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按权利要求1用织物支承带和成组注射成形的锁闭件制造拉链的方法和按权利要求6实施此方法的模具。CH-A-635026号专利阐述了此相仿的一种方法和模具,公开了作为基本组成的横滑件,借此可用同一模具一次制造带有上止动件的锁闭件和终端件,且模具的中段长度不限。这种方法和模具与原有方法相比体现了技术上的进步,因为在此之前终端件必须在单独注射成形后再装上拉链。但按此专利的方法和模具不能同时制造盒形件,而按CH-A-626241号专利,盒形件是单独制造的,然后用一连接器将其装在按前一专利制造的一个终端件上。单独制造盒形件再用连接器进行安装的方法需要较多的工序,因此费用很高。 此外,市场上主要有两种拉链,即错接式拉链和缝接式拉链,在错接式拉链中,包锁闭件由两个彼此偏置在织物带两侧的齿体构成,在缝接式拉链中,锁闭件由位于织物带两侧地单体构成,而在另一锁闭件的前侧带有缝隙。按现有技术,此缝隙是在事后用特种工具铣削成的,这对精密而昂贵的工具造成很大的磨损。
在这种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用一付模具一次注射任一种拉链包括终端件在内的全部构件的方法和模具。另一个目的是用一付模具一次专门注塑出整个拉链。采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方法和模具即能达到上述目的。
以下专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按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注射成形模下半部的平面图,其中,部分地作简略图示。
图2为图1中Ⅱ-Ⅱ纵剖面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所示为用注射成形模制成的拉链上带有上下终端件的中段部分。
图5和图6为图4中相当于Ⅴ-Ⅴ和Ⅵ-Ⅵ剖面线位置上的模具剖面图。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注射成形模的某些构件和下模体,包括下模体1、大致位于中部的下横滑件2、用螺钉固定在模体1上的条形件3和在模体中用以安装顶出杆4(图6)的孔5和孔6。顶出杆以通常的方法用顶出板操作。如图1所示,在横滑件2上装有两个用螺钉固定的条形件7和一个端部构件8,在右侧为用以制造上止动件的两个凹口9,在左侧为用以制造配接件的凹口10和用以制造盒形件的模腔11。条形件用螺钉12固定在模体1上。横滑件2用螺钉13固定在模体上。
除用以制造盒形件的模腔11(这将在后面作详细说明)外,与现有技术显然不同的另一点是:用以制造锁闭件和相应的终端锁闭件的凹口31并不直接位于模体内,而是位于可拆卸更换的条形件内。这不仅有利于用此同一模具进行各种不同锁闭件的注射成形,还有利于采用硬化和不易扭曲的条形件,使其可在模体上精确定位,从而可以制得精度相当高,长度远比现有技术可能制得者为长的模具,实际上不用采取任何特别的措施就能制造具有所需精度而长达650~700mm的模具。在图1右侧,在条形件的两个端部设有凹口14以便在此装上先行注塑的拉链锁闭件中的第一件,接着在横滑件滑移到图中未示出的另一位置上的情况下连续注塑锁闭件或注塑上止动件。
除两个条形件3外,在图3中还示有两个用以通过适用介质使模温保持一定温度的两个纵孔15以及用以构成主流道的凹槽22。
在图4中示有刚从模具中脱出的拉链的中段部分,在此采用了较大的图示比例。在其右侧为两个上止动件16和紧接着带缝隙18的缝接式锁闭件17。止动件和其他的锁闭件固定在织物带19的两侧。塑料从顶部注入,即通过图6所示上模体20注入,在图6中还示有通入纵槽22(图3)的总流道21,纵槽22位于两个条形件的中间,构成主流道23,从此再分出分流道24通向各拉链构件。图4所示为注塑的全部4个终端件,图中右侧所示为拉链锁闭件。
虽然,在注塑上止动件和配接件25上并不存在什么困难,因为只需在模体上或条形件上设有凹口即可,但如需同时注塑盒形件26显然会有困难(迄今尚未实施过),因为注塑盒形件需采用芯体27(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而芯体27不能作为模具的织成部分向上或向下取出。解决这一难题可参阅图1和图5剖面图。用以注塑盒形件的芯体27通过杆体28与90°弧形锤体30连接,锤体30可在横滑件2内相应的弧形槽29中移动并可通过机械操作使其按图5从后方向前方移动。锤体30用螺钉32固定在杆体28上。
