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89016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83606.5

申请日:

2014.09.19

公开号:

CN104189377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45申请日:2014091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45; A61P15/00

主分类号:

A61K36/8945

申请人:

王敏

发明人:

王敏; 郇庆霞

地址: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院校东街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代理人:

何学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头花蓼10-20克,野菊花5-15克,夏枯草5-15克,醋制延胡索3-10克,茜草炭3-10克,粉萆薢5-15克,一点红15-25克,白花蛇舌草5-15克,地桃花10-20克,白背叶根5-15克,菥蓂5-15克,鸡血藤10-20克,皂角刺5-15克,虎杖5-15克,蒲公英5-15克。所选药材配伍精良,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结消症,行气止痛之功,以达到抗症消炎之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头花蓼10-20克,野菊花5-15克,夏枯草5-15克,醋制延胡索3-10克,茜草炭3-10克,粉萆薢5-15克,一点红15-25克,白花蛇舌草5-15克,地桃花10-20克,白背叶根5-15克,菥蓂5-15克,鸡血藤10-20克,皂角刺5-15克,虎杖5-15克,蒲公英5-15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头花蓼10克,野菊花5克,夏枯草5克,醋制延胡索3克,茜草炭3克,粉萆薢5克,一点红15克,白花蛇舌草5克,地桃花10克,白背叶根5克,菥蓂5克,鸡血藤10克,皂角刺5克,虎杖5克,蒲公英5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头花蓼15克,野菊花10克,夏枯草10克,醋制延胡索7克,茜草炭7克,粉萆薢10克,一点红20克,白花蛇舌草10克,地桃花15克,白背叶根10克,菥蓂10克,鸡血藤15克,皂角刺10克,虎杖10克,蒲公英10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头花蓼20克,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醋制延胡索10克,茜草炭10克,粉萆薢15克,一点红2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地桃花20克,白背叶根15克,菥蓂15克,鸡血藤20克,皂角刺15克,虎杖15克,蒲公英15克。

说明书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主要病因为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等。主要分为输卵管积水与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炎和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炎症的临床表现有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盆腔炎症的症状是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病情严重的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急性盆腔炎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慢性盆腔炎症的症状是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病程长时可出现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
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对抗及手术治疗,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副作用大,手术效果往往较差,并且对年轻妇女来说容易丧失生育能力,患者因此甚为痛苦,为解除患者之精神和身体之痛苦,根据中医辨证治疗、标本同治的原则,我们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用于治疗盆腔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盆腔炎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无创伤、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治愈后不易复发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头花蓼10-20克,野菊花5-15克,夏枯草5-15克,醋制延胡索3-10克,茜草炭3-10克,粉萆薢5-15克,一点红15-25克,白花蛇舌草5-15克,地桃花10-20克,白背叶根5-15克,菥蓂5-15克,鸡血藤10-20克,皂角刺5-15克,虎杖5-15克,蒲公英5-15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头花蓼10克,野菊花5克,夏枯草5克,醋制延胡索3克,茜草炭3克,粉萆薢5克,一点红15克,白花蛇舌草5克,地桃花10克,白背叶根5克,菥蓂5克,鸡血藤10克,皂角刺5克,虎杖5克,蒲公英5克。
作为另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头花蓼15克,野菊花10克,夏枯草10克,醋制延胡索7克,茜草炭7克,粉萆薢10克,一点红20克,白花蛇舌草10克,地桃花15克,白背叶根10克,菥蓂10克,鸡血藤15克,皂角刺10克,虎杖10克,蒲公英10克。
作为再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头花蓼20克,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醋制延胡索10克,茜草炭10克,粉萆薢15克,一点红2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地桃花20克,白背叶根15克,菥蓂15克,鸡血藤20克,皂角刺15克,虎杖15克,蒲公英15克。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1剂/天,每剂头煎加水500ml,温火煮25分钟,取汁250ml;二煎加水300ml,温火煮20分钟,取汁150ml。两煎混合,早晚饭后热服。15剂为1疗程。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头花蓼,味苦、涩,性热;冷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痛、和血散淤、利 尿通淋之功效。
野菊花,味辛、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之功效。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软坚散结之功效。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
茜草炭,味苦,性寒;归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粉萆薢,味苦,性平;归肾、胃经。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之功效。
一点红,味苦、味辛,性平;归脾、肺、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
白花蛇舌草,味甘、淡,性微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除湿之功效。
地桃花,味甘、辛,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祛风活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
白背叶根,味微苦、涩,性平;归肝、脾经。有清热,利湿,固脱,消瘀之功效。
菥蓂,味辛,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清肝明目,清热利尿之功效。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经。具有补血、活血、通络之功效。
皂角刺,味辛,性温;归肝、肺经。具有消肿排脓之功效。
虎杖,味苦,性寒;归肝、胆、肺经。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之功效。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
中医认为,盆腔炎多因湿热邪毒侵及盆腔,气血瘀滞所致,成因主要是邪毒侵入胞脉后,与败血搏结,进一步发展所致。由于邪气盛实,瘀热内结,正邪交争剧烈,而致腹痛较重,并有高热、寒战。常见症状为一侧或两侧小腹疼 痛、坠胀、腰痛、带下量多、月经失调、性交痛、经期发热等,因此治疗本病应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表现,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从根本上辩证治疗,灵活运用,方显其效。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头花蓼、野菊花、夏枯草、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蒲公英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延胡索、皂角刺、虎杖可消肿止痛,行气散瘀;延胡索、茜草炭、粉萆薢、鸡血藤、菥蓂可活血化瘀,通络利尿。全方配伍精良,攻补互施,标本兼治,充分发挥了中医辩证施治的优势,用于治疗盆腔炎,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结消症,行气止痛之功,以达到抗症消炎之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某妇科医院60例门诊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小32岁,最大48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4年,平均2.5年;急性盆腔炎患者2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38例。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稍有所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依旧,完全没改善。
治疗方法:
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加水煎制,每剂头煎加水500ml,温火煮25分钟,取汁250ml;二煎加水300ml,温火煮20分钟,取汁150ml。两煎混合,每天1剂,分早晚2次饭后热服。15剂为1疗程。
疗效结果:
1.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愈29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治愈率48.3%,显效率23.3%,有效率21.7%,无效率6.7%,总有效率93.30%。详细结果见表1。
表1: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表

