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引连铸一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09494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5264.X

申请日:

1993.12.11

公开号:

CN1103612A

公开日:

1995.06.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5.6.14||||||公开

IPC分类号:

B22D11/04; B21C1/22

主分类号:

B22D11/04; B21C1/22

申请人:

山东烟台铜材厂;

发明人:

杨文礼; 王小民; 李金熙; 曲延胜; 徐相善

地址:

264001山东省烟台市福来里街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尹金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其工艺流程为:电解铜经熔化后,经过保温炉保温,结晶器冷却后,进入牵引机上引连续铸出铜管管坯,再经过拉伸机拉出无氧铜管。本发明所采用的工艺方法,与传统的工艺方法相比,将铸造、加热、挤压或斜轧穿孔、酸洗等诸多的复杂工艺过程简化为上引连铸一道工序完成,因而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投资,降低了能耗和金属损耗,生产周期短,成品率高,生产成本低,是生产无氧铜管的一种先进工艺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上引连铸-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电解铜经熔化炉熔化后,经过通道进入保温炉保温,再通过结晶器冷却后,进入牵引机上引连续铸出铜管管坯,铜管管坯经过拉伸机拉伸,拉出无氧铜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连铸-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铜液的温度为1100-12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连铸-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结晶器冷却水的压力为0.2-0.6mpa。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连铸-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上引连铸的上引速度为150-600mm/min。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连铸-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上引停拉频率为80-250次/分。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连铸-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是上引节距为2-6mm。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上引连铸一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

    目前生产无氧铜管,为了控制氧含量,在熔铸过程中采用直空熔炼,在气体保护下铸造圆铜坯,经加热、挤压,然后轧制成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直空熔炼工艺复杂,后续热加工过程中也必须采取特别措施防止含氧量超标,成品率低,且能耗高,金属损耗大,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引连铸一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生产无氧铜管,以克服上述方法之不足。该工艺方法工艺简单,成品率高,能耗低,金属损耗小,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解铜经熔化炉熔化后,经过通道进入保温炉保温,再通过结晶器冷却后,进入牵引机上引连续铸出铜管管坯,铜管管坯经过拉伸机拉伸,拉出无氧铜管。

    电解铜在熔化炉中熔化时,铜液的温度为1100-1250℃,结晶器冷却水的压力为0.2-0.6mpa,上引连铸的上引速度为150-600mm/min,上引停拉频率为50-250次/分,上引节距为2-6mm。

    本工艺方法由于用上引连铸一道工序代替了传统工艺中的铸造、加热、挤压或轧制、酸洗等工艺过程,因而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生产周期短,设备投资少,能源消耗低,金属损耗少,成品率高,生产成本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生产φ35×2.5×3350无氧铜管。将电解铜剪切成250mm宽的条,放入熔化炉中熔炼,铜液温度控制在1200-1250℃内,为防止铜液污染,在其表面覆盖80-120mm厚的木炭层,铜液经过通道进入保温炉保温,然后进入结晶器进行结晶,结晶器冷却水压力控制在0.5-0.6mpa之间,铜液结晶后,由牵引机向上牵引连续铸出φ50×5的铜管管坯,上引速度为150mm/min,上引节距为4mm,上引停拉频率为80次/分,上引温度控制在1180℃左右,将连铸出的铜管管坯锯切成4022mm的长度,制出150mm长的夹头,到拉伸机上拉伸,将φ50×5的铜管管坯集资拉伸至φ42.8×4、φ37.8×3.2、φ35×2.5×10640,然后锯切成3350mm的成品长度,再进行校直、精整。经过退火炉退火,形成成品。退火温度控制在470℃左右,保温5小时,退火时充氮气保护。

    实施例2,生产φ16×1的无氧铜管。将电解铜剪切成宽为250mm的条,放入熔化炉中熔炼,铜液温度控制在1100-1200℃之间,为防止铜液污染,在其表面覆盖80-120mm厚的木炭层,铜液经过通道进入保温炉保温后,再进入结晶器结晶,结晶器冷却水的压力控制在0.4-0.5mpa之间,结晶后由牵引机向上牵引,连续铸出φ40×4地铜管管坯。上引连铸时,上引速度为600mm/min,上引节距6mm,上引停拉频率为50次/分,上引温度控制在1180℃左右。将连铸出的铜管管坯锯切成4000mm的长度,制出130mm长的夹头,送入拉伸机上拉伸。将φ40×4的铜管管坯,依次拉伸至φ33.7×3.05、φ30.7×2.25、φ27.8×1.8,最后长度为1180mm,将其锯切中断,长度为5900mm,制出长120mm的夹头,再次送入拉伸机拉伸,依次拉伸至φ24.8×1.5、φ22.8×1.2,其长度为10430mm,将其锯切中断,长度为5200mm,送入退火炉退火,退火温度460℃左右,加热保温时间5小时,并充氮气保护。退火后的管坯制出长为100mm的夹头,送入拉伸机拉伸,依次拉伸至φ17.85×1.25、φ16×1,长为8640mm,然后将其锯切成4300mm的成品长度,再经矫直、精整形成成品。

    实施例3,生产φ4×0.5无氧铜管盘管。将电解铜剪切成200mm宽的条,放入熔化炉中熔炼,铜液温度控制在1100-1200℃之间,为防止铜液污染,在其表面覆盖80-120mm厚的木炭层,铜液经过通道进入保温炉保温后,再进入结晶器结晶,结晶器冷却水的压力控制在0.2-0.4mpa之间,结晶后由牵引机向上牵引,连续铸出φ40×4的铜管管坯。上引连铸时,上引速度为150mm/min,上引节距为2mm,上引停拉频率250次/分,上引温度控制在1130℃左右。将连续铸出的铜管管坯锯切成6300mm的长度,制出130mm长的夹头,送入拉伸机拉伸,依次拉伸至φ34.7×3.2、φ31.7×2.55、φ29.8×1.95、φ24.8×1.65、φ20.8×1.37,长度为32700mm,切头打卷,卷径为φ1000~φ1500mm。打卷后送入退火炉中退火,退火温度为500℃左右,加热保温时间为5小时,充氮气保护。打卷后的铜管管坯制出夹头,再送入拉伸机进行盘拉,依次拉伸至φ17.35×1.25、φ14.35×0.95、φ11.9×0.82、φ10.85×0.8,长度为105000mm,然后再切头打卷。将打卷好的铜管管坯再次退火,退火温度为450℃左右,加热保温时间5小时,充氮气保护。退火后制出夹头,再一次进行盘拉,依次拉伸至φ8.8×0.67、φ7.1×0.57、φ5.7×0.52、φ4.4×0.51,切头后再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00℃左右,加热保温时间5小时,充氮气保护。退火后,制出夹头进行最后盘拉,拉伸至φ4×0.5,形成成品。

上引连铸一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引连铸一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引连铸一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引连铸一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引连铸一拉伸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无氧铜管的工艺方法,其工艺流程为:电解铜经熔化后,经过保温炉保温,结晶器冷却后,进入牵引机上引连续铸出铜管管坯,再经过拉伸机拉出无氧铜管。本发明所采用的工艺方法,与传统的工艺方法相比,将铸造、加热、挤压或斜轧穿孔、酸洗等诸多的复杂工艺过程简化为上引连铸一道工序完成,因而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投资,降低了能耗和金属损耗,生产周期短,成品率高,生产成本低,是生产无氧铜管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