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灌缝机.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872425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20151313.8

申请日:

2006.11.15

公开号:

CN200964562Y

公开日:

2007.10.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C 23/09申请日:20061115授权公告日:20071024终止日期:20111115|||授权

IPC分类号:

E01C23/09(2006.01)

主分类号:

E01C23/09

申请人:

崔健;

发明人:

崔健

地址:

300384天津市南开区华苑投递分局86号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韩素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灌缝机,旨在公开一种更具实用性的沥青路面灌缝机的设置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釜、连接所述加热釜出料口的输料管、以及与所述输料管相连接的输料靴;所述的加热釜由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且其内、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内、外加热管的筒状容器构成;所述的输料管由硅胶软管、保温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硅胶软管和保温层之间的电加热层构成;所述的加热靴包括设置在其前端用以连接所述输料管的胶管接头以及设置在其末端用以输出沥青的靴管,其中段管路部分采用与所述输料管同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加热速度快,保温、节能效果好,解决了长期以来经常因沥青凝结而无法清理所造成的胶管报废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沥青路面灌缝机,包括设置有排气管和出料口的加热釜、连接所述加热釜出料口的输料管、以及与所述输料管相连接的输料靴;其特征是:
所述的加热釜,包括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的筒状容器,所述的筒状容器以金属制成,其上部开口并设置有盖,其内、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内装加热油的内、外加热管,所述内、外加热管的出、入口连接外部循环油泵;
所述的输料管,由内部的硅胶软管、外部的保温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硅胶软管和保温层之间的电加热层构成;
所述的输料靴,包括设置在其前端用以连接所述输料管的胶管接头以及设置在其末端用以输出沥青的靴管,其中段管路部分的结构与所述的输料管采用同样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灌缝机,其特征是:所述加热釜内壁上的内加热管设置为1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灌缝机,其特征是:所述加热釜外壁上的外加热管设置为2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灌缝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外加热管分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以螺旋状盘旋排列在所述筒状容器的内、外壁上。

说明书

说明书沥青路面灌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维护设备,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灌缝机。
背景技术
目前,修补路面裂缝所使用的灌缝机,其沥青加热釜是一个以金属制成的双层水套,在双层水套的两层金属之间装有传递热能的加热油,工作时,被加热融化的沥青通过胶管自加热釜输出并浇灌路面裂缝。
该灌缝机的缺点是:
(1)需要较长的加热时间,保温性能较差,因此浪费能源;
(2)作业结束后,必须用高压气体将胶管内的残余沥青吹干净,否则,凝结的沥青就会无法清除,从而造成胶管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节约能源,缩短加热时间,提高保温性能,并且在作业结束后,无须用高压气体吹净胶管内残余沥青的沥青路面灌缝机。
本实用新型的沥青路面灌缝机,包括设置有排气管和出料口的加热釜、连接所述加热釜出料口的输料管、以及与所述输料管相连接的输料靴;所述的加热釜,包括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的筒状容器,所述的筒状容器以金属制成,其上部开口并设置有盖,其内、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内、外加热管,所述内、外加热管内装有用以传递热能的加热油,且其出、入口连接外部循环油泵;所述的输料管,包括硅胶软管和设置在所述硅胶软管外层的电加热层,所述电加热层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加热靴包括设置在其前端用以连接所述输料管的胶管接头以及设置在其末端用以输出沥青的靴管,其中段管路部分的结构与所述的输料管采用相同结构。
所述加热釜内壁上的内加热管设置为1层;
所述加热釜外壁上的外加热管设置为2层;
所述的内、外加热管设置为螺旋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加热速度快,保温、节能效果好;
2.作业结束后,无需用高压气体吹净胶管内的沥青,解决了长期以来因沥青冷却凝结无法清理所造成的胶管报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输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输料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沥青路面灌缝机的整体结构。由图可见,其构成包括加热釜1、输料管2和输料靴3,所述输料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釜1的出料口,所述输料管2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输料靴3前端的胶管接头相连接。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加热釜1的结构。所述的加热釜1包括保温层6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6内部的筒状容器。为了保证加热效果,所述的筒状容器由传热性能很好的金属制成,且其上部设置开口以及封闭该开口的盖;所述加热釜1的上部设置有排气管10,下部设置出料口9;所述筒状容器的内、外壁上分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以螺旋状盘旋排列内加热管4和外加热管5,所述的内加热管4和外加热管5内装有用以传递热能的加热油;所述加热釜1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内加热管4和外加热管5出、入口的循环油泵7以及用于加热加热釜1的燃烧器8。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输料管2的结构。所述的输料管2包括硅胶软管13和设置在所述硅胶软管13外部的电加热层12,为了提高保温性能并减少热能损失,在所述电加热层1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保温层11。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输料靴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加热靴3的中段管路部分与所述输料管2的结构相同,也就是说,它同样由硅胶软管13、保温层11、以及设置在所述硅胶软管13和保温层11之间的电加热层12构成;所述输料靴3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所述输料管2的胶管接头14,所述输料靴3的末端设置有输出沥青并浇灌路面裂缝的靴管1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釜1内的筒状容器内壁上的内加热管4设置为1层,为了保证更好的加热、保温效果,将其外壁上的外加热管5设置为2层;由于内加热管4和外加热管5均为金属管,并以螺旋形式设置在所述筒状容器的内、外壁上,所以可以增加受热面积,再加上外接循环油泵7的作用使管内加热油快速循环,因此可收到更快速、更均匀地对加热釜1加热的效果,同时还可很好的保持已加热沥青的温度;所述输料管2和输料靴3的结构设置,不仅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路面灌缝机因为金属特性的限制所造成的冷却速度快、管内沥青凝固快、影响作业等问题,而且还可通过所述电加热层12的作用维持沥青的融化状态,使其输出舒畅,方便作业;另外,始终保持融化状态的沥青可在作业结束后自然流出输料管2和输料靴3,从而完成管内残余沥青的清除工作,在省掉以高压气体吹净管内沥青的烦琐工作程序的同时,防止因沥青在管内冷却凝结所造成的胶管报废情况。
以上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意性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其实施例和附图中所表述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沥青路面灌缝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沥青路面灌缝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沥青路面灌缝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灌缝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灌缝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灌缝机,旨在公开一种更具实用性的沥青路面灌缝机的设置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釜、连接所述加热釜出料口的输料管、以及与所述输料管相连接的输料靴;所述的加热釜由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且其内、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内、外加热管的筒状容器构成;所述的输料管由硅胶软管、保温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硅胶软管和保温层之间的电加热层构成;所述的加热靴包括设置在其前端用以连接所述输料管的胶管接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