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报警器的密码锁。 防盗用的密码锁、报警器已广泛应用于车辆、门窗、橱柜等。
CN2116741U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报警加密弹子锁,钥匙为十字形,可增加锁的弹子数且复制困难,钥匙可从四个不同方向插入,但只有从一个正确的方向插入时才能开锁,否则发出警报,当强行开锁或破坏安装部位时也会报警。这与已有的其它防盗锁一样,都需拆换旧锁,钥匙被盗,丢失或被偷配时,均可能被开启,且其可靠性不高。
已有的门窗、柜橱防盗报警器一般由传感器、延时触发控制器、语言集成功放电路、喇叭和电源等组成。尤其是防冲击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防盗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机械与电子结合,功能齐全,通用性强,可安装在门、保险柜及需加强防盗的橱柜上的多功能加强型防盗报警锁。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是在原有锁头或钥匙孔上方(叶片式锁)套上一个平面机械手感式密码锁,其号码可调换,关闭时原钥匙孔全被遮盖,密码锁内设有防破坏触发开关与开锁后断开“长闭开关”和报警器连接,报警器内可设有磁控开关和多路外接磁控开关插口。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械密码锁、微动开关和触发语言报警器。机械密码锁的外壳设有锁芯孔,锁芯孔内设有锁芯盖板,另设锁芯盖板推钮,外壳上设锁芯盖板推钮孔。微动开关位于锁芯盖板侧边。触发语言报警器由防冲击传感器、磁控开关、延时触发控制器、语言集成功放电路、喇叭和电源等组成,防冲击传感器位于密码锁内,常闭磁控开关与延时触发控制器连接,延时触发控制器的输出接语言集成功放电路,语言集成功放电路的输出接喇叭。微动开关与触发语言报警器连接。
机械密码锁的号码轮可设3只,号码轮上设有号码调号螺丝。
锁内微动开关和报警器内的磁控开关串连。以便在未打开本锁时,若用其它方法打开门,则门上报警器立即报警。
延时触发控制器可设外接磁控开关插口,所外接的磁控开关可装在窗、阳台、柜橱或贵重物品上,这样,当未打开本锁而先从窗、阳台爬入室内或开启柜橱或搬动贵重物品时,即会自动报警。
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适于安装在门,保险柜或需加强防盗报警的橱柜上;其安装容易,不需改动或拆换原旧锁;保密性强,可自编码,号码轮可设假档,不易偷开,手感对码,白天操作时不易被旁人看出编码,夜间使用不需照明;安全可靠性好,不会出现误报警,一旦钥匙被偷或被仿制,均无法开启,还可防止从匙孔塞进异物,因密码采用机械结构,故不怕掉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壳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壳后的俯视图。
图4为号码轮的俯视图。
图5为号码轮的正视图。
图6为磁控开关与报警器的原理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平面机械手感式密码锁、微动开关(11)、防冲击传感器(12)、常闭磁控开关(K1,S1,M1)、延时触发控制器(26)和语言集成功放电路(27)、喇叭(28)等组成。密码锁包括3只号码轮(8)、3只旋钮(1)、推钮(3)、锁芯盖板(17)、紧固件(2,19)、外壳(6)、底盖(22)等,号码轮上设有号轮浅孔(9)和号轮深孔(10),以及号轮压簧(23)、号轮档(24),号码轮中心设号轮旋钮杆(25),号码复零档(21)设于号码轮与底盖之间。外壳上设有锁芯孔(7)和推钮孔(4)以便套于原旧锁(18)的锁芯(5)上。锁芯盖板上设有盖板限位孔(15)和盖板推钮固定孔(16),并接盖板限位弹簧(14)。在号码轮侧可设号码调号螺丝(20)。在防冲击传感器(12)旁留有引线出孔(13)。
参见图6,防冲击传感器(12),常闭磁控开关(K1,S1)与延时触发控制器(26)连接,S1为干簧管,M1为磁铁。延时触发控制器地输出经语言集成功放电路(27),接喇叭。
锁内的微动开关和报警器内的干簧管串连,所以在未打开本锁时,若用其它方法打开门,则门上的报警器脱离门框上的磁铁,干簧管导通,立即触发报警。
延时触发控制器还可外接磁控开关S2,M2和S3,M3。延时触发控制器和语言集成功放电路为通用的电路,这里不再赘述。
号码档轮调换号是用档锁螺钉换孔来实现。
使用时先将号码轮旋钮(1)复零,然后根据预先编好的数码对号即可开启密码锁的锁芯盖板,露出原锁芯的钥匙孔,这时钥匙方能插入原锁开门。由于对准号后开锁,锁内与报警器连接的常闭磁控开关S1断开,因此不会报警。如果对错号码,显然无法露出原锁芯的钥匙孔;如果采用破坏性(例如砸,碰,撬,撞等)开启,防冲击传感器将输出信号,启动报警器;如果用撬锁舌等方法,只要不是对准号码入内,锁内长闭开关K未断开,开门时磁控开关S1离开磁铁M1,自动触发报警器立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