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215334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8371.7

申请日:

2014.07.26

公开号:

CN104189620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4; A61P27/02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申请人:

宋永花

发明人:

宋永花

地址:

036900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金象药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代理人:

郑晋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是由下列药物制备而成的:生地、菌陈、防己、薏苡仁、防风、白芷、地肤子、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焦山栀、丹皮、荆芥,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的:
生地10克  菌陈12克  防己12克  薏苡仁30克  防风10克  白芷10克  地肤子30克  金银花12克      连翘12克  鱼腥草30克  焦山栀6克  丹皮15克  荆芥10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用水煎服成汤剂口服。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结膜炎是以细胞浸融与渗出为特征的结膜炎症。为眼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病情迁延,常双眼发病,无季节性,视力不受影响。临床以眼分泌物增多与结膜充血为主要症状。中医所称的“暴风客热”、“天行赤眼”、“目痒”、“赤丝虬脉”等均属于结膜炎范畴,基本病机为风热邪毒侵目所致。
    临床上治疗结膜炎较为棘手,一般的治疗外用西药眼药水滴眼治疗,治标不治本,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任何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
生地10克  菌陈12克  防己12克  薏苡仁30克  防风10克  白芷10克  地肤子30克  金银花12克  连翘12克  鱼腥草30克  焦山栀6克  丹皮15克  荆芥10克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内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
本发明的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
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中医认为结膜炎治疗应以清热凉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为治疗原则。方中生地、丹皮清热凉血;菌陈、焦山栀清肝泻热;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白芷清热解毒止痒;荆芥、防风、薏苡仁、地肤子、防己祛风除湿。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疗效好、见效快、服用方便、无副作用,对结膜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69例患者对本发明药物进行临床观察。
69例病人中,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痊愈者20例,二个疗程痊愈者21例,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26例,无效2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疗效标准:显效:结膜充血、眼分泌物、眼痒症状消失;有效:结膜充血、眼分泌物、眼痒症状缓减或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表1   治疗后疗效统计结果

患者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一个疗程痊愈者2018(90)2(10)0(0)20(100)二个疗程痊愈者2115(71.4)6(29.6)0(0)21(100)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2812(42.3)14(50)2(7.7)26(92.3)总计6945(65.2)22(31.9)2(2.9)67(97.1)

具体实施方式
生地10克  菌陈12克  防己12克  薏苡仁30克  防风10克  白芷10克  地肤子30克  金银花12克  连翘12克  鱼腥草30克  焦山栀6克  丹皮15克  荆芥10克   
    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煎成汤剂,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620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620A21申请号201410358371722申请日20140726A61K36/8994200601A61P27/0220060171申请人宋永花地址036900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金象药店72发明人宋永花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代理人郑晋周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57摘要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是由下列药物制备而成的生地、菌陈、防己、薏苡仁、防风、白芷、地肤子、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焦山栀、丹皮、荆芥,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

2、加水500毫升煎至200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620ACN104189620A1/1页21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的生地10克菌陈12克防己12克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地肤子3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鱼腥草30克焦山栀6克丹皮15克荆芥10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用水煎服成汤剂口服。权利要求书CN104189620A1/2页3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

3、一种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结膜炎的中药。0002背景技术结膜炎是以细胞浸融与渗出为特征的结膜炎症。为眼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病情迁延,常双眼发病,无季节性,视力不受影响。临床以眼分泌物增多与结膜充血为主要症状。中医所称的“暴风客热”、“天行赤眼”、“目痒”、“赤丝虬脉”等均属于结膜炎范畴,基本病机为风热邪毒侵目所致。0003临床上治疗结膜炎较为棘手,一般的治疗外用西药眼药水滴眼治疗,治标不治本,达不到治疗的目的。0004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任何副作用的中药制剂。0005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生地10克菌陈12克防己12克薏苡仁。

4、3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地肤子3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鱼腥草30克焦山栀6克丹皮15克荆芥10克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内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0006本发明的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0007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每日两次,早晚空服。0008中医认为结膜炎治疗应以清热凉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为治疗原则。方中生地、丹皮清热凉血;菌陈、焦山栀清肝泻热;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白芷清热解毒止痒;荆芥、防风、薏苡仁、地肤子、防己祛风除湿。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00。

5、09本发明的药物疗效好、见效快、服用方便、无副作用,对结膜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0010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69例患者对本发明药物进行临床观察。001169例病人中,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痊愈者20例,二个疗程痊愈者21例,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26例,无效2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早晚空服。疗效标准显效结膜充血、眼分泌物、眼痒症状消失;有效结膜充血、眼分泌物、眼痒症状缓减或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0012表1治疗后疗效统计结果患者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一个疗程痊愈者2018902100020100二个疗程痊愈者211571462960021100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2812423145027726923总计69456522231922967971说明书CN104189620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生地10克菌陈12克防己12克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地肤子3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鱼腥草30克焦山栀6克丹皮15克荆芥10克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煎成汤剂,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说明书CN10418962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