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条凝聚装置及其环锭精纺机.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218752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41971.5

申请日:

2008.08.22

公开号:

CN101654821A

公开日:

2010.02.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1H 1/02申请日:20080822授权公告日:20130417终止日期:2014082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H 1/02申请日:20080822|||公开

IPC分类号:

D01H1/02; D01H1/14

主分类号:

D01H1/02

申请人:

倪 远

发明人:

倪 远

地址:

200063上海市普陀区宁夏路353弄5号23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纱须条凝聚装置及其环锭精纺机,其特征为前罗拉上带有凸起的环形凝聚台阶,凝聚台阶上带有轴向通气的凝聚孔,凝聚台阶的凝聚侧大致定位在纺纱工位处,阻捻压辊紧靠台阶的凝聚侧,与前罗拉组成阻捻钳口,凝聚台阶的导流侧装有导流器。负压气流的方向与纤维的凝聚方向相一致,十分有利于须条中纤维的凝聚。由于气流利用率高、凝聚效率高,所以能提高紧密纺纱设备的综合技术经济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须条凝聚装置,包括前罗拉、前皮辊、阻捻压辊及其加压,其特征为前罗 拉上带有凸起的环形凝聚台阶,凝聚台阶上带有轴向通气的凝聚孔,凝聚 台阶的凝聚侧大致定位在纺纱工位处,阻捻压辊紧靠凝聚台阶的凝聚侧, 与前罗拉组成阻捻钳口,凝聚台阶的导流侧装有导流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须条凝聚装置,其特征为在一个摇架上对应的两个纺 纱工位凝聚台阶相反布置,两个凝聚台阶的凝聚侧之间的距离大致为精纺 机两个纺纱工位的距离减去一个须条的宽度,或者再减去一个导纱动程的 宽度,两个凝聚台阶的导流侧由一个导流器相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须条凝聚装置,其特征为凝聚环内孔布有轴向小通槽, 固定在前罗拉上。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须条凝聚装置,其特征为凝聚环内孔为光孔,固定在 表面布有轴向小通槽的前罗拉上。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须条凝聚装置,其特征为凝聚环内孔布满轴向通槽, 固定在外圆布有轴向通槽的前罗拉上。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须条凝聚装置,其特征为凝聚元件的凝聚侧外圆处带 有倒角或圆角。
7: 一种环锭精纺机,其特征为在牵伸与加捻部分之间带有上述须条凝聚装 置。

说明书


须条凝聚装置及其环锭精纺机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中的纺纱设备,特别是环锭精纺机须条凝聚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环锭精纺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喂入须条的牵伸、加捻和卷绕成形。紧密纱纺纱系统是在环锭精纺机的功能上增加一个凝聚功能,即将已经过牵伸而未加捻的须条利用负压气流使其凝聚为致密的线形体,以便消除加捻时的纺纱三角区。其实现方式是在精纺机的牵伸和加捻装置之间设置一个凝聚装置,把负压气流的能量转换为对须条中纤维的气动凝聚力,然后将紧密地凝聚为致密线形体的须条输送至加捻区加捻继而卷绕成形。这样基本上消除了纺纱三角区,减少了毛羽、增加了强力,提高了纱线品质。 

    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利用负压气流凝聚须条的紧密纺纱技术方案和结构装置,其凝聚方式都是在须条行进的途径中设置一个凝聚区,被驱动的凝聚元件在托持须条同步行进的同时凝聚须条。凝聚元件有抽吸鼓式、带孔皮圈式、网格圈式或织物圈式等形式,负压气流透过凝聚元件而作用于须条,凝聚须条的气流方向基本上与凝聚元件法向一致或者说与须条托持面相垂直。这样的气流方向是不利于凝聚须条的,因为只有负压气流中的横向分量才是促使纤维横向移动并向着凝聚中心集合的动力。为此,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紧密纺纱技术方案和装置中,采用了在凝聚区上方适当位置设置一个被称为气流导向器或偏转屏的导流元件,以便间接地增加凝聚气流的横向分量,改善凝聚效果。 

    显然,上述利用负压气流凝聚须条的技术方案中,负压气流的运动方向与被凝聚须条中纤维的运动方向两者是不一致的,在没有导流元件时两者基本上是垂直交叉的;在设置导流元件后虽然改变了部分气流方向,但两者仍然具有一定的夹角。因此,现有技术中,负压气流在凝聚过程中对须条的凝聚效率较低,往往需要配置较高的负压力和较大的气流流量,才能满足凝聚的需求。负压气流的压力高和流量大,不仅增加了设备配置和能源消耗,即增加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而且,负压风机排出的气流与产生的噪音造成的干扰,对生产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在纺纱凝聚区中直接产生横侧向负压气流使 须条中纤维向单侧凝聚的装置,负压气流的方向与须条中纤维的凝聚方向相一致,对于纤维的凝聚具有较高的气动凝聚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须条凝聚装置,包括前罗拉、、阻捻压辊及其加压,其特征为前罗拉上带有凸起的环形凝聚台阶,凝聚台阶上带有轴向通气的凝聚孔,凝聚台阶的凝聚侧大致定位在纺纱工位处,阻捻压辊紧靠凝聚台阶的凝聚侧,与前罗拉组成阻捻钳口,凝聚台阶的导流侧装有导流器。 

