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包含至少
-两个由混凝土、钢筋,钢筋混凝土、铸铁或其它材料(例如合成树脂)构成的相互接合的构件,其中形成一个缝隙,以及
-一个将该缝隙密封桥接的密封件。
在US-A-4946309中对一种此类的密封装置做了记载,其中相互接合的构件是扇形件,所述扇形件共同拼合成一管状的隧道,并且形成横向缝和纵向缝。其中每个扇形件优选至少具有一个环围扇形件的所有接合侧的凹口,其中一个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带状伸展的密封型件位于凹口内。由于相互接合在一起的扇形件的相互挤压减小了间隙,因而在力和反作用力的交替作用下密封型件发挥密封作用。
在EP-B-0807204中另外记载了一种用于构筑隧道地密封型件,它具有由用水活化的密封材料构成的附加的应急密封件。其中只有在极限的状况出现时,例如在扇形件剧烈移位时,应急密封件才起作用。
在隧道扇形件中,尤其是拱顶石中,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密封型件常常具有一滑动层,该滑动层位于相互接合的密封型件的接触面内。根据EP-B-0574559,滑动层由一种比固有的密封型件体硬的材料构成。该密封方案的缺点在于密封型件的弹性将受到不利的影响。
下面将结合管子或矿井的密封举出另一个这类的密封装置的例子。两个相互接合在一起的构件,在其一侧是包含有套基和套面的套端和另一侧的插端,其中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密封型件对接缝进行密封桥接。例如在EP-B-0449082中对这种密封方案进行了说明。
为便于套端和插端的拼合,在EP-B-0011919中建议密封型件在与插端的接触侧内具有滑动或润滑剂,尤其是与润滑剂软管连接。但这种方案常常要以密封效率的降低为代价。
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密封装置,其中不受使用目的影响,密封具有很高的密封效果以及易于对构件进行拼合。
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装置,其中密封件完全由基质构成或具有一作为连接系统的基质,所述基质与基体结合在一起;其中所述基质为软膏状的混合物,包含一种溶于水的材料,对该材料混入润滑剂和一种用水活化的膨胀剂以及必要时混入其它的添加物质。
其中基质的混合物优选包含如下成分配比(重量份):
溶于水的材料 50-150,尤其是80-120
润滑剂 20-100,尤其是40-70
膨胀剂 20-100,尤其是30-60
其它的添加物质 0-150
优选应用分子量为200-1000的聚乙(撑)二醇作为溶于水的材料,其中根据聚乙(撑)二醇的分子量调整粘度。
润滑剂优选是石墨粉和/或硅油。
作为膨胀剂可以应用任何遇水膨胀的材料,例如Hydrotite。通过将膨胀剂在聚乙(撑)二醇中搅拌可以防止不希望出现的预先的膨胀。
其它的添加物质例如是颜料、透明的填充剂以及凝结剂。
下面将结合对附图的说明,提出进一步有益的设计方案。
下面将对照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用于构筑隧道的密封件,其中用可撕条对基质进行覆盖;
图2为用于构筑隧道的密封件,其中用薄膜对基质进行覆盖;
图3为用于构筑沟槽的密封件,其中用可撕条对基质进行覆盖;和
图4为用于构筑沟槽的密封件,其中用薄膜对基质进行覆盖。图中:
1,1’ 用于构筑隧道的密封件
2,2’ 用于构筑隧道的密封件的基体
3 凹槽
4 管路
5 室
6 可撕条
7,7’ 基质
8 槽
9 薄膜
10,10’ 用于构筑沟槽的密封件
11,11’ 用于构筑沟槽的密封件的基体
12 锚固脚
13 管路
14 室
15 可撕条
16,16’ 基质
17 槽
18 薄膜
图1示出用于构筑隧道的密封件1。该密封件是一个连接系统,包含一基体2和一层状的基质7,基质的层厚小于基体的层厚。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基体具有两个凹槽3、总共七个管路4以及一个室5,所述室位于基体的滑动范围内。薄的室壁为可撕条6形状。基体,包括可撕条是由均匀的弹性材料构成的挤压物。基质7在室5内,首先用密封条6对该基质7加以保护,避免受到外部的影响(例如在运输时)。在拼砌前,即在对扇形构件(例如由混凝土构成)接合前,去除掉可撕条,使基质发挥其作用。
图2示出一用于构筑隧道的略有改动的密封件。基体2’在其滑动范围内具有一个槽8,基质7’固定在该槽内。开始时对基质进行覆盖的保护带是一种薄膜9。在拼砌前同样要去除掉该薄膜。
图3示出一用于构筑沟槽(管、井)的密封件10。密封件在此也是一个连接系统,包含一个基体11和一个层状的基质16。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基体11具有多个锚固脚12,所述锚固脚锚固在套端(例如由混凝土构成)上。另外,基体具有多个管路13,所述管路设置成两行。基体在其滑动范围内具有一个室14,其中薄的室壁为可撕条15形状。基质16位于室14内。而且在进行拼砌前,即在将套端与插端接合前,去除掉可撕条。
图4示出一用于构筑沟槽的略有改动的密封件10’。基体11’在此在其滑动范围内具有一个槽17,基质16’固定在该槽内。开始时对基质进行覆盖的保护带是一种薄膜18。同样在拼砌前去除掉该薄膜。
基体2、2’(图1、2)或11、11’(图3、4)大多是通过挤压制成的,然后将基质7、7’或16、16’填充在室5、14或槽8、17内,并应用可撕条6、15或薄膜9、18实现保护功能。
也可以采用相应的工艺在干燥的情况下实现对基体和基质的共同挤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