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03149474.9
2003.06.29
CN1565397A
2005.01.19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A61F5/048
邹凤楼;
邹凤楼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苑路326号金都新城16-1-301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其特征为装置设计有竖直架(1)和落地支架(10),竖直架(1)上端有悬杆(17),可对患者作悬垂牵引。竖直架(1)也可绕轴(18)转动,可使原来水平位置时躺卧其上被水平牵引的患者也变为竖直的悬垂牵引方式,此时还可以施加推拿手法,或让患者靠自身腰力进行正向与逆向交替的腰部摇摆,同时提高牵引与按摩效果。
1.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其特征为牵引装置设计 有竖直架(1)和落地支架(10),竖直架(1)连接在落地支架(10) 上,落地支架通过地脚螺栓(21)安装在地面上,竖直架(1)上端 设计有向前垂直竖直架的悬杆(17),悬杆(17)可沿竖直架高度方 向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其特征 为所述的竖直架(1)通过销轴(18)与落地支架上端铰接,且铰接 后竖直架(1)下端距地面有10毫米左右距离,竖直架(1)下端背 面通过销轴(2)铰支有连杆(3),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1) 与连杆(4)铰接在一起,当连杆驱动机构推动连杆(3)时,可推动 竖直架绕销轴(18)转动,使竖直架由原来的铅垂位置转为水平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其特 征为所述的悬杆(17)上垂直连接有导柱(16)和丝杆螺母(13), 丝杆螺母(13)与通过支座(23)安装在竖直架(1)背面的丝杆(14) 构成螺旋副,由同样安装在竖直架背面的小型减速电动机(12)转动丝 杆(14),可驱动丝杆螺母(13),进而推拉悬杆(17)在导柱(16) 导套(15)导向下沿竖直架(1)高度方向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其特 征为所述的竖直架(1)处于铅垂位置时的悬杆(17)正下方地面设 有称重装置(1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其特 征为所述的驱动机构为齿轮传动连杆机构,连杆(4)与齿轮(7)紧 固成一体,并可一起绕轴(6)转动,轴(6)安装在轴座(5)上, 轴座(5)通过螺钉安装在落地支架(10)上,减速电动机(9)也用 螺钉安装在落地支架(10)上,电动机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齿轮(8), 齿轮(8)与齿轮(7)啮合装配,电动机(9)转动,可以推拉连杆 (3),进而推拉竖直架(1)绕销轴(18)转动。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特别是竖直提升人 体上身,使牵引在患者直立状态下以悬垂方式进行的牵引装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人类常见病、多发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牵 引和推拿。牵引是使患者仰卧或者俯卧在床上,对人体腰椎施加水平拉力, 其间患者被迫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推拿则是让患者俯卧在床上,靠医生 手法在有疾患腰椎周围按摩。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疗效,但疗程都比较长, 复发再求医率也比较高。究其原因,牵引治疗是在静态下进行的,虽然椎 间隙被拉大,但对患突出症腰椎间盘没有主动动作,而是被动地慢慢改善 突出腰椎间盘与受压神经根的关系。