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898807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8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03305.6

申请日:

2014.12.19

公开号:

CN104535737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N 33/20申请日:20141219|||公开

IPC分类号:

G01N33/20; G06F17/30

主分类号:

G01N33/20

申请人:

钢铁研究总院

发明人:

王海舟; 贾云海; 李冬玲; 赵雷; 钟振前

地址: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1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48

代理人:

张小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金属样品磨光腐蚀→对材料原始位置成分含量和状态的高通量统计分布分析表征→对材料金相组织的高通量定量统计分布表征→对材料显微力学性能的高通量定量统计分布表征→将扫描面分割成多个分析区域,建立同区域内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基本单元数据集间统计映射模型,并建立成分、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关系数据库,对材料微区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本发明为研究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对应关系提供了更为客观的数据支撑,对于新材料研发、材料改性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金属样品,采用金相制样方法磨光并经腐蚀液腐蚀出组织形貌;
b)对材料的原始位置、成分含量和组织状态进行高通量统计分布分析 表征;
c)对材料金相组织的高通量定量统计分布表征;
d)对材料显微力学性能的高通量定量统计分布表征;
e)将扫描面分割成多个分析区域,对材料同区域内的原始位置上各点 成分、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统计解析,建立同区域内成分-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基本单元数据集间统计映射模型,并建立成分、组织结构和 力学性能关系数据库,对材料微区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
其中,该方法得到材料cm2级范围内,各种金相组织的自动鉴别、 自动评级和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其 特征在于:
步骤b中,材料原始位置的成分含量和状态的分析采用:火花源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微束X-射线 荧光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电子探针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其 特征在于:
步骤b中,采用高通量数字全视场金相表征分析仪,对金属材料
全表面金相组织进行连续扫描和图像采集,并自动生成每个样品全视 场范围的无缝拼接金相组织图谱。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其 特征在于:
步骤b中,组织状态的分析表征为:材料全视场范围的疏松、裂 纹、缩孔、偏析、缺陷的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材料全视场范围内的晶 粒度、碳化物、夹杂物以及组成相等各种组织的类型、数量、大小和 形状等特性的大尺度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其 特征在于:
步骤d中,表征方法采用扫描型的显微硬度分析仪。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其 特征在于:
步骤c中,根据所测单元的区域大小选择合适的力值进行压入式 分析,获得各个微区上的显微硬度及其他力学性能的统计分布表征参 数。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其 特征在于:
用于表征FeSi合金中C、Si元素含量-组织结构-硬度的映射关系。

