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风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398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93989A21申请号201380007466822申请日20130228201208613520120405JPF04D29/28200601F04D25/08200601F04D25/1220060171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大阪府72发明人田中有理长田笃藤园崇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代理人龙淳54发明名称送风装置57摘要送风装置1包括叶轮4、电机部5和框架6。而且,在各个叶片板3具有从叶片板后缘3A伸出的防逆流板7。防逆流板7与电机13的上游侧端面12平行,且防逆流板。
2、7的自旋转轴10起的防逆流板半径7A等于或小于电机13的自旋转轴10起的电机半径13A。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731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0119620130228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50711JA20131010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3989ACN104093989A1/1页2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其包括毂和辐射状地安装于所述毂的外缘的多个叶片板;电机部,其包。
3、括使所述叶轮旋转的旋转轴和电机;和框架,所述框架内置所述叶轮,从所述叶轮向所述电机侧送出空气,其中,在各个所述叶片板具有从所述叶片板的叶片板后缘伸出的防逆流板,所述防逆流板与所述电机的上游侧端面平行,且所述防逆流板的自所述旋转轴起的防逆流板半径等于或小于所述电机的自所述旋转轴起的电机半径。2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其包括毂和辐射状地安装于所述毂的外缘的多个叶片板;电机部,其包括使所述叶轮旋转的旋转轴、电机和电机罩;和框架,所述框架内置所述叶轮,从所述叶轮向所述电机侧送出空气,其中,在各个所述叶片板具有从所述叶片板的叶片板后缘伸出的防逆流板,所述防逆流板与所述电机罩平行,且所述防逆流。
4、板的自所述旋转轴起的防逆流板半径等于或小于所述电机的自所述旋转轴起的电机半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板的叶片板后缘与所述防逆流板相比更向所述电机侧伸出。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板在所述旋转轴的长度方向上的防逆流板投影面,不与所述叶片板在所述旋转轴的长度方向上的叶片板投影面重合。权利要求书CN104093989A1/4页3送风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送风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现有技术中,利用轴流叶轮的旋转将升压后的空气送出的送风装置,设置于房屋的墙壁上具有的换气孔,将室内的污浊的空气向室外排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003下面参照。
5、图6对送风装置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现有的送风装置的侧截面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送风装置101安装于换气孔107。送风装置101包括毂103、叶轮104、电机部105和框架106。在此,叶轮104包括辐射状地安装于毂103的多个叶片板102。电机部105具有旋转轴108。叶轮104在电机部105的上游侧被固定于旋转轴108。框架106内置叶轮104。0004在这种现有的送风装置101中,利用叶轮104的旋转将由叶片板102升压后的空气通过换气孔107送出。但是,为电机部105接近叶轮102安装于下游的结构。因此,具有如下课题从叶片板102的后缘向旋转轴108送出的空气,因碰撞到电机部105的上游。
6、侧端面折返而发生损失,使叶轮102的送风效率降低。0005现有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2424号公报发明内容0008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9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包括叶轮,其包括毂和辐射状地安装于毂的外缘的多个叶片板;电机部,其包括使叶轮旋转的旋转轴和电机;和框架。框架内置叶轮。另外,从叶轮向电机侧送出空气。而且,在各个叶片板具有从叶片板的叶片板后缘伸出的防逆流板。防逆流板与电机的上游侧端面平行,且防逆流板的自旋转轴起的防逆流板半径等于或小于电机的自旋转轴起的电机半径。其结果是,利用防逆流板防止流向电机侧的空气碰撞到电机部而折返的损失,所以能够提高叶轮的送。
7、风效率。0010另外,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包括叶轮,其包括毂和辐射状地安装于毂的外缘的多个叶片板;电机部,其包括使叶轮旋转的旋转轴、电机和电机罩;和框架。框架内置叶轮。另外,从叶轮向电机侧送出空气。而且,在各个叶片板具有从叶片板的叶片板后缘伸出的防逆流板。防逆流板与电机罩平行,且防逆流板的自旋转轴起的防逆流板半径等于或小于电机的自旋转轴起的电机半径。其结果是,碰撞到电机的上游侧端面的空气的阻力变小,所以叶轮的送风效率提高。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俯视的结构图。说明书CN104093989A2/4页40012图2是表示该送风装置的侧截面的结构图。0013图3是说明该送风装。
