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骨膏药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正骨膏药贴.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557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3557A21申请号201410360665322申请日20140724A61K36/888200601A61K9/70200601A61P19/02200601A61P29/00200601A61K31/045200601A61K33/06200601A61K33/34200601A61K35/22200601A61K35/413200601A61K35/6420060171申请人刘正柱地址431700湖北省天门市刘家坡西巷19号72发明人刘正柱54发明名称一种正骨膏药贴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骨膏药贴,其特。
2、征在于,包括多个药贴部、连接撕裂部,多个药贴部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连接撕裂部为中间打有长方形撕裂孔的印刷层,多个药贴部通过连接撕裂部进行连接,多个药贴部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隔离层、粘贴层、透气层、药物层、发热层、印刷层,隔离层为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为透明薄膜,粘贴层为间隔设置的多个粘贴条,多个粘贴条平行设置,透气层为医用无纺布,药物层内的药物为糊状粘稠混合物,发热层内的发热材料为发热纤维或者发热颗粒,印刷层上可以字体、图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3557ACN。
3、104083557A1/1页21一种正骨膏药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药贴部、连接撕裂部,所述多个药贴部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所述连接撕裂部为中间打有长方形撕裂孔的印刷层,所述多个药贴部通过所述连接撕裂部进行连接,所述多个药贴部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隔离层、粘贴层、透气层、药物层、发热层、印刷层,所述隔离层为聚乙烯薄膜,所述聚乙烯薄膜为透明薄膜,所述粘贴层为间隔设置的多个粘贴条,所述多个粘贴条平行设置,所述透气层为医用无纺布,所述药物层内的药物为糊状粘稠混合物,所述发热层内的发热材料为发热纤维或者发热颗粒,所述印刷层上可以字体、图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骨膏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药贴部。
4、都可以单独的通过撕开每个药贴部四周的连接撕裂部而与其他药贴部分离开,所述多个药贴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药贴部的撕裂从而变换不同的形状,如“T”字形、“1”字形、“L”字形、“口”字形,以适应不同的身体敷药部位的需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骨膏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层内的药物构成为三七30G,续断15G,蜈蚣10G,当归10G,骨碎补15克,牛膝8克,羌活5G,木通12G,没药15G,乳香20G,丑牛30G,千年健10G,寒水石6G,人中白8G,牛黄15克,冰片25G,白芷20克,自然铜30G和700G香油组成,经过文火熬制、搅拌、冷却、摊铺而成。权利要求书CN104083557A1/2页。
5、3一种正骨膏药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正骨膏药贴,属于中医学膏药领域。背景技术0002膏药贴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多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或者跌打损失等。0003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0004跌打损。
6、失多指因为跌、打、磕、碰等原因而受的伤,常常发生在膝盖、肘部、脚踝等关节处,其特点是,一般发生在大关节位置,同时损失面积较大,并且发生损伤的关节位置常常频繁活动。0005现有技术中的膏药贴大都是单独的片状设计,如果需要大面积的跌打损伤则需要贴很多片膏药贴,不仅不美观,同时也会造成有些位置的膏药贴要不损伤部位没有覆盖,要不多个膏药贴重叠造成膏药贴的浪费。同时对于关节处经常活动的部位,比如手足,肘、腕等部位,敷设时往往因为活动频繁而造成膏药贴的起皱或者脱落。发明内容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任意变换形状,可以在关节部位敷贴平整的正骨膏药贴。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多个药贴部。
7、、连接撕裂部,多个药贴部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连接撕裂部为中间打有长方形撕裂孔的印刷层,多个药贴部通过连接撕裂部进行连接,多个药贴部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隔离层、粘贴层、透气层、药物层、发热层、印刷层,隔离层为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为透明薄膜,粘贴层为间隔设置的多个粘贴条,多个粘贴条平行设置,透气层为医用无纺布,药物层内的药物为糊状粘稠混合物,发热层内的发热材料为发热纤维或者发热颗粒,印刷层上可以字体、图片。0008进一步的,多个药贴部都可以单独的通过撕开每个药贴部四周的连接撕裂部而与其他药贴部分离开,多个药贴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药贴部的撕裂从而变换不同的形状,如“T”字形、“1”字形、“L”字形。
8、、“口”字形,以适应不同的身体敷药部位的需要。0009进一步的,药物层内的药物构成为三七30G,续断15G,蜈蚣10G,当归10G,骨碎补15克,牛膝8克,羌活5G,木通12G,没药15G,乳香20G,丑牛30G,千年健10G,寒水石6G,人中白8G,牛黄15克,冰片25G,白芷20克,自然铜30G和700G香油组成,经过文火熬制、搅拌、冷却、摊铺而成。说明书CN104083557A2/2页4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111设计独特的连接撕裂部可以将药贴变换为各种形状,这样当位于不是平整部位或者部位损伤面积不规则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将药贴部变换为需要的形状。00122设计独特的粘贴部,将。
9、粘贴部设在为多条相互间隔的条状粘贴条,可以使膏药贴具有更好的透气性能,同时可以在膏药贴敷设在关节部位时具有缓冲空间,不至于因为活动而使膏药贴起皱甚至脱落。00133独特的发热层设计,将药物微微加热,可以使药物的性能更好的发散出来,加快患者早日康复。00144采用香油熬制,使膏药贴一改过去的难闻气味,增加患者的接受程度,同时该膏药贴放置时间越久,香味越浓。附图说明00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发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0017图3是本发明的变换形状参考图。0018图4是本发明的患者使用状态参考图。0019图中1、药贴部,2、连接撕裂部,3、隔离层,4、粘贴层,5、透气层,6、药。
10、物层,7、发热层,8、印刷层,9、粘贴条。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做进一步说明。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多个药贴部1、连接撕裂部2,多个药贴部1为长方形,连接撕裂部为中间打有长方形撕裂孔的印刷层8,多个药贴部通过连接撕裂部2进行连接,多个药贴部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隔离层3、粘贴层4、透气层5、药物层6、发热层7、印刷层8,隔离层3为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为透明薄膜,粘贴层4为间隔设置的多个粘贴条9,多个粘贴条9平行设置,透气层5为医用无纺布,药物层6内的药物为糊状粘稠混合物,发热层7内的发热材料为发热纤维或者发热颗粒,印刷层8上可以字体、图片。0022进一步的,多个药贴部都可以单独的通过撕开每个药贴部四周的连接撕裂部而与其他药贴部分离开,多个药贴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药贴部的撕裂从而变换不同的形状,如图3所示的“T”字形、“1”字形、“L”字形、“口”字形等,以适应不同的身体敷药部位的需要。0023附图4给出了“T”字形和“1”字形的患者使用状态参考图。T字形用于患者的颈部和肩部的同时敷设,1字形用于患者背部脊椎长条形面积的敷设。说明书CN104083557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83557A2/2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8355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