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0003313.0
2014.02.11
CN104838532A
2015.08.12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10/04申请日:20140211|||公开
H01M10/04; H01M2/20
H01M10/04
株式会社LG化学
权盛振; 金东明; 金基雄
韩国首尔
10-2013-0015372 2013.02.13 KR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陈海涛; 穆德骏
本发明提供电池单元,其具有电池壳和其中安装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具有其中正极、负极和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膜被层压的结构,所述电池单元的特征在于,在电极组件的外表面中,与电极端子相邻且彼此面反的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具有其中形成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尺寸在电极组件的向外方向上增加。
1. 一种电池单元,其被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包含正极、负极和分别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的电极组件安装在电池壳中,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在其外表面中,在其与电极端子相邻的相反表面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处设置有尺寸向外增加的凹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包含两个以上的电极组,各个电极组包含依次堆叠的第一电极、隔膜和第二电极,所述电极组以其中将隔膜置于电极组之间的状态进行堆叠,且至少一个电极组设置有形成凹陷所必需的开口。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包含无开口的基本电极组和一个以上各自具有开口的钻孔的电极组,所述基本电极组和所述钻孔的电极组被堆叠。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包含基本电极组和两个以上钻孔的电极组,且按开口尺寸增加的顺序将钻孔的电极组堆叠在基本电极组上。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钻孔的电极组的开口具有圆形平面形状、椭圆形平面形状或多边形平面形状。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钻孔的电极组具有相同形状的开口,且进行堆叠使得开口的中心轴彼此对齐。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钻孔的电极组具有相同形状的开口,且进行堆叠使得开口的中心轴相对于电极组件的垂直通过轴倾斜。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钻孔的电极组具有相同形状的开口,且进行堆叠使得开口的一侧内端彼此对齐。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至少两个钻孔的电极组具有不同形状的开口。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基于穿过各个开口中心的最大内径的尺寸确定所述开口的尺寸。11.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钻孔的电极组各自具有相当于所述基本电极组的一个表面的5%~80%面积的开口。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凹陷具有其中凹陷尺寸的增加量在向外的方向上是一致的梯度。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凹陷具有其中凹陷尺寸的增加量在向外的方向上是逐渐增加的梯度。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凹陷具有其中凹陷尺寸的增加量在向外的方向上是逐渐减小的梯度。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电池壳由包含树脂层和金属层的层压片或金属罐形成。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电池壳具有可变形以与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凹陷相对应的电极组件接受单元。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电池单元为锂离子电池单元或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单元。18. 一种电池组,其包含两个以上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元作为单元电池。19. 一种装置,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池组作为电源。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选自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智能平板电脑、笔记本式计算机、轻型电动车辆(LEV)、电动车辆、混合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电动车辆和电力储存装置。
