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杆塔管桩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杆塔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一种电力杆塔管桩基础。
背景技术
电力杆塔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受力结构,是电力线路工程施工中的重点。现有技术中,电力钢管杆、角塔的地基均为水泥浇筑基础,其缺点为施工期长,工作场面大,占地面积大,需要养护期,给线路施工带来巨大的不便利,往往不能抓住有利施工期,以避开赔损、冬季施工等重要不利因素。特别在电网改造中,原有的水泥杆因需打拉线和强度等问题,需要在原杆位更换为钢管杆,这就面临一个供电问题,网改中要保证用户的晚间生活用电,这一点在已有的施工方式中没有可完成性,因为施工期要15天以上,绝对不能保证当日送电;在城区,电力线路一般贴近其他单位的地下设施,如扩展地基面积将形成运行障碍;由于与建筑物距离较近,挖坑将对建筑物结构产生影响,采用已有的施工方式均有较大困难以至根本不能完成。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管桩基础恰好能担此重任,也是这一特定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电力杆塔施工中提出的课题,提供一种施工简单方便,从而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的电力杆塔管桩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力杆塔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该基础包括用刚性材料制作的桩管,该桩管固定于地层中并连接于电力杆或电力塔。
所述桩管内腔设置有所述电力杆插接深度限位装置。
所述桩管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电力杆径向定位调节装置。
所述桩管的上沿设置有法兰。
所述法兰与所述桩管为嵌入式组合结构。
所述桩管为多个,呈分桩同塔使用的构造。
所述桩管为多个,呈梅花桩分布,即多个桩管组合成一体桩使用的构造。
所述桩管用夯桩机械将其夯入地下。
所述桩管采用钢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电力杆塔管桩基础,通过将刚性材料制作的桩管固定于地层中并连接于电力杆或电力塔来直接实现电力杆立杆或电力塔立塔,这就能够给电力线路的杆塔施工中带来施工简单方便,从而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由于桩管内腔设置有电力杆插接深度限位装置;桩管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电力杆径向定位调节装置;桩管的上沿设置有法兰;法兰与桩管为嵌入式组合结构;桩管可以为多个,呈分桩同塔使用地构造,也可以呈梅花桩分布,即多个桩管组合成一体桩使用的构造;桩管用夯桩机械将其夯入地下;桩管采用钢铁材料等,这一系列的具体设计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完全可以成为电力杆塔专用钢管桩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桩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列示如下:
1-电力钢杆;2-径向定位调节螺丝;3-桩管;4-地层;5-电力杆插接深度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力杆塔管桩基础,包括用刚性材料制作的桩管3,该桩管3固定于地层4中并连接于电力钢杆1;桩管3内腔设置有电力杆1插接深度限位装置5;桩管3的上部设置有电力杆径向定位调节装置即调节螺丝2。
桩管3的上沿可设置有法兰;法兰与桩管3可以为为嵌入式组合结构;桩管3可以为多个,当与电力塔连接时,呈分桩同塔使用的构造;也可以呈梅花桩分布,即多个桩管3组合成一体桩使用的构造;桩管3可以用夯桩机械将其夯入地下;桩管可以采用钢铁材料等,这一系列的具体设计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完全可以成为电力杆塔专用钢管桩基础。
钢(刚性材料)管桩作为配套电力钢杆、角塔的专用桩基础,它一般采用环闭型钢管制作,为插接桩基础。根据需要与附件结合可直接简化为法兰桩基础。具体说明如下:
1.插接桩基础,插接桩为阶梯型直管形式。桩管上配有限位界面限制主杆体插入程度;还能有助于控制主杆中心线的设置;桩管上配有顶丝螺栓,桩管在主杆插接后能够用螺栓控制、调整、固定;缝隙可垫入刚性的填充物或灌注浇筑性填充物;内外部满足附件连接要求;整体做防腐,以延长使用寿命。
2.法兰桩基础,在管桩头上配有法兰或嵌入一个相适配的法兰附件,通过螺栓与杆塔连接。
3.钢管桩附件,配合钢管桩与主杆体的连接,以及加强钢管桩机械强度,确保达到钢杆、角塔或其他材质的承重杆安装使用。
4.使用形式,单桩使用;梅花桩使用,即多个钢管桩组合为一个桩基础使用;分桩同塔使用。
钢管桩的施工方式:
1.采用专用夯桩机械将桩夯入地下。
2.采用挖坑埋桩夯实的方式,挖好坑后,将管桩放置在坑内,再内外回填土夯实。
钢管桩在电力钢杆、角塔施工中的优点:
过去,电力钢管杆、角塔的地基均为水泥浇筑基础,其缺点为施工期长,工作场面大,占地面积大,需要养护期,给线路施工带来巨大不便利,往往不能抓住有利施工期,以避开赔损、冬季施工等重要不利因素。特别在现在正在开展的全国电网改造中,过去的水泥杆因需打拉线、强度等问题,需要在原杆位更换为钢管杆,这就面临一个供电问题,网改中要保证用户的晚间生活用电,这一点在过去的施工方式中没有可完成性,过去施工要15天以上,绝对不能保证当日送电;在城区,电力线路一般贴近其他单位的地下设施,如扩展地基面积将形成运行障碍,由于与建筑物距离较近,挖坑将对建筑物结构产生影响,采用过去施工方式均有较大困难以至根本不能完成。钢管桩恰好能担此重任,也是这一特定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钢管桩在网改及城区、村街中和新建工程中的施工优势:
1.钢管桩为预制桩,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先期制造及防腐处理。
2.运输方便。
3.钢管桩可在原杆位埋桩,夯桩施工不破坏周围设施和周围地基结构。
4.桩基在夯桩机夯入施工的条件下,普通土5-10分钟即可完成;酥石土,坚土以上硬度,30分钟即可完成。
5.泥水土质不受限制。
6.流沙质土质不受限制。
7.新建工程可不分季节进行施工,减少冬雨季施工的难度。
8.新建工程可大幅度缩短工期:最好的季节,一个钢杆浇筑基础,从挖坑到浇筑养护约23天,一个角塔基础从挖坑到浇筑养护要26天,其他气候下要一个多月,一个工程几十个基础,浇筑到养护要两个多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要涉及二次赔损;采用钢管桩夯桩施工瞬间可具备施工条件。例如,10基杆塔为一耐张,每基打桩时间30分钟,共打桩时间5小时,一天内就可具备立杆条件。
9.无施工污染:水泥浇筑过程会留下许多浇筑垃圾,对周围形成污染及影响农田使用,钢管桩基础则无此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例举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据本实用新型同样的发明创造原理,还可以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但是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