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桩及其成桩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桩及其成桩工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2428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1CN102312428ACN102312428A21申请号201110104223922申请日20110426E02D5/34200601E02D5/38200601E02D5/6620060171申请人王庆伟地址123000辽宁省阜新市经济开发区新都四季城会馆12号72发明人王庆伟王琢璐74专利代理机构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21206代理人邢志宏赵景浦54发明名称齿桩及其成桩工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建筑行业的基础桩形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齿桩及其成桩工法,齿桩的齿底径D与设计桩径相等,齿外径D1大于齿底径D桩的形状为通长齿形。
2、;1、把带内有芯管的外管沉到设计深度,内侧芯管为压灌混凝土的通道,前端带有阀门为尖形;2、外管的外圆周上设有数列凸块;3、孔内可先泵入1/53/5高度的混凝土;4、上拨外管时,外管上的凸块把桩孔壁四周已经挤得很坚硬的土体,再挤出几列凹槽,再利用高压泵连续泵送混凝土,把凹槽填满;5、若为桩基础,放置钢筋笼后成桩,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边振动提管边连续压灌混凝土,工艺施工容易,无噪音,无弃土,不降水、无泥浆、施工文明程度更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12430A1/1页21一种齿桩及其成桩工法,其特征在于齿桩的齿底径D。
3、与设计桩径相等,齿外径D1大于齿底径D,桩的形状为通长齿形;其成桩工法是1、采用高频液压振动锤,把带内有芯管的外管沉到设计深度,外管起到护壁作用,内侧芯管为压灌混凝土的通道,前端带有阀门为尖形,便于沉入;2、外管的外圆周上设有数列凸块,凸块的列数根据桩径的变化而变化,凸块可直接连接在外管上,也可以隐装于外管上;3、根据承载力的要求,孔内可先泵入1/53/5高度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挤压,依据承载力要求,可以重复此操作23次,也可以省略该步骤,对桩底及桩身形成挤扩,使桩身直径稍大于设计桩径;4、上拨外管时,外管上的凸块把桩孔壁四周已经挤得很坚硬的土体,再挤出几列凹槽,再利用高压泵连续泵送混凝土,把凹。
4、槽填满,形成齿状桩体,桩身混凝土的凸齿与桩孔壁土体凹槽形成紧密咬合;5、若为桩基础,放置钢筋笼后成桩。权利要求书CN102312428ACN102312430A1/2页3齿桩及其成桩工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行业的基础桩形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齿桩及其成桩工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半螺丝桩、灌注螺纹桩均为旋转钻进采用高压泵压灌混凝土方法形成灌注桩,而沉管类的灌注桩中没有用高压泵压灌混凝土的方法成桩。沉管灌注桩是把管用振动方法沉到设计深度下钢筋笼后,从上部用料斗灌注桩身混凝土,然后振动拨管成桩,底部的几个尖形活瓣门在混凝土的自重力下打开,有时由于压力很小,使活瓣。
5、门的开启不理想,有时会造成断桩、缩径、夹泥、露筋等现象影响桩身质量,并且承载力低,速度慢、效率低。在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工艺中,是利用细长锤夯击成孔,外管随之加压到位,再从外管的侧壁开口处填充建筑垃圾及干硬性混凝土等,下入钢筋笼后,从外壁侧壁口灌注混凝土,拨起外管成桩,该工艺中桩混凝土灌注方法是从侧壁口填入,施工效率低,尤其太长的桩施工难度也大。还有静力顶压灌注桩和静力夯扩桩,成孔采用静压方法,填料也从侧壁口填入,该方法在卵石层,密实的砂层内很难穿透。全夯式扩底灌注桩和内夯沉管灌注桩成孔的方法采用汽锤,锤击内外管成孔,填料方式为从顶部填料,缺点是噪音大,城市中无法施工,效率低。发明内容0003本发。
