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217628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37175.1

申请日:

2014.07.09

公开号:

CN104116966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4; A61P15/00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申请人:

鲁翠红

发明人:

鲁翠红

地址:

262500 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前史路何官中心卫生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由薏苡仁、当归、陈皮、香附、益母草、白术、太白花、地丁、甘草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女娄菜30-50份、一包花20-40份、薏苡仁20-40份、大花柳叶菜20-40份、陈皮15-25份、白术15-25份、太白花15-25份、厚朴15-25份、九里根8-15份、化橘红8-15份、甘草8-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女娄菜40份、一包花30份、薏苡仁30份、大花柳叶菜30份、陈皮20份、白术20份、太白花20份、厚朴20份、九里根12份、化橘红12份、甘草10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是妇科常见疾病。西药治疗主要使用雌激素、孕激素来调整月经周期,口服克罗米芬促排卵,但疗效不一且副作用大。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薏苡仁、当归、陈皮、香附、益母草、白术、太白花、地丁、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制备本发明中药制剂由下述原料药制成:薏苡仁20-40份、当归20-40份、陈皮15-25份、香附15-25份、益母草15-25份、白术15-25份、太白花15-25份、地丁8-15份、甘草8-15份。
本发明中药制剂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薏苡仁30份、当归30份、陈皮20份、香附20份、益母草20份、白术20份、太白花20份、地丁12份、甘草12份。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肺、肾经。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等。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痈疽疮疡。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用于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等。
香附:辛、甘、微苦、平。归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安胎。用于胁肋胀痛、脘腹痞满疼痛,经行腹痛等。
益母草:辛、苦。归肝、肾、心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经闭,难产,产后血晕,跌打损伤,水肿等症。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脾虚水停,而为痰饮、水肿、小便不利,胎动不安等。
太白花:淡、平。归肝、胃经。平肝明目,止血调经。用于风阳上扰,头晕目眩,偏头痛,目疾,月经不调,白带等症。
地丁:苦、辛、寒,归肝、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肠痈,丹毒肿痛,蛇毒咬伤等。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本发明中药制剂于2008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65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65例患者中,年龄18-44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2年,平均年龄34.5岁。
2、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月经先期;②月经后期;③月经先后不定期;④月经过少;⑤月经过多;⑥西医诊断为排卵性功能失调子宫出血者。并由如下症状:形体偏胖,胸胁满闷,口淡而腻,苔腻,脉滑,或泛恶痰多,或神疲乏力,面色白,或面部痤疮;月经周期延后,或月经量少、质粘,甚则月经闭阻。
3、治疗方法
3.1处方:薏苡仁30g、当归30g、陈皮20g、香附20g、益母草20g、白术20g、太白花20g、地丁12g、甘草12g。
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4、治疗结果:
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治愈: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
显效:月经周期恢复(28±7)d,月经过多者,经量较治疗前减少1/3或小于100mL,经期恢复在7d以内,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
好转: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经期较治疗前改善,其他症状较治疗前减轻;
无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无改善。
4.2结果:65例患者中,治愈39例(60.0%),显效11例(16.9%),好转10例(15.4%),无效5例(7.7%),总有效率为92.3%。
5、典型病例
5.1刘某,女,35岁。患者自述上环后出现经量明显增多,有血块,淋漓不尽1年,经期10~14天。面色白,痰多,舌淡苔薄,脉滑。诊断为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疗程后,月经来潮,次日经量多,第3天后经量渐减少,继续服用2个疗程,经量正常,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5.2范某,女,22岁,月经不调1年,患者自述胸闷气短,腰腹胀痛不适,饮食减退,四肢乏力,苔白腻,脉滑。诊断为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经期正常,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是由薏苡仁20g、当归20g、陈皮15g、香附15g、益母草15g、白术15g、太白花15g、地丁8g、甘草8g制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是由薏苡仁30g、当归30g、陈皮20g、香附20g、益母草20g、白术20g、太白花20g、地丁12g、甘草12g制成。
实施例3,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是由薏苡仁40g、当归40g、陈皮25g、香附25g、益母草25g、白术25g、太白花25g、地丁15g、甘草15g制成。