例数治愈n(%)显效n(%)有效n(%)无效n(%)有效率n(%)6029(48.3)14(23.3)13(21.7)4(6.7)56(93.3)

2.分类型病症疗效结果:
治疗后,统计发现,急性盆腔炎有效率为96.0%,慢性盆腔炎治疗有效率为93.4%,可以本发明中药制剂在治疗盆腔炎中,疗效为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详细结果见表2。
表2:分类型病症疗效结果对照表
病症名称例数n治愈n显效n有效n无效n有效率(%)急性盆腔炎221155196.0慢性盆腔炎381898393.4

3.副作用反应
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通过中医药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攻补兼使,标本同治,用于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同时避免了手术损伤,并能较好的保证育龄妇女的生育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头花蓼10克,野菊花5克,夏枯草5克,醋制延胡索3克,茜草炭3克,粉萆薢5克,一点红15克,白花蛇舌草5克,地桃花10克,白背叶根5克,菥蓂5克,鸡血藤10克,皂角刺5克,虎杖5克,蒲公英5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头花蓼15克,野菊花10克,夏枯草10克,醋制延胡索7克,茜草炭7克,粉萆薢10克,一点红20克,白 花蛇舌草10克,地桃花15克,白背叶根10克,菥蓂10克,鸡血藤15克,皂角刺10克,虎杖10克,蒲公英10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头花蓼20克,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醋制延胡索10克,茜草炭10克,粉萆薢15克,一点红2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地桃花20克,白背叶根15克,菥蓂15克,鸡血藤20克,皂角刺15克,虎杖15克,蒲公英15克。
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疗效进一步进行验证:
病例1
王某某,女性39岁。自述患盆腔炎1年半,一直吃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好,月经持续时间特别长,两次月经间隔时间变短,右侧肚子隐疼。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进行治疗,服药7剂,无不适。连服2个月,症状明显减轻,继服2个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
病例2
董某某,女性32岁。患者自述半年前在某医院行药物流产术后,阴道似有血流出,后行清宫术后,月经一直不正常,阴道间断流血,至今未净,下腹部呈持续性闷痛。服用抗生素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服用本中药制剂,服药2个疗程,月经正常,巩固服药一个疗程,个临床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病例3
魏某某,女性43岁。由于生意繁忙和生活不规律,近三年下腹坠胀、腰骶酸痛,夫妻生活后疼痛剧烈,到诊所就诊,医生初步诊断是盆腔炎,点滴抗生素一周,病情有所好转,没过多久,病情更加严重,为尽快解除痛苦,来院就诊,经检查后确诊为急性盆腔炎失治引起的慢性盆腔炎,给本发明中药制剂,服药2周后自述症状已明显减轻,继用本发明药物共服3个月,症状俱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37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377A21申请号201410483606522申请日20140919A61K36/8945200601A61P15/0020060171申请人王敏地址261041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院校东街7号72发明人王敏郇庆霞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32211代理人何学成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头花蓼1020克,野菊花515克,夏枯草515克,醋制延胡索310克,茜草炭310克,粉萆薢515克,一点红1525克,白花蛇舌。