具有不规则结构的电池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不规则结构的电池单元,更特别地涉及被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的电池单元:其中将包含正极、负极和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隔膜的电极组件安装在电池壳中,其中电极组件在其外表面中,在其与电极端子相邻的相反表面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处设置有尺寸向外增加的凹陷。 背景技术 基于其外观,通常可以将锂二次电池分类为圆柱电池、棱柱电池或袋状电池。基于电解质的类型,还可以将锂二次电池分类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 近来移动装置小型化的趋势已经增加了对于具有小厚度的棱柱电池或袋状电池的需求。特别地,大量的关注目前集中在这种袋状电池,因为可以容易地更改袋状电池的形状、袋状电池的制造成本低且袋状电池是轻质的。 通常,袋状电池为在封闭状态的电池壳中具有电极组件和电解质的电池,所述电池壳由包含树脂层和金属层的层压片制成。可以将安装在电池壳中的电极组件构造为具有果冻卷(卷绕)型结构、堆叠型结构或组合(堆叠/折叠)型结构。 图1为代表性显示包含堆叠型电极组件的袋状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1,袋状二次电池10包含电极组件30、从电极组件30伸 出的电极极耳40和50、焊接至电极极耳40和50的电极引线60和70以及在其中安装电极组件30的电池壳20。 电极组件30为被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的发电元件,在该结构中,将正极和负极以其中将隔膜分别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状态依次进行堆叠。将电极组件30构造为具有堆叠型结构或堆叠/折叠型结构。电极极耳40和50从电极组件30的电极板延伸。电极引线60和70例如通过焊接电连接至从各电极板延伸的电极极耳40和50。电极引线60和70从电池壳20中部分向外露出。另外,将绝缘膜80部分地附着于电极引线60和70各自的顶部和底部从而改进电极引线60和70与电池壳20间的密封,且另外改进电绝缘状态。 电池壳20由铝层压片制成。电池壳20提供其中安装电极组件30的空间。通常将电池壳20构造为具有袋状。在如图1中示出的堆叠型电极组件30中,将电池壳20的内部上端与电极组件30隔开,使得正极极耳40和负极极耳50可以分别与电极引线60和70连接。 然而近年来,根据超薄型设计或各种其他设计的趋势变化,已经需求新型电池单元。 另外,可以将上述电池单元构造为包含具有相同尺寸或相同容量的电极组件。为此,考虑到应用电池单元的装置的设计,为了制造具有新结构的电池单元,可能有必要降低电池单元的容量或修改装置的设计,使得装置的尺寸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具有不同尺寸的电池单元堆叠为电池组,这在一些现有技术中公开。然而,所述电池组被构造为具有其中将电池单元进行堆叠的结构。为此,在堆叠的电池单元间不发生电化学反应。结果,电池组的厚度可能增加,且由于电池组增加的厚度而可以导致电池组的容量降低。 另外,在电池单元设计的修改期间,电连接可能是复杂的,结果是可能难以制造满足期望条件的电池单元。 因此,对于根据应用电池单元的装置的形状可适用的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电池单元有高的需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已经完成了本发明以解决以上问题和尚未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被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的电池单元,在该结构中可以将电池单元安装在装置的各种形状和空间中,由此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装置的内部空间,且除装置的矩形外部结构以外,可以有效地将电池单元安装在装置的各种外部结构中。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提供被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的电池单元可以实现以上和其他目的:其中将包含正极、负极和分别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的电极组件安装在电池壳中,其中电极组件在其外表面中,在其与电极端子相邻的相反表面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处设置有尺寸向外增加的凹陷。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单元中,电极组件在其外表面处设置有具有特定结构的凹陷。因此,可以将所述电池单元应用于具有弯曲或突出结构的装置。另外,基于上述特定结构,可以制造具有各种容量和尺寸的电池单元,由此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装置的内部空间。 在本说明书中,“电极组件的与电极端子相邻的相反表面”的意思是,在其中电极组件具有六面体结构、且在电极组件的一个表面处 形成电极端子的情况下,彼此相对且同时与电极组件的一个表面相邻的电极组件的表面。例如,在其中电极组件具有长方体结构、且在具有相对小宽度的电极组件的一个表面处形成电极端子的情况下,电极组件的相反表面可以为具有最大面积且同时与电极组件的一个表面相邻的电极组件的前面和背面。 在具体实例中,电极组件可以包含两个以上的电极组,各电极组包含依次堆叠的第一电极、隔膜和第二电极,对所述电极组以其中隔膜置于电极组之间的状态进行堆叠,且至少一个电极组可以设置有形成凹陷所必需的开口。具体地,电极组件可以包含无开口的基本电极组和一个以上各自具有开口的钻孔的电极组,对基本电极组和钻孔的电极组进行堆叠。更具体地,电极组件可以包含基本电极组和两个以上钻孔的电极组,且可以按其中开口的尺寸增加的顺序将钻孔的电极组堆叠在基本电极组上。 可以基于穿过各个开口中心的最大内径的尺寸确定开口的尺寸,且钻孔的电极组各自可以具有相当于基本电极组的一个表面的5%~80%面积的开口。 可以考虑装置的相应形状选择钻孔的电极组的开口的形状。例如,钻孔的电极组的开口可以具有圆形平面形状、椭圆形平面形状或多边形平面形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钻孔的电极组的开口的配置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在其中钻孔的电极组具有相同形状的开口的情况下,可以将钻孔的电极组进行堆叠,使得开口的中心轴彼此对齐。 根据情况,可以将钻孔的电极组进行堆叠,使得开口的中心轴相对于电极组件的垂直通过轴倾斜或开口的一侧内端彼此对齐。 在另一个具体实例中,钻孔的电极组可以具有各种形状的开口。具体地,至少两个钻孔的电极组可以具有不同形状的开口。 