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883041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90386.2

申请日:

2012.10.15

公开号:

CN102910938A

公开日:

2013.02.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41/65申请日:20121015|||公开

IPC分类号:

C04B41/65

主分类号:

C04B41/65

申请人:

河海大学

发明人:

徐金霞; 唐力; 张长宽; 蒋林华; 高国福; 徐云浦

地址:

210098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它是以SiO32-为原材料,充分考虑混凝土水化后富含Ca(OH)2的特性,电迁移驱动SiO32-与孔溶液中Ca(OH)2反应生成C-S-H凝胶,确保了混凝土材料在处理前后组成与性质的一致性。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以硬化的混凝土为致密化处理对象,克服了上述方法在早龄期由于自收缩增大,混凝土易开裂的缺陷,显著地提升了混凝土耐久性。既可用于新拌混凝土,也可用于在役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升,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致密化混凝土的硅酸根电迁移反应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混凝土试件置于电解槽中,并将电解槽分割成阳极池和阴极池,同时在阳极池和阴极池中分别设置阳极和阴极;
b、在所述阳极池中注入0.05mol/L~0.5mol/L的硅酸盐溶液,在所述阴极池中注入大于或等于0.01mol/L的钙盐溶液;
c、在0~40℃温度下,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36V/cm~72V/cm的外加电压进行电迁移反应。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溶液为硅酸钠或硅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钙盐溶液为氢氧化钙或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和阴极的材料为石墨、铂、金或钛金属。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进行电迁移反应的时间为2~12h。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致密化和耐久性的混凝土的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因有原材料丰富、易浇筑成型、价格低廉与力学性能优越等优点,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是,在工作环境和材料内部因素作用下,水泥混凝土常会遭受耐久性能的劣化。世界各国每年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不足而用于工程的维修加固与重建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十分惊人的,因此,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混凝土是一个典型的多孔介质材料。孔隙不仅是混凝土内部缺陷,也是混凝土微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耐久性劣化的主要根源是孔隙,孔结构(孔隙率、孔径大小及其分布)则是影响并最终决定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鉴于孔结构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决定作用,制备密实的混凝土则成为混凝土耐久性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现今一般采用降低水灰比,掺入足够多的活性掺合料(如硅粉和矿渣微粉等)与高效减水剂的方法配置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孔隙率低,有害孔数目大幅减少,耐久性也有较大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使混凝土的自收缩增大,早期以开裂,从而使得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并不如预期的那么耐久。
混凝土的自收缩主要发生在早龄期,因此,如果避免使用降低水胶比、掺入过多活性掺合料与高效减水剂引起的早期收缩增大,而待胶凝材料充分水化后,在通过有效手段填充混凝土中孔隙(或早期产生的微裂纹),使混凝土密实,将可摆脱自收缩的束缚,有望在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上获得新的突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硅酸根电迁移反应致密化混凝土,由此提升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该方法是以SiO32‑为原材料,通过施加外加电场,电迁移驱动进入混凝土,利用SiO32‑与孔溶液中Ca(OH)2反应生成C‑S‑H凝胶,由此致密化混凝土,并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该法显著提升了混凝土的耐久性,且克服了混凝土在早龄期由于自收缩增大造成开裂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混凝土试件置于电解槽中,并将电解槽分割成阳极池和阴极池,同时在阳极池和阴极池中分别设置阳极和阴极;b、在所述阳极池中注入0.05mol/L~0.5mol/L的硅酸盐溶液,在所述阴极池中注入大于或等于0.01mol/L的钙盐溶液;c、在0~40℃温度下,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36V/cm~72V/cm的外加电压进行电迁移反应。
作为优选,所述硅酸盐溶液为硅酸钠或硅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
作为优选,所述钙盐溶液为氢氧化钙或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
作为优选,所述阳极和阴极的材料为石墨、铂、金或钛金属。
作为优选,步骤c中进行电迁移反应的时间为2~12h。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是以SiO32‑为原材料,充分考虑混凝土自身的特性(水泥水化后富含Ca(OH)2),电迁移驱动SiO32‑与孔溶液中Ca(OH)2反应生成C‑S‑H凝胶,确保了混凝土材料在处理前后组成与性质的一致性。与现今一般采用降低水灰比,掺入足够多的活性掺合料(如硅粉和矿渣微粉等)与高效减水剂的方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相较,本发明以硬化的混凝土为致密化处理对象,克服了上述方法在早龄期由于自收缩增大,混凝土易开裂的缺陷,显著地提升了混凝土耐久性。既可用于新拌混凝土,也可用于在役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升,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致密化混凝土的硅酸根电迁移反应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采用尺寸为20mm×40mm×160mm的细集料混凝土试件,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灰砂比1:2.5。将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28d,然后在饱和Ca(OH)2溶液中浸泡一天后,取出,置入电解槽中部,并将电解槽分割成阳极池与阴极池二个部分。用硅胶将混凝土试件与电解槽结合处进行完全密封。在阳极池中放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在阴极池中放入饱和Ca(OH)2溶液。此外,在阳极池、阴极池中同时放入纯度为98%钛网板作为导电电极,并分别用导线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实施例1:所用的Na2SiO3溶液浓度为0.1mol/L,Ca(OH)2溶液为饱和溶液,外加电压为96V,溶液温度固定在20℃,通电8个小时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和电阻率,其值分别为7.4%和131.5Ω·m,相对于未处理前,饱和面干吸水率减小了2.2%,而电阻率则提高了58%。
实施例2:所用的Na2SiO3溶液浓度为0.2mol/L,Ca(OH)2溶液为饱和溶液,外加电压为96V,溶液温度固定在20℃,通电6个小时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和电阻率,其值分别为7.6%和185.6Ω·m,相对于未处理前,饱和面干吸水率减小了1.9%,而电阻率则提高了48%。
实施例3:所用的Na2SiO3溶液浓度为0.05mol/L,Ca(OH)2溶液为饱和溶液,外加电压为144V,溶液温度固定在40℃。通电6个小时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和电阻率,其值分别为6.4%和25.6Ω·m,相对于未处理前,饱和面干吸水率减小了1.1%,而电阻率则提高了20%

