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4116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7926.0

申请日:

2014.08.08

公开号:

CN104151450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8B 37/16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B 37/16申请日:20140808|||公开

IPC分类号:

C08B37/16; B01J20/22; B01J20/26; B01J20/30; B01J20/281

主分类号:

C08B37/16

申请人: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秦卫东; 郭玉君

地址:

100875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赵青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Ⅰ)所示分子式,其具有较高的手性分离效率。拆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能够对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对映体进行拆分,并且达到基线分离。当n不为0时,其结构中的酰胺-胺基团是一种性质稳定、结构枝化规整、有开放式空腔的树枝大分子,由于其空腔内部形成疏水环境,而且腔内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可以和手性待测物质发生疏水或氢键作用,将其作为间隔臂时,能促进手性对映体和固定相表面的环糊精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Ⅰ)所示分子式:

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
n为0~10的整数;m为2~10的整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准固定相,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内核选自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金纳米材料,银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和聚苯乙烯纳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准固定相,其特征在于,n为1~10的整数。

4.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
b)将步骤a)中的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
n=0;m为2~10的整数。

5.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
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Ⅱ)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
m为2~10的整数;
(D)将步骤C)得到的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
n=1;m为2~10的整数。

6.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
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Ⅱ)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并重复所述反应1~9次,得到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
m为2~10的整数;
(D’)将步骤C’)得到的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
n为2~10的整数;m为2~10的整数。

7.
  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内核选自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金纳米材料,银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和聚苯乙烯纳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8.
  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化合物选自单-6-氧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

说明书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CE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效电分离微柱液相色谱技术。兼具毛细管电泳(CE)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双重分离机理,CEC不仅克服了HPLC中由于压力流本身流速不均匀引起的峰展宽现象,而且柱内无压降,使峰展宽只与溶质扩散系数有关,从而获得了接近于CE水平的高柱效;CEC还具备了HPLC的选择性,既可分离带电物质也可分离中性物质。根据固定相的存在形式,常见的CEC可以分为填充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电色谱和准固定相毛细管电色谱。
其中,填充毛细管电色谱柱实际是将传统色谱填料灌装到毛细管中而成,包括柱塞的烧制,填料的填充等步骤;而整体柱电色谱是在毛细管内进行化学反应聚合而成固定相,这两种类型的电色谱能够提供高的相比,但由于制备过程繁琐,技术性很强,同时由于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气泡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发展。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壁涂制备方法简单,只需在毛细管内壁吸附或键合上一层固定相,但由于其相比过小,使用时很易造成样品超载。
近年来,以纳米材料为准固定相的毛细管电色谱越来越受到关注。将纳米材料用作毛细管电色谱的准固定相有以下优点:①没有最低浓度的限制,分离机理可控;②不受溶剂种类的限制;③避免了存在于整体柱和填充柱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中柱的再生问题,也避免了样品吸附和进样残留(carryover)的问题。基于上述优点,以环糊精为拆分基团的手性准固定相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分离效果不佳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固定相具有较高的手性分离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Ⅰ)所示分子式:

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
n为0~10的整数;m为2~10的整数。
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内核选自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金纳米材料,银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和聚苯乙烯纳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n为1~10的整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
b)将步骤a)中的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
n=0;m为2~10的整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
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Ⅱ)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
m为2~10的整数;
(D)将步骤C)得到的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
n=1;m为2~10的整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
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Ⅱ)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并重复所述反应1~9次,得到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
m为2~10的整数;
(D’)将步骤C’)得到的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
n为2~10的整数;m为2~10的整数。
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内核选自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金纳米材料,银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和聚苯乙烯纳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环糊精化合物选自单-6-氧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Ⅰ)所示分子式,其具有较高的手性分离效率。拆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能够对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对映体进行拆分,并且达到基线分离。当n不为0时,其结构中的酰胺-胺基团是一种性质稳定、结构枝化规整、有开放式空腔的树枝大分子,由于其空腔内部形成疏水环境,而且腔内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可以和手性待测物质发生疏水或氢键作用,将其 作为间隔臂时,能促进手性对映体和固定相表面的环糊精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6~9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的红外吸收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0以及比较例1对于手性物质盐酸维拉帕敏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1~14以及比较例2对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Ⅰ)所示分子式:

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
n为0~10的整数;m为2~10的整数。
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Ⅰ)所示分子式,其具有较高的手性分离效率。拆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能够对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对映体进行拆分,并且达到基线分离。当n不为0时,其结构中的酰胺-胺基团是一种性质稳定、结构枝化规整、有开放式空腔的树枝大分子,由于其空腔内部形成疏水环境,而且腔内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可以和手性待测物质发生疏水或氢键作用,将其作为间隔臂时, 能促进手性对映体和固定相表面的环糊精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Ⅰ)所示分子式。
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优选为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金纳米材料,银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或聚苯乙烯纳米材料,或者以上材料中的任意两种及以上组成的复合纳米材料,更优选为二氧化硅纳米材料;所述磁性纳米材料优选为Fe3S4磁性纳米材料;本发明中,所述纳米材料优选为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优选为2~100nm,更优选为10~20nm。
R优选为甲基或乙基。
CD优选为环糊精,本发明对所述环糊精构型并无限定,可以为α、β、γ、δ-环糊精,优选为β-环糊精。
n为0~10的整数,优选为1~10的整数,更优选为1~3的整数。
m为2~10的整数,优选为2~8的整数,更优选为2~4的整数。
本发明中,所述纳米材料内核通过共价键与分子中的Si-O键相连,环糊精通过共价键与分子中的氨基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
b)将步骤a)中的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
n=0;m为2~10的整数。
首先提供纳米材料内核,本发明对所述纳米材料内核的制备方法并无特殊要求,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中,本发明优选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可由正硅酸乙酯的醇溶液与氨水溶液混合、反应得到。
然后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所述反应优选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甲苯;所述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过量加入即可,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内核的质量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1g:(5mL~10mL);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00℃~120℃,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6h~10h;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提纯,优选的采用离心-超声的方法,具体的,将反应液进行离心得到固体,然后加入乙醇,超声分散后离心,重复上述步骤3~5次。
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后,直接将其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此时得到的式(Ⅰ)所示化合物中,n=0。所述环糊精化合物优选为单-6-氧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所述反应优选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甲醇;所述反应优选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50℃~70℃,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8h~30h;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提纯,优选的采用离心-超声的方法,具体的,将反应液进行离心得到固体,然后加入甲醇,超声分散后离心,重复上述步骤3~5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
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Ⅱ)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
m为2~10的整数;
(D)将步骤C)得到的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其中,得到的式(Ⅰ)所示化合物中,n=1。
在制备得到上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后,将其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Ⅱ)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
m优选为2~10的整数;
首先将所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所述反应优选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甲醇;所述丙烯酸甲酯过量加入即可,优选的,所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的质量与丙烯酸甲酯的体积比为3g:(0.1mL~1mL),更优选为3g:(0.3mL~0.6mL);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30℃~60℃,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4h~50h;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提纯,优选的采用离心-超声的方法,具体的,将反应液进行离心得到固体,然后加入乙醇,超声分散后离心,重复上述步骤3~5次。
得到反应产物后,将其与式(Ⅱ)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所述二胺化合物优选采用缓慢滴加的方式加入;所述二胺化合物过量加入即可;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30℃~60℃,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4h~50h;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提纯,优选的采用离心-超声的方法,具体的,将反应液进行离心得到固体,然后加入乙醇,超声分散后离心,重复上述步骤3~5次。
然后将制备的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此时得到的式(Ⅰ)所示化合物中,n=1。所述反应条件与上述记载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的反应条件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
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
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Ⅱ)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并重复所述反应1~9次,得到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
m为2~10的整数;
(D’)将步骤C’)得到的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其中,得到的式(Ⅰ)所示化合物中,n为2~10的任一整数。
制备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后,重复上述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Ⅱ)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的步骤1~9次,得到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优选的,重复以上反应步骤1~2次。
然后将制备的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n为2~10的任一整数,优选为n=2或3。所述反应条件与上述记载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的反应条件一致。
采用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法对制备得到的固定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成功制备得到具有式(Ⅰ)所示结构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