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96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6966A21申请号201410337175122申请日20140709A61K36/8994200601A61P15/0020060171申请人鲁翠红地址262500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前史路何官中心卫生院72发明人鲁翠红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57摘要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由薏苡仁、当归、陈皮、香附、益母草、白术、太白花、地丁、甘草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

2、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966ACN104116966A1/1页21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女娄菜3050份、一包花2040份、薏苡仁2040份、大花柳叶菜2040份、陈皮1525份、白术1525份、太白花1525份、厚朴1525份、九里根815份、化橘红815份、甘草8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女娄菜40份、一包花30份、薏苡仁30份、大花柳叶菜30份、陈皮20份、白术20份、太白花20份、厚朴20份、九里根12份、化橘红12份、甘草10份。权利要求书CN104116966A1/。

3、3页3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0002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是妇科常见疾病。西药治疗主要使用雌激素、孕激素来调整月经周期,口服克罗米芬促排卵,但疗效不一且副作用大。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0004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薏苡仁、当归、陈皮、香附。

4、、益母草、白术、太白花、地丁、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制剂由下述原料药制成薏苡仁2040份、当归2040份、陈皮1525份、香附1525份、益母草1525份、白术1525份、太白花1525份、地丁815份、甘草815份。0006本发明中药制剂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薏苡仁30份、当归30份、陈皮20份、香附20份、益母草20份、白术20份、太白花20份、地丁12份、甘草12份。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0008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肺、肾经。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等。00。

5、09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痈疽疮疡。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用于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等。0010香附辛、甘、微苦、平。归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安胎。用于胁肋胀痛、脘腹痞满疼痛,经行腹痛等。0011益母草辛、苦。归肝、肾、心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经闭,难产,产后血晕,跌打损伤,水肿等症。0012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脾虚水停,而为痰饮、水肿、小便不利,胎动不安等。0013太白花淡、平。。

6、归肝、胃经。平肝明目,止血调经。用于风阳上扰,头晕目眩,偏头痛,目疾,月经不调,白带等症。0014地丁苦、辛、寒,归肝、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肠痈,丹毒肿痛,蛇毒咬伤等。说明书CN104116966A2/3页40015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0016本发明中药制剂于2008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65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00171、一般资料001865例患者中,年龄1844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2年,平均年龄345岁。00192、诊断标准0020诊断依。

7、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0021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月经过多;西医诊断为排卵性功能失调子宫出血者。并由如下症状形体偏胖,胸胁满闷,口淡而腻,苔腻,脉滑,或泛恶痰多,或神疲乏力,面色白,或面部痤疮;月经周期延后,或月经量少、质粘,甚则月经闭阻。00223、治疗方法002331处方薏苡仁30G、当归30G、陈皮20G、香附20G、益母草20G、白术20G、太白花20G、地丁12G、甘草12G。0024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00254、治疗结果0026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8、0027治愈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0028显效月经周期恢复287D,月经过多者,经量较治疗前减少1/3或小于100ML,经期恢复在7D以内,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0029好转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经期较治疗前改善,其他症状较治疗前减轻;0030无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无改善。003142结果65例患者中,治愈39例600,显效11例169,好转10例154,无效5例77,总有效率为923。00325、典型病例003351刘某,女,35岁。患者自述上环后出现经量明显增多,有血块,淋漓不尽1年,经期1014天。面色白,痰多,舌淡苔薄,脉滑。诊断为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服用本。

9、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疗程后,月经来潮,次日经量多,第3天后经量渐减少,继续服用2个疗程,经量正常,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003452范某,女,22岁,月经不调1年,患者自述胸闷气短,腰腹胀痛不适,饮食减退,四肢乏力,苔白腻,脉滑。诊断为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经期正常,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具体实施方式0035实施例1,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是由薏苡仁20G、当归20G、陈皮15G、香附15G、益母草15G、白术15G、太白花15G、地丁8G、甘草8G制成。0036实施例2,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是由薏苡仁30G、当归30G、说明书CN104116966A3/3页5陈皮20G、香附20G、益母草20G、白术20G、太白花20G、地丁12G、甘草12G制成。0037实施例3,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是由薏苡仁40G、当归40G、陈皮25G、香附25G、益母草25G、白术25G、太白花25G、地丁15G、甘草15G制成。说明书CN10411696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