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烟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电梯门扇的间隙内遮烟的遮烟用密封构件和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 由于在电梯的安装框和电梯门扇之间产生间隙, 当发生火灾时, 烟会自该间隙进 入电梯内, 为了堵塞该间隙, 而在电梯门扇上安装密封构件, 从而进行对该间隙的堵塞。
作为这样的例子, 例如有一种如下构造 : 将截面呈コ字形的遮烟构件固定在电梯 的上框上, 且以与该遮烟构件相接触的方式将进行了氟涂敷、 二氧化钼涂敷的上部密封构 件固定 ( 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 1)。
另外, 作为密封构件的形状, 提出了一种随着向端部去宽度逐渐变窄的大致楔形 状 ( 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 2)。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5-15157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6-62788 号公报
但是, 对于上述任意一种遮烟用密封构件, 在密封构件发生了磨损的情况下都需 要进行更换, 要判断其更换时期, 操作者只能用目测的方法来判定密封构件的磨损情况, 从 而判断更换时期。
因此, 由于作业者的不同, 会出现更换时期上产生偏差, 或者错过了更换时期, 仍 旧使用遮烟性能降低了的密封构件, 无法确保安全性的这一问题。
另外, 在以往的遮烟用密封构件的安装方法中, 是将板状的密封构件夹持地安装 在门扇的端部上, 或者利用螺钉等进行安装, 但由于电梯的设置场所等的不同, 需要通过调 整电梯门扇与框之间的间隙的大小、 遮烟用密封构件的接触角度来提高密闭性。但以往的 方法中无法进行这样的调整。
另外, 在板状的密封构件上, 在用于接触的前端部呈角状时, 由于其接触角度, 会 产生如下问题 : 无法形成线接触, 导致密闭性降低 ; 或者由于进行面接触而使摩擦力加大, 从而妨碍门扇的行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眼判定出密封构 件的更换时期的遮烟用密封构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在安装密封构件时, 能够使密封构件与门扇、 框 等对象构件柔软地紧密接触, 且密封构件不会妨碍门扇的移动的遮烟用密封构件。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遮烟构造是用于堵塞电梯的门扇与门扇的接触部之间 的间隙的遮烟构造, 其特征在于,
该遮烟构造包括 :
板状的密封构件 ;
保持件, 其用于将上述密封构件安装在上述电梯的门扇上 ;夹具, 其用于将上述保持件固定在上述门扇上, 其中,
在上述密封构件的至少前端部上, 层叠有颜色不同的涂敷构件 ;
上述夹具形成有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 其与用于将该夹具安装到上述门扇上的 螺钉螺纹配合, 在使上述保持件和密封构件沿上述长孔向上方或者下方移动后的状态下, 利用螺钉将上述夹具固定 ;
在上述涂敷构件的接触面由于磨损而削薄, 颜色不同的下层涂敷构件露出时, 在 使上述螺钉松开的状态下, 上述保持件和密封构件能够与上述夹具一起沿上述长孔向上方 或下方移动, 从而将上述保持件和密封构件固定在用上述密封构件的不同接触面与上述接 触部相接触的位置上。
另外, 也可以通过涂敷多种颜色的构件来层叠而形成上述接触部。
上述涂敷构件也可以是含有聚氨酯的涂料。
借助保持件来安装上述密封构件 ; 在上述保持件上形成有用于保持密封构件的、 截面呈圆形的槽 ; 上述密封构件的门扇安装侧的基端部形成为截面呈圆形, 将该基端部插 入且能够旋转地安装在上述保持件的槽中。
