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特别是涉及到这样一种洗衣机,它在进行干燥作业时,能通过安装在脉动器上部的辅助脉动装置的升降动作,使洗涤物被拨动回旋而不出现拧转和折皱现象,同时可以节省干燥时间与电力消耗,使干燥效率提高。
传统的具有干燥功能的洗衣机如图1所示,包括:在洗衣机机身10内用多根吊杆20按一定高度吊装,以防洗涤与脱水时振动的洗涤筒30;安装在洗涤筒30外侧底面并由电源来驱动的驱动装置40;由驱动装置40经皮带50传送驱动力驱动,安装在洗涤筒30外侧底面的动力传送装置60;通过动力传送装置60的转动产生离心力使洗涤物脱水,可旋转地安装在洗涤筒30内的脱水筒70;安装在洗衣机机身10内侧壁上端,给投入脱水筒70内的洗涤物供送热风使其干燥的热风发生装置80;可旋转地安装在脱水筒70的底面上,能通过动力传送装置60所传送的驱动装置的动力一面反转,一面使收容于脱水筒30内的洗涤水发生流动,并能在洗涤和干燥时搅拌洗涤物的脉动器(パルセ-タ)90;通过安装在洗衣机机身10上部的顶盖100上将洗涤水供给洗涤筒30内的给水装置110;与洗涤筒30的底面相通连,将所连通的洗涤筒30内的洗涤水(例如洗污的水)排放到洗涤机机身10外部的排水装置120;以一端与洗涤筒30的侧壁相通连,而以另一端与排水装置120成可以开闭形式的连接,在干燥时能将洗涤槽30与脱水槽70地潮湿热风排放的排气管130;以及设置在洗涤筒30上部的开口中,具有开闭式洗涤筒盖门141的洗涤筒盖140。
上述热风发生装置80如图2所示,包括:经由托架81固定于洗衣机机身10内侧壁面上端,且以一个侧面与洗衣机机身10的侧壁相通连,使外部气体能流入到内部的壳体82;一端与壳体82通连,另一端通过覆盖洗涤筒30开口的洗涤筒盖140与洗涤筒30通连加吸气管83;安装在壳体82上部的加热器控制部84;根据此加热器控制部84控制的电信号来发散热量,安装在壳体82内的加热器85;经托架86安装于洗衣机机身10外侧上,根据电信号来驱动的鼓风用马达87;以及传送鼓风马达87的驱动力,在一面转动一面吸入外部空气的同时,通过吸气管30将壳体82内形成的热气送至洗涤筒30内的且位于壳体82中的鼓风扇88。
上述排水装置120包括:与洗涤筒30的底面相通连,将所连通的洗涤筒30内的洗涤水排放到洗衣机机身10外部的排水软管121;以及安装在排水软管121的中间,在洗涤时使洗涤筒30与脱水筒70的洗涤水经排水软管121排向外部,同时在干燥时使洗涤筒30与脱水筒70内的潮湿热风经排气管130排向外部的,能进行开闭的阀122。
上述排气管130的上端通连到洗涤筒30内的上部,而其下端则连接到阀122的一侧,此阀在干燥时由其开闭操作使通过排气管130排出的热风,经排水软管121而排放到外部。
在取上述结构的洗衣机中,洗涤时如图1所示,将洗涤物与洗涤剂按规定量投入脱水筒70内,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选择洗涤条件,通过给水装置110的动作,使洗涤水通过图中未示明的洗涤剂溶解装置供给到洗涤筒30和脱水筒70内,而图中未示明的水位传感装置则传送所供给的洗涤水的压力,由压缩空气的压力对已编程序的水位进行水位控制,再据上述水位传感装置的探测结果完成把规定量的洗涤水供给于洗涤筒30与脱水筒70内,然后由驱动装置40通过皮带50带动的动力传送装置60所传送的动力,使脉动器90一面反转一面使供给于脱水筒70内的洗涤水产生流动(涡流现象),与此同时,通过搅拌洗涤物来进行洗涤。
在脱水时,经动力传送装置60传送动力,使在另一端的脱水筒70转动,同时通过排水装置120的阀122的开闭动作,使洗涤槽30内的洗涤水经排水软管121排到洗衣机机身10的外部,由此便得以脱水。