说明书

说明书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材料原始位置统计 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
背景技术
材料的化学组成及其微观组织结构与材料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其 表征结果成为材料工作者判据材料性能的重要依据。目前材料的化学 组成特性表征方法有宏观表征、微观表征以及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方法。
材料化学成分的宏观表征一般系指材料的平均化学成分含量分 析,它反映了材料的基本属性;而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分析通常采用扫 描电镜、金相法等来完成,微区的成分也能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电 子探针、原子探针等方法获得,其结果反映了材料在特定区域的内在 属性,但这两种方法的表征结果仍不足以准确、完整解释材料性能的 异同。由于材料的各个部位上成分含量和组成结构是不可能完全均匀 的,因此材料最终的力学性能是大尺度范围内不同部位的成分、微观 组织结构经过“组装”而获得宏观表征结果。因此对于大尺度范围内材 料的性能研究,必须采用原位统计解析的方法,将微区内的材料成分、 组织和性能进行分布分析,获得材料在大尺度范围内的成分、组织结 构和性能的分布表征。这项技术是有别于宏观表征和微观表征的第三 项表征技术—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目前的火花源、激光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已能实现大尺度范 围内各元素在材料中不同位置含量和状态的统计定量分布,最近新开 发的高通量数字全视场金相表征分析仪能实现材料中大尺度范围内 (cm2级),各种金相组织的自动鉴别、自动评级和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但对于获得的大量的成分含量、金相组织的原位统计分布信息如何与 宏观的力学性能进行对应,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大尺度范围内材料 成分和微观组织结构的统计分布分析结果与材料性能的相关性研究仍 处于空白。而探寻材料成分-组织-性能的相关性,对于新材料设计和筛 查、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寻找材料成分和微观组织结构 的统计分布信息与大尺度范围内材料性能的相关性、并建立相关的表 征方法十分重要。
映射是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 是多对一,该方法在产品设计、数据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材 料性能这一数据集合,可以尝试采用映射的方法,寻求材料大范围尺 度内统计区域中各基本单元成分-组织结构-性能数据集的对应关系,为 材料设计提供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大尺度范围内(cm2级)、对于获 得的大量的成分含量、金相组织的原位统计分布信息与宏观的力学性 能建立对应分布分析映射表征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金属样品,采用金相制样方法磨光并经腐蚀液腐蚀出组织形貌;
b)对材料的原始位置、成分含量和组织状态进行高通量统计分布分析 表征;
c)对材料金相组织的高通量定量统计分布表征;
d)对材料显微力学性能的高通量定量统计分布表征;
e)将扫描面分割成多个分析区域,对材料同区域内的原始位置上各点 成分、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统计解析,建立同区域内成分-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基本单元数据集间统计映射模型,并建立成分、组织结构和 力学性能关系数据库,对材料微区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
其中,该方法得到材料cm2级范围内,各种金相组织的自动鉴别、 自动评级和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步骤b中,材料原始位置的成分含量和状态的分析采用:火花源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微束X-射线 荧光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电子探针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步骤b中,采用高通量数字全视场金相表征分析仪,对金属材料 全表面金相组织进行连续扫描和图像采集,并自动生成每个样品全视 场范围的无缝拼接金相组织图谱。
步骤b中,组织状态的分析表征为:材料全视场范围的疏松、裂 纹、缩孔、偏析、缺陷的原位统计分布表征;材料全视场范围内的晶 粒度、碳化物、夹杂物以及组成相等各种组织的类型、数量、大小和 形状等特性的大尺度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步骤d中,表征方法采用扫描型的显微硬度分析仪。
步骤c中,根据所测单元的区域大小选择合适的力值进行压入式 分析,获得各个微区上的显微硬度及其他力学性能的统计分布表征参 数。
用于表征FeSi合金中C、Si元素含量-组织结构-硬度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基于材料的非均匀性本质的认知,为了弥补材料传统宏观 表征方法和微观表征方法在材料大尺度范围内统计分布分析的不足, 提出一种以新材料研究或相关工艺生产的实际样品为对象的高通量原 位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技术,该技术采用高通量表征方法获得该对 象原始位置对应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大量数据信息,通过对分 区域各基本单元数据集的统计解析建立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统计映射 关系模型,实现材料不同微区或介观尺度范围中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相 关性的统计表征。
本发明通过对材料大尺度范围内的各原始位置对应成分-组织结构 -性能等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原位统计分布分析,建立区域各基本单元成 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数据集统计映射关系模型,实现基本单元内成 分、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相关性表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大尺度范围内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的分 布的不均匀性,其高通量表征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宏观和微观的表征方 法,具有很好的统计代表性,为新材料的表征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全面 的信息。
(2)传统的表征成分、组织和性能的方法由于其表征区域的不一 致,难以实现其原始位置或其所在微区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的数据信 息的一一对应,本发明所用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技术对于能实现 大尺度范围内材料上各微区成分、组织和性能与其原始位置的一一对 应,因此能保证相同微区内的各种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统计数据具有 良好的对应性。为研究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对应关系提供了 更为客观的数据支撑。
(3)材料宏观性能是由其各微小区域成分、组织结构的组装而得 到的,因此本发明引入映射的方法,通过建立相应的映射模型,实现 材料特定区域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材料性能的对应,为研究材料成分、 组织结构和性能的相关性提供了可行性方法,对于新材料研发、材料 改性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1采用电子探针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获得的合 金中C的成分分布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1采用电子探针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获得的合 金中Si的成分分布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采用全视场金相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获得的 样品剖面区域内微观组织结构的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采用硬度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获得的样品剖 面区域内压力为0.5Kg时维氏硬度的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同区域内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坐标点对点映 射示意图。
