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中水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水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中水机。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日益膨胀, 城市用水出现危机, 家庭生活缺水问题 日趋严重, 据报道我国目前年缺水量已经达到 400 亿立方。城市缺水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发 展, 这就迫切需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中水回用作为有效地节水方法, 预期将得到广泛应用。中水回用的范围较以前有 所变化, 以前中水回用的对象是集中于小区、 宾馆或饭店等较大水量的污水, 处理后用于浇 花、 洗车等公益事业, 与居民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 然后随着水源地紧张, 水的价值增加, 让家庭内某些用水 ( 如洗涤水、 洗浴水等 ) 流走的成本开始高于水的重复利用, 局限于较 原始的阶段。例如, 利用洗脸水拖地、 冲厕所等。存在的问题是 : 一是可直接利用的原水量 少, 水的可利用率低 ; 二是因为污水未经处理, 存在发臭等卫生方面的问题 ; 再则就是重复 水可使用的对象少, 仅限于较少的, 要求不高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处理 效率高的家用中水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家用中水机, 其特征在于, 该中水机包括污水区、 过渡盖、 顶盖及处理装置, 污 水区位于底部, 通过过渡盖与处理装置连接, 处理装置上盖有顶盖。
所述的污水区包括污水进口、 污水箱、 水泵、 气泵、 定时器、 臭氧发生器、 液位控制、 污水溢出口及污水泵出水管, 所述的污水进口设置在污水箱一侧底部, 连接家庭生活污水 进口, 污水箱另一侧的上部设置污水溢出口, 水泵设置在污水箱内, 上面连接污水泵出水 管, 气泵、 定时器、 臭氧发生器设置在污水箱外部, 液位控制设置在污水箱的内壁上。
所述的顶盖上设有污水进水口及雨水进口, 污水进水口与污水箱上的污水出水管 连接。
所述的处理装置包括固液分离器、 生物反应区、 沉淀区、 消毒过滤区及清水区, 固 液分离器上端连接污水进水口, 侧面连接生物反应区, 沉淀区与生物反应区相邻, 消毒过滤 区与沉淀区相邻, 清水区与消毒过滤区相邻。
所述的生物反应区设置有污水进口、 曝气器、 填料、 通水口及通气溢流口, 所述的 污水进口设置在生物反应区前端上方, 与固液分离器连接, 所述的填料为悬浮填料, 下方设 置曝气器, 通水口及通气溢流口设置在生物反应区中。
所述的沉淀区设置有进水管、 出水管及回流管, 进水管及回流管连接在生物反应 区末端, 进水管的另一端深入到沉淀区底部, 出水管设置在沉淀区上部。
所述的消毒过滤区设置有进水管、 臭氧曝气头、 膜滤器及清水出口, 进水管与沉淀区的出水管连接, 臭氧曝气头设置在进水管一侧, 由污水区的臭氧发生器驱动, 清水出口设 置在消毒过滤区的另一侧, 膜滤器为圆柱状, 设置在清水出口的下部。
所述的清水区经清水出口与消毒过滤区连接, 清水区设置有清水出口及多余水溢 出口, 清水出口设置在清水区外壁的下部, 多余水溢出口设置在清水区外壁的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属于一种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膜处理装置, 具有结构简单、 处理效率高、 处理过程稳定的特点, 适用于家庭或中小型单位的水处理, 无需太多的管理要 求, 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 1 为家用中水机的主视图 ;
图 2 为顶盖的俯视图 ;
图 3 为污水区的俯视图 ;
图 4 为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 10 为污水区、 11 为污水进口、 12 为污水箱、 13 为水泵、 14 为气泵、 15 为定时 器、 16 为臭氧发生器、 17 为液位控制、 18 为污水溢出口、 19 为污水泵出水管、 20 过渡盖、 30 为顶盖、 31 为污水进水口、 32 为雨水进口、 40 为处理装置、 41 为固液分离器、 42 为生物反应 区、 421 为污水进口、 422 为曝气器、 423 为填料、 424 为通水口、 425 为通气溢流口、 43 为沉淀 区、 431 为进水管、 432 为出水口、 433 为回流管、 44 为消毒过滤区、 441 为进水管、 442 为臭氧 曝气头、 443 为膜滤器、 444 为清水出口、 45 为清水区、 451 为清水出口、 452 为多余水溢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集生物反应、 沉淀、 过滤为一体的高效家用中水机, 其结构如图 1 所示, 该中 水机包括污水区 10、 过渡盖 20、 顶盖 30 及处理装置 40, 污水区 10 位于底部, 通过过渡盖 20 与处理装置 40 连接, 处理装置 40 上盖有顶盖 30。
污水区 10 的结构如图 3 所示, 包括污水进口 11、 污水箱 12、 水泵 13、 气泵 14、 定时 器 15、 臭氧发生器 16、 液位控制 17、 污水溢出口 18 及污水泵出水管 19, 污水箱 12 用来储存 和调节污水, 污水进口 11 设置在污水箱 12 一侧的底部, 连接家庭生活污水进口, 如洗衣机、 卫生间等生活污水进口, 污水箱 12 另一侧的上部设置污水溢出口 18, 水泵 13 设置在污水箱 12 内, 上面连接污水泵出水管 19, 往生物反应区 42 内送出污水, 气泵 14、 定时器 15 及臭氧 发生器 16 设置在污水箱 12 的外部, 液位控制 17 设置在污水箱 12 的内壁上。
顶盖 30 的结构如图 2 所示, 顶盖 30 上设有污水进水口 31 及雨水进口 32, 可以收 集屋顶的雨水, 污水进水口 31 连接污水箱 12 上的污水出水管 19, 使污水通过污水泵 13 的 工作而进入处理装置 40 中的固液分离器 41 内。
处理装置 40 的结构如图 4 所示, 包括固液分离器 41、 生物反应区 42、 沉淀区 43、 消 毒过滤区 44 及清水区 45。
固液分离器 41 上端连接污水进水口 31, 侧面连接生物反应区 42。
生物反应区 42 设置有污水进口 421、 曝气器 422、 填料 423、 通水口 424 及通气溢流
口 425, 污水进口 421 设置在生物反应区 42 前端上方, 与固液分离器 41 连接, 填料 423 为悬 浮填料, 下方设置曝气器 422, 生物反应区 42 根据要求可以划分为 1-10 个区域, 通水口 424 及通气溢流口 425 顺序分布在各部分之间。
沉淀区 43 与生物反应区 42 末端相邻, 设置有进水管 431、 出水管 432 及回流管 433, 进水管 431 及回流管 433 连接在生物反应区 42 末端, 回流管 433 可以将沉淀区 43 内 的沉淀物回流至生物反应区 42, 进水管 431 的另一端深入到沉淀区 43 的底部, 出水管 432 设置在沉淀区 43 上部。
消毒过滤区 44 与沉淀区 43 相邻, 设置有进水管 441、 臭氧曝气头 442、 膜滤器 443 及清水出口 444, 进水管 441 与沉淀区 43 的出水管 432 连接, 臭氧曝气头 442 设置在进水 管 441 的一侧, 由污水区 10 的臭氧发生器 16 驱动, 清水出口 444 设置在消毒过滤区 44 的 另一侧, 膜滤器 443 为圆柱状, 可更换, 在常压下进行工作, 设置在清水出口 444 的下部。
清水区 45 与消毒过滤区 44 相邻, 经清水出口 444 与消毒过滤区 44 连接, 清水区 45 设置有清水出口 451 及多余水溢出口 452, 清水出口 451 设置在清水区 45 外壁的下部, 多余水溢出口 452 设置在清水区 45 外壁的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