进行干燥时,如图1所示,在将洗涤物投放到脱水筒70之内的状态下,用洗涤筒的盖门141关闭上洗涤筒30的开口后,起动加热器控制部84与鼓风扇87,由于加热器控制部84的开动,加热器85即通电发热,在壳体82内产生高温,而鼓风扇88在接通电源而起动的鼓风扇电动机87的驱动下,传送转动力,一面转动,一面依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将外部空气吸入壳体82内,此种空气通过设在壳体82内的加热器85送风,使壳体82内形成的热气经吸气管83,同样地供给于洗涤筒30和脱水筒70内。
此时,供给洗涤筒30与脱水筒70内的热风由于脉动器90的反转,与拨动回旋的洗涤物接触而蒸发其水气,同时按图1的箭头方向再次上升,一面循环一面经过与洗涤筒30上部通连的排气管130向下方排气,而流入排气管130的潮湿热风,通过干燥时的排水装置120的阀122的开闭动作;经由与排气管130形成开放通路的排水软管121排向洗衣机机身10的外部,如此反复地进行干燥循环,使脱水槽内的洗涤物干燥。
但是,在上述结构的先有技术的洗涤机中,在干燥时是由脉动器90左右反转的单纯动作来拨动回旋洗涤衣物的构造,故能显著地产生因洗涤物自重易有的拧转或是折皱等现象,同时由于洗涤物不能被拨动回旋,内部的湿气不能很好地蒸发,这显然会加长干燥时间,而出现电力消耗大,干燥效率低等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申请人曾向韩国提出过专利申请(韩国专利申请95-1514号,申请日为1995年1月27日)。
上述申请中的具有干燥功能的洗衣机,如图3与4所示,包括:通过一批吊杆20安装在洗衣机机身10内洗涤筒200;通过顶盖210铰接到洗涤机机身10上部上的顶盖门211;安装于顶盖门211下部表面上的热交换装置220;通过洗涤筒盖230铰接到洗涤筒200上部上的洗涤筒盖门231;安装在洗涤筒200外侧底面上的驱动装置40;从驱动装置40经由皮带50传送驱动力驱动的、安装在洗涤筒200外侧底面上的动力传送装置60;通过动力传送装置60的第一驱动轴61,可旋转地安装于洗涤筒200内的脱水筒240;洗涤时能借浮力上升且由于与动力传送装置60的第二驱动轴62相连接而传送的动力而转动,在脱水或干燥时借助其自重下降并能由切断来自驱动轴62的动力而停止转动,安装在脱水筒240内侧底面上的脉动器250;给洗涤筒200供应洗涤水且安装于洗衣机机身10上部上的给水装置100;将脱水时的脏污洗涤水排到洗涤机的外部且与洗涤筒200通连的排水装置260;安装在洗涤筒200与脱水筒240二者底面之间的热风导向装置280;干燥时将潮湿的热风强制排放到洗衣机的外部且与热风导向装置280相连的热风排气装置270;以及干燥时,传送第二驱动轴62的动力,一面上下运动一面朝上下方向使洗涤物拨动回旋,安装于脉动器250上的辅助脉动装置290。
在上述第二驱动轴62的中间周围,形成有与在洗涤时借浮力上升的上述脉动器250相啮合的第一齿轮部63;在该第二驱动轴62的上端周围,形成有在干燥时与后述的移动部件形成螺纹连接而使此移动部件升降的螺纹部64;为防止上述脉动器25通过第一齿轮部63向上方脱离,在第一齿轮部63的上端形成有止动突起65。
在上述顶盖门211上,在其中央开设有用于干燥时使外气流入的多个流入孔212,并在其形成有流入孔212的下部表面上突出地设置有用来支承上述热交换装置且分开一预定间隔的两块支承片213,再在其下部表面的周围突出地设置着热风导引部件214,该热风引导部件214用来使通过流入孔212流入并被热交换成暖风的热风易于经过洗涤筒的盖门231而流入洗涤筒200内,而在此热风导引部件214的下端周围,通过嵌合形式设有与洗涤筒盖门231密切接触,阻断热风漏泄的衬垫部件215。
上述热交换装置220由加热器构成,该加热器接通电源后发热,使干燥时流入洗衣机内的外部空气与暖风进行热交换。
在上述洗涤筒盖门231的中央设有多个用来在干燥时使下降的热风流入洗涤筒200内的流入孔232。
