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6503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4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13492.4

申请日:

2004.07.15

公开号:

CN1593424A

公开日:

2005.03.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1/555申请日:20040715授权公告日:20060524终止日期:20120715|||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合同备案号: 2008320001030让与人: 福州大学受让人: 常州佳尔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发明名称: 酞菁金属配合物的新制备法申请日: 2004.7.15授权公告日: 2006.5.24许可种类: 独占许可备案日期: 2008.10.22合同履行期限: 2007.6.15至2012.6.14合同变更|||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555; A61K31/409; 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31/555; A61K31/409; A61P35/00

申请人:

福州大学;

发明人:

黄金陵; 陈耐生; 王俊东; 薜金萍; 黄剑东; 刘宏; 许秀枝; 江舟; 林梅金

地址:

350002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丁秀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它是以4-磺酸钾基邻苯二甲腈和4-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邻苯二甲腈为原料,首先分别在醇锂溶液中反应生成相应的磺酸钾基取代的半酞菁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取代的半酞菁作为前驱体,然后,在乙二醇乙醚中进行环合反应,生成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锂中间体,再将该中间体在DMF中与金属盐反应,生成含相应中心金属的两亲性酞菁配合物。产物分离经纯化后与聚氧乙烯35蓖麻油、1,2-丙二醇和生理盐水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溶液配制成用于光动力治疗癌症的药剂。本合成方法具有合成产物较简单,产率高,易于分离、纯化和产业化,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其特征在于:用亲水性的4-磺酸钾基邻苯二甲腈和亲脂性的4-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邻苯二甲腈为原料,首先让它们分别在醇锂溶液中反应生成相应的磺酸钾基“半酞菁”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半酞菁”作为前驱体,然后,将这两种前驱体按相应的摩尔比,在乙二醇乙醚中进行环合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出乙二醇乙醚,固体残留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并加入相应的金属盐,在120-200℃温度下反应,制得主要组份为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的酞菁金属配合物,副产物为含磺酸钾基与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数目不等的酞菁金属配合物,最后通过柱色谱分离方法,得到目标产物——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金属配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以亲水性的4-磺酸钾基邻苯二甲腈和亲脂性的4-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邻苯二甲腈为原料,分别在甲醇和乙二醇乙醚中加0.25-2倍摩尔量的金属锂,控制反应温度在50-100℃范围,反应时间10-60分钟,分别生成亲水性和亲脂性半酞菁。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两种亲水性和亲脂性的半酞菁,在摩尔比为1∶0.8-1.2时以乙二醇乙醚为溶剂,在回流温度下反应1-4小时,生成两亲性酞菁锂配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其特征在于:在DMF溶剂中分别加入锌盐、铁盐、铜盐、钴盐、镍盐、铝盐,在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1-6小时,可分别生成两亲性酞菁的相应金属配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其特征在于:在DMF溶剂中分别加入锌盐、铁盐、铜盐、钴盐、镍盐、铝盐,在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1-6小时,可分别生成两亲性酞菁的相应金属配合物。

6、
  一种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两亲性酞菁金属配合物经柱色谱分离、纯化后可用做光动力治疗的光敏剂的原料药,用于光动力治疗癌症。

7、
  一种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经纯化后上述两亲性酞菁金属配合物溶解于由聚氧乙烯35蓖麻油、1,2-丙二醇和生理盐水按相应比例组成的混合液中,制成的针剂,可用做光动力治疗的光敏剂。