推拿治疗过程是动态的,但腰椎仅靠 自然放松,而没有施加牵引力,没有椎间隙被拉大以供腰椎间盘活动、突 出部分回纳的空间。实际上,如果能使患者直立,通过提升人体上身,由 人体下身重量提供向下拉力,使牵引在患者直立状态下以悬垂方式进行, 就可以很方便地在椎间隙被拉大状态下施加一些按摩,同时提高牵引和推 拿效果。事实上,当使其腰椎处于非承压状态一小段时间后,患者的痛症 就消失了。患者可以在经过短时间悬垂牵引后,用脚轻轻抵住下面接触点, 靠自身腰部力量进行规定的腰部摇摆,也能一定程度地实现在椎间隙被拉 大状态下靠自身韧带与背肌对患突出症腰椎间盘的按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人体上身的牵引装置,从而提供一种 使患者在直立状态下靠人体下身重量进行悬垂牵引,再施加按摩、腰部摇 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的方法。 本发明牵引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牵引装置设计有落地支架和竖 直架,落地支架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上,竖直架与落地支架可以连接 成一体。竖直架上端设计有向前垂直竖直架的悬杆,悬杆上垂直连接有导 柱和丝杆螺母,通过安装在床板背面的小型减速电动机转动丝杆,可驱动 丝杆螺母,进而推动悬杆在同样安装在竖直架背面的导柱导套导向下沿竖 直架高度方向升降。当竖直架有由铅垂位置到水平位置的转换要求时,竖 直架与落地支架通过销轴铰接,但铰接后竖直架下端距地面有10毫米左右 距离。此时竖直架下端背面通过销轴铰支有连杆,连杆在竖直架处于铅垂 位置时起防止竖直架绕销轴摆动的周向定位作用,当需要时,令驱动机构 推动此连杆另一端时,可推动竖直架绕销轴顺时针转动,使竖直架由原来 的铅垂位置转为水平位置,并先拉开竖直架上端原来收拢的支脚,作为竖 直架上端水平位置的支撑。竖直架处于铅垂位置时的悬杆正下方地面设有 称重装置。治疗时,对于尚能行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的患者,可直接 使其站在前述本发明装置的称重装置上,在其上身系上常规牵引用束带, 牵引绳的一端系在悬杆上,操控小型减速电动机,调节悬杆高度,改变患 者双脚自然接触称重装置时称重装置的读数以控制不同疗程牵引力的大 小,读数合理范围为患者体重的2%~20%。以这种悬垂状态牵引一段时间, 患者患处痛感消失以后,医生可对直立的患者的腰部施加由慢到快、由轻 到重的推拿手法,还可以让患者靠自身腰部力量进行正向与逆向交替的腰 部摇摆,以达到同时提高牵引与按摩效果的目的。治疗急性发作、无法直立 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患者的本发明装置,其竖直架与落地支架采用销轴 铰接方式连接,先将本发明装置的竖直架调整为水平位置,然后使患者躺 卧在水平位置的竖直架上,在其上身系上常规牵引用束带,将牵引绳系在 悬杆上,驱动悬杆拉紧牵引绳至确保患者稍后变为悬垂姿势时其腰椎处于 全下身重力牵引状态。通过驱动机构拉动竖直架下端背面的连杆,进而拉 动竖直架绕销轴逆时针转动至铅垂位置,于是患者由躺卧变为直立的、靠 自己下身重力牵引状态,使牵引在患者直立状态下以悬垂方式进行。操控 小型减速电动机调节悬杆高度,使患者双脚接触称重装置,根据称重装置 的读数控制不同疗程牵引力的大小。稍后,同样可施加医生推拿、腰部摇 摆,以提高牵引与按摩效果。治疗后启动驱动机构,使竖直架转回水平位 置,使患者处于躺卧状态, 与传统的牵引、推拿治疗方法和装置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在比 较短的时间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患者站立状态的症状、缩短疗程、提 高疗效的治疗用装置,并提供了一种能经常进行的、操作简单的康复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参照图1描述如下:本发明牵引装置设计有落地支架 (10)和竖直架(1),落地支架通过地脚螺栓(21)安装在地面上,以免 倾翻。竖直架与落地支架可以连接成一体。