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10938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2.06CN102910938A*CN102910938A*(21)申请号 201210390386.2(22)申请日 2012.10.15C04B 41/65(2006.01)(71)申请人河海大学地址 210098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72)发明人徐金霞 唐力 张长宽 蒋林华高国福 徐云浦(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代理人柏尚春(54) 发明名称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它是以SiO32。

2、-为原材料,充分考虑混凝土水化后富含Ca(OH)2的特性,电迁移驱动SiO32-与孔溶液中Ca(OH)2反应生成C-S-H凝胶,确保了混凝土材料在处理前后组成与性质的一致性。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以硬化的混凝土为致密化处理对象,克服了上述方法在早龄期由于自收缩增大,混凝土易开裂的缺陷,显著地提升了混凝土耐久性。既可用于新拌混凝土,也可用于在役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升,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致密化混凝土的硅酸根电迁移反应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果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

3、页1/1页21.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混凝土试件置于电解槽中,并将电解槽分割成阳极池和阴极池,同时在阳极池和阴极池中分别设置阳极和阴极;b、在所述阳极池中注入0.05mol/L0.5mol/L的硅酸盐溶液,在所述阴极池中注入大于或等于0.01mol/L的钙盐溶液;c、在040温度下,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36V/cm72V/cm的外加电压进行电迁移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溶液为硅酸钠或硅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4、述钙盐溶液为氢氧化钙或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和阴极的材料为石墨、铂、金或钛金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进行电迁移反应的时间为212h。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10938 A1/2页3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致密化和耐久性的混凝土的生产技术。背景技术0002 水泥混凝土因有原材料丰富、易浇筑成型、价格低廉与力学性能优越等优点,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是,在工作。

5、环境和材料内部因素作用下,水泥混凝土常会遭受耐久性能的劣化。世界各国每年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不足而用于工程的维修加固与重建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十分惊人的,因此,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0003 混凝土是一个典型的多孔介质材料。孔隙不仅是混凝土内部缺陷,也是混凝土微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耐久性劣化的主要根源是孔隙,孔结构(孔隙率、孔径大小及其分布)则是影响并最终决定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鉴于孔结构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决定作用,制备密实的混凝土则成为混凝土耐久性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现今一般采用降低水灰比,掺入足够多的活性掺合料(如硅粉和矿渣微粉等)与高效减水剂的方法配置高性。

