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血压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子血压计.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13510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2CN102813510A*CN102813510A*(21)申请号 201210341956.9(22)申请日 2012.09.14A61B 5/0225(2006.01)(71)申请人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300190 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金平路3号申请人柯顿(天津)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72)发明人亢海生 段冰 郭颖(54) 发明名称一种电子血压计(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血压计,包括:本体及袖带,所述袖带包括衬板,其中,所述衬板一端至少设有一固持卡钩,另一端设有一可释卡钩,所述的固持卡。
2、钩与可释卡钩分别包括钩扣部和支撑臂,所述可释卡钩的支撑臂两侧延伸出一肩部,且在该可释卡钩上开设一缺口;下壳体的底部开有与固持卡钩和可释卡钩相应的固持端卡槽和可释端卡槽,且可释端卡槽在与钩扣部扣持的一侧设有阻挡部;下壳体底部内表面靠近可释端卡槽处设有一弹片,该弹片包括一触压部及弹性部,触压部覆盖住可释端卡槽一部分;下壳体侧壁开有一通孔,该通孔通过可释卡钩上的缺口与弹片触压部的触压端面相应。保证了使用中袖带与本体的可靠连接,方便拆卸,结构简单、保持整体小型化。(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4 页 附图 4 页1/1页21.一种电子血压计,包括:本体及袖带,所述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袖带包括套体、内置于套体内的气囊及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一端至少设有一固持卡钩,另一端设有一可释卡钩,所述的固持卡钩与可释卡钩分别包括钩扣部和支撑臂,所述可释卡钩的支撑臂两侧延伸出一肩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开有与固持卡钩和可释卡钩相应的固持端卡槽和可释端卡槽,且所述可释端卡槽在与钩扣部扣持的一侧设有阻挡部,该阻挡部与所述肩部相对应;所述下壳体底部内表面靠近可释端卡槽处设有一弹片,该弹片包括一触压部及弹性部,所述触压部覆盖住可释端卡槽一部分;所述下壳体上开有一通孔,该通孔与弹片触压部的触压端面。
4、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卡钩上开设一缺口,所述通孔通过该缺口与弹片触压部的触压端面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底部内表面设有固定柱,所述弹片的弹性部件为两个弹簧臂,两个弹簧臂的一端分别与触压部连接,另一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套在所述固定柱上,以将弹片固定在下壳体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端卡钩的钩扣部下端面的宽度1.5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端卡钩的钩扣部下端面的宽度为2.5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5、持端卡钩的支撑臂背部与衬板连接处设有一个或多个加强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端卡槽为长方形,所述可释端卡槽为“凸字”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板为挠性材料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由主体与底部组成,该下壳体主体与底部为分体成型或一体成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卡钩与可释卡钩相对、同向或相背设置。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13510 A1/4页3一种电子血压计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血压计,特别是涉及电子血压计本体与袖带的连接方式。背景技。
6、术0002 目前市售的电子血压计,一般都采用本体和袖带的结构,特别是腕式血压计中多采用下述结构:袖带包括套体、气囊、弹性板,弹性板上设置两个或多个卡钩伸出套体,本体内配设有用于使上述气囊膨胀收缩的泵和阀等,本体下壳底面开有与卡钩对应的卡槽,卡钩伸入该卡槽与本体下壳卡合,采用以上结构拆卸时需要很大的力,最坏的情况会损坏卡钩或卡槽,并且仅通过卡钩来固定本体与袖带不够可靠,测试者在使用中调整本体位置时由于用力可能造成本体与袖带分离,从而影响正常测量。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JP2001112723的专利文件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卡钩顶端插入一锁定部件,保证使用中本体与袖带的可靠连接,拆。
7、卸时需先取出锁定部件才能使本体与袖带分离。采用上述结构虽然能够带来一定便利,但是上述锁定部件体积小装卸时容易丢失,从而丧失其功能;该锁定部件一部分暴露在壳体外部,破坏整体外观,也会给用户带来可拆卸的提示,容易造成用户误操作,并且容易由于不经意触碰或碰撞而丢失。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公知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袖带与本体连接的锁止结构,有利于保证使用中袖带与本体的可靠连接,同时保证在标定或维修时的方便拆卸,并且结构简单、保持整体小型化、方便安装,不会造成用户的误操作。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血压计,包括:本体及袖带,所述本。