因此,基于钻孔的电极组的堆叠方法和开口的形状,凹陷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开口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在其中开口的中心轴彼此对齐的布置中,凹陷可以具有其中凹陷尺寸的增加量在向外的方向上是一致的梯度。 另外,凹陷可以具有其中凹陷尺寸的增加量在向外的方向上是逐渐增加的梯度,或具有其中凹陷尺寸的增加量在向外的方向上是逐渐减小的。 在其中凹陷具有如上所述的各种结构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地将所述电池单元应用于装置的相应形状。另外,可以通过凹陷的尺寸减小装置的内部空间且可以进一步使装置的设计多样化。 在具体的实例中,电池壳可以容易地与具有凹陷的电极组件的形状相对应。具体地,可以由包含树脂层和金属层的层压片或金属罐形成电池壳。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因此,由层压片或金属罐形成的电池壳可以具有可变形的电极组件接受单元从而与电极组件的凹陷相对应,使得在电池单元处形成所述凹陷。 电池壳的外部形状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形成。例如,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堆叠的电极的电极组件安装在电池壳的接受单元中,然后可以将真空施加在接受单元中,使得接受单元收缩,由此使得电池壳变形从而与电极组件的外部形状相对应。 在另一个实例中,可以将与电极组件的凹陷形状相对应的冲模(冲 头)压在具有所述凹陷的电极组件的上端上从而使得电池壳变形。 即,将电极组件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该结构包含具有开口的电极和由堆叠的电极形成的凹陷。当将电极组件安装在电池壳的接受单元中,且然后将真空施加在接受单元中或在接受单元上施加压力时,电池壳收缩并变形从而与电极组件的外部形状相对应。 上述方法可以解决每当改变电极组件的设计时就必须制造新电池壳的问题,且另外抑制应力在电池壳上局部集中的现象。 所述电池单元可以为锂离子电池单元或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单元。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通常锂二次电池包含正极、负极、隔膜和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液。 正极例如可通过如下制造: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合剂的混合物施加至正极集电器上,并对施加的混合物进行干燥。根据需要,还可以向混合物添加填料。 正极活性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层状化合物如锂钴氧化物(LiCoO2)或锂镍氧化物(LiNiO2)或者被一种以上过渡金属置换的化合物;由化学式Li1+xMn2-xO4(其中x=0~0.33)表示的锂锰氧化物或诸如LiMnO3、LiMn2O3或LiMnO2的锂锰氧化物;锂铜氧化物(Li2CuO2);钒氧化物如LiV3O8、LiFe3O4、V2O5和Cu2V2O7;由化学式LiNi1-xMxO2(其中M=Co、Mn、Al、Cu、Fe、Mg、B或Ga,且x=0.01~0.3)表示的Ni位点型锂镍氧化物;由化学式LiMn2-xMxO2(M=Co、Ni、Fe、Cr、Zn或Ta,且x=0.01~0.1)或化学式Li2Mn3MO8(M=Fe、Co、Ni、Cu或Zn)表示的锂锰复合氧化物;化学式的Li被碱土金属离子部分置换的LiMn2O4;二硫化物化合物;或Fe2(MoO4)3。 通常添加导电剂,使得基于包含正极活性材料的化合物的总重量,导电剂为1~30重量%。对于导电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显示高导电性且同时在所施加的电池中不引起任何化学变化即可。例如可以使用如下作为导电剂:石墨诸如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炭黑类如炭黑、乙炔黑、科琴黑、槽法炭黑、炉黑、灯黑或热裂法炭黑;导电纤维诸如碳纤维和金属纤维;金属粉末诸如氟化碳粉末、铝粉或镍粉;导电晶须诸如氧化锌和钛酸钾;导电金属氧化物诸如二氧化钛;或聚亚苯基衍生物。 粘合剂是有助于活性材料与导电剂之间的粘合及与集电器的粘合的成分。基于包含正极活性材料的化合物的总重量,通常以1重量%~30重量%的量添加粘合剂。作为粘合剂的实例,可以使用聚偏二氟乙烯、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CMC)、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磺化的EPDM、丁苯橡胶、氟橡胶和各种共聚物。 填料是用于抑制正极膨胀的任选成分。填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在所施加的电池中不引起化学变化且由纤维材料制成即可。作为填料的实例,可以使用烯烃聚合物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以及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另一方面,通过将负极活性材料施加至负极集电器和干燥而制备负极。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成分选择性地添加至负极活性材料。 例如可以使用如下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碳诸如非石墨化碳和石墨基碳;金属复合氧化物如LixFe2O3(0≤x≤1),LixWO2(0≤x≤1)、SnxMe1-xMe’yOz(Me:Mn、Fe、Pb、Ge;Me’:Al,B,P,Si,周期表的1、2和3族元素,卤素;0<x≤1;1≤y≤3;1≤z≤8);锂金属;锂合金;硅基合金;锡基合金;金属氧化物如SnO、SnO2、PbO、PbO2、Pb2O3、 Pb3O4、Sb2O3、Sb2O4、Sb2O5、GeO、GeO2、Bi2O3、Bi2O4和Bi2O5;导电聚合物如聚乙炔;或Li-Co-Ni基材料。 将隔膜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例如可以使用显示高离子渗透性和高机械强度的绝缘薄膜作为隔膜。隔膜通常具有0.01μm~10μm的孔径和5μm~300μm的厚度。作为用于隔膜的材料,例如使用由具有耐化学性和疏水性的烯烃类聚合物如聚丙烯制成的片或无纺布;玻璃纤维或聚乙烯。在使用固体电解质如聚合物作为电解质的情况中,固体电解质可以起隔膜的作用。 含锂盐的非水电解液由极性有机电解液和锂盐组成。