6、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孔隙率低,有害孔数目大幅减少,耐久性也有较大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使混凝土的自收缩增大,早期以开裂,从而使得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并不如预期的那么耐久。0004 混凝土的自收缩主要发生在早龄期,因此,如果避免使用降低水胶比、掺入过多活性掺合料与高效减水剂引起的早期收缩增大,而待胶凝材料充分水化后,在通过有效手段填充混凝土中孔隙(或早期产生的微裂纹),使混凝土密实,将可摆脱自收缩的束缚,有望在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上获得新的突破。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硅酸根电迁移反应致密化混凝土,由此提升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该方法是以SiO32-为原材料,通过施加外加电场,。

7、电迁移驱动进入混凝土,利用SiO32-与孔溶液中Ca(OH)2反应生成C-S-H凝胶,由此致密化混凝土,并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发明内容0006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该法显著提升了混凝土的耐久性,且克服了混凝土在早龄期由于自收缩增大造成开裂问题。0007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硅酸根电迁移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混凝土试件置于电解槽中,并将电解槽分割成阳极池和阴极池,同时在阳极池和阴极池中分别设置阳极和阴极;b、在所述阳极池中注入0.05mol/L0.5mol/L。

8、的硅酸盐溶液,在所述阴极池中注入大于或等于0.01mol/L的钙盐溶液;c、在040温度下,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36V/cm72V/cm的外加电压进行说 明 书CN 102910938 A2/2页4电迁移反应。0008 作为优选,所述硅酸盐溶液为硅酸钠或硅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0009 作为优选,所述钙盐溶液为氢氧化钙或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0010 作为优选,所述阳极和阴极的材料为石墨、铂、金或钛金属。0011 作为优选,步骤c中进行电迁移反应的时间为212h。0012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是以SiO32-为原材料,充分考虑混凝土自身的特性(。

9、水泥水化后富含Ca(OH)2),电迁移驱动SiO32-与孔溶液中Ca(OH)2反应生成C-S-H凝胶,确保了混凝土材料在处理前后组成与性质的一致性。与现今一般采用降低水灰比,掺入足够多的活性掺合料(如硅粉和矿渣微粉等)与高效减水剂的方法制备密实混凝土的方法相较,本发明以硬化的混凝土为致密化处理对象,克服了上述方法在早龄期由于自收缩增大,混凝土易开裂的缺陷,显著地提升了混凝土耐久性。既可用于新拌混凝土,也可用于在役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升,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致密化混凝土的硅酸根电迁移反应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

10、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0014 采用尺寸为20mm40mm160mm的细集料混凝土试件,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灰砂比1:2.5。将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28d,然后在饱和Ca(OH)2溶液中浸泡一天后,取出,置入电解槽中部,并将电解槽分割成阳极池与阴极池二个部分。用硅胶将混凝土试件与电解槽结合处进行完全密封。在阳极池中放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在阴极池中放入饱和Ca(OH)2溶液。此外,在阳极池、阴极池中同时放入纯度为98钛网板作为导。

11、电电极,并分别用导线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0015 实施例1:所用的Na2SiO3溶液浓度为0.1mol/L,Ca(OH)2溶液为饱和溶液,外加电压为96V,溶液温度固定在20,通电8个小时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和电阻率,其值分别为7.4%和131.5m,相对于未处理前,饱和面干吸水率减小了2.2%,而电阻率则提高了58%。0016 实施例2:所用的Na2SiO3溶液浓度为0.2mol/L,Ca(OH)2溶液为饱和溶液,外加电压为96V,溶液温度固定在20,通电6个小时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和电阻率,其值分别为7.6%和185.6m,相对于未处理前,饱和面干吸水率减小了1.9%,而电阻率则提高了48%。0017 实施例3:所用的Na2SiO3溶液浓度为0.05mol/L,Ca(OH)2溶液为饱和溶液,外加电压为144V,溶液温度固定在40。通电6个小时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和电阻率,其值分别为6.4%和25.6m,相对于未处理前,饱和面干吸水率减小了1.1%,而电阻率则提高了20%。说 明 书CN 102910938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