8、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袖带包括套体、内置于套体内的气囊及衬板,其中,0006 所述衬板一端至少设有一固持卡钩,另一端设有一可释卡钩,所述的固持卡钩与可释卡钩分别包括钩扣部和支撑臂,所述可释卡钩的支撑臂两侧延伸出一肩部;0007 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开有与固持卡钩和可释卡钩相应的固持端卡槽和可释端卡槽,且所述可释端卡槽在与钩扣部扣持的一侧设有阻挡部,该阻挡部与所述肩部相对应;0008 所述下壳体底部内表面靠近可释端卡槽处设有一弹片,该弹片包括一触压部及弹性部,所述触压部覆盖住可释端卡槽一部分;0009 所述下壳体上开有一通孔,该通孔与弹片触压部的触压端面相对应。0010 本发明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
9、方案进一步实现:0011 前述的电子血压计,其中,所述可释卡钩上开设一缺口,所述通孔通过该缺口与弹片触压部的触压端面相对应。0012 前述的电子血压计,其中,所述下壳体底部内表面设有固定柱,所述弹片的弹性部件为两个弹簧臂,两个弹簧臂的一端分别与触压部连接,另一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说 明 书CN 102813510 A2/4页4孔套在所述固定柱上,以将弹片固定在下壳体底部。0013 进一步,前述的电子血压计,其中,所述固持端卡钩的钩扣部下端面的宽度1.5毫米。较佳的,所述固持端卡钩的钩扣部下端面的宽度为2.5毫米。0014 前述的电子血压计,其中,所述固持端卡钩的支撑臂背部与衬板连接处设有。
10、一个或多个加强筋。0015 较佳的,前述的电子血压计,其中,所述固持端卡槽为长方形,所述可释端卡槽为“凸字”形。0016 前述的电子血压计,其中,所述的衬板为挠性材料制成。0017 前述的电子血压计,其中,所述下壳体由主体与底部组成,该下壳体主体与底部为分体成型或一体成型。0018 前述的电子血压计,其中,所述固持卡钩与可释卡钩相对、同向或相背设置。001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有如下优点:0020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弹片的限位以及可释卡钩支撑臂上的肩部与可释端卡槽阻挡部配合形成的限位,这样可释卡钩的退出方向均被限制住从而无法脱出;由于可释卡钩被限位,固持卡钩也无法在退出方向。
11、上移动,因而也无法脱出。0021 因此,采用以上结构,血压计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用户用力而造成本体与袖带分离,保证使用中袖带与本体的可靠连接;0022 下壳体侧壁开有通孔及通过辅助工具插入该通孔后推动弹片产生形变来实现卡钩从卡槽脱出,保证维修时可方便拆卸;同时,拆卸部隐藏于壳体内部,不会给使用者带来可拆卸的提示,有效避免了用户的误操作。0023 由于整个装卸过程不需要卡钩的变形完成,从而有效避免了卡钩与卡槽因受力而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0024 通过增加固持端卡钩的钩扣部下端面的宽度,更进一步保证了当可释卡钩被限制住的情况下固持卡钩无法因受外力变形而脱出;0025 在固持端卡钩的支撑臂背部与衬。
12、板连接处设置加强筋,同样可以进一步避免固持端卡钩受力后由于变形脱出;0026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血压计,采用以上结构,有利于保证使用中袖带与本体的可靠连接,同时保证标定或维修时的方便拆卸,并且结构简单、保持整体小型化、方便安装,不会造成用户的误操作。0027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0028 图1为本发明血压计的外观示意图;0029 图2为本发明血压计本体与袖带的装配示意图;0030 图3为图2中可释卡钩的放大图;0031 图4为本发明血压计下壳体主体与底部的安装示意图;0032 图5为图4中下壳体底部的A向视图;0033 图6为本发明血压计衬板的外观。
13、示意图;0034 图7为本发明血压计使用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说 明 书CN 102813510 A3/4页50035 图8为本发明血压计使用拆卸时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6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0037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血压计,包括:本体1及袖带2,本体包括上壳体3和下壳体4,虽未示出其内部,在其内部设置习知的血压测定单元,控制单元、气泵等主要部件,在其表面设置有由液晶等构成的显示单元,操作单元。0038 本实施例的袖带主要包括套体,其可由布等材料制成;气囊,其设置在该套体内部;衬板5,其设置在套体内部,并且位于气囊外侧。
14、,此为习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0039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使用中袖带与本体的可靠连接及维修时的方便拆卸,在所述衬板一端设有一固持卡钩6,另一端设有一可释卡钩7,所述的固持卡钩与可释卡钩分别包括钩扣部61、71和支撑臂62、72,所述可释卡钩的支撑臂两侧延伸出一肩部721,且在该可释卡钩上开设一缺口73;所述下壳体的底部8开有与固持卡钩和可释卡钩相应的固持端卡槽9和可释端卡槽10,所述可释端卡槽在与钩扣部71扣持的一侧设有阻挡部11;所述下壳体底部内表面靠近可释端卡槽处设有一弹片12,该弹片12包括一触压部121及弹性部122,所述触压部覆盖住可释端卡槽一部分;所述下壳体侧壁开有一通孔13,该。