上述密封构件的接触部前端也可以形成为截面呈圆形。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遮烟用密封构件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将电梯的门扇与门 扇的接触部之间的间隙堵塞来遮烟的、 遮烟用密封构件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遮烟用密封构件的前端部和基端部之间的位置上, 与上述遮烟用密封构件 表面之间隔开间隙地配置用于遮蔽涂料的遮蔽构件, 且在配置有上述遮蔽构件的状态下, 自上述遮烟用密封构件的前端部侧喷射涂敷剂从而进行涂敷。
利用本发明, 能够一眼判定出密封构件的更换时期, 且能够在适当的时期更换密 封构件。
利用本发明, 在安装密封构件时, 能够通过使密封构件略微旋转等而使其与门扇、 框等的接触面柔软地紧密接触。
另外, 由于密封构件的前端部是线接触, 因此密闭性良好, 另外, 能够不妨碍门扇 的行进地使门扇顺利地行进。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电梯的门扇的主视图。
图 2 的 (a) 是示意性地表示图 1 的 A-A 截面的、 完全关闭状态的电梯的门扇的剖 视图。图 2 的 (b) 是示意性地表示图 1 的 A-A 截面的、 完全打开状态的 - 电梯的门扇的剖 视图。
图 3 是示意性地表示图 1 的 C-C 截面的、 门扇与上框的剖视图。
图 4 是示意性地表示图 1 的 B-B 截面的、 电梯的门槛部分的剖视图。
图 5 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安装在保持件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 6 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的侧视图。
图 7 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的前端部附近的剖视图。
图 8 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安装在门扇上端部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 9 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安装在门扇上下端部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 10 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安装在门扇之间或者门套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 11 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安装在门抵接部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 12 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能上下移动地安装在门扇下端部上的状态 的分解立体图。
图 13 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能上下移动地安装在门扇下端部上的状态 的立体图。
图 14 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上进行涂料的涂敷处理的状态的图。
图 15 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上示意性地表示涂料的涂敷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 说明电梯出入口的门扇部分的基本整体构造。
如图 1 所示, 电梯的出入口装置由门扇 1、 围绕该门扇 1 的上框 2 和纵框 3、 供门扇 1 行进的门槛 4 构成。
门扇 1 是由高速门扇 1a 和低速门扇 1b 构成的单开式门扇。 如图 1 以及图 2 所示, 高速门扇 1a 位于离门套 5 远的位置, 在进行开闭动作的情况下比低速门扇 1b 快地移动。
门扇 1 在完全关闭时, 通过将高速门扇 1a、 低速门扇 1b 如图 2 的 (a) 所示地左右 配置, 而呈将升降口堵塞的关闭状态, 另外, 门扇 1 在完全打开时, 如图 2 的 (b) 所示地, 通 过将高速门扇 1a 和低速门扇 1b 重叠在一起并收纳到门套 5 中而呈完全打开状态。