2、草515克,地桃花1020克,白背叶根515克,菥蓂515克,鸡血藤1020克,皂角刺515克,虎杖515克,蒲公英515克。所选药材配伍精良,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结消症,行气止痛之功,以达到抗症消炎之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377ACN104189377A1/1页2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头花蓼1020克,野菊花515克,夏枯草515克,醋制延胡索310克,茜草炭310克,粉萆薢515克,一点。

3、红1525克,白花蛇舌草515克,地桃花1020克,白背叶根515克,菥蓂515克,鸡血藤1020克,皂角刺515克,虎杖515克,蒲公英515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头花蓼10克,野菊花5克,夏枯草5克,醋制延胡索3克,茜草炭3克,粉萆薢5克,一点红15克,白花蛇舌草5克,地桃花10克,白背叶根5克,菥蓂5克,鸡血藤10克,皂角刺5克,虎杖5克,蒲公英5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头花蓼15克,野菊花10克,夏枯草10克,醋制延胡索7克,茜草炭7克,粉萆薢10克,一点红。

4、20克,白花蛇舌草10克,地桃花15克,白背叶根10克,菥蓂10克,鸡血藤15克,皂角刺10克,虎杖10克,蒲公英10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头花蓼20克,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醋制延胡索10克,茜草炭10克,粉萆薢15克,一点红2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地桃花20克,白背叶根15克,菥蓂15克,鸡血藤20克,皂角刺15克,虎杖15克,蒲公英15克。权利要求书CN104189377A1/4页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0002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是指。

5、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主要病因为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等。主要分为输卵管积水与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炎和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炎症的临床表现有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盆腔炎症的症状是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病情严重的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急性盆腔炎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慢性盆腔炎症的症状是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病程长时可出现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神经衰弱。

6、症状,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0003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对抗及手术治疗,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副作用大,手术效果往往较差,并且对年轻妇女来说容易丧失生育能力,患者因此甚为痛苦,为解除患者之精神和身体之痛苦,根据中医辨证治疗、标本同治的原则,我们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用于治疗盆腔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盆腔炎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无创伤、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治愈后不易复发的中药制剂。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0006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0。

7、7头花蓼1020克,野菊花515克,夏枯草515克,醋制延胡索310克,茜草炭310克,粉萆薢515克,一点红1525克,白花蛇舌草515克,地桃花1020克,白背叶根515克,菥蓂515克,鸡血藤1020克,皂角刺515克,虎杖515克,蒲公英515克。0008作为一种优化方案0009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10头花蓼10克,野菊花5克,夏枯草5克,醋制延胡索3克,茜草炭3克,粉萆薢5克,一点红15克,白花蛇舌草5克,地桃花10克,白背叶根5克,菥蓂5克,鸡血藤10克,皂角刺5克,虎杖5克,蒲公英5克。0011作为另一种优化方案0012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

8、组成0013头花蓼15克,野菊花10克,夏枯草10克,醋制延胡索7克,茜草炭7克,粉萆薢10克,一点红20克,白花蛇舌草10克,地桃花15克,白背叶根10克,菥蓂10克,鸡血藤15克,说明书CN104189377A2/4页4皂角刺10克,虎杖10克,蒲公英10克。0014作为再一种优化方案0015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16头花蓼20克,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醋制延胡索10克,茜草炭10克,粉萆薢15克,一点红2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地桃花20克,白背叶根15克,菥蓂15克,鸡血藤20克,皂角刺15克,虎杖15克,蒲公英15克。0017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

9、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1剂/天,每剂头煎加水500ML,温火煮25分钟,取汁250ML;二煎加水300ML,温火煮20分钟,取汁150ML。两煎混合,早晚饭后热服。15剂为1疗程。0018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0019头花蓼,味苦、涩,性热;冷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痛、和血散淤、利尿通淋之功效。0020野菊花,味辛、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之功效。0021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软坚散结之功效。0022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0023茜草炭,味苦,性寒;归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

10、效。0024粉萆薢,味苦,性平;归肾、胃经。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之功效。0025一点红,味苦、味辛,性平;归脾、肺、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0026白花蛇舌草,味甘、淡,性微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除湿之功效。0027地桃花,味甘、辛,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祛风活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0028白背叶根,味微苦、涩,性平;归肝、脾经。有清热,利湿,固脱,消瘀之功效。0029菥蓂,味辛,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清肝明目,清热利尿之功效。0030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经。具有补血、活血、通络之功效。0031皂角刺,味辛,性温;归肝、肺经。