在上述脱水筒240的底面上设有多个通孔241,该通孔241能在洗涤时排出洗涤水,还能在干燥时排出热风与湿气;而且在该脱水筒240侧壁的周围设有多个排水孔242,该排水孔242用于在脱水时通过旋转的脱水槽240使内部的洗涤水排入洗涤筒200内。
上述脉动器250包括:在洗涤中形成水流同时对洗涤物加以搅拌,在其壳体251上面的周缘上按规定间隔分开而突出设置的多个叶片部252;在洗涤或脱水时使洗涤水循环并用来排水,在干燥时使潮湿的热风通过,相对于壳体251贯穿地设置在上述一批叶片部的各个叶片之间的多个通孔253;与上述辅助脉动装置(辅助パルセ-タ手段)290形成螺纹结合,沿上述壳体251上表面中央的周围贯穿设置的一批螺纹孔254;洗涤时,通过供给于洗涤筒200与脱水筒240内的洗涤水的浮力使壳体251上升,成整体地设置于此壳体251下表面周缘上的真空式浮力筒255;以及在洗涤时壳体251借浮力上升的情况下,与形成在第二驱动轴62上的第一齿轮部63相啮合,且固定安装于壳体251中央的第二齿轮部256。
上述排水装置260包括:与开设在洗涤筒200底面上的第一与第二连接孔201、202相连通,且其上部形成Y字形的排水软管261;以及根据电信号开闭排水管261的通路且设在排水软管261上的阀262。
上述热风排气装置270包括:进行干燥时将潮湿的热风导引到洗衣机的外部,且以下端与热风导向装置280通连,以上端与洗衣机机身10的后侧壁上端通连的排气管271;用来将洗涤筒200和脱水筒240内的潮湿热风强制地排送到洗衣机之外,以通电后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排气管271上端内的鼓风扇272。
上述辅助脉动装置290包括:用来盖住贯通脉动器250的中央而向上突出的第二驱动轴62,设于脉动器250上部中央处的壳箱300;沿着对称地形成于壳箱300周围的第一与第二长槽301、302升降,并在进行干燥时将洗涤物朝上下方向拨动回旋,绞接在此第一与第二长槽301、302上端上的第一与第二臂310,311;干燥时通过左右反转的第二驱动轴26所传送的动力升降,拧合到第二驱动轴上切削出的外螺纹上的移动部件320;以及通过导引移动部件320的升降使第一与第二臂310、311正确地升降,贯通移动部件320的一侧以下端固定于脉动器250上表面上的导杆330。
在上述结构的具有干燥功能的另一种先有技术的洗衣机中,它的结构形式虽可在干燥时脉动器250停动的状态下,通过第二驱动轴62传送的动力,使辅助脉动装置290的第一与第二臂310、311一面升降一面朝上下方向拨动回旋洗涤物,而能防止出现拧转与折皱,但在这样的结构中,第一与第二臂310、311上升动作后下降时,洗涤物被挟持第一与第二臂310、311和形成在第一与第二长槽301、302之间的空间内,由于不能完全的拨动回旋,就会出现干燥效率低的问题。
另外,还提出有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7-51483号(公开日为1995年2月28日)这样一件专利。
由该专利公报所揭示的洗衣机中的伸缩式管形洗涤杆,如图5所示,搅拌机160设在由第二驱动轴62所传送的驱动力而左右反转的脱水筒70内的底面上。
具体地说,在上述搅拌机160的中央成整体地形成有第一管件161,此第一管件为中空的圆筒状,在其上部表面中央形成有规定直径的孔161a。
在此第一管件161内设有连接杆部件162,此连接杆部件162呈外径较第一管件161上部表面中央所开设的孔161a的直径为小的圆筒形,它的上部表面中央开设有规定直径的孔162a,在它的下端则形成有止动突起162b,该止动突起162b所具有的直径大于开设在第一管件161上部表面上的孔161a的直径。