说明书

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该类配合物用于配制成医药用光敏剂,应用于光动力治疗癌症和作为光敏消毒剂。
背景技术
酞菁以及它的衍生物不仅广泛用作染料,而且在高技术领域中作为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催化剂、  光记录介质材料等得到了应用。特别是这类化合物可通过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基团取代到周边或轴向位置,使其不仅在600-800nm红光区内某一特定波长有强的吸收,而且具有生物活性和对肿瘤的靶向性,因而是光动力治疗癌症地新一代较理想的光敏剂。
我们已设计合成出一种两亲性酞菁锌配合物ZnPcS2P2K2(其中S为亲水性磺酸钾基,P为亲脂性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Pc为酞菁环)。该配合物经临床前细胞和动物试验研究表明具有低毒、安全、高抑癌率等特点。该配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在制抗癌药物中的应用,已取得中国发明专利,其专利号为ZL96117137.5[1]
在该专利中,两亲性酞菁锌配合物ZnPcS2P2K2是采用首先合成无取代的酞菁锌ZnPc,然后将酞菁锌在浓硫酸中加发烟硫酸、聚甲醛和邻苯二甲酰胺通过“一锅煮”方法得到[1]。该合成方法副产物多、分离难度大,目标产物ZnPcS2P2K2的收率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给出该配合物的新合成方法,使其便于产业化并应用于制造光动力治疗用的光敏剂。
迄今为止,尚未见有使用亲水性磺酸钾基取代邻苯二甲腈与亲脂性邻苯二甲酰亚胺取代邻苯二甲腈直接环合制备两亲性酞菁金属配合物的成功报道。S.V.Kudredich等人[2]曾报道合成了具有一个亲水性磺酸基、三个亲脂性叔丁基的酞菁锌配合物,然而他们首先是将性质相似的硝基邻苯二甲腈与叔丁基邻苯二甲腈通过几率缩合法合成含硝基和叔丁基的酞菁锌,然后将酞菁上的硝基经还原、磺酰化、水解等一系列步骤转变成磺酸基,而不是通过磺酸基邻苯二甲腈与叔丁基邻苯二甲腈直接环合得到,而且他们用这种方法也没有合成出具有二个磺酸基、二个叔丁基的酞菁锌配合物。
C.C.Leznoff等人[3]曾从3,3-二甲基-1-丁基-4,5-二腈基苯或邻苯二甲腈制备半酞菁,然后通过这些半酞菁中间体分别与邻苯二甲腈或甲氧基邻苯二甲腈合成了邻位取代酞菁,2,3,9,10-四(3,3-二甲基-1-丁基)酞菁锌配合物和2,3,9,10-四甲氧基酞菁锌配合物。Nagno Kobayashi等人[4]也用3,6-二苯基邻苯二甲腈和2,3-二腈-5,6-二乙基-1,4-对二氮杂苯,通过首先生成半酞菁中间体的方法合成了邻位取代的酞菁镍配合物。但这些半酞菁中的取代基皆为亲脂性的基团,而且,也未见他们用该方法合成两亲性酞菁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合成方法副产物多、分离难度大,目标产物ZnPcS2P2K2的收率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产品得率高的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
合成抗癌光敏剂的新方法,即对我们已获授权的ZL96117137.5发明专利中两亲性酞菁锌配合物(ZnPcS2P2K2)制造方法的更新。其特点是用亲水性的4-磺酸钾基邻苯二甲腈和亲脂性的4-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邻苯二甲腈为原料,首先让这两种起始物分别在醇锂溶液中反应,以生成相应的磺酸钾基“半酞菁”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半酞菁”,作为环合反应的前驱体,然后,将这两种前驱体按相应的摩尔比,在乙二醇乙醚中进行环合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出乙二醇乙醚,将固体残留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并加入相应的金属盐(如锌盐、铁盐、铜盐、钴盐、镍盐、铝盐),在120-200℃反应,制得主要组份为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的酞菁金属配合物。副产物为数目不等的含磺酸钾基与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的酞菁金属配合物。最后通过柱色谱分离方法,得到目标产物——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金属配合物。
本发明与已有的用发烟硫酸,聚甲醛,邻苯二甲酰亚胺与无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在浓硫酸中进行反应的“一锅煮”合成两亲性酞菁金属配合物的制造方法相较而言,具有产物组成成份简单,目标产物产率高,易于分离纯化和产业化,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首先用醇锂法分别制得一种亲水性磺酸钾基取代和一种亲脂性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取代的“半酞菁”作为前驱体,然后在两亲性的溶剂中,通过环合反应得到双取代酞菁锂配合物作为中间体,最后在DMF中用相应金属盐将中间体转化成目标产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化学反应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于500ml带回流冷凝管、导气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新蒸的无水甲醇100ml和金属锂62mg,磁力搅拌至金属锂完全溶解,然后加入4.30g的4-磺酸钾基邻苯二甲腈,升温至50℃,维持反应25分钟,冷却至室温。