竖直架(1)上端设计有向前垂 直竖直架的悬杆(17),悬杆(17)上垂直连接有导柱(16)和丝杆螺母(13), 丝杆螺母(13)与通过支座(21)安装在竖直架(1)背面的丝杆(14)构 成螺旋副,丝杆(14)由同样安装在竖直架(1)背面的小型减速电动机(12) 驱动。开动电动机(12),通过丝杆(14)驱动丝杆螺母(13),推拉悬杆 (17)在导柱(16)导套(15)导向下沿竖直架高度方向升降。当竖直架 (1)有由铅垂位置到水平位置的转换要求时,竖直架(1)通过销轴(18) 铰接在落地支架(10)的上端部,铰接后竖直架(1)下端距地面有10毫 米左右距离。此时竖直架下端背面通过销轴(2)铰支有连杆(3),连杆(3) 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1)与连杆(4)铰接在一起。两连杆在竖直架(1) 处于铅垂位置时起防止竖直架绕销轴摆动的周向定位作用,当连杆驱动机 构推拉连杆(3)时,可推拉竖直架绕销轴(18)转动。竖直架(1)处于 铅垂位置时的悬杆(17)正下方地面设有称重装置(19)。本发明实施例连 杆驱动机构设计为齿轮传动连杆机构,连杆(4)与齿轮(7)紧固成一体, 并可一起绕轴(6)转动,轴(6)安装在轴座(5)上,轴座(5)通过螺 钉安装在落地支架(10)上。减速电动机(9)也用螺钉安装在落地支架(10) 上,电动机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齿轮(8),齿轮(8)与齿轮(7)啮合装配。 以竖直架(1)铅垂位置(图1实线位置)为初始位置,启动电动机(9) 驱动主动齿轮(8)顺时针转动,带动齿轮(7)与连杆(4)绕轴(6)逆 时针转动,连在连杆(4)上的连杆(3)被推动,从而推动竖直架(1)绕 销轴(18)顺时针转动,可直至水平位置,即竖直架(1)可由原来的铅垂 位置转为水平位置。此时,拉开竖直架上端原来收拢的支脚(22),作为竖 直架上端水平位置的支撑。悬杆(17)、导柱(16)与导套(15)的强度设 计及其安装保证它们有足够的承受悬杆(17)外端悬垂人体的承载能力。 治疗时,对于尚能行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的患者,可直接让其站 在竖直架(1)为铅垂位置时的称重装置(19)上,在其上身系上常规牵引 用束带,将牵引绳系在悬杆(17)上,启动电动机(12)驱动悬杆(17) 升高,使患者在自己下身重力牵引状态下进行直立悬垂牵引。调节悬杆(17) 高度,改变患者双脚自然接触称重装置(19)时称重装置的读数以控制牵 引力到合适的大小。以这种悬垂状态牵引一段时间,患者患处痛感消失以 后,医生可对直立的患者的腰部施加由慢到快、由轻到重的推拿手法,还 可以让患者靠自身腰部力量进行正向与逆向交替的腰部摇摆,以达到同时 提高牵引与按摩效果的目的。治疗急性发作、无法直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病患者时,先将竖直架(1)与落地支架(10)采用销轴铰接的本发明装置 的竖直架(1)调整为水平位置,然后使患者躺卧在水平位置的竖直架(1) 上,在其上身系上常规牵引用束带,牵引绳系在悬杆(17)上,操控电动 机(12)驱动悬杆(17),拉紧牵引绳至确保患者变为悬垂姿势时其腰椎处 于全下身重力牵引状态。启动电动机(9),通过齿轮(5)驱动齿轮(7) 与连杆(4),拖动连杆(3)拉动竖直架(1)绕销轴(18)转动至铅垂位 置,于是患者由躺卧变为直立的、靠自己下身重力牵引状态。调节悬杆(17) 高度,根据称重装置(19)的读数控制牵引力到合适的大小。稍后,同样 施加医生推拿、腰部摇摆,以提高牵引与按摩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特别是竖直提升人 体上身,使牵引在患者直立状态下以悬垂方式进行的牵引装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人类常见病、多发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牵 引和推拿。牵引是使患者仰卧或者俯卧在床上,对人体腰椎施加水平拉力, 其间患者被迫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推拿则是让患者俯卧在床上,靠医生 手法在有疾患腰椎周围按摩。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疗效,但疗程都比较长, 复发再求医率也比较高。