手性拆分实验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能够对手性分子进行很好的拆分。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在氮气保护下,将10mL正硅酸四乙酯(TEOS,Si(OC2H5)4)乙醇溶液(TEOS与乙醇体积比为2:8)与4mL氨水溶液(氨水溶液用去离子水1:1稀释,13.5%)混合后,常温下搅拌24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4000r/min离心,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固态物,反复5次,105℃烘干后得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产率92.2%。
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a是实施例1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红外吸收曲线。
实施例2
将5.0g实施例1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300mL甲苯,和50mL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500mL的烧瓶中,将得到的混合物超声30min后,在110℃下反应8h。反应后将混合物在4000r/min下离心30min,将上层液体倒出,加入乙醇,再次超声分散30min。将上述离心—超声的洗涤过 程重复5次,所得产品在50℃下真空干燥24h,即可得到硅烷基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记为SIL@PADD G0)。
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b是实施例2制备的SIL@PADD G0的红外吸收曲线。
实施例3
将3.0g实施例2制备的SIL@PADD G0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超声30min使纳米二氧化硅分散,然后将0.5mL丙烯酸甲酯缓缓加入到烧瓶中,在50℃下反应48h。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的产物记为SIL@PADD G0.5。。
将3.0g SIL@PADD G0.5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超声30min使纳米二氧化硅分散,然后将2.2mL乙二胺缓缓加入到烧瓶中,混合物在50℃的条件下反应48h,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酰胺-胺接枝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记为SIL@PADD G1.0),接枝率为15.84%。
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c是实施例3制备的SIL@PADD G0.5的红外吸收曲线,曲线d是实施例3制备的SIL@PADD G1.0的红外吸收曲线。
实施例4
将3.0g实施例2制备的SIL@PADD G1.0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超声30min使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分散,然后将0.6mL丙烯酸甲酯缓缓加入到烧瓶中,在50℃下反应48h。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的产物记为SIL@PADD G1.5。
将上述制备的SIL@PADD G1.53.0g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超声30min使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分散,然后将2.6mL乙二胺缓缓加入到烧瓶中,混合物在50℃的条件下反应48h后,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 24h,制备得到2代聚酰胺-胺接枝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记为SIL@PADD G2.0),接枝率36.54%。
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e是实施例4制备的SIL@PADD G1.5的红外吸收曲线,曲线f是实施例4制备的SIL@PADD G2.0的红外吸收曲线。
实施例5
将实施例3制备的SIL@PADD G2.03.0g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超声30min使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分散,然后将1.0mL丙烯酸甲酯缓缓加入到烧瓶中,在50℃下反应48h。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的产物记为SIL@PADD G2.5。
将上述制备的SIL@PADD G2.53.0g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超声30min使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分散,然后将3.2mL乙二胺缓缓加入到烧瓶中,混合物在50℃的条件下反应48h后,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3代聚酰胺-胺接枝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记为SIL@PADD G3.0),接枝率54.50%。
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g是实施例5制备的SIL@PADD G2.5的红外吸收曲线,曲线h是实施例5制备的SIL@PADD G3.0的红外吸收曲线。
实施例6~9
以单6-氧-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酯为原料,分别与1.00g本发明实施例2~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分散于150mL甲醇中,在氮气保护下,恒温60℃回流搅拌24h。反应后将混合物在4000r/min下离心20min,将上层液体倒出,加入甲醇,再次超声分散20min。上述离心—超声的洗涤过程重复5次,所得产品50℃下真空干燥48h,即可制备得到式(Ⅰ)所示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其中m=2,n分别为0、1、2、3,分别记为SIL@G0@β-CD、 SIL@G1.0@β-CD、SIL@G2.0@β-CD、SIL@G3.0@β-CD。接枝率分别为40.31%,57.21%,43.12%和43.75%。
其中,以实施例7为例,其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结构示意图详见附图5,图5是实施例7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结构示意图。
对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进行红外光谱检测,以所合成的手性固定相与KBr压片进行分析,计算机进行本底扣除,得手性固定相的红外光谱。结果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6~9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a、b、c、d分别是实施例6、7、8、9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红外吸收曲线。
图1所示的红外光谱显示:ν2943cm-1和ν2864cm-1为SIL@PADD间隔臂中亚甲基(-CH2-)的伸缩振动吸收;ν1625cm-1为间隔臂中氨基(-NH-)的变性振动吸收;ν1736cm-1为间隔臂中羰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
图2所示的红外光谱显示:ν3362cm-1为SIL@PADD@β-CD间隔臂中亚氨基(-NH-)和β-CD中羟基(-OH)的伸缩振动吸收;ν2929cm-1和ν1414cm-1依次为间隔臂中(-CH2)的伸缩振动吸收和弯曲振动;ν1650cm-1和ν1553cm-1来自于间隔臂PADD中的羰基(C=0)和碳氮键(C-N)的伸缩振动;ν1035cm-1为β-CD中C-O-C基团的对称振动吸收。
由图1和图2可知,β-CD成功修饰到所述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上,本发明成功制备得到式(Ⅰ)所示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
对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见表1,表1是本发明实施例2~9制备的纳米化合物的热重分析结果汇总,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固定相中,酰胺-胺基团(PADD)和β-CD的接枝率接近理论值。以实施例8制备的m=2、n=2的式(Ⅰ)所示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为例,其酰胺-胺基团和β-CD的接枝率分别为36.54%和43.12%,接近理论值44.20%和49.24%。
表1实施例2~9制备的纳米化合物的热重分析结果汇总


