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器和配备有移相器的传输系统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相器和配备有移相器的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在通过多个带宽的频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系统中,对于无
线传输数据速度(吞吐量)的增长,天线之间的隔离需要改进。
无线(无线电)发送/接收系统使用仅应用外部天线的结构、应用
内部天线和外部天线的结构以及仅应用内部天线的结构。仅应用外部
天线的结构以及应用内部天线和外部天线的结构没有天线之间隔离的
大问题,但是正在进行各种研究,以改进仅应用内部天线的结构中的
天线之间的隔离。
然而,随着天线数目的增加以增加天线共地以及增加近场电磁系
统耦合等,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
发明内容
技术主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主题是提供被配置为通过移位第一和第二信号
的相位以具有预定相位差来最小化第一和第二信号之间的干扰和增加
数据传输量的移相器以及使用该移相器进行发送的系统(下文称为“传
输系统”)。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势,并依照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的一
个一般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移相器,该移相器包括:输入单元,通过
所述输入单元输入信号;移相部,该移相部具有部分开口的圆形形状,
并被配置为移位信号的相位;以及输出单元,该输出单元被配置为通
过移相部输出移相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移相器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
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连接到移相部的部分开口部的一部分,并被配
置为连接输入单元和移相部;以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连接到
移相部的部分开口部的另一部分,并被配置为连接输出单元和移相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由移相部移位的相位可以被由
移相部的直径的尺寸来确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一般方面,可以提供一种使用移相器的传输系
统,该系统包括:第一传输单元,该第一传输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至少
一个第一天线来发送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传输单元,该第二传输单元
被配置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天线来发送第二信号,其中第二传输单元
包括移相器,该移相器被配置为移位第二信号以与第一信号具有相位
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移相器的数目可以对应于至少
第二天线的数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移相器可以具有Ω、8和∝形
状中的一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频带可以对应于第
二信号的频带。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频带可以不同于第
二信号的频带。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经由相同频带信
号的正交相位定位使两个信号之间的干扰最小化,能够提高数据传输
速度。
另一个有益效果是能够提高使用多个天线的无线(无线电)系统
的传输速度。
还有另一个有益效果是,通过经由多个信号的相位的正交或不同
定位的移位使信号之间的干扰最小化,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形成有移相器的传输系统的
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相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印刷在PCB(印刷电路板)
上的移相器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相器的操作的示意
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将相位改变180度大小
的移相器的示意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将相位改变90度大小的
移相器的示意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没有移相器的情况和根
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移相器的情况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来更全面地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其中一些示
例性实施例被示出。然而,本发明的构思可以体现为许多不同形式,
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受限于此处阐述的示例实施例。而是,描述的方
面旨在包含落入在本公开的新思想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改变、修改和
变化。
下文,将参考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形成有移相器的传输系统的
框图。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包括第一传输
单元(1),该第一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发送第一频带的信号;第二传输
单元(2),该第二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发送第二频带的信号;以及控制
器(3),该控制器被配置为向第一和第二传输单元(1、2)发送信号。
控制器(3)可以通过IC(集成电路)来实现,但是其详细解释
将会被略去,因为这与本发明无关。
第一传输单元(1)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天线(11、12)和第一放