究其原因,牵引治疗是在静态下进行的,虽然椎 间隙被拉大,但对患突出症腰椎间盘没有主动动作,而是被动地慢慢改善 突出腰椎间盘与受压神经根的关系。推拿治疗过程是动态的,但腰椎仅靠 自然放松,而没有施加牵引力,没有椎间隙被拉大以供腰椎间盘活动、突 出部分回纳的空间。实际上,如果能使患者直立,通过提升人体上身,由 人体下身重量提供向下拉力,使牵引在患者直立状态下以悬垂方式进行, 就可以很方便地在椎间隙被拉大状态下施加一些按摩,同时提高牵引和推 拿效果。事实上,当使其腰椎处于非承压状态一小段时间后,患者的痛症 就消失了。患者可以在经过短时间悬垂牵引后,用脚轻轻抵住下面接触点, 靠自身腰部力量进行规定的腰部摇摆,也能一定程度地实现在椎间隙被拉 大状态下靠自身韧带与背肌对患突出症腰椎间盘的按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人体上身的牵引装置,从而提供一种 使患者在直立状态下靠人体下身重量进行悬垂牵引,再施加按摩、腰部摇 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的方法。
本发明牵引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牵引装置设计有落地支架和竖 直架,落地支架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上,竖直架与落地支架可以连接 成一体。竖直架上端设计有向前垂直竖直架的悬杆,悬杆上垂直连接有导 柱和丝杆螺母,通过安装在床板背面的小型减速电动机转动丝杆,可驱动 丝杆螺母,进而推动悬杆在同样安装在竖直架背面的导柱导套导向下沿竖 直架高度方向升降。当竖直架有由铅垂位置到水平位置的转换要求时,竖 直架与落地支架通过销轴铰接,但铰接后竖直架下端距地面有10毫米左右 距离。此时竖直架下端背面通过销轴铰支有连杆,连杆在竖直架处于铅垂 位置时起防止竖直架绕销轴摆动的周向定位作用,当需要时,令驱动机构 推动此连杆另一端时,可推动竖直架绕销轴顺时针转动,使竖直架由原来 的铅垂位置转为水平位置,并先拉开竖直架上端原来收拢的支脚,作为竖 直架上端水平位置的支撑。竖直架处于铅垂位置时的悬杆正下方地面设有 称重装置。治疗时,对于尚能行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的患者,可直接 使其站在前述本发明装置的称重装置上,在其上身系上常规牵引用束带, 牵引绳的一端系在悬杆上,操控小型减速电动机,调节悬杆高度,改变患 者双脚自然接触称重装置时称重装置的读数以控制不同疗程牵引力的大 小,读数合理范围为患者体重的2%~20%。以这种悬垂状态牵引一段时间, 患者患处痛感消失以后,医生可对直立的患者的腰部施加由慢到快、由轻 到重的推拿手法,还可以让患者靠自身腰部力量进行正向与逆向交替的腰 部摇摆,以达到同时提高牵引与按摩效果的目的。治疗急性发作、无法直立 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患者的本发明装置,其竖直架与落地支架采用销轴 铰接方式连接,先将本发明装置的竖直架调整为水平位置,然后使患者躺 卧在水平位置的竖直架上,在其上身系上常规牵引用束带,将牵引绳系在 悬杆上,驱动悬杆拉紧牵引绳至确保患者稍后变为悬垂姿势时其腰椎处于 全下身重力牵引状态。通过驱动机构拉动竖直架下端背面的连杆,进而拉 动竖直架绕销轴逆时针转动至铅垂位置,于是患者由躺卧变为直立的、靠 自己下身重力牵引状态,使牵引在患者直立状态下以悬垂方式进行。操控 小型减速电动机调节悬杆高度,使患者双脚接触称重装置,根据称重装置 的读数控制不同疗程牵引力的大小。稍后,同样可施加医生推拿、腰部摇 摆,以提高牵引与按摩效果。治疗后启动驱动机构,使竖直架转回水平位 置,使患者处于躺卧状态,