实施例10
以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m=2、n=0的式(Ⅰ)所示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为例,对手性物质盐酸维拉帕敏进行分离。
实验中毛细管长度为50cm,分离电压为15kV,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14nm。缓冲溶液为20mM磷酸二氢钠溶液,手性固定相的浓度为1.90mg/mL,根据接枝率可以算出表面含有β-CD的浓度为1.68mM。实验结果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0以及比较例1对于手性物质盐酸维拉帕敏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其中曲线b是实施例10的分离效果图。
比较例1
采用实施例10的实验条件,以浓度1.68mM的天然β-CD为固定相,对手性物质盐酸维拉帕敏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0以及比较例1对于手性物质盐酸维拉帕敏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其中曲线a是比较例1的分离效果图。
由图3可以看出,天然环糊精不能对手性物质进行分离,而采用实施例6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左旋和右旋的维拉帕敏可以基线分离。
实施例11~14
以本发明实施例6~9制备的式(Ⅰ)所示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为例,对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进行分离。
实验中毛细管长度为50cm,分离电压为15kV,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14nm。缓冲溶液为20mM磷酸二氢钠溶液,手性准固定相的种类和浓度分别为:b.SIL@G0@β-CD,4.67mg/mL;c.SIL@G1.0@β-CD,4.00mg/mL;d.SIL@G2.0@β-CD,5.60mg/mL;e.SIL@G3.0@β-CD,6.23mg/mL。根据接枝率可以算出缓冲溶液中加入上述手性准固定相后,含有接枝β-CD的浓度都为1.12mM。实验结果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1~14以及比较例2对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其中曲线b是实施例11的分离效果图,曲线c是实施例12的分离效果图,曲线d是实施例13的分 离效果图,曲线e是实施例14的分离效果图,1为马来酸氯苯那敏峰,2为盐酸奈福泮峰。
比较例2
采用实施例12的实验条件,以浓度1.12mM的天然β-CD为固定相,对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1~14以及比较例2对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其中曲线a是比较例2的分离效果图。
由图4可以看出,采用天然β-CD只能对马来酸氯苯那敏实现部分分离,对于盐酸奈福泮则没有任何分离效果。实施例6制备的固定相对两种药品的手性拆分几乎没有改善。而实施例7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可以对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的手性对映体进行拆分,并且达到基线分离,其相对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的塔板数分别为2.34×105和1.70×105,比天然环糊精分离提高近25%。实施例7、8制备的固定相对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也有较好的手性分离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对手性物质具有较高的手性分离效率。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1450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1450A21申请号201410387926022申请日20140808C08B37/16200601B01J20/22200601B01J20/26200601B01J20/30200601B01J20/28120060171申请人北京师范大学地址100875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申请人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72发明人秦卫东郭玉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代理人赵青朵54发明名称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