可以使用非水液体电解液、有机固体电解质或无机固态电解质作为电解液。 作为非水液体电解液的实例,可以提及的为:非质子有机溶剂,例如N-甲基-2-吡咯烷酮、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丁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γ-丁内酯、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甲亚砜、1,3-二氧戊环、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氧戊环、乙腈、硝基甲烷、甲酸甲酯、乙酸甲酯、磷酸三酯、三甲氧基甲烷、二氧戊环衍生物、环丁砜、甲基环丁砜、1,3-二甲基-2-咪唑烷酮、碳酸亚丙酯衍生物、四氢呋喃衍生物、醚、丙酸甲酯、丙酸乙酯等。 作为有机固态电解质的实例,可以提及的为:聚乙烯衍生物、聚环氧乙烷衍生物、聚环氧丙烷衍生物、磷酸酯聚合物、聚搅拌赖氨酸、聚酯硫化物、聚乙烯醇、聚偏二氟乙烯和含离子解离基团的聚合物。 作为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实例,可以提及的为:锂(Li)的氮化物、卤化物和硫酸盐,例如Li3N、LiI、Li5NI2、Li3N-LiI-LiOH、LiSiO4、LiSiO4-LiI-LiOH、Li2SiS3、Li4SiO4、Li4SiO4-LiI-LiOH和Li3PO4-Li2S-SiS2。 锂盐为易溶于上述非水电解质中的材料,且可以包括例如LiCl、LiBr、LiI、LiClO4、LiBF4、LiB10Cl10、LiPF6、LiCF3SO3、LiCF3CO2、LiAsF6、LiSbF6、LiAlCl4、CH3SO3Li、CF3SO3Li、(CF3SO2)2NLi、氯硼烷锂、低级脂族羧酸锂、四苯基硼酸锂和酰亚胺。 此外,为了提高充/放电特性和阻燃性,可以向非水电解液中添加例如:吡啶、亚磷酸三乙酯、三乙醇胺、环醚、乙二胺、正甘醇二甲醚、六磷酸三酰胺、硝基苯衍生物、硫、醌亚胺染料、N-取代的唑烷酮、N,N-取代的咪唑烷、乙二醇二烷基醚、铵盐、吡咯、2-甲氧基乙醇、三氯化铝等。根据情况,为了赋予不燃性,非水电解液可以还包含含卤素的溶剂诸如四氯化碳和三氟乙烯。此外,为了提高高温储存特性,非水电解液可以还包含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包含具有上述构造的电池单元的装置作为电源。所述装置可以选自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智能平板电脑、笔记本式计算机、轻型电动车辆(LEV)、电动车辆、混合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电动车辆和电力储存装置。 根据本发明另外的方面,提供包含两个以上具有上述构造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作为单元电池。即,提供被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的电池组,在该结构中作为单元电池的两个以上的电池单元以串联和/或并联相互连接。可以在诸如如下的装置中使用该电池组: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智能平板电脑、笔记本式计算机、轻型电动车辆(LEV)、电动车辆、混合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电动车辆或电力储存装置。 所述装置的结构和制造所述装置的方法在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常规电池单元的范例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包含具有凹陷的电极组件的电池单元的范例图; 图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极组的范例图; 图4为显示电极组堆叠的范例图; 图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和沿A-A’取得的该电极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6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和沿A-A’取得的该电极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7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和沿A-A’取得的该电极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8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和沿A-A’取得的该电极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9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和,沿A-A’取得的该电极组件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10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然而,应该注意,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定。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包含具有凹陷的电极组件的电池单元的结构的范例图。 参照图2,将电池单元100被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将具有尺寸向外增加的凹陷220的电极组件222安装在封闭状态的袋状电池壳120中,使得电连接至电极组件222的正极和负极极耳130和140的两个电极引线132和142向外露出。 图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极组的平面图,且图4为显示电极组的堆叠的范例图。 参照这些图,将基本电极组200构造为具有其中将隔膜190置于第一电极160和第二电极162之间的结构。将第一钻孔的电极组202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在第一电极170和第二电极172中钻孔具有相同尺寸的开口203,且将隔膜191置于第一电极170与第二电极172之间。