另外, 如图 3 所示, 上框 2 利用分别与驱动装置相连结的门扇挂架 6 而能够移动地 悬挂高速门扇 1a 和低速门扇 1b。
纵框 3 由完全关闭时与高速门扇 1a 相抵接的纵框 3a( 图示左侧 ) 和门套 5 侧的 纵框 3b( 图示右侧 ) 构成。纵框 3a 构成高速门扇 1a 关闭时的门抵接部。
在门槛 4 中形成有引导槽, 其供设置在高速门扇 1a 和低速门扇 1b 的下端部上的 导靴配合并行进, 门扇 1 沿该引导槽左右移动。
本发明的遮烟用密封构件的一实施方式如图 5 所示。
首先, 利用铝挤压成型等而制造出用于安装密封构件 12 的保持件 11, 该保持件 11 沿与图示纸面垂直的方向形成为细长板状。
该保持件 11 被小螺钉等分别固定并安装在门扇 1 的上端部、 下端部和低速门扇 1b 的与高速门扇 1a 重合的端部、 纵框 3 的门抵接部以及门套部上。
在保持件 11 的一端部上, 用于安装密封构件 12 的槽 11a 遍及保持件 11 的宽度方 向 ( 图示纸面垂直方向 ) 整个区域地形成为一直线状。
该槽 11a 形成为截面呈圆形, 其外周的一部分开口, 以自该开口向外方延伸的方 式安装密封构件 12。
另外, 保持件 11 的两侧部开口, 通过自该开口将密封构件 12 的基端部 12a 插入, 而形成将密封构件 12 安装在保持件 11 上的构造。
密封构件 12 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 且形成为沿纸面垂直方向延伸的板状。如图 6 所示, 该密封构件 12 包括 : 安装在保持件 11 上的基端部 12a、 自该基端部 12a 的外周的一部分起连续地形成的弯曲部 12b、 自弯曲部 12b 延伸出的中间板部 12c、 密封构件 12 的前端 部 12d。
基端部 12a 形成为截面呈圆形, 通过将该基端部 12a 自槽 11a 的侧部开口插入, 而 形成将密封构件 12 安装在保持件 11 上的构造。
基端部 12a 的大小形成为比保持件 11 的槽 11a 的直径稍小, 在安装在槽 11a 中的 状态下, 如图 5 所示, 密封构件 12 构成为能够以基端部 12a 为中心进行旋转。
弯曲部 12b 自槽 11a 的开口延伸出, 且沿圆形的基端部 12a 的切线方向形成。
在密封构件 12 旋转的情况下, 该弯曲部 12b 通过与槽 11a 的开口部相抵接而限制 密封构件 12 的旋转。
中间板部 12c 形成为平板状, 且形成为自弯曲部 12b 向接触面延伸出的形状。该 中间板部 12c 的厚度是考虑到由挤压成型等引起的制造性而形成的厚度。
前端部 12d 形成为截面呈圆形, 且与框等的接触面相接触。该前端部 12d 由于形 成为截面呈圆形, 因此, 能够与密封构件 12 相对于接触面所呈的接触角度无关地, 与接触 面进行线接触。
另外, 在密封构件 12 的至少与框等相接触的部分上形成涂层 13。在本例中, 在前 端部 12d 直到中间板部 12c 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进行涂敷。 对于该涂敷, 是根据密封构件 12 被使用的部分而实施不同的涂敷。
例如, 在像门扇 1 的上部以及下部那样, 需要高耐久性以及需要抑制滑动时的摩 擦声的情况下, 如图 7 所示地在密封构件 12 上形成第 1 层 13a, 然后在第 1 层 13a 的上表 面进一步形成第 2 层 13b, 该第 1 层 13a 由黑色的聚氨酯涂敷而成, 该第 2 层 13b 由灰色的 聚氨酯涂敷而成。另外, 在本例中, 利用在聚氨酯中混合有氟的构件来涂敷表面侧的第 2 层 13b。
另外, 门抵接部、 高速门扇 1a 与低速门扇 1b 的之间部、 门套部的第 2 层使用含有 水溶性氟的涂料, 从而能够防止由于长时间的接触状态将门扇 1 打开时发生粘连。
接下来, 对于以上述方式形成的密封构件 12 的安装、 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图 8 表示将密封构件 12 安装到门扇 1 上端部的安装方法。如图 8 所示, 利用小螺 钉等将保持件 11 安装到门扇 1 的上端部。在该状态下, 槽 11a 呈向框等的接触面 F 开口的 状态。
