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10098395.9
2006.12.18
CN1974046A
2007.06.06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B21D1/02(2006.01); B21D37/00(2006.01); C22C38/06(2006.01); B23P23/04(2006.01)
B21D1/02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杨兴亮; 朱涛; 何宁; 裴陈新; 李明喜
243003安徽省马鞍山市湖南西路8号技术中心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徐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在产品退火工序后,增加了矫直工序,所谓矫直工序是指在退火后的带钢上下设置多重矫直辊,其矫直速度:100-140m/min。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冷轧、退火后进行精密矫板,使电工钢的板材的平直度从10~25mm提高到0.15mm,电工钢的磁性基本保持不变。
1、 一种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产品退火工序后,增加了矫直工序,所谓矫直工序是指在退火后的带钢上下设置多重矫直辊,其矫直速度:100-140m/min。2、 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工钢的重量化学成分为C:0.001~0.020%,Si:0.15~1.40%,Mn:0.19~0.35%,P;0.0015~0.10%,S;0.0015~0.009%,Al;0.15~0.55%,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3、 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轧制后的带钢厚度在0.3-1.5mm之间,矫直辊的直径为36-48mm。4、 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辊为5组以上。
一种电工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的的生产方法这一技术领域,尤其属于电工钢的生产方法这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工钢的通常生产方法为以连铸、连轧板为原料,然后进行酸洗、冷轧、退火、或二次临界变形冷轧,得到最终磁性的电工钢。冷轧电工钢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退火处理以获得高的磁性能。但是电工钢产品退火工艺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工钢的磁性能,对退火的许多工艺参数都有限制。例如:钢带不能与辊子接触、采用石墨辊、张力必须在一定范围内等,在电工钢的原料生产过程中的很多因素会造成电工钢成品退火产品的板形不良的缺陷,电工钢成品板形不良将严重影响叠装系数的提高和用户冲片过程的顺利进行。目前比较好的板型控制方法为日本公开特许公报,平1-219125;225724(1989)介绍的在连续退火过程中采用控制退火段张力而控制延伸率的方法控制产品板形的方法。但是张力控制可以调整的范围很小,超出可以调整的范围,电工钢的磁性恶化,即铁损快速增加。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昭55-85630(1980)中同样为采用控制退火段张力而控制延伸率的方法控制产品板形,如果要得到低铁损,其延伸率与日本公开特许公报,平1-219125;225724(1989)中的数值相差10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性基本不发生变化且板型较好的电工钢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在电工钢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退火工序后,增加了矫直工序,所谓矫直工序是指在退火后的带钢上下设置多重矫直辊,其矫直速度:100-140m/min。 所述的电工钢的重量化学成分最好为C:0.001~0.020%,Si:0.15~1.40%,Mn:0.29~0.35%,P;0.0015~0.10%,S;0.0015~0.009%,Al;0.15~0.55%,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轧制后的带钢厚度在0.3-1.5mm之间,矫直辊的直径最好为36-48mm。 所述矫直辊为5组以上。 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中在连续退火过程中采用控制退火段张力的方法控制产品板形是引起电工钢的磁性恶化主要原因,其张力控制可以调整的范围很小,当超出可以调整的范围时,铁损快速增加。退火后的电工钢经受变形或弯曲将增加电工钢的内应力,引起磁畴变化,因此引起电工钢铁损增加。。 为了获得电工钢产品具有平坦的板形,采用多重辊矫直的弹塑性变形的方法。在多重辊矫直过程中,带材通过反复弯曲获得表面延伸,在带钢的宽度方向上可以局部产生塑性拉伸变形,而且是仅在带材的表面产生塑性变形,这样,对带钢的力学性能和磁性没有影响,可以不考虑产生的厚度偏差。在增加了带钢经过工作辊的次数,从而使金属板带产生塑性变形,使金属板料交替通过工作辊上、下面的应力均匀。这对获得无变形波浪的平直板来说是必要的。而交替张紧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控制金属的张力,通过控制和有选择地应用张力,使金属带在经过矫平机时得到拉伸。通过精心控制弯辊位置通道的长度,金属板带可以得到有选择的拉伸,板形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所设计的电工钢原料可以更好的适应在电工钢成品退火后矫直的要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冷轧、退火后进行矫直辊矫直,使冷轧电工钢产品板形得到改善,并且对电工钢的性能不影响或影响用很小。使电工钢的板材的平直度从10~25mm降低到0.15mm,电工钢的磁性基本保持不变。 附图说明: 图1原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连续退火(和涂层机组)主要设备布置 1-1号开卷机;2-2号开卷机;3-双切剪;4-焊机;5-入口活套;6-清洗设备;7-热风干燥;8-连续退火;9-涂层设备;10-干燥烧结;11-出口设备;12-切尾剪;13-卷取。 图2改进后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连续退火(和涂层机组)主要设备布置。 