2、有式所示分子式,其具有较高的手性分离效率。拆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能够对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对映体进行拆分,并且达到基线分离。当N不为0时,其结构中的酰胺胺基团是一种性质稳定、结构枝化规整、有开放式空腔的树枝大分子,由于其空腔内部形成疏水环境,而且腔内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可以和手性待测物质发生疏水或氢键作用,将其作为间隔臂时,能促进手性对映体和固定相表面的环糊精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1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1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1450ACN。

3、104151450A1/3页21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所示分子式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N为010的整数;M为210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准固定相,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内核选自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金纳米材料,银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和聚苯乙烯纳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准固定相,其特征在于,N为110的整数。4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B将步骤A中的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

4、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N0;M为210的整数。5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权利要求书CN104151450A2/3页3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M为210的整数;D将步骤C得到的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N1;M为210的。

5、整数。6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并重复所述反应19次,得到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M为210的整数;D将步骤C得到的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权利要求书CN104151450A3/3页4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N为210的整数;M为210的整数。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

6、,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内核选自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金纳米材料,银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和聚苯乙烯纳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化合物选自单6氧对甲苯磺酰环糊精。权利要求书CN104151450A1/11页5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ELECTROCHROMATOGRAPHY,CE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效电分离微柱液相色谱技术。兼具毛细管电泳CE及高效液相色。

7、谱HPLC的双重分离机理,CEC不仅克服了HPLC中由于压力流本身流速不均匀引起的峰展宽现象,而且柱内无压降,使峰展宽只与溶质扩散系数有关,从而获得了接近于CE水平的高柱效;CEC还具备了HPLC的选择性,既可分离带电物质也可分离中性物质。根据固定相的存在形式,常见的CEC可以分为填充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电色谱和准固定相毛细管电色谱。0003其中,填充毛细管电色谱柱实际是将传统色谱填料灌装到毛细管中而成,包括柱塞的烧制,填料的填充等步骤;而整体柱电色谱是在毛细管内进行化学反应聚合而成固定相,这两种类型的电色谱能够提供高的相比,但由于制备过程繁琐,技术性很强,同时由于实际应用。

8、过程中的气泡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发展。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壁涂制备方法简单,只需在毛细管内壁吸附或键合上一层固定相,但由于其相比过小,使用时很易造成样品超载。0004近年来,以纳米材料为准固定相的毛细管电色谱越来越受到关注。将纳米材料用作毛细管电色谱的准固定相有以下优点没有最低浓度的限制,分离机理可控;不受溶剂种类的限制;避免了存在于整体柱和填充柱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中柱的再生问题,也避免了样品吸附和进样残留CARRYOVER的问题。基于上述优点,以环糊精为拆分基团的手性准固定相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分离效果不佳的弊端。发明内容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毛细。

9、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固定相具有较高的手性分离效率。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所示分子式0007说明书CN104151450A2/11页60008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0009N为010的整数;M为210的整数。0010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内核选自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金纳米材料,银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和聚苯乙烯纳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0011优选的,N为110的整数。00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0013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0014B将步骤A中的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

10、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0015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00160017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0018N0;M为210的整数。00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0020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0021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0022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所示说明书CN104151450A3/11页7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

11、材料;0023M为210的整数;0024D将步骤C得到的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00250026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0027N1;M为210的整数。002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0029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0030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0031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并重复所述反应19次,得到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0032M为210的整数;0033D将。

12、步骤C得到的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0034说明书CN104151450A4/11页80035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0036N为210的整数;M为210的整数。0037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内核选自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金纳米材料,银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和聚苯乙烯纳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0038优选的,所述环糊精化合物选自单6氧对甲苯磺酰环糊精。00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所示分子式,其具有较高的手性分离效率。拆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能够对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对映。

13、体进行拆分,并且达到基线分离。当N不为0时,其结构中的酰胺胺基团是一种性质稳定、结构枝化规整、有开放式空腔的树枝大分子,由于其空腔内部形成疏水环境,而且腔内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可以和手性待测物质发生疏水或氢键作用,将其作为间隔臂时,能促进手性对映体和固定相表面的环糊精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效率。附图说明004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004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69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的红外吸收图;004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0以及比较例1对于手性物质盐酸维拉帕敏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004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114以及比较例2对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