11、。具有消肿排脓之功效。0032虎杖,味苦,性寒;归肝、胆、肺经。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之功效。0033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0034中医认为,盆腔炎多因湿热邪毒侵及盆腔,气血瘀滞所致,成因主要是邪毒侵入胞脉后,与败血搏结,进一步发展所致。由于邪气盛实,瘀热内结,正邪交争剧烈,而致腹痛较重,并有高热、寒战。常见症状为一侧或两侧小腹疼痛、坠胀、腰痛、带下量多、月经失调、性交痛、经期发热等,因此治疗本病应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表现,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从根本上辩证治疗,灵活运用,方显其效。0035本发明中药制剂中,头花蓼、野菊花、。

12、夏枯草、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蒲公英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延胡索、皂角刺、虎杖可消肿止痛,行气散瘀;延胡索、茜草炭、粉萆薢、鸡血藤、菥蓂可活血化瘀,通络利尿。全方配伍精良,攻补互施,标本兼治,充分发挥了中医辩证施治的优势,用于治疗盆腔炎,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结消症,行气止痛之功,以达到抗症消炎之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0036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某妇科医院60例门诊说明书CN104189377A3/4页5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小32岁,最大48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4年,平均25年;急性盆腔炎患者2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38例。

13、。0037疗效标准0038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0039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004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稍有所减轻。0041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依旧,完全没改善。0042治疗方法0043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加水煎制,每剂头煎加水500ML,温火煮25分钟,取汁250ML;二煎加水300ML,温火煮20分钟,取汁150ML。两煎混合,每天1剂,分早晚2次饭后热服。15剂为1疗程。0044疗效结果00451临床疗效结果0046治疗后,治愈29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治愈率483,显效率233,有效率217,无效率67,总有效率9330。详细结果见表1。0047表1。

14、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表0048例数治愈N显效N有效N无效N有效率N602948314233132174675693300492分类型病症疗效结果0050治疗后,统计发现,急性盆腔炎有效率为960,慢性盆腔炎治疗有效率为934,可以本发明中药制剂在治疗盆腔炎中,疗效为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详细结果见表2。0051表2分类型病症疗效结果对照表0052病症名称例数N治愈N显效N有效N无效N有效率急性盆腔炎2211551960慢性盆腔炎381898393400533副作用反应0054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0055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通过中医药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攻补兼使,标本同。

15、治,用于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同时避免了手术损伤,并能较好的保证育龄妇女的生育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具体实施方式0056实施例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头花蓼10克,野菊花5克,夏枯草5说明书CN104189377A4/4页6克,醋制延胡索3克,茜草炭3克,粉萆薢5克,一点红15克,白花蛇舌草5克,地桃花10克,白背叶根5克,菥蓂5克,鸡血藤10克,皂角刺5克,虎杖5克,蒲公英5克。0057实施例2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头花蓼15克,野菊花10克,夏枯草10克,醋制延胡索7克,茜草炭7克,粉萆薢10克,一点红20克,白花蛇舌草10克,地桃花1。

16、5克,白背叶根10克,菥蓂10克,鸡血藤15克,皂角刺10克,虎杖10克,蒲公英10克。0058实施例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头花蓼20克,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醋制延胡索10克,茜草炭10克,粉萆薢15克,一点红2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地桃花20克,白背叶根15克,菥蓂15克,鸡血藤20克,皂角刺15克,虎杖15克,蒲公英15克。0059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疗效进一步进行验证0060病例10061王某某,女性39岁。自述患盆腔炎1年半,一直吃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好,月经持续时间特别长,两次月经间隔时间变短,右侧肚子隐疼。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进行治疗,服药7。

17、剂,无不适。连服2个月,症状明显减轻,继服2个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0062病例20063董某某,女性32岁。患者自述半年前在某医院行药物流产术后,阴道似有血流出,后行清宫术后,月经一直不正常,阴道间断流血,至今未净,下腹部呈持续性闷痛。服用抗生素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服用本中药制剂,服药2个疗程,月经正常,巩固服药一个疗程,个临床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0064病例30065魏某某,女性43岁。由于生意繁忙和生活不规律,近三年下腹坠胀、腰骶酸痛,夫妻生活后疼痛剧烈,到诊所就诊,医生初步诊断是盆腔炎,点滴抗生素一周,病情有所好转,没过多久,病情更加严重,为尽快解除痛苦,来院就诊,经检查后确诊为急性盆腔炎失治引起的慢性盆腔炎,给本发明中药制剂,服药2周后自述症状已明显减轻,继用本发明药物共服3个月,症状俱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说明书CN10418937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