在该状态下, 自槽 11a 的侧部开口插入并安装密封构件 12。在安装有密封构件 12 的状态下, 密封构件 12 呈能够以基端部 12a 为中心略微沿图示左右方向旋转的状态。
另外, 在门扇 1 的下端部上, 如图 9 所示, 利用小螺钉等将保持件 11 安装在门扇 1 的下部, 且自槽 11a 的侧部开口插入并安装密封构件 12。从而使密封构件 12 的前端部 12d 以及中间板部 12c 的前端部的一部分抵接于形成在地面侧的引导槽 4a 内。
这种情况也是在安装有密封构件 12 的状态下, 密封构件 12 呈能够以基端部 12a 为中心略微沿图示左右方向旋转的状态。因此, 能够使密封构件 12 根据与门扇 1 之间的间 隙、 与门扇 1 之间的接触角度而旋转并与之紧密接触。
另外, 在将密封构件 12 安装到高速门扇 1a 与低速门扇 1b 之间的情况下, 如图 10 所示, 以将保持件 11 安装在未图示的一个门扇 1 上 ( 例如低速门扇 1b 侧 ), 且槽 11a 的开 口朝向另一个门扇 1( 例如高速门扇 1a 侧 ) 开口的方式来安装保持件 11。在这种状态下,
通过自槽 11a 的侧部开口插入密封构件 12, 而以使密封构件 12 向另一个门扇 1 侧延伸的方 式安装密封构件 12。 在这种状态下, 在安装有密封构件 12 的状态下, 密封构件 12 呈能够以 基端部 12a 为中心略微沿图示左右方向旋转的状态。因此, 能够使密封构件 12 根据与门扇 1 之间的间隙、 与门扇 1 之间的接触角度而旋转并与之紧密接触。
与图 10 相同地, 对于门套部, 以槽 11a 朝向门扇 1 侧开口的方式将保持件 11 安装 在门套部的端部上。 在这种状态下, 通过自槽 11a 的侧部开口插入密封构件 12, 而以使密封 构件 12 向门扇 1 侧延伸的方式安装密封构件 12。密封构件 12 呈能够以基端部 12a 为中心 略微沿图示左右方向旋转的状态。因此, 能够使密封构件 12 根据与门扇 1 之间的间隙、 与 门扇 1 之间的接触角度而旋转并与之紧密接触。
另外, 在安装在门抵接部上的情况下, 如图 11 所示, 在槽 11a 朝向高速门扇 1a 侧 开口的状态下将保持件 11 安装在未图示的纵框 3 的门抵接部上。在这种状态下, 通过自槽 11a 的侧部开口插入密封构件 12, 而以使密封构件 12 向高速门扇 1a 侧延伸的方式安装密 封构件 12。在这种状态下, 在安装有密封构件 12 的状态下, 密封构件呈能够以基端部 12a 为中心略微沿图示左右方向旋转的状态。因此, 能够使密封构件 12 根据与高速门扇 1a 之 间的间隙、 与高速门扇 1a 之间的接触角度而旋转并与之紧密接触。 通过判定密封构件 12 的接触部的颜色来判定密封构件 12 的磨损, 从而能够判定 更换时期。
换言之, 在未被使用的状态下, 由于第 2 层 13b 位于表面, 因此密封构件 12 呈灰 色。随着之后的使用, 该第 2 层 13b 由于与接触面的接触而磨损, 因此其下面的黑色的第 1 层 13a 露出。
如此, 以下面的黑色的第 1 层 13a 露出的时刻来判断此为密封构件 12 的更换时 间, 从而进行密封构件 12 的更换。
自槽 11a 的侧部开口将密封构件 12 拔出, 并且使新的密封构件 12 自槽 11a 滑动 地插入, 从而能够进行密封构件 12 的更换。
另外, 在上述例子中进行了密封构件 12 的更换, 但不是仅能通过更换, 通过使保 持件 11 向上或向下移动而改变密封构件 12 的接触面, 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这种情况下的构造如图 12、 图 13 所示。
在图 12、 图 13 中, 用于安装导靴 101 的托架 104 被用小螺钉固定在门扇 1 的下端 部上。该托架 104 呈阶梯状地弯折成 2 段, 且由小螺钉等安装在门扇 1 的下端部的开口部 内。
在托架 104 的下端部的向前表面侧延伸出的部分上, 左右隔开间隔地安装有导靴 101。
另外, 利用夹具 106 而将板状的保持件 11 安装在托架 104 的下端部上。
该保持件 11 沿托架 104 而向左右方向延伸, 且沿门扇 1 的下端面安装在其整个下 端面上。在该保持件 11 的下端部上, 用于安装密封构件 12 的槽 11a 沿左右方向形成为一 直线状。
如图 12、 图 13 所示, 在夹具 106 上形成有用于将夹具 106 螺纹固定的纵长的长孔 106a。通过使螺钉 105 与该长孔 106a 螺纹配合, 能够将夹具 106 螺纹固定在托架 104 上。 而且, 在使螺钉 105 松开了的状态下, 夹具 106 能够沿该长孔 106a 上下移动。