14、奈福泮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004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所示分子式0046说明书CN104151450A5/11页90047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0048N为010的整数;M为210的整数。0049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所示分子式,其具有较高的手性分离效率。拆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能够对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对映体进行拆分,并且达到基线分离。当N不为0时,其结构中的酰胺胺基团是一种性质稳定、结构枝化规整、有开放式空腔的树枝。

15、大分子,由于其空腔内部形成疏水环境,而且腔内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可以和手性待测物质发生疏水或氢键作用,将其作为间隔臂时,能促进手性对映体和固定相表面的环糊精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效率。0050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具有式所示分子式。0051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优选为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金纳米材料,银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或聚苯乙烯纳米材料,或者以上材料中的任意两种及以上组成的复合纳米材料,更优选为二氧化硅纳米材料;所述磁性纳米材料优选为FE3S4磁性纳米材料;本发明中,所述纳米材料优选为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优选为2100NM,更优选为1020NM。0052R优。

16、选为甲基或乙基。0053CD优选为环糊精,本发明对所述环糊精构型并无限定,可以为、环糊精,优选为环糊精。0054N为010的整数,优选为110的整数,更优选为13的整数。0055M为210的整数,优选为28的整数,更优选为24的整数。0056本发明中,所述纳米材料内核通过共价键与分子中的SIO键相连,环糊精通过共价键与分子中的氨基相连。005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0058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0059B将步骤A中的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0060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

17、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0061说明书CN104151450A6/11页100062其中,M为纳米材料内核;R为甲基或乙基;CD为环糊精;0063N0;M为210的整数。0064首先提供纳米材料内核,本发明对所述纳米材料内核的制备方法并无特殊要求,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中,本发明优选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可由正硅酸乙酯的醇溶液与氨水溶液混合、反应得到。0065然后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所述反应优选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甲苯;所述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过量加入即可,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内核的质量与3。

18、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1G5ML10ML;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00120,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6H10H;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提纯,优选的采用离心超声的方法,具体的,将反应液进行离心得到固体,然后加入乙醇,超声分散后离心,重复上述步骤35次。0066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后,直接将其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此时得到的式所示化合物中,N0。所述环糊精化合物优选为单6氧对甲苯磺酰环糊精。所述反应优选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甲醇;所述反应优选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5070,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8H30H;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提纯,优选的采用离。

19、心超声的方法,具体的,将反应液进行离心得到固体,然后加入甲醇,超声分散后离心,重复上述步骤35次。006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0068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0069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0070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0071M为210的整数;0072D将步骤C得到的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其中,得到的式所示化合物中,N1。说明书CN104151450A107/。

20、11页110073在制备得到上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后,将其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0074M优选为210的整数;0075首先将所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所述反应优选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甲醇;所述丙烯酸甲酯过量加入即可,优选的,所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的质量与丙烯酸甲酯的体积比为3G01ML1ML,更优选为3G03ML06ML;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3060,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4H50H;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提纯,优选的采用离心超声的方法,具体的,将反应液进行离心得到固体,然后加入乙醇,超声分散后离。

21、心,重复上述步骤35次。0076得到反应产物后,将其与式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所述二胺化合物优选采用缓慢滴加的方式加入;所述二胺化合物过量加入即可;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3060,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4H50H;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提纯,优选的采用离心超声的方法,具体的,将反应液进行离心得到固体,然后加入乙醇,超声分散后离心,重复上述步骤35次。0077然后将制备的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此时得到的式所示化合物中,N1。所述反应条件与上述记载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的反应条件一致。0078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毛细管电。

22、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0079A提供纳米材料内核;0080B将所述纳米材料内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0081C将步骤B得到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并重复所述反应19次,得到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0082M为210的整数;0083D将步骤C得到的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其中,得到的式所示化合物中,N为210的任一整数。0084制备得到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后,重复上述依次与丙烯酸甲酯、具有式所示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进行反应的步骤19次,得到聚酰胺胺接。