15、通孔通过可释卡钩上的缺口73与弹片触压部的触压端面1211相对应;但不局限于此,固持卡钩也可设置为两个。0040 具体的,可以将弹片触压部的宽度设计为大于可释卡钩的宽度,所述通孔与未被可释卡钩遮挡住的触压部的端面相对应;较佳的,在该可释卡钩上开设一缺口73,所述通孔通过可释卡钩上的缺口73与弹片触压部的触压端面1211相应;0041 具体的,所述下壳体底部内表面设有固定柱14,所述弹片的弹性部件为两个弹簧臂,两个弹簧臂的一端分别与触压部连接,另一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1222,该安装孔套在所述固定柱上,以将弹片固定在下壳体底部。另外,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弹片,如弹簧臂的一端可通过热熔、螺钉连接等方。
16、式与下壳体底部固定。0042 较佳的,如图5所示,固持端卡槽形状为长方形,可释端卡槽为“凸字”形。0043 如图2所示的装配过程,将本体与袖带进行装配时,需先将固持卡钩装入下壳体底部的固持端卡槽,再将可释卡钩装入可释端卡槽,当装入可释卡钩时,弹片受到钩扣部顶端斜面的挤压而产生变形退让,使可释卡钩的钩扣部伸入可释端卡槽,当完全装配到位时,弹片脱离挤压后回弹,此时可释卡钩的钩扣部下端面与弹片的触压部上端面相抵,完成可靠卡合(如图7所示,其中未示出袖带)。0044 如图8所示的拆卸过程,维修中需要分离主体与袖带时,可利用一辅助工具15,如细长柱状物、回形针等,插入通孔,辅助工具末端通过通孔及可释卡钩。
17、上的缺口与弹片弹性部的触压端面相抵,从而推动弹片使其产生形变,进而使可释卡钩的钩扣部与弹片的触压部脱离,此时卡钩得以从可释端卡槽脱出;当可释卡钩脱出后,将固持卡钩沿着与钩扣部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固持卡钩脱离固持端卡槽;此时,完成主体与袖带的拆卸。0045 采用上述结构,如图7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弹片的限位,使可释卡钩向下移动受到限制;由于可释卡钩支撑臂上的肩部与可释端卡槽阻挡部配合形成的限位,且可释卡钩的支撑臂背部与卡槽内壁相抵,因此可释卡钩左、右移动受到限制;这样可释卡钩的说 明 书CN 102813510 A4/4页6退出方向均被限制住从而无法脱出;由于可释卡钩被限位,固持卡钩也无法在。
18、退出方向上(向左)移动,因而也无法脱出。0046 因此,采用以上结构,血压计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用户用力而造成本体与袖带分离,保证使用中袖带与本体的可靠连接;0047 下壳体侧壁开有通孔及通过辅助工具插入该通孔后推动弹片产生形变来实现卡钩从卡槽脱出,保证维修时可方便拆卸;同时,拆卸部隐藏于壳体内部,不会给使用者带来可拆卸的提示,有效避免了用户的误操作。0048 由于整个装卸过程不需要卡钩的变形完成,从而有效避免了卡钩与卡槽因受力而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0049 本实施方式可进一步通过下面结构实现:0050 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固持端卡钩的钩扣部下端面16的宽度设置为1.5毫米;较佳的下端。
19、面的宽度为2.5毫米。通过增加固持卡钩的钩扣部下端面的宽度,从而装入时无法依靠卡钩的变形装入,装配时需要先装入固持卡钩,更进一步保证了当可释卡钩被限制住的情况下固持卡钩无法因受外力变形而脱出;0051 为了进一步避免固持端卡钩受力后由于变形脱出,还可以在固持端卡钩的支撑臂背部与衬板连接处设有一个或多个加强筋17。0052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持卡钩与可释卡钩为相对设置,但不限于此,由于可释卡钩在左、右方向的移动均被限制后,固持卡钩的左、右移动因此也被限制,因此,固持卡钩与可释卡钩也可以采用同向或相背设置方式。005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是以臂式血压计为例,所采用的袖带为臂式袖带。
20、,其中,所述的衬板为挠性材料制成,例如PC材料等;由于本实施例中为臂式袖带,衬板只需起到连接与固定本体的作用,因此,该衬板只需较小的面积;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也同样适用于腕式血压计,在腕式血压计配套使用的腕式袖带中为了与手腕形状相匹配,衬板采用弯曲形状的弹性板,即卷绕成近似环状的结构。0054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仅举出了下壳体主体与底部分体成型的例子,其中,下壳体主体41与底部8采用螺钉的连接的方式;但实际中下壳体侧壁与底面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0055 综上所述,采用以上结构,有利于保证使用中袖带与本体的可靠连接,同时保证标定或维修时的方便拆卸,并且结构简单、保持整体小型化、方便安装,不会造成用户的误操作。005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主机本体和袖带的结合不限于所提供的外观,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以上实施例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和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说 明 书CN 102813510 A1/4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3510 A2/4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3510 A3/4页9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3510 A4/4页10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3510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