在图5中还示有其他已叙述的组件,如织物带19、盒形件26,和上止动件16,如图所示,织物带一般在其内沿具有加厚部分33,此外,图中还示有上模体20。如图6所示上模体20和下模体1除下模体内设有顶出杆和上模体内设有塑料流道外在结构上是相同的。在上下模体之间的另一差别是在上横滑件20′的上部不设条形件,而只设用以注塑锁闭件和各终端件的相应模腔和凹口。
以上所述模具、构件和优点适用于错接式和缝接式各种类型的拉链。如在前言中所述,现有的技术不能用以一次注塑出缝接式拉链的锁闭件,实际上只能注塑不带缝隙的锁闭件,因此必须在特种机床上进一步加工以切出缝隙。如图6所示,在多腔模具内注塑带缝隙锁闭件的主要困难在于构成缝隙的镶嵌体与注塑盒形件的情况相似,不能从上面或下面取出,而只能从侧面取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将用以注塑锁闭件的凹口直接设在模体上而是将其设在条形件上,这在下面将予说明。如上所述,带缝隙的锁闭件在注塑后要求构成锁闭件17缝隙18的镶嵌体34作侧向移动。因此,使镶嵌体34成为可在条形件3中移动的U形镶嵌件35的短翼,用作镶嵌体34的上翼和下翼36对条形镶嵌件35起有导向作用。对条形镶嵌件的近似中心部位用压缩弹簧37加以朝向此中点的压力,也就是加以使镶嵌体脱出缝隙的压力,压缩弹簧37则装在条形件3内的凹槽38中。两个条形镶嵌件的长翼39相对倾斜设置而支承在作为模体1一部分的截锥形纵向条形体40上。如图所示,在注塑锁闭件短时间后模具处于闭合的状态下和在顶出注塑件之前纵向条形体支承着条形镶嵌件35,因而也支承着镶嵌体34。
按现有技术,在注塑后随即取去模具的上半部,再用顶杆4顶出注塑的拉链锁闭件如图6所示。在图示模具结构的情况下,顶出杆不仅向上顶出注塑的拉链锁闭件,同时也顶起条形件3和条形镶嵌件35。上条形件3′用螺钉41固定在上模体20上,而在将条形件3用螺钉12安装在下模体1上时则应使条形件3可以向上移出模体,为此,在螺钉12外面装有套筒42,用以对条形件3起导向作用。在将拉链锁闭件连同条形镶嵌件35一起顶起而脱开截锥形纵向条形体40时,压缩弹簧37就会压向条形镶嵌件35,使其镶嵌体34脱开锁闭件17的缝隙18,从而松开拉链锁闭件。因而,条形件3就会落回其原始位置。按现有技术,顶杆一般是用顶杆板操作的,在下横滑件中的顶杆就不同于其他部分的顶杆而应由两部分构成,也就是在滑动部分内另设复位弹簧。
以上所述表明,采用上述模具可以一次注塑出各种类型的拉链锁闭件和拉链的全部其他构件,而这在以前需几道工序才能完成,特别在加工拉链缝隙或单独制造和安装盒形件时需采用耗时多而费用高的多道工序。
最后还可采用一些简化措施。按现有技术一般如图4所示需注塑所谓“蝶形体”43,也就是塑料网格体,用以加强这些受注塑的部位。但为了加强这些薄弱环节,也可以在将织物带装在模具内之前先将加强条44装在织物带的适当部位上。采用这种方法也可将加强窄条45装在上止动件近处。可以在使织物带19连续地从卷筒进入模具的同时,最好事先使加强条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法自动地焊在织物带上。
为了提高经济性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可采用硬质合金制造条形件或通过通用的表面处理使条形件具有极硬的表面层,使其对塑料具有很小的摩擦力和粘附性,从而便于取出注塑的拉链构件。
从图4可以看出这种作业的方法。右侧所示锁闭件可以是拉链中间部分的注塑件,也就是第一次的注塑件,也可以是带有终端件25和26的注塑件。在注塑后,即取去上模体并顶出拉链锁闭件,在图示具体情况下,可将注塑件移向右方。这时,可以注塑止动件16,也可以将横滑件移到另一位置上仅作锁闭件的注塑,这一操作对于特别长的拉链可以重复进行,也还可以随即注塑带有锁闭件的上止动件16和下终端件25和26。这一过程是完全自动进行的,是用可由专业人员设计的适当的电子仪器进行控制的。由于条形件是可更换的,因此,适当地改变横滑件就可制造市场上现有的各种类型的拉链,如前述两种类型或其他类型中开端或闭端,双开或连续的拉链。为此,只需更换横滑件中相应的部分即可。
此外,采用组合式注射成形模的结构使用户不仅可以选择和组成各种类型的拉链,而且便于互换和快速镶装不用尺码的构件以及更换各磨损的条形件。
除此以外,可以在一端或两端插装分隔楔形件以便限定拉链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