6、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沉入、施工无噪音、效率高,可提高桩的承载力的齿桩及其成桩工法。000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齿桩及其成桩工法的齿桩的齿底径与设计桩径相等,齿外径大于齿底径,桩的形状为通长齿形;其成桩工法是1、采用高频液压振动锤,把带内有芯管的外管沉到设计深度,外管起到护壁作用,内侧芯管为压灌混凝土的通道,前端带有阀门为尖形,便于沉入;2、外管的外圆周上设有数列凸块,凸块的列数根据桩径的变化而变化,凸块可直接连接在外管上,也可以隐装于外管上;3、根据承载力的要求,孔内可先泵入1/53/5高度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挤压,依据承载力要求,可以重复此操作23次,也可以。
7、省略该步骤,对桩底及桩身形成挤扩,使桩身直径稍大于设计桩径;4、上拨外管时,外管上的凸块把桩孔壁四周已经挤得很坚硬的土体,再挤出几列凹槽,再利用高压泵连续泵送混凝土,把凹槽填满,形成齿状桩体,桩身混凝土的凸齿与桩孔壁土体凹槽形成紧密咬合;5、若为桩基础,放置钢筋笼后成桩。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齿桩及其成桩工法采用高频液压振动锤和带尖形阀门内有的芯管的外管沉到设计深度,前端阀门做成尖形,便于沉入,使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边振动提管边连续压灌混凝土,用带齿形外管成孔护壁,并用高压泵泵送混凝土方法,保证桩的质量,形成的齿桩,齿桩的凸齿与土体凹槽紧密咬合,提高桩的承载力,工艺施工容易,无噪音,无弃土。
8、,不降水、无泥浆、施工文明程度更高。说明书CN102312428ACN102312430A2/2页4附图说明0006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0007图1是齿桩及其成桩工法中齿桩形状图。0008图中,D齿底径;D1齿外径。具体实施方式0009实施例,齿桩及其成桩工法使用的成桩工具为前端带有尖形阀门,连接阀门体的为内有芯管的外管,芯管为压灌混凝土的通道,另一端连接高压泵的出口端,外管上设有六列凸块,凸块的列数可随桩径变化而变化,凸块可以连接于外管的外圆周上,凸块也可以隐装于外管内,当外管沉到设计深度时,再支出隐装于外管内的凸块,外管的直径等于齿形桩的齿底径D。参照附图1,齿桩的齿底径D等于桩。
9、径,齿外径D1大于齿底径即设计桩径D,其齿桩的成桩工法为1、利用高频液压振动锤,把内侧带有芯管外侧连有凸块或外管内隐装有凸块的外管沉到桩的设计深度,外管的前端带有活门可做成尖形,便于沉入,而外管起到护壁作用;该步骤的外管是直接沉到设计深度,连接凸块的外管在沉下时,便挤压形成带有齿形的桩孔,上提时再次挤压形成的齿形桩孔,如带有隐装凸块的外管沉入到桩的设计深度,先形成圆柱形桩孔后再支出凸块,上提外管时挤压形成齿状桩孔;2、根据承载力的需要,上提外管,同时泵送至桩孔内点1/53/5桩高的混凝土,再进行向下振动挤压,可以重复此操作23次,对桩底及桩身形成挤扩,使混凝土密实,并且使桩身直径稍大于设计桩径。
10、。根据承载力的需要也可以省略上述步骤;3、上提外管,随之利用高压泵连续泵送混凝土把外管形成的齿形桩孔,孔用混凝土填满,形成一个齿状的桩身,桩身的混凝土凸齿与桩周孔壁挤压形成土体的凹槽形成紧密的咬合,使承载力大幅度提高;4、若为桩基础,在桩孔中放置钢筋笼后成桩。0010该种工法形成的齿桩的凸齿与桩周挤压形成的土体凹槽紧密咬合,大大提高了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如果再二次挤压,更增加了桩的承载力,另外采用高频液压振动锤,使沉管的能力更强,穿透力更强、无噪音、无泥浆、无弃土、不降水,加之采用高压泵压灌混凝土,使之效率更高,造价更低。说明书CN102312428ACN102312430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1242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