在该状态下, 密封构件 12 的接触部由于磨损而削薄, 当下层黑色的涂敷部 13a 露 出时, 在使小螺钉 105 松开了的状态下, 使夹具 106 沿其长孔 106a 向上方或下方移动, 然后 再次拧紧小螺钉 105。
由此, 密封构件 12 的与之前不同的接触面, 即还涂敷有灰色的第 2 层 13b 的部分 与槽 41 相接触。
另外, 通过以如上方式使密封构件 12 移动, 即使在密封构件 12 与槽 41 之间的接 触角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通过使密封构件 12 在槽 11 内旋转, 也能够保持密封构件 12 与槽 41 之间的线接触。
另外, 由于密封构件 12 的前端部 12d 形成为截面呈圆形, 因此能够与槽 41 线接触 且能够保持密闭性, 另外, 通过面接触能够加大摩擦力, 起到在开关门扇 1 时不会引起故障 的效果。
另外, 上述图 12、 图 13 的例子是对于将密封构件 12 安装在门扇 1 的下端部时的构 造进行了说明。但同样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门扇上部、 门扇之间、 门套部、 门抵接部。
接下来, 用图 14 表示对密封构件 12 的涂敷方法。
如图 14 所示, 在对密封构件 12 涂敷聚氨酯等时, 首先, 在将密封构件 12 平面地放 置的状态下, 在密封构件 12 的前端部 12d 与基端部 12a 之间配置遮蔽构件 201。 这时, 在密封构件 12 与遮蔽构件 201 之间形成间隙 S。
对于该遮蔽构件 201 的材质等不做特别限定, 只要是在喷射涂料时能够以使涂料 不会附着在基端部 12a 侧的方式进行遮蔽即可。
然后, 在配置有遮蔽构件 201 的状态下, 通过利用喷雾等喷射涂料而进行涂料的 涂敷。
通过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涂敷处理, 自间隙部分将涂料的一部分还向基端部 12a 侧 的中间板部 12c 喷射, 随着接近基端部 12a, 涂料会渐渐无法抵达。 由此, 涂敷的边界部分变 得光滑, 从而能够加强密封构件 12 与涂料之间的密合强度。
另外, 如图 15 所示, 进行涂敷的面可以根据密封构件 12 所使用的部分不同而有所 不同。
如图 15 的 (a) 所示, 在门抵接部、 门扇之间部、 门套部上利用涂料 M 来涂敷自密封 构件 12 的上表面端面至前端部侧。该涂料 M 采用水溶性氟涂料, 在橡胶挤压成型时同时进 行涂敷, 且利用 3 个方向的同时喷雾来进行涂敷处理。
将涂料 M 的厚度设为 5 ~ 10μm, 做成不会损伤密封构件 12 的柔软性的膜厚。
由此, 由于门抵接部、 门扇之间部、 门套部的密封构件 12 仅在门扇完全关闭时以 及即将完全关闭时与门扇 1 等相接触, 因此能够防止在因长时间接触状态将门扇 1 打开时 发生粘连。
另外, 如图 15 的 (b) 所示, 在门扇上部、 门扇下部, 自密封构件 12 的前端部至下端 面进行涂敷。
在这种情况下, 做成两层聚氨酯涂敷, 在密封构件 12 上涂敷聚氨酯, 该聚氨酯具 有将作为橡胶的密封构件 12 与第 2 层进行粘接的粘接剂的作用, 然后在其上进行将氟混合 于聚氨酯的涂敷。
此时的膜厚如果为 0.4mm 以上的话, 在涂料逐渐干燥的阶段中, 密封构件 12 上会
产生褶皱, 以致无法保持密闭性能。
因此, 优选将膜厚设为 0.3mm 以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 是以单开式的电梯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 于此, 也可以应用于双开式的电梯中。
另外,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 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 门扇
1a. 高速门扇
1b. 低速门扇
2. 上框
3. 纵框
4. 门槛
11. 保持件
11a. 槽
12. 密封构件
13. 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