(2)往另一带有同上装置的1000ml三口烧瓶中,通入氩气,并加入新蒸的无水乙二醇乙醚400ml和金属锂62mg,磁力搅拌至金属锂完全溶解,然后加入5.0g4-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邻苯二甲腈,升温至80℃,维持反应60分钟
(3)(3)在氮气保护下,将(1)溶液慢慢加入(2)溶液中,并维持80℃,边反应边蒸出甲醇。最后将反应温度提高至150℃,反应4小时。
(4)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出乙二醇乙醚,然后往残留固体中依次加入200毫升DMF和12g醋酸锌,在120℃反应4小时,最后再减压蒸出DMF,得到固体状反应后混合物。
(5)往反应后混合物中加入500毫升KCl饱和的冰水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弃去滤液,保留滤饼。
(6)将滤饼用1000ml 80%乙醇的水溶液浸取后过滤,滤液经过C18色谱柱,用乙醇-水溶液按乙醇浓度从5%-95%线性梯度进行柱上分离、纯化。收集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锌组份。
(7)将(6)得到的含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锌组份的乙醇溶液,通过旋转减压蒸发除去乙醇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蓝绿色固体产物,即为目标产物。产率12%。产物在DMF中的Q带最大吸收光谱为677nm,
(8)配制光动力治疗用光敏剂,按下列步骤进行,在制药用100级洁净室中称取一定量的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锌,溶于由Cremophor EL、1,2-丙二醇、10%氯化钠注射液按1∶10∶4.5(体积比)组成的溶液中,最后加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规定浓度,并通过灌装制成针剂。
实施例二
同实施例一中(1)和(2)过程,然后将(2)溶液慢慢加入(1)溶液中,其他过程同实施例一,最后目标产物的产率为12.8%。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一中过程(1)的反应温度改为60℃,反应时间改为10分钟,过程(2)的反应温度改为100℃,反应时间改为40分钟,其他过程不变,最后目标产物的产率为11%。
实施例四
改变实施例一中过程(1)和过程(2)中磺酸钾基邻苯二甲腈与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邻苯二甲腈投料摩尔比,由原1∶1改为1.0∶0.8,其他过程不变,最后目标产物产率为10.5%。
实施例五
改变实施例一,过程(1)和过程(2)中磺酸钾基邻苯二甲腈与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邻苯二甲腈投料摩尔比为0.8∶1.0,其他过程不变,最后目标产物产率为11.0%。
实施例六
合成方法同实施例一,在过程(4)中,用6.8g氯化亚铁代替醋酸锌,其他过程与条件不变,得到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铁,产率15%。
实施例七
合成方法同实施例一,在过程(4)中,用7.0g氯化钴代替醋酸锌,其他过程与条件不变,得到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钴,产率15%。
实施例八
合成方法同实施例一,在过程(4)中,用7.0g氯化镍代替醋酸锌,其他过程与条件不变,得到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镍,产率16%。
实施例九
合成方法同实施例一,在过程(4)中,用7.0g氯化铜代替醋酸锌,其他过程不变,得到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铜,产率21%。
实施例十
合成方法同实施例一,在过程(4)中,用三氯化铝代替醋酸锌,其他过程不变,得到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铝,产率11%。
参考资料:
[1]黄金陵、陈耐生、刘尔生等,中国发明专利ZL96117137.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2]S.V Kudrevich,H.Ali and J.E.Lier,J.Chem.Perkin.Trans.,1994,2767
[3]K.J.M.Nolan,M.Hu,C.C.Leznoff,Synlett,1997,393
[4]Takamitsu Fukuda and Nagnoyashi,Chemistry Letters,2002,866

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两亲性酞菁抗癌光敏剂的新制备法及其应用,它是以4磺酸钾基邻苯二甲腈和4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邻苯二甲腈为原料,首先分别在醇锂溶液中反应生成相应的磺酸钾基取代的半酞菁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取代的半酞菁作为前驱体,然后,在乙二醇乙醚中进行环合反应,生成二(磺酸钾基)二(邻苯二甲酰亚氨甲基)酞菁锂中间体,再将该中间体在DMF中与金属盐反应,生成含相应中心金属的两亲性酞菁配合物。产物分离经纯化后与聚氧乙烯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