆孔,且集水管(2)与汇水管(4)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新型重力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盲沟(1)的沟底设置砂石垫层(8),且砂石垫层(8)的每边均宽于盲沟(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新型重力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盲沟(1)的沟底及侧壁铺设土工布(6),在集水管(2)与土工布(6)之间铺设卵石反滤层(5),在土工布(6)外侧铺设中砂反滤层(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新型重力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集水管(2)轴向每间隔40m设置一个检查井(3)。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78。
4、5763 UCN 201785806 U 1/2页3变电站新型重力降水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变电站中地下水位较浅对基础施工和后期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而采用的新型降水措施。背景技术0002 我国幅原辽阔水文地质情况更是复杂,在变电站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情况。地下水的存在对变电站中建构筑物的基础施工带来了很多不便,同时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砖砌电缆沟在变电站中大量使用,这些电缆沟的防水性能差,地下水可能进入电缆沟内浸泡电缆,为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而目前常用的重力降水或强制降水方法多占用场地或消耗能源,经济效益差,并且大多仅能应用于基础施。
5、工过程中,不能消除地下水对后期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发明内容0003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构造简单、投资较小、高效实用的新型重力降水系统。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5 本实用新型包括沿建筑物周边布置的盲沟,盲沟沟底起点标高低于设定的降水标高;在所述的盲沟内铺设集水管,集水管上开有圆孔,且集水管与汇水管相通。0006 在所述盲沟的沟底设置砂石垫层,且砂石垫层的每边均宽于盲沟。0007 在所述盲沟的沟底及侧壁铺设土工布,在集水管与土工布之间铺设卵石反滤层,在土工布外侧铺设中砂反滤层。0008 沿所述的集水管轴向每间隔40m设置一个检查井。0009 采用。
6、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它将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反滤层的过滤,进入集水管内再经过检查井的沉淀进入汇水管,最终导入排水管网或集水坑内,可有效地消除较浅地下水对变电站施工和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经济实用、实施方便、无能耗等特点。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盲沟断面面。具体实施方式001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沿建筑物9周边布置的盲沟1,并按图1中箭头指示方向进行找坡,盲沟1沟底起点标高要比设定降水标高低200mm,为基础施工和后期运行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在盲沟1内铺设集水管2,集水管2上开有圆孔,且集水管2与汇水管4相。
7、通。说 明 书CN 201785763 UCN 201785806 U 2/2页40013 盲沟1的具体做法如下:(1)盲沟1内的集水管2采用PVC管,集水管2的管径根据降水量进行选择,且沿管纵向间隔150mm在管子上打12个沿管周均匀分布的小圆孔,小圆孔孔径12mm隔行交错布置。0014 (2)在沟底1设置100mm厚的砂石垫层8,砂石垫层8的每边宽出盲沟100mm。0015 (3)在盲沟1的沟底及侧壁铺设土工布6,以分割卵石反滤层5和中砂反滤层7,土工布6在盲沟上口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并顺地下水流方向搭接。0016 (4)在铺好土工布6的盲沟内,即土工布6与集水管2之间设置卵石反滤层。
8、5,卵石反滤层选用510mm的洗净卵石,在铺设卵石反滤层时集水管2底部的卵石层部分应按集水管2的坡度进行找坡,严防倒流。0017 (5)盲沟1的侧面及顶面设置不小于200mm厚的中砂反滤层7。0018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卵石反滤层5和中砂反滤层7可在降水过程中有效地防止杂物进入或堵塞集水管。0019 由于盲沟1的存在及构造的合理性,使得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能够通过反滤层的过滤顺利地进入集水管2内。沿集水管2轴向每间隔40m左右可以设置一个检查井3,以沉淀排水过程中水中的泥沙,保证集水管的通畅。通过检查井3的沉淀并沿排水坡度进入汇水管4内,进而把地下水倒入排水管网内或集水坑内,实现了降水的功能。0020 本新型重力降水系统可在施工前沿规划的线路提前预埋在地下,既起到降水作用又不占用施工场地,汇聚起来的地下水还可以用作施工现场用水。说 明 书CN 201785763 UCN 201785806 U 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85763 UCN 201785806 U 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8576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