在此,于上述连接杆部件162内设有第二杆部件163,此第二杆部件163也呈圆筒形,其外径较开设于连接杆部件162上部表面中央的孔162a的直径为小,左此第二杆部件163的下端部则形成有止动突起163b,该止动突起163b所具有的直径较连结管件162上部表面开设的孔162a的直径大。
此外,在第二杆部件163的上端内装有规定大小的浮子164。
具有上述结构的再一种先有技术的洗衣机中的伸缩式管形洗涤杆,其结构为:第二杆部件163通过突出地设于搅拌机160上部表面中央上的第一杆部件161内的连结管件162,依可伸缩方式沿上下活动,这些杆件的上升运动使得在洗涤时,由于所供给的洗涤水的水压产生的浮力作用,致使设于第二杆部件163上端内的浮子164一面上升,一面让第二杆部件163与连接杆部件162顺次上升,由此使洗涤杆的长度得以改变。但是,这种结构只是在洗涤过程中通过浮力作上升运动来实现所述杆的洗涤功能,对于具有干燥功能的洗涤机存在有未能完全展开其活动面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便是针对解决上述各种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洗衣机,它在干燥处理中,由多个臂在一面折叠成扇形一面作上下往复运动时,令洗涤物朝上下方向均匀地被拨动回旋,而这些洗涤物则不挟持在此多个臂与壳箱上长沟的空间内,而能使干燥效率进一步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有干燥功能的洗衣机具有下述特征,即在干燥过程中,在具有由第二驱动轴传送的动力进行升降的移动部件带动上升,同时能借自重下降且铰接到箱壳上的臂装置的洗衣机中,以可折叠成扇形的形式设置上述的臂装置,以使该臂装置能在朝上下方向均匀地拨动回旋洗涤物的同时,让洗涤物不挟持于这些臂装置与箱壳间的空间内。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示明先有技术中一种洗衣机例的总体剖面图;
图2是示明图1中热风发生装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3是示明根据先有技术中另一实施例的洗衣机的总体剖面图;
图4是示明图3中的搅拌机的斜视剖面图;
图5是示明根据先有技术中又另一实施例的搅拌机的剖面图;
图6是示明本发明的辅助脉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7是示明本发明的在进行洗涤时由于搅拌机的浮力而上升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示明本发明的在进行脱水时因搅拌机的自重而下降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9是示明本发明的辅助脉动装置在进行干燥时运行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附图中的各标号的意义如下:
62—第二驱动轴;290—辅助脉动装置;300—箱壳;301,302—第一与第二长槽;320—移动部件;400—臂装置;410—臂;420—臂盖;421—收容槽,422—后方止动突起;430、440、450—第一、二、三扇形盖;431、441、451—前方止动突起;432、442、452—后方止动突起。
在这些图中,对于与先有结构相同的结构,采用同一名称并编以相同标号而略去其详细说明。
在图中,标号400表明的臂装置,在干燥过程中通过接受第二驱动轴62的动力而升降的移动部件而上升并借自重而下降,同时能按扇形折叠。