    在一个摇架上对应的两个纺纱工位凝聚台阶相反布置,两个凝聚台阶的凝聚侧之间的距离大致为精纺机两个纺纱工位的距离减去一个须条的宽度,或者再减去一个导纱动程的宽度,两个凝聚台阶的导流侧由一个导流器相连接。 

    经牵伸而未加捻的须条从牵伸装置的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钳口输出,进入凝聚区,须条由前罗拉表面托持,基本上与前罗拉同步行进,凝聚台阶的导流侧与导流器的组合使须条途经区段产生横侧向负压气流,将须条往凝聚台阶的凝聚侧集聚,阻捻压辊紧靠凝聚台阶的凝聚侧与前罗拉组成阻捻钳口,凝聚作用一直持续到阻捻钳口之下。阻捻钳口输出致密的须条,进入加捻区加捻,基本上消除了加捻三角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牵伸、凝聚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罗拉、前皮辊、阻捻压辊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如下说明: 

    在图1中,普通环锭精纺机后、中、前罗拉与后、中、前皮辊组成牵伸系统,凝聚区位于前罗拉4前皮辊1组成前钳口线的下游,阻捻压辊3位于前罗拉4的前下方,前罗拉4与阻捻压辊3组成阻捻握持钳口。 

    前罗拉4上带有轴向通气凝聚孔6的凝聚台阶7,轴向通孔的直径由纺纱的纤维品种和纱线细度而定,一般为0.4~1.5毫米。 

    前罗拉4上凝聚台阶7可以由凝聚环与前罗拉组合,有三种组合方法: 

    1、凝聚环内孔布有轴向通槽,固定在前罗拉2上; 

    2、凝聚环内孔为光孔,固定在外圆布有轴向通槽的前罗拉2上; 

    3、凝聚环内孔布满轴向通槽,固定在外圆布有轴向通槽的前罗拉2上。 

    导流器2位于凝聚台阶7的导流侧,导流器2上带有负压气源连接口5。负压气源连接口可以从前罗拉前部或后部延伸。 

    在图2中,一个摇架上的两个纺纱工位的凝聚台阶7在前罗拉4上为左右相反布置,两个凝聚台阶7的凝聚侧之间的距离L,大致为精纺机两个纺纱工位的距离减去一个须条的宽度,在有导纱动程时再减去一个导纱动程。 

    两个凝聚台阶7的导流侧通过一个导流器2相连接。导流器2紧靠凝聚台阶7的导流侧,在须条经过凝聚台阶7的凝聚侧区段,对应导流侧的导流器2上开有导流口,导流口始终对应于凝聚区段,使凝聚气流透过导流器2和凝聚台阶7的凝聚孔6仅作用于需要凝聚的区段

    阻捻压辊3外圈为丁腈或其他工程材料,其与前罗拉4组成阻捻钳口握持凝聚后的须条。 

    一档阻捻压辊3的两个内侧面之距离,略小于L,以使阻捻压辊3内侧能紧靠凝聚侧,握持凝聚后的须条。同时,为使阻捻压辊3压下时易于进入,在凝聚台阶7的凝聚侧外圆处带有倒角或圆角。 

    阻捻压辊3得到摇架的直接或间接加压。 

    在前皮辊和阻捻压辊之间的凝聚区,离开前罗拉表面上方可以设置弧形的气流导向罩板,用以把气流导向凝聚孔,导向罩板可以用透明材料制作。 

    一种环锭精纺机,在牵伸与加捻部分之间带有上述须条凝聚装置。 

    经过牵伸的须条离开前罗拉4前皮辊1握持钳口后,进入凝聚区,受到凝聚孔6中负压气流的凝聚,须条中的纤维向凝聚台阶7的凝聚侧凝聚,凝聚作用一直持续到阻捻钳口之下,被凝聚的须条进入加捻区加捻,最后卷绕到纱管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须条凝聚纺纱装置,由于气流利用率高、凝聚效率高,所以在气流源的配置上,可以应用较低负压和较小流量的独立气流源;也可以在适当提高吸落棉管道风压风量后,凝聚用负压与吸落棉吸风共用一个负压源。因此本发明能有效减少负压设备的配置和能源消耗,大幅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还能减小负压气源噪音和空气扰动对工作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紧密纺纱设备的综合技术经济性能。 

    

须条凝聚装置及其环锭精纺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须条凝聚装置及其环锭精纺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须条凝聚装置及其环锭精纺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须条凝聚装置及其环锭精纺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须条凝聚装置及其环锭精纺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纱须条凝聚装置及其环锭精纺机,其特征为前罗拉上带有凸起的环形凝聚台阶,凝聚台阶上带有轴向通气的凝聚孔,凝聚台阶的凝聚侧大致定位在纺纱工位处,阻捻压辊紧靠台阶的凝聚侧,与前罗拉组成阻捻钳口,凝聚台阶的导流侧装有导流器。负压气流的方向与纤维的凝聚方向相一致,十分有利于须条中纤维的凝聚。由于气流利用率高、凝聚效率高,所以能提高紧密纺纱设备的综合技术经济性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