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吸收芯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79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3799A21申请号201410372026922申请日20140731A61L15/40200601A61L15/26200601A61L15/4220060171申请人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地址362300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成功科技工业园72发明人郑佳明谯志勇蔡坤芳卢一婧74专利代理机构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9代理人程文敢54发明名称一种吸收芯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品领域,提供一种不容易结团、断裂,节省资源、成本较低的吸收芯,具有按以下重量比混合的原料高吸水性树脂绒毛。
2、浆化学纤维2050075580,同时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的所述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化学纤维的预处理及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化学纤维的混合成型步骤,所述化学纤维的预处理步骤为将化学纤维进行开松分散成单根纤维、抽吸;所述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化学纤维的混合步骤为将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送入模穴模轮装置中,接着通过热风加热将预处理过的化学纤维送入模穴模轮装置中与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混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799ACN104083799A1/1页21一种吸收芯,其特征在于,具有按。
3、以下重量比混合的原料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化学纤维20500755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具有按照以下重量比混合的原料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化学纤维4045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纤维为PE/PET双组分纤维或PP/PE双组分纤维或PE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芯,其特征在于所述PE/PET双组分纤维、PP/PE双组分纤维、PE纤维的纤度均为1510旦,长度均为54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芯,其特征在于所述PE/PET双组分纤维、PP/PE双组分纤维、PE纤维的纤度均为6旦,长度均为10MM。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
4、述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化学纤维的预处理及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化学纤维的混合成型步骤,所述化学纤维的预处理步骤为将化学纤维进行开松分散成单根纤维、抽吸;所述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化学纤维的混合步骤为将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送入模穴模轮装置中,接着通过热风加热将预处理过的化学纤维送入模穴模轮装置中与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混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20160。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加热方式有为油浴加热或电加热或红外加热。权利要求书CN104083799A1/3页3一种吸收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
5、001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收芯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诸如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卫生巾等一次性吸收性物品是众所周知的,这种吸收性物品主要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体及不透液性底层,该吸收体用于吸收和保持人体排泄液,如尿液、经血,透液性面层用于与身体接触时提供舒适和干爽的感觉,同时允许液体自由通过,进入下层的吸收体,不透液性底层用于将吸收液体保持在吸收体中,从而防止被吸收的液体弄脏穿戴者的裤子。传统的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吸收体一般由卫生纸包裹吸收芯组成,所述吸收芯由绒毛浆混合高吸水性树脂组成,这种结构设计的一次性吸收物品吸液效果较好,但由于吸收芯的绒毛浆与。
6、高吸水性树脂均没有拉伸力,制得的吸收芯容易出现断裂、结团的问题。0003传统的吸收芯,其制备方法一般包括将绒毛浆粉碎、输入模穴模轮装置中,加入高分子材料,进行成型,接着通过转移吸附装置吸附,并转移输送到皮带上,在输送的过程中在吸收芯上部覆盖一层无纺布,通过喷胶的方式使吸收芯与无纺布粘合,接着输入压光装置压紧、平整,最后进行后处理。利用传统的吸收芯制备方法制得的吸收芯容易结团、断裂。发明内容0004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容易结团、断裂,节省资源、成本较低的吸收芯,同时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的所述吸收芯的制备方法。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吸收芯,具有按。