1-1号开卷机;2-2号开卷机;3-双切剪;4-焊机;5-入口活套;6-清洗设备;7-热风干燥;8-连续退火;9-精密矫直机;10-涂层设备;11-干燥烧结;12-出口设备;13-切尾剪;14-卷取。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所示的设备中轧制电工钢。图1为现有工艺,图2除矫直辊9之外,其余工艺条件与图1所求的工艺相同。 如图2所示,矫直速度:120m/min,工作辊Φ36×1750mm,上6下7布置。入口第一根和出口最后一根上矫直辊根据来料的品种和规格预设定辊缝,下支撑辊“零”位预设定。 成品宽度为1200mm、厚度0.5mm的无取向电工钢是通过冷轧、退火后进行板形测量和磁性测量与通过冷轧、退火、精密矫直机后进行板形测量和磁性测量,具体效果如下: 1、当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如表1所示时 C Si Mn P S Al 0.005 0.25 0.35 0.082 0.005 0.32矫直前后平直度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矫平后平直度(mm) 矫平前平直度(mm) 实施例1 0.10 0.11 0.12 14 21 18 实施例2 0.09 0.08 0.11 19 17 15矫直前磁性如表3所示。 表3: P1.0(W/kg) P1.5(W/kg) B25(T) B50(T) 实施例1 5.254 9.973 1.593 1.728 实施例2 5.167 9.889 1.591 1.726矫直后磁性如表4所示: 表4: P1.0(W/kg) P1.5(W/kg) B25(T) B50(T) 实施例1 5.217 9.986 1.582 1.711 实施例2 5.130 9.853 1.604 1.7382、当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如表5所示时 表5 C Si Mn P S Al 0.008 0.73 0.29 0.077 0.001 0.25矫直前后平直度变化如表6所示。 表6: 矫平后平直度(mm) 矫平前平直度(mm) 实施例3 0.10 0.09 0.12 15 13 17 实施例4 0.11 0.10 0.11 17 17 14 实施例5 0.09 0.08 0.09 19 21 17 实施例6 0.11 0.11 0.10 17 19 15 实施例7 0.12 0.12 0.11 21 15 17矫直前磁性如表7所示。 表7: P1.0(W/kg) P1.5(W/kg) B25(T) B50(T) 实施例3 3.238 6.464 1.637 1.728 实施例4 3.289 6.524 1.626 1.719 实施例5 3.227 6.433 1.642 1.735 实施例6 3.324 6.563 1.646 1.740 实施例7 3.196 6.422 1.587 1.677矫直后磁性如表8所示: 表8: P1.0(W/kg) P1.5(W/kg) B25(T) B50(T) 实施例3 3.162 6.472 1.625 1.731 实施例4 2.952 6.169 1.652 1.713 实施例5 3.107 6.388 1.634 1.722 实施例6 3.000 6.327 1.646 1.732 实施例7 2.990 6.219 1.631 1.7193、当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如表9所示时 表9 2 C Si Mn P S Al 0.0058 1.24 0.34 0.012 0.009 0.29矫直前后平直度变化如表10所示: 表10 矫平后平直度(mm) 矫平前平直度(mm) 实施例8 0.11 0.13 0.12 15 22 17 实施例9 0.11 0.14 0.10 21 17 14 实施例10 0.09 0.11 0.13 19 21 17 实施例11 0.11 0.11 0.14 17 19 23 实施例12 0.12 0.11 0.13 21 15 21矫直前磁性如表11所示。 表11: P1.0(W/kg) P1.5(W/kg) B25(T) B50(T) 实施例8 2.239 4.950 1.656 1.704 实施例9 2.408 5.001 1.654 1.739 实施例10 2.401 4.998 1.653 1.739 实施例11 2.480 5.101 1.653 1.739 实施例12 2.552 5.382 1.649 1.736矫直后磁性如表12所示。 表12: P1.0(W/kg) P1.5(W/kg) B25(T) B50(T) 实施例8 2.460 5.067 1.642 1.727 实施例9 2.558 5.263 1.619 1.701 实施例10 2.536 5.205 1.640 1.725 实施例11 2.558 5.226 1.651 1.738 实施例12 2.531 5.217 1.626 1.7124、当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如表13所示时: 表13: C Si Mn P S Al 0.0165 1.23 0.34 0.015 0.007 0.31矫直前后平直度变化如表14所示: 表14: 矫平后平直度(mm) 矫平前平直度(mm) 实施例13 0.13 0.09 0.14 21 13 18 实施例14 0.11 0.11 0.15 16 24 19 实施例15 0.11 0.13 0.10 24 21 17 实施例16 0.13 0.10 0.13 17 25 15 实施例17 0.12 0.11 0.14 21 14 19矫直前磁性如表15所示。 表15: P1.0(W/kg) P1.5(W/kg) B25(T) B50(T) 实施例13 3.197 6.343 1.614 1.714 实施例14 3.169 6.281 1.623 1.724 实施例15 3.083 6.151 1.627 1.727 实施例16 3.022 6.072 1.632 1.731 实施例17 3.057 6.173 1.617 1.715矫直后磁性如表16所示。 表16: P1.0(W/kg) P1.5(W/kg) B25(T) B50(T) 实施例13 2.891 6.045 1.640 1.733 实施例14 2.889 6.103 1.615 1.704 实施例15 2.897 6.051 1.635 1.735 实施例16 2.850 5.992 1.645 1.736 实施例17 2.794 5.908 1.638 1.728
《一种电工钢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工钢的生产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在产品退火工序后,增加了矫直工序,所谓矫直工序是指在退火后的带钢上下设置多重矫直辊,其矫直速度:100140m/min。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冷轧、退火后进行精密矫板,使电工钢的板材的平直度从1025mm提高到0.15mm,电工钢的磁性基本保持不变。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