具体地说,此臂装置400如图6所示,包括:借助由于移动部件320的上升运动而有的滑动接触同时进行上升转动;并以上端分别铰接到箱壳300的第一与第二长槽301、302上端的多个臂410;在臂410上升转动时由于滑动接触而同时上升转动,以上端与臂410同时铰接到第一与第二长槽301、302上端上的臂盖420;以及在臂盖420上升转动时,借止动作用顺次地朝上方向展成扇形,在不把洗涤物挟持到这多个臂盖420与第一、第二长槽301、302之间的空间内的方式下,以上端与臂410以及臂盖420一起分别铰接于第一与第二长槽301、302的上端上,同时以这批臂盖420为中心于其两侧对称重叠设置的多个第一、第二与第三扇形盖430、440和450。
此时,在这多个臂盖420上,于其后方有上述臂410作浮动插合的沿着纵向形成的收容沟421,以及于其后方的两外侧面下端,通过止动作用,将与臂盖420两侧面邻接的第一扇形盖430升举向上方的,成整体形成的后方止动突起422。
在第一、二、三扇形盖430、440、450上,相对于其前方,在朝向臂盖420的内侧面上分别沿纵向突出形成有前方止动突起431、441、451;而相对于其后方,在朝向同臂盖420相反方向的外侧面下端,成整体地突出形成有后方止动突起432、442与452。
这样,前方止动突起431,在臂盖420上升转动时,即与形成在臂盖420上的后方止动突起422接触,使第一扇形盖430上升转动;前方止动突起441,在第一扇形盖430上升转动时,与形成在第一扇形盖430上的后方止动突起432接触,使第二扇形盖440上升转动;而前方止动突起451,在第二扇形盖440上升转动时,则与形成在第二扇形盖440上的后方止动突起442接触,使第三扇形盖450上升转动。
此外,后方止动突起452,在第三扇形件450上升转动时,即与第一与第二长沟301、302的后方配合。
下面说明取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作用及其效果。
在洗涤过程中,将洗涤物与图中未示明的洗涤剂按规定量投入脱水筒240内后,在接通电源和同时选择好洗涤条件时,开动给水装置100,使洗涤水通过图中未示明的洗涤剂溶解装置供给到洗涤筒200与脱水筒240内,图中未示明的水位传感装置根据洗涤水的压力的传递,由压缩空气的压力对已编程序的水位进行水位控制,而能完成对洗涤筒200与脱水筒240供给预定量的洗涤水。
此时,下降到脱水槽240底面的脉动器250,接受其下部表面周围形成的浮力筒255所供给的洗涤水的浮力作为其上升力而上升,如图7所示,并与固定安装在其上部中央处的辅助脉动装置290一起上升,与此同时,插装于其中央的第二齿轮部256即处在同第二动力传递装置60的第二驱动轴62上切削出的与第一齿轮部63相啮合的位置。
于是,脉动器250在动力传送装置60的第二驱动轴62根据驱动装置40经由皮带50而进行左右反转时,利用由第二驱动轴62所传送的动力,而得以同辅助脉动装置290一起作左右反转,并利用在其上部表面周缘上形成的一批叶片部252而使脱水筒240内的水流形成紊流,同时对洗涤物进行实质上的加压搅拌与洗涤。
在脱水过程中,洗涤筒200与脱水筒240内的洗涤水通过打开排水装置260,经过形成于脱水筒240底面与周围的通孔241和排水孔242排出,同时经过与形成在洗涤筒200底面的第一与第二连接孔201、202相连的排水软管261,排放到洗衣机之外,而脉动器250则如图8所示,借其自重以及辅助脉动装置290与洗涤物的重量,再次向脱水筒240的底面下降,于此同时,固定插装于其中央的第二齿轮部256与驱动轴62的第一齿轮部63的啮合便脱开。
此后,脱水筒240在动力传送装置60的第一驱动轴61所传送的转动力的作用下高速转动,使得洗涤物内所吸收的残留洗涤水通过形成于此筒底面及周围的通孔241和排水孔242进行脱水。
在干燥过程中,如图9所示,在洗涤物已投入脱水筒240的状态下闭合上洗涤筒盖门231与顶盖门211时,突出地设置于顶盖门211下部表面上的热风导引部件214即通过衬垫部件215而密切地接合着洗涤筒盖门213的上部表面。