图5为FeSi合金显微组织区域分割图。
图6为C、Si质量分数数据集与显微组织灰度的映射图。
图7为显微组织灰度与维氏硬度映射图。
图8为C质量分数与灰度的相关性分析图。
图9为Si质量分数与灰度的相关性分析图。
图10为C、Si质量比与灰度的相关性分析图。
图11为灰度与维氏硬度的相关性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 描述。
本发明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金属样品,采用金相制样方法磨光并经稀硝酸酒精腐蚀出组织 形貌;
b)大尺度范围内对材料原始位置成分含量和状态的高通量统计分布分 析表征,以实际金属材料样品为研究对象,根据材料成分的差别以及 统计的基本单元的尺寸,选取元素对材料大尺度范围内原位位置上的 成分含量、状态进行统计分布分析,表征方法采用火花源原位统计分 布分析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激光烧蚀电 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原 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电子探针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c)大尺度范围内对材料金相组织的高通量定量统计分布表征,表征方 法采用高通量数字全视场金相表征分析仪,对金属材料全表面金相组 织进行连续扫描和图像采集,并自动生成每个样品全视场范围的无缝 拼接金相组织图谱,实现材料中大尺度范围内(cm2级)各种金相组织 的自动鉴别、自动评级和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获得材料全视场范围的 疏松、裂纹、缩孔、偏析、缺陷的原位统计分布表征以及材料全视场 范围内的晶粒度、碳化物、夹杂物以及组成相等各种组织的类型、数 量、大小和形状等特性的大尺度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d)大尺度范围内对材料显微力学性能的高通量定量统计分布表征,表 征方法采用扫描型的显微硬度分析仪,根据所测单元的区域大小选择 合适的力值进行压入式分析,获得各个微区上的显微硬度及其他力学 性能的统计分布分布表征参数;
e)将扫描面分割成多个分析区域,对材料大尺度范围内同区域内的原 始位置上各点成分、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统计解析,建立同区域内 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基本单元数据集间统计映射模型,探讨其成分 分布、组织结构分布和力学性能统计分布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 成分、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关系数据库,最终实现材料大尺度范围内 微区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
实施例1
选取FeSi合金样品(Si为6.5%,C为0.4%),采用金相制样方法 磨光并经稀硝酸酒精腐蚀出组织形貌;
在5*5mm的范围内,采用电子探针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高通 量数字全视场金相表征分析仪和扫描型显微维氏硬度分析仪进行面扫 描,获得该范围内原始位置上C,Si的含量分布,灰度(组织结构) 以及维氏硬度(力学性能)分布信息(如图1~4所示);
将扫描面分割成49个分析区域,如图5所示。对这49个小区域 内的数据进行统计解析,49个分析区域对应的C、Si的平均成分含量 如表1、表2所示,其灰度和维氏硬度值如表3和表4所示;
在同区域内建立C、Si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基本单元数据集间 统计映射模型,C、Si质量分数数据集与显微组织灰度的映射图如图6, 图7所示。对各数据集进行排序并分段统计求平均值,采用多元回归 法获取各数据集之间的相关性,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所 得的映射表达式如下,
C质量分数与灰度相关性表达式f1:y=260.67x2-459.7x+289.91, R2=0.983
Si质量分数与灰度相关性表达式f2:y=-23.265x2+296.98x-812.01, R2=0.9828
C/Si质量比与灰度相关性表达式f3:y=26663x2-4807.5x+335.4, R2=0.9106
灰度与硬度相关性表达式f4:y=-0.0126x2+0.9365x+726.91,R2=0.9922
由此,可以看出C,Si质量分数与组织结构和维氏硬度有很好的 相关性。
表1 C在49个区域内的质量分数(%)
No. 1 2 3 4 5 6 7 1 0.536 0.416 0.510 0.442 0.510 0.540 0.371 2 0.583 0.448 0.551 0.462 0.446 0.468 0.532 3 0.533 0.487 0.466 0.538 0.481 0.465 0.568 4 0.521 0.594 0.510 0.528 0.582 0.428 0.586 5 0.541 0.478 0.417 0.481 0.622 0.542 0.611 6 0.599 0.461 0.421 0.557 0.441 0.629 0.601 7 0.556 0.541 0.501 0.495 0.517 0.568 0.667
表2 Si在49个区域内的质量分数(%)
No. 1 2 3 4 5 6 7 1 7.315 7.216 6.932 7.030 7.310 6.881 6.885 2 7.266 7.111 6.695 6.962 7.364 6.981 6.653 3 7.147 6.905 6.660 6.686 7.299 7.049 6.666 4 7.634 7.158 7.042 7.068 7.357 7.142 6.724 5 7.305 7.240 6.946 7.039 7.107 6.876 6.510 6 7.128 7.122 7.034 6.800 7.220 6.834 6.577 7 6.734 6.754 6.864 6.945 6.933 6.902 6.777
表3 49个区域的灰度值
No. 1 2 3 4 5 6 7 1 106.6 137.4 129.7 121.9 128.0 111.3 147.4 2 120.7 127.2 117.8 136.0 139.7 114.3 122.9 3 117.1 129.0 161.1 118.0 104.8 129.0 127.7 4 155.0 115.2 135.4 111.9 99.2 129.3 99.4 5 120.9 128.4 158.1 129.1 139.0 115.1 115.2 6 110.7 143.0 130.0 133.4 168.0 141.0 139.3 7 124.1 116.3 146.0 128.7 139.0 123.9 97.3
表4 49个区域的维氏硬度值
No. 1 2 3 4 5 6 7 1 722.9 629.6 585.1 668.1 665.1 677.1 587.0 2 679.7 669.1 665.9 613.8 617.3 631.7 650.4 3 675.3 642.4 546.9 665.8 679.0 633.8 655.4 4 573.6 684.4 655.9 662.7 678.4 627.3 703.0 5 649.3 640.0 576.6 636.3 611.7 665.2 688.8 6 702.1 583.0 661.8 666.6 554.4 590.7 574.1 7 625.0 649.4 576.0 608.6 659.6 574.8 667.6

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材料原始位置统计分布分析映射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金属样品磨光腐蚀对材料原始位置成分含量和状态的高通量统计分布分析表征对材料金相组织的高通量定量统计分布表征对材料显微力学性能的高通量定量统计分布表征将扫描面分割成多个分析区域,建立同区域内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基本单元数据集间统计映射模型,并建立成分、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关系数据库,对材料微区的原位统计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