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杯式燃烧器.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21410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7101489.0

申请日:

1987.12.08

公开号:

CN1033477A

公开日:

1989.06.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23D11/24

主分类号:

F23D11/24

申请人:

程瑞山

发明人:

程瑞山

地址:

北京市西直门外北方交大东二楼3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采用了双转杯两次反向雾化的方式,增加了雾化的动能和次数,因而提高了雾化效率,并能雾化各种燃料,包括比较粘稠的燃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个由内转子[3]和外转子[4]、压气室[22]和二次风道[11]组成的燃烧器装置,其特征是: a:外转子[4]的转杯[2]的直径及长度均大于内转子[3]的转杯[1],内转子[3]套合在外转子[4]之中; b:内外转子[3]、[4]的旋转方向相反; c:在转杯[1]、[2]的内表面刻有密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压气室〔22〕喷出的气流旋转方向与转杯〔2〕的方向相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内、外转子〔3〕、〔4〕之间可采用滑动支撑,也可采用轴承支撑。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到燃料热能利用的问题,其目的是:提高液体燃料(包括较粘稠的燃料)的雾化程度,以达到充分燃烧的要求。

    现有的转杯式燃烧器的结构,包括外壳、与油管相通的空心转杯、风扇、电机等。其电机带动转杯旋转,燃油进入空心转杯后,被离心力甩出后初步破碎,又被风扇送来的反向旋转的气流再次破碎雾化、混合,送入炉内燃烧。

    这种燃烧器的转杯由于受到转速的限制,其雾化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下方式实现的:在原来的转杯内再增加一只空心小转杯,两者相套合,两个转杯内表面刻有密纹。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次反向撞击、摩擦雾化,因而提高了雾化粒度,使之充分燃烧。

    附图1是本发明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转杯内表面刻纹示意图

    参看图1:

    它包括以下部件:带有进风道〔19〕阀门〔20〕的外壳〔21〕组成的压气室〔22〕,带有输油管〔5〕和转杯〔1〕的转子〔3〕,在其外部有由转杯〔2〕、风扇叶片〔16〕、〔18〕组成的外转子〔4〕,内外转子〔3〕和〔4〕之间用支架〔6〕、〔7〕相连接,外转子〔4〕和外壳〔21〕之间用支架〔8〕、〔9〕相连接,内、外转子〔3〕、〔4〕旋转方向相反。贮油器〔14〕通过防漏器〔13〕与输油管〔5〕相连接,电机轴〔14〕的连接方式可以用摩擦方式、齿轮方式、用二根三角皮带传动方式或其它方式。在进风道〔19〕的内壁上有增压片〔17〕和导流片〔15〕,使气流反向于转杯〔2〕的旋转方向喷出,进气量可用调节板〔10〕、〔20〕控制。在其外壁上有二次风道〔11〕。支架〔6〕、〔7〕、〔8〕、〔9〕,可以用滑动连接,也可用轴承连接。风扇叶〔16〕、〔18〕可是一排或分排,参看图2,在转杯〔1〕、〔2〕的内表面皆刻有密纹。

    这种燃烧器的工作方式如下:

    电机〔14〕带动内、外转子〔3〕、〔4〕转动,液体燃料由贮油器〔12〕沿着输油管〔5〕送到转杯〔1〕的内表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燃油被破碎成细小颗粒向四周甩出后,与反向旋转地转杯〔2〕的刻有密纹的内表面迎头撞击、摩擦,进一步破碎成更细小的液体微粒,向四周甩出,又受到风扇叶〔16〕、〔18〕经导流片吹来的反旋气流的撞击破碎,形成了极微小的液体微粒。

    由于本燃烧器有两次反向旋转雾化,增加了油料的撞击、摩擦的相对速度和雾化次数,从而提高了雾化效率。

双转杯式燃烧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转杯式燃烧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转杯式燃烧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转杯式燃烧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转杯式燃烧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采用了双转杯两次反向雾化的方式,增加了雾化的动能和次数,因而提高了雾化效率,并能雾化各种燃料,包括比较粘稠的燃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