23、枝的纳米材料。优选的,重复以上反应步骤12次。0085然后将制备的聚酰胺胺接枝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化合物反应,得到式所示化合物,N为210的任一整数,优选为N2或3。所述反应条件与上述记载的硅烷基修饰的纳米材料与环糊精的反应条件一致。0086采用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法对制备得到的固定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成功制备得到具有式所示结构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0087手性拆分实验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能够对手性说明书CN104151450A118/11页12分子进行很好的拆分。0088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及其制备方。

24、法进行详细描述。0089实施例10090在氮气保护下,将10ML正硅酸四乙酯TEOS,SIOC2H54乙醇溶液TEOS与乙醇体积比为28与4ML氨水溶液氨水溶液用去离子水11稀释,135混合后,常温下搅拌24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4000R/MIN离心,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固态物,反复5次,105烘干后得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产率922。0091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A是实施例1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红外吸收曲线。0092实施例20093将50G实施例1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300ML甲苯,和50。

25、ML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500ML的烧瓶中,将得到的混合物超声30MIN后,在110下反应8H。反应后将混合物在4000R/MIN下离心30MIN,将上层液体倒出,加入乙醇,再次超声分散30MIN。将上述离心超声的洗涤过程重复5次,所得产品在50下真空干燥24H,即可得到硅烷基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记为SILPADDG0。0094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B是实施例2制备的SILPADDG0的红外吸收曲线。0095实施例30096将30G实施例2制备的SILPADDG0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

26、烧瓶中,超声30MIN使纳米二氧化硅分散,然后将05ML丙烯酸甲酯缓缓加入到烧瓶中,在50下反应48H。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的产物记为SILPADDG05。0097将30GSILPADDG05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超声30MIN使纳米二氧化硅分散,然后将22ML乙二胺缓缓加入到烧瓶中,混合物在50的条件下反应48H,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酰胺胺接枝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记为SILPADDG10,接枝率为1584。0098对制备。

27、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C是实施例3制备的SILPADDG05的红外吸收曲线,曲线D是实施例3制备的SILPADDG10的红外吸收曲线。0099实施例40100将30G实施例2制备的SILPADDG10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超声30MIN使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分散,然后将06ML丙烯酸甲酯缓缓加入到烧瓶中,在50下反应48H。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的产物记为SILPADDG15。0101将上述制备的SILPADDG。

28、1530G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超声30MIN使说明书CN104151450A129/11页13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分散,然后将26ML乙二胺缓缓加入到烧瓶中,混合物在50的条件下反应48H后,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2代聚酰胺胺接枝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记为SILPADDG20,接枝率3654。0102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E是实施例4制备的SILPADDG15的红外吸收曲线,曲线F是实施例4制备的SILPAD。

29、DG20的红外吸收曲线。0103实施例50104将实施例3制备的SILPADDG2030G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超声30MIN使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分散,然后将10ML丙烯酸甲酯缓缓加入到烧瓶中,在50下反应48H。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的产物记为SILPADDG25。0105将上述制备的SILPADDG2530G和100ML甲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超声30MIN使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分散,然后将32ML乙二胺缓缓加入到烧瓶中,混合物在50的条件下反应48H后,反应后的产物采用实施例2中的离心超声的洗涤方法纯。

30、化5次,纯化产品在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3代聚酰胺胺接枝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记为SILPADDG30,接枝率5450。0106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G是实施例5制备的SILPADDG25的红外吸收曲线,曲线H是实施例5制备的SILPADDG30的红外吸收曲线。0107实施例690108以单6氧对甲苯磺酰环糊精酯为原料,分别与100G本发明实施例25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分散于150ML甲醇中,在氮气保护下,恒温60回流搅拌24H。反应后将混合物在4000R/MIN下离心20MIN,将上。

31、层液体倒出,加入甲醇,再次超声分散20MIN。上述离心超声的洗涤过程重复5次,所得产品50下真空干燥48H,即可制备得到式所示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其中M2,N分别为0、1、2、3,分别记为SILG0CD、SILG10CD、SILG20CD、SILG30CD。接枝率分别为4031,5721,4312和4375。0109其中,以实施例7为例,其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结构示意图详见附图5,图5是实施例7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结构示意图。0110对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进行红外光谱检测,以所合成的手性固定相与KBR压片进行分析,计算机进行本底扣除,得手性固定相的红外光谱。结果见图2。