8、置的空气的流动的结构图。0014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的俯视的结构图。0015图5是表示该送风装置的侧截面的结构图。0016图6是表示现有的送风装置的侧截面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18实施方式10019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俯视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该送风装置的侧截面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送风装置1包括叶轮4例如8538MM、电机部5例如4845MM和框架6例如16016060MM。在此,叶轮4包括毂2例如2525MM和辐射状地安装于毂2的外缘的多个叶片板3。电机部5包括使叶轮4旋转的旋转轴10和电机13。另外,叶。
9、轮4被内置于框架6。而且,叶轮4在电机部5的上游侧被固定于旋转轴10以使得在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上产生气流。即,送风装置1将空气14从叶轮4送向电机13侧。另外,框架6安装于墙壁9所具有的换气孔8。0020图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空气的流动的结构图。在各个叶片板3分别具有从叶片板3的叶片板后缘3A伸出的防逆流板7。防逆流板7与电机部5的旋转轴侧端面上游侧端面12平行。另外,如图2所示,防逆流板7的自旋转轴10起的防逆流板半径7A,等于或小于电机13的自旋转轴10起的电机半径13A例如,防逆流板半径7A225MM,板厚1MM。0021如图3所示,被吸入的空气14,因叶片板3的旋转而在。
10、正压面升压。另外,被吸入的空气14被在实线的箭头的方向上从叶片板3的叶片板后缘3A向下游的电机13侧送出。而且,该空气14碰到接近叶轮4的电机13的上游侧端面12,如虚线的箭头所示向叶片板3侧折返。即,在不设置防逆流板7的情况下,从叶片板后缘3A向下游的电机13侧送出的空气14的一部分,返回到叶片板3侧,导致叶轮4的送风效率变差。0022即,通过设置防逆流板7,能够防止由虚线所示的空气14的折返。因此,叶轮4所送出的空气14返回的比例变小,叶轮4的送风效率提高。0023另外,设置成防逆流板7将叶片板3的叶片板后缘3A和毂2连接。其结果是,最承受风压的叶片板3的叶片板后缘3A的强度提高。0024。
11、另外,实施方式1中防逆流板半径7A为225MM,小于电机半径13A的240MM。但是,为了防止被吸入的空气14的折返,使图2所示的防逆流板7的端部间长度15与电机部5的直径大致相等是有效的。由此,相对于与电机部5的上游侧端面12碰撞的空气14整体,防止折返最为有效。0025另外,图2所示的叶片板3的叶片板后缘3A也可以与防逆流板7相比更向电机13侧伸出。其结果是,由防逆流板7防止了折返的空气14,被高效地向电机13侧送出。0026另外,如图1所示,防逆流板7在旋转轴10的长度方向上的防逆流板投影面7B,不与叶片板3在旋转轴10的长度方向上的叶片板投影面3B重合。其结果是,叶轮4的基于模具的注射。
12、模塑成形变得容易,叶轮4的制造成本变低。说明书CN104093989A3/4页50027实施方式20028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仅说明不同的方面。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的俯视的结构图,图5是表示该送风装置的侧截面的结构图。0029如图4和图5所示,电机部5包括使叶轮4旋转的旋转轴10、电机13和圆锥状的电机罩11例如直径D125MM,直径D240MM,高度H7MM。另外,叶片板3的叶片板后缘3A比防逆流板7更向电机13侧伸出,以使得其与电机罩11的距离L1例如L14MM成为一定。各个叶片板3所具有的防逆流板7,以与电机。
13、罩11的上表面和侧面分别大致平行的方式具有弯折部。防逆流板7的自旋转轴10起的防逆流板半径7A,等于或小于电机13的自旋转轴10起的电机半径13A例如,防逆流板半径7A225MM,板厚1MM。0030根据这样的结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1与实施方式1同样,因叶轮4的旋转从叶片板3的叶片板后缘3A向电机13侧送出的空气14的折返被防逆流板7防止。之后,空气14通过圆锥状的电机罩11和与电机罩11的锥形部平行的防逆流板7之间被向电机13侧送出。此时,因为具有电机罩11,所以空气14碰撞到电机13的上游侧端面12的比例变少。另外,利用电机罩11与防逆流板7之间的空间,空气14容易被向电机13。
14、侧导出,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叶轮4的送风效率。0031另外,防逆流板7将叶片板后缘3A和毂2连接。因此,最承受风压的叶片板后缘3A的强度提高。0032另外,如实施方式2所示,在防逆流板7不沿着叶片板后缘3A向电机13侧伸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利用防逆流板7减少空气14的折返的效果。但是,变为不能获得利用电机罩11与防逆流板7之间的空间向电机13侧导出空气14的效果。因此,优选如实施方式2所示使防逆流板7向电机13侧伸出。0033工业上的可利用性0034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作为使用电机的利用轴流叶轮的旋转将升压后的空气向比电机部更靠下游送出的换气用送风设备等是有用。0035附图标记说明00361送风。
15、装置00372毂00383叶片板00393A叶片板后缘00403B叶片板投影面00414叶轮00425电机部00436框架00447防逆流板00457A防逆流板半径00467B防逆流板投影面00478换气孔00489墙壁说明书CN104093989A4/4页6004910旋转轴005011电机罩005112上游侧端面005213电机005313A电机半径005414空气005515端部间长度说明书CN104093989A1/6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93989A2/6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93989A3/6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93989A4/6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93989A105/6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93989A116/6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93989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