大器(13)。虽然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已经图示出包括两个天线的
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第一传输单元(1)可以包括形成有
多个天线的配置。
从控制器(3)发送的信号可以由第一放大器(13)放大,以通过
第一和第二天线(11、12)被发射。
第二传输单元(2)可以包括第三天线(21)、移相器(22)和第
二放大器(23)。虽然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已经图示出包括两个天
线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第二传输单元(2)可以包括形
成有多个天线的配置。然而,当第二传输单元(2)包括多个天线时,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每个天线与移相器(22)连接。
从控制器(3)发送的信号可以由第二放大器(23)放大,以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相器(22)被移相,并通过第三天线
(21)被发射。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相器(22)可以采用Ω、8和∝
形状中的一个。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相器的示意图。
参考图2,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相器(22)可以包括
输入单元(22A),该输入单元被配置为输入信号;移相部(22B),
在该移相部处相位被移位和输出;以及输出单元(22C),在该输出单
元处移相信号被输出。
经由输入单元(22A)输入的信号可以被移相部(22B)移相,并
通过输出单元(22C)输出。
移相部(22B)可以具有预定的直径尺寸,并且采用部分开口的圆
形形状,并且经由输入单元(22A)和第一连接器(22D)被连接,以
及经由输出单元(22C)和第二连接器(22E)。输入单元(22A)和
输出单元(22C)被图示出具有线性形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
第一连接器(22D)和第二连接器(22E)可以被连接到移相部(22B)
的开口部分。
移位的相位可以由移相部(22B)的尺寸来确定。即,当移相部
(22B)的直径具有第一尺寸时,相位可以被移位到90度,以及当移
相部(22B)的直径具有第二尺寸时,相位可以被移位到120度。此外,
当移相部(22B)的直径具有第三尺寸时,相位可以被移位到180度。
这时,第一尺寸可以小于第二尺寸,以及第二尺寸可以小于第三尺寸。
当相位被移位到90度时,天线的数目可以是3到4;当相位被移
位到120度时,天线的数目可以是2到3;以及当相位被移位到180度
时,天线的数目可以是2。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印制在PCB上的移相器的形
状的示意图。
参考图3,经由第二放大器(23)的通过移相器(22)的输入单
元(22A)输入的信号可以由移相部(22B)移相预定角度,以及经由
输出单元(22C)输出的移相信号可以通过第三天线(21)被发射。
虽然图3中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已经图示出移相器被印刷在
PCB上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制此,并且移相器可以可变地配置在
各种传输系统中。
输出到第一和第二传输单元(1、2)的信号可以是相同频带信号
或互不相同频带的信号。
当经由第一和第二传输单元(1、2)输出的信号是相同频带的信
号时,例如经由第一传输单元(1)输出的信号可以是Wi-Fi信号,以
及通过第二传输单元(2)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信号。然而,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相器的操作的示意
图。
参考图4,当两个信号的相位(A、B)存在于相同相位平面上时,
一个信号的相位(B)被正交地移位到另一信号的相位(C),以允许
两个信号的相位互相正交,由此能够增加数据传输速率。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将相位改变180度大小
的移相器的示意图,以及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将
相位改变90度大小的移相器的示意图。
参考图5和图6,第一传输单元(1)包括两个天线(11、12),
以及第二传输单元(2)包括一个天线(21)。
图5中的D和E是指通过第一传输单元(1)发送的信号,以及F
定义通过第二传输单元(2)发送的信号。此外,图6中的G和H定义
通过第一传输单元(1)发送的信号,以及I是指通过第二传输单元(2)
发送的信号。
如图中所示,应该注意的是,输入有相同相位的信号被分别移位
180度和90度,并通过第一传输单元(1)发送,以及通过第二传输单
元发送的信号分别具有180度和90度相位差。
应该注意的是,当Wi-Fi和Bluetooth信号被同时发送时,形成有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传输系统能够提高传输速度超过
10Mbps。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没有移相器的情况和根
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移相器的情况的比较图,其中图7A的
(a)、图7C的(b)和图7E的(c)分别图示出经由没有移相器的天
线发射的信号的相位,并且图7B的(a)图示出应用Ω型移相器的情
况,图7D的(b)图示出应用8型移相器的情况,以及图7F的(c)
图示出应用∝型移相器的情况。
如图中所示,应该注意的是,相对于7A、7C和7E,7B、7D和
7F被改变相位,由此通过每个天线发送的信号会具有预定相位差,以
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虽然已经参考其一些有限的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示
例性实施例的移相器,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能够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设计的许多其他修改和实施例将会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
内。因此,应该被理解的是,上述的实施例不受限于前面的描述和附
图的任何细节,除非另有说明,而应该在如所附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
范围内被广泛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