此时,排水装置260的阀262将排水软管261的通路关闭,热交换装置220通过接通电源而加热同时散发高热,在此热交换装置220工作的同时,热风排气装置270的图中未示明的鼓风机用马达经通电而转动,使与其相连的鼓风扇272转动,由于此鼓风扇的吸力,外部空气即依箭头所示方向通过顶盖门211的流入孔212流入,与安装于顶盖门211下部表面上进行加热的热交换装置220相接触,进行热交换而成为热风。
进行过热交换的热风受到突出设置于顶盖门211下部的热风导引部件214的引导,一面向下流动一面经由洗涤筒盖门231的流入孔232直接流入洗涤筒200与脱水筒240内,在脱水筒240内与完成了脱水的洗涤物相接触,使此洗涤物干燥,并通过辅助脉动装置290的动作,使此洗涤物朝上下方向拨动回旋。
具体地说,当动力传送装置60的第二驱动轴62左转时,辅助脉动装置290的移动部件320在同第二驱动轴62的外螺纹部64相啮合的状态下,从位于固定在脉动器250上的导向杆330于图9中的实线状态位置,依双点划线所示状态上升运动,而铰接于箱壳300上的臂装置400中的一批臂410即在移动部件320上升运动时与其两端碰合而作上升转动。
当臂410上升转动时,嵌合到臂410外侧上的臂盖420即于臂410上升转动时,通过滑动接触同时上升,转动并且形成在其后方下端的后方止动突起422碰合上形成于第一扇形盖430前方中的前方止动突起431,由此,致使第一扇形盖430朝向上方向上升一定角度,同时从臂盖420的上端越朝向下端越按扩展成扇形的形式重叠。
第一扇形盖430在由臂盖420而上升转动到位于所定角度的最大高度时,形成在其后方下端的后方止动突起432即与形成在第二扇形盖440前方的前方止动突起441碰合,于是,第二扇形盖440朝向上方向上举至一定角度,同时从第一扇形盖430的上端越朝下端越按扩展成扇形的形式重叠。
第二扇形盖440在由第一扇形盖430上升转动到所保持的规定角度的最大高度时,形成在其后方下端的后方止动突起442与形成在第三扇形盖450的前方止动突起451碰合,于是,第三扇形盖450朝向上方向上举至一定角度,同时从第二扇形盖440的上端越朝下端越按扩展成扇形的形式重叠。
形成在第三扇形盖450后方下端的后方止动突起452,在第三扇形盖450上升转动到最大高度时,由于受到形成左箱壳300上的第一与第二长槽301、302的内侧面的阻挡,在能预防臂装置400总体脱离开第一与第二长沟301、320的同时,还能使臂盖420与第一、二、三扇形盖430、440、450分别按预定角度展开并保持扇形状。
另一方面,在第二驱动轴62右转时,当移动部件320在第二驱动轴62的公螺纹部64的下端稍微下降,铰接到箱壳300上的臂装置400即因自重及洗涤物的重量,而反复地进行从图8的双点划线状态下降到实线状态的循环,于是,使得脱水筒240内的洗涤物朝上下方向被拨动回旋,而在臂装置400又扩张又折叠回的空间内自然不会挟持洗涤物,还由于有大量的热风被导引到与洗涤物接触,就可在短时间内使洗涤物干燥。
此外,从洗涤物蒸发出的水气(潮湿的热风)经由穿过脱水筒240底面的通孔241排出,或是经由穿过脱水筒240周围的多个排水孔242排出,而经由脱水筒240的底面与周围部分排出的潮湿热风,在聚集到洗涤筒200底面间装设的热风导向装置280内时,即能经由与热风导向装置280连接的热风排气装置270的导管部271短时间地排出到洗衣机之外,使干燥效率提高。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干燥功能的洗衣机,由于在干燥过程中采取了通过给臂装置传达动力,使其扩展成扇形又折叠回,这样地一面升降一面使洗涤物朝上下方向被拨动回旋的结构,就能在防止洗涤物拧转与起皱的同时,一面使洗涤物朝上下方向被拨动回旋,一面使洗涤物自然不会挟持在可折叠的臂装置之间,从而能够节省干燥时间和电力消耗,使干燥效率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