将第二钻孔的电极组204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在第一电极180和第二电极182中钻孔开口205,且将隔膜192置于第一电极180与第二电极182之间,所述开口205的尺寸大于第一钻孔的电极组202的开口203的尺寸。将第一钻孔的电极组202和第二钻孔的电极组204依次堆叠在基本电极组200上,使得开口203和205的尺寸在堆叠的方向上增加。具体地,在其中将隔膜置于第一钻孔的电极组202与基本电极组200之间的状态下,将第一钻孔的电极组202堆叠在基本电极组200的顶部,且在其中将隔膜置于第二钻孔的电极组204与第一钻孔的电极组202之间的状态下,将第二钻孔的电极组204堆叠在第一钻孔的电极组202的顶部。 图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和沿A-A’取得的该电极组件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5,将电极组件222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将第一钻孔的电极组202和第二钻孔的电极组204进行堆叠,使得第一钻孔的电极组202和第二钻孔的电极组204的具有相同形状的开口的中心轴与电极组件的垂直通过轴C对齐从而形成凹陷220,且随着将第一钻孔的电极组202和第二钻孔的电极组204按凹陷220的尺寸增加的顺序进行堆叠,凹陷220具有其中凹陷220的尺寸在电极组件222的向外方向上以一致的比率增加的梯度G。 图6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和 沿A-A’取得的该电极组件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6,将电极组件322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将第一钻孔的电极组302和第二钻孔的电极组304进行堆叠,使得第一钻孔的电极组302和第二钻孔的电极组304的具有相同形状的开口的中心轴C1和C2相对于电极组件垂直通过轴C以一致的梯度G1倾斜,且在电极组件外侧的相对侧处形成与梯度G1具有相同倾斜的阶梯306。 图7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和沿A-A’取得的该电极组件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7,将电极组件422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将第一钻孔的电极组402和第二钻孔的电极组404进行堆叠,使得第一钻孔的电极组402和第二钻孔的电极组404的具有相同形状的开口的一侧内端基于电极组件的垂直通过轴H彼此对齐。 图8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和沿A-A’取得的该电极组件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8,将电极组件522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将其中钻孔的电极组502进行堆叠,使得钻孔的电极组502的开口的中心轴与电极组件的垂直通过轴C对齐从而形成凹陷520,且随着将钻孔的电极组502按凹陷520的尺寸增加的顺序进行堆叠,凹陷520具有其中凹陷520尺寸的增加在电极组件522的向外方向上逐渐减小的梯度G2。 图9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和沿A-A’取得的该电极组件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9,将电极组件622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将钻孔的电极组602进行堆叠,使得钻孔的电极组602的开口的中心轴与电极 组件的垂直通过轴C对齐从而形成凹陷620,且随着按凹陷620的尺寸增加的顺序将钻孔的电极组602进行堆叠,凹陷620具有其中凹陷620尺寸的增加在电极组件622的向外方向上逐渐增加的梯度G3。 图10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范例图。 参照图10,将电极组件722构造为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将具有圆形开口720的钻孔的电极组和另一个具有多边形开口721的钻孔的电极组进行堆叠。 从图2~图10中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单元可以具有各种尺寸的凹陷。因此,即使在难以安装常规电池单元的装置的空间中也可以容易地安装所述电池单元,且根据装置的内部结构,即使在装置的有限空间中也可以安装具有较大容量的电池单元。因此,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装置的内部空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上述内容为基础,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应用和变化。 工业实用性 由上述说明显而易见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单元具有尺寸向外增加的凹陷,从而可以将所述电池单元应用于各种形状的装置。另外,可以在装置中容易地确保电池单元的安装空间,从而最大化地利用装置的内部空间。另外,可以在装置中安装具有高容量的电池单元,从而进一步使该装置小型化。
《具有不规则结构的电池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不规则结构的电池单元.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电池单元,其具有电池壳和其中安装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具有其中正极、负极和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膜被层压的结构,所述电池单元的特征在于,在电极组件的外表面中,与电极端子相邻且彼此面反的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具有其中形成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尺寸在电极组件的向外方向上增加。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