与传统的牵引、推拿治疗方法和装置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在比 较短的时间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患者站立状态的症状、缩短疗程、提 高疗效的治疗用装置,并提供了一种能经常进行的、操作简单的康复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参照图1描述如下:本发明牵引装置设计有落地支架 (10)和竖直架(1),落地支架通过地脚螺栓(21)安装在地面上,以免 倾翻。竖直架与落地支架可以连接成一体。竖直架(1)上端设计有向前垂 直竖直架的悬杆(17),悬杆(17)上垂直连接有导柱(16)和丝杆螺母(13), 丝杆螺母(13)与通过支座(21)安装在竖直架(1)背面的丝杆(14)构 成螺旋副,丝杆(14)由同样安装在竖直架(1)背面的小型减速电动机(12) 驱动。开动电动机(12),通过丝杆(14)驱动丝杆螺母(13),推拉悬杆 (17)在导柱(16)导套(15)导向下沿竖直架高度方向升降。当竖直架 (1)有由铅垂位置到水平位置的转换要求时,竖直架(1)通过销轴(18) 铰接在落地支架(10)的上端部,铰接后竖直架(1)下端距地面有10毫 米左右距离。此时竖直架下端背面通过销轴(2)铰支有连杆(3),连杆(3) 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1)与连杆(4)铰接在一起。两连杆在竖直架(1) 处于铅垂位置时起防止竖直架绕销轴摆动的周向定位作用,当连杆驱动机 构推拉连杆(3)时,可推拉竖直架绕销轴(18)转动。竖直架(1)处于 铅垂位置时的悬杆(17)正下方地面设有称重装置(19)。本发明实施例连 杆驱动机构设计为齿轮传动连杆机构,连杆(4)与齿轮(7)紧固成一体, 并可一起绕轴(6)转动,轴(6)安装在轴座(5)上,轴座(5)通过螺 钉安装在落地支架(10)上。减速电动机(9)也用螺钉安装在落地支架(10) 上,电动机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齿轮(8),齿轮(8)与齿轮(7)啮合装配。 以竖直架(1)铅垂位置(图1实线位置)为初始位置,启动电动机(9) 驱动主动齿轮(8)顺时针转动,带动齿轮(7)与连杆(4)绕轴(6)逆 时针转动,连在连杆(4)上的连杆(3)被推动,从而推动竖直架(1)绕 销轴(18)顺时针转动,可直至水平位置,即竖直架(1)可由原来的铅垂 位置转为水平位置。此时,拉开竖直架上端原来收拢的支脚(22),作为竖 直架上端水平位置的支撑。悬杆(17)、导柱(16)与导套(15)的强度设 计及其安装保证它们有足够的承受悬杆(17)外端悬垂人体的承载能力。
治疗时,对于尚能行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的患者,可直接让其站 在竖直架(1)为铅垂位置时的称重装置(19)上,在其上身系上常规牵引 用束带,将牵引绳系在悬杆(17)上,启动电动机(12)驱动悬杆(17) 升高,使患者在自己下身重力牵引状态下进行直立悬垂牵引。调节悬杆(17) 高度,改变患者双脚自然接触称重装置(19)时称重装置的读数以控制牵 引力到合适的大小。以这种悬垂状态牵引一段时间,患者患处痛感消失以 后,医生可对直立的患者的腰部施加由慢到快、由轻到重的推拿手法,还 可以让患者靠自身腰部力量进行正向与逆向交替的腰部摇摆,以达到同时 提高牵引与按摩效果的目的。治疗急性发作、无法直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病患者时,先将竖直架(1)与落地支架(10)采用销轴铰接的本发明装置 的竖直架(1)调整为水平位置,然后使患者躺卧在水平位置的竖直架(1) 上,在其上身系上常规牵引用束带,牵引绳系在悬杆(17)上,操控电动 机(12)驱动悬杆(17),拉紧牵引绳至确保患者变为悬垂姿势时其腰椎处 于全下身重力牵引状态。启动电动机(9),通过齿轮(5)驱动齿轮(7) 与连杆(4),拖动连杆(3)拉动竖直架(1)绕销轴(18)转动至铅垂位 置,于是患者由躺卧变为直立的、靠自己下身重力牵引状态。调节悬杆(17) 高度,根据称重装置(19)的读数控制牵引力到合适的大小。稍后,同样 施加医生推拿、腰部摇摆,以提高牵引与按摩效果。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牵引装置,其特征为装置设计有竖直架(1)和落地支架(10),竖直架(1)上端有悬杆(17),可对患者作悬垂牵引。竖直架(1)也可绕轴(18)转动,可使原来水平位置时躺卧其上被水平牵引的患者也变为竖直的悬垂牵引方式,此时还可以施加推拿手法,或让患者靠自身腰力进行正向与逆向交替的腰部摇摆,同时提高牵引与按摩效果。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