3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69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的红外吸收图,其中曲线A、B、C、D分别是实施例6、7、8、9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的红外吸收曲线。0111图1所示的红外光谱显示2943CM1和2864CM1为SILPADD间隔臂中亚甲基CH2的伸缩振动吸收;1625CM1为间隔臂中氨基NH的变性振动吸收;1736CM1为间隔臂中羰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0112图2所示的红外光谱显示3362CM1为SILPADDCD间隔臂中亚氨基NH和CD中羟基OH的伸缩振动吸收;2929CM1和1414CM1依次为间隔臂中CH2说明书CN104151450A1310/11页14的伸缩振动吸收和弯曲振动;1。

33、650CM1和1553CM1来自于间隔臂PADD中的羰基C0和碳氮键CN的伸缩振动;1035CM1为CD中COC基团的对称振动吸收。0113由图1和图2可知,CD成功修饰到所述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上,本发明成功制备得到式所示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0114对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见表1,表1是本发明实施例29制备的纳米化合物的热重分析结果汇总,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固定相中,酰胺胺基团PADD和CD的接枝率接近理论值。以实施例8制备的M2、N2的式所示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为例,其酰胺胺基团和CD的接枝率分别为3654和4312,接近理论值4420和4924。0115。

34、表1实施例29制备的纳米化合物的热重分析结果汇总011601170118实施例100119以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M2、N0的式所示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为例,对手性物质盐酸维拉帕敏进行分离。0120实验中毛细管长度为50CM,分离电压为15KV,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14NM。缓冲溶液为20MM磷酸二氢钠溶液,手性固定相的浓度为190MG/ML,根据接枝率可以算出表面含有CD的浓度为168MM。实验结果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0以及比较例1对于手性物质盐酸维拉帕敏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其中曲线B是实施例10的分离效果图。0121比较例10122采用实施例10的实验条件,以浓度168MM的天。

35、然CD为固定相,对手性物质盐酸维拉帕敏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0以及比较例1对于手性物质盐酸维拉帕敏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其中曲线A是比较例1的分离效果图。0123由图3可以看出,天然环糊精不能对手性物质进行分离,而采用实施例6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左旋和右旋的维拉帕敏可以基线分离。0124实施例11140125以本发明实施例69制备的式所示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为例,对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进行分离。0126实验中毛细管长度为50CM,分离电压为15KV,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14NM。缓冲溶液为20MM磷酸二氢钠溶液,手性准固定相的种类和浓度分别为BSILG0CD,。

36、467MG/说明书CN104151450A1411/11页15ML;CSILG10CD,400MG/ML;DSILG20CD,560MG/ML;ESILG30CD,623MG/ML。根据接枝率可以算出缓冲溶液中加入上述手性准固定相后,含有接枝CD的浓度都为112MM。实验结果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114以及比较例2对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其中曲线B是实施例11的分离效果图,曲线C是实施例12的分离效果图,曲线D是实施例13的分离效果图,曲线E是实施例14的分离效果图,1为马来酸氯苯那敏峰,2为盐酸奈福泮峰。0127比较例20128采用实施例12的实验条件,以浓。

37、度112MM的天然CD为固定相,对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114以及比较例2对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进行分离的分离效果图,其中曲线A是比较例2的分离效果图。0129由图4可以看出,采用天然CD只能对马来酸氯苯那敏实现部分分离,对于盐酸奈福泮则没有任何分离效果。实施例6制备的固定相对两种药品的手性拆分几乎没有改善。而实施例7制备的手性准固定相,可以对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的手性对映体进行拆分,并且达到基线分离,其相对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的塔板数分别为234105和170105,比天然环糊精分离提高近25。实施例7、8制备的固定相对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奈福泮也有较好的手性分离效果。0130由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准固定相对手性物质具有较高的手性分离效率。0131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151450A151/3页1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51450A162/3页1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51450A173/3页18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51450A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