7、以下重量比混合的原料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化学纤维2050075580。0006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吸收芯具有按照以下重量比混合的原料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化学纤维404515。0007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化学纤维为PE/PET双组分纤维或PP/PE双组分纤维或PE纤维。0008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PE/PET双组分纤维、PP/PE双组分纤维、PE纤维的纤度均为1510旦,长度均为540MM。0009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PE/PET双组分纤维、PP/PE双组分纤维、PE纤维的纤度均为6旦,长度均为10MM。0010以上所述的吸收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化学纤维的预处理及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化学纤维的混合成型步骤。
8、,所述化学纤维的预处理步骤为将化学纤维进行开松分散成单根纤维、抽吸;所述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化学纤维的混合步骤为将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送入模穴模轮装置中,接着通过热风加热将预处理过的化学纤维送入模穴模轮装置中与高吸水性树脂、绒毛浆混合。说明书CN104083799A2/3页40011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热风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20160。0012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热风加热方式有为油浴加热或电加热或红外加热。0013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吸收芯的原料中含有化学纤维组分,通过热风加热与其他组分混合,使得吸收芯具有较好的粘合力及具备较强的拉伸力,制得的吸收芯整体不容易断裂,也不。
9、易结团,热风加热温度控制在120160,可以获得较好的粘合效果及较强的较为合适的生产速度,温度小于120,化学纤维的熔融区域变小,结晶不完善,导致粘合效果差,拉伸强度差,而温度大于160,会使热熔纤维在结晶过程中,结晶颗粒度大而发脆,拉伸时纤维交叉点上应力集中造成纤维粘合力变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吸收芯的制备方法相比,无需喷胶,节省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热风加热,使化学纤维发挥粘合作用,化学纤维优选的为PE/PET双组分纤维或PP/PE双组分纤维或PE纤维,当其纤度均为6旦,长度均为10MM可以发挥更佳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0014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
10、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0015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采用的试剂和产品也均为可商业获得的。所用试剂的来源、商品名以及有必要列出其组成成分者,均在首次出现时标明。0016实施例一一种吸收芯,具有按以下重量混合的原料高吸水性树脂40KG、绒毛浆45KG、PE/PET双组分纤维15KG,所述PE/PET双组分纤维的纤度为6旦,长度为10MM。0017其制备方法为对PE/PET双组分纤维进行开松分散成单根纤维,抽吸处理,然后对绒毛浆进行粉碎处理,接着将绒毛浆输入模穴模轮装置中,加入高吸水性树脂,通。
11、过电加热产生热风将PE/PET双组分纤维送入模穴模轮装置中与绒毛浆、高吸水性树脂混合,成型,所述电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45。接着输送到皮带上进行后续常规处理。0018实施例二一种吸收芯,具有按以下重量混合的原料高吸水性树脂20KG、绒毛浆10KG、PP/PE双组分纤维70KG,所述PP/PE双组分纤维的纤度为6旦,长度为15MM。0019其制备方法为对PP/PE双组分纤维进行开松分散成单根纤维,抽吸处理,然后对绒毛浆进行粉碎处理,接着将绒毛浆输入模穴模轮装置中,加入高吸水性树脂,通过电加热产生热风将PP/PE双组分纤维送入模穴模轮装置中与绒毛浆、高吸水性树脂混合,成型,所述电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5。
12、0。接着输送到皮带上进行后续常规处理。0020实施例三一种吸收芯,具有按以下重量混合的原料高吸水性树脂50KG、PP/PE双组分纤维50KG,所述PP/PE双组分纤维的纤度为6旦,长度为20MM。0021其制备方法为对PP/PE双组分纤维进行开松分散成单根纤维,抽吸处理,然后将高吸水性树脂送入说明书CN104083799A3/3页5模穴模轮中,通过电加热产生热风将PP/PE双组分纤维送入模穴模轮装置中与高吸水性树脂混合,成型,所述电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50。接着输送到皮带上进行后续常规处理。0022所述热风加热方式可以为现有技术公知道的加热方式,如油浴加热或电加热或红外加热。0023本发明吸收芯。
13、的原料中含有化学纤维组分,通过热风加热与其他组分混合,使得吸收芯具有较好的粘合力及具备较强的拉伸力,制得的吸收芯整体不容易断裂,也不易结团,热风加热温度控制在120160,可以获得较好的粘合效果及较强的较为合适的生产速度,温度小于120,化学纤维的熔融区域变小,结晶不完善,导致粘合效果差,拉伸强度差,而温度大于160,会使热熔纤维在结晶过程中,结晶颗粒度大而发脆,拉伸时纤维交叉点上应力集中造成纤维粘合力变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吸收芯的制备方法相比,无需喷胶,节省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热风加热,使化学纤维发挥粘合作用,化学纤维优选的为PE/PET双组分纤维或PP/PE双组分纤维或PE纤维,当其纤度均为6旦,长度均为10MM可以发挥更佳的作用。0024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说明书CN10408379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