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86564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1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08370.0

申请日:

2001.02.28

公开号:

CN1372054A

公开日:

2002.10.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E04C2/26; B32B13/00; E04B5/18; E04B2/56

主分类号:

E04C2/26; B32B13/00; E04B5/18; E04B2/56

申请人:

彭大雄; 彭光聪; 彭光谦

发明人:

彭大雄; 彭光聪; 彭光谦

地址:

台湾省台中市北区太原路3段154号4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永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主要是以混凝土、硬化网、玻璃纤维经模具预先成型数格纤板,使格纤板模块化而具有特定尺寸,然后将所述格纤板以并接方式锁固在梁、柱顶、底面或周侧,供混凝土直接灌注在格纤板间,使混凝土与梁、柱及格纤板直接固结为一体。这样,除可加强结构强度及韧性外,还能直接与梁、柱及混凝土固结,省去钉模板及拆模板的工作时间及工序,因此能精简工序、缩短工时,并提升施工上的实用性及方便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用于在梁、柱间灌注混凝土形成楼板、 墙面,以区隔建筑物的空间,其特征在于: 数格纤板是以混凝土、硬化网、玻璃纤维经模具预先成型而成,格纤板 经模块化而具有特定尺寸,格纤板以并接方式锁固在梁、柱顶、底面或周侧, 供混凝土直接灌注在格纤板间,使混凝土与梁、柱及格纤板固结为一体。
2: 一种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纤板大致呈板块状。
3: 一种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纤板大致呈U型。

说明书


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加强结构强度及提升施工方便性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

    由于目前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建筑物,在施工工法上,一般都是在梁、柱周侧先架设模板,使模板间形成封闭区域,供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干固后,再将模板拆除,就能在梁、柱间形成区隔的楼板及墙面,但是,以模板的方式固然能达到成型楼板及墙面的目的,却在实际施工时及结构上仍存在以下未臻完善处:

    一般以模板的施工工法,只能单纯成型混凝土的楼板及墙面,然而实务上却证明,在地震地带的环境下,即使是钢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在结构强度不足,或强度足够韧性不符实际需求的情形下,仍存在混凝土与钢骨易位移而龟裂,发生渗水、结合强度差的现象,且在考虑负载承重的情况须使用更大的钢骨,这样会大幅提升成本,而且使用模板除了有架置、拆除上等工序上的不便及困扰外,还会衍生有废料产生、形成环境污染及易发生危险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本身的材质特性,加强结构强度及韧性外,更能直接与梁、柱及混凝土固结,以省去钉模板及拆模板等工作时间及工序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与模具的成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与H型梁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与H型梁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与H型柱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与H型柱的组合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是将数格纤板10锁固在H型梁20及H型柱30(如图2、图4所示)周侧。

    所述格纤板10,先于模具11的凹槽12内铺设少许碎石,然后于碎石上铺置一层硬化网13,使硬化网13架空后,再以混凝土14予以填覆,使混凝土14流穿硬化网13及填满凹槽12,并包覆住硬化网13,而所述混凝土14中的水泥、沙、碎石是以2∶1∶1的比例调和而成,且其内含置有玻璃纤维15,待干固后经模具11预先成型成板块状,使格纤板10模块化而具有特定尺寸。

    所述格纤板10建构在H型梁20时,如图2、图3所示,只需将格纤板10排列并置在H型梁20顶、底面,并以固接件16(如螺栓、铆钉…等)固结H型梁20与格纤板10,然后,将混凝土40直接灌注在格纤板10间,使混凝土40与H型梁20及格纤板10表层的混凝土14连结为一体,而直接成型为楼板,这样就能以混凝土40与混凝土14的连结大幅度提升结合强度,使梁、柱不易位移,且能利用硬化网13、玻璃纤维15等加强结构强度及韧性。

    如图4、图5所示,当其建构在H型柱30时,同样只需将格纤板10排列并置在H型柱30两侧,并以固接件16(如螺栓、铆钉…等)固结H型柱30与格纤板10,然后,将混凝土40直接灌注在格纤板10间,使混凝土40与H型柱30及格纤板10表层的混凝土14连结为一体,直接成型为墙面,这样,就能以混凝土40与混凝土14地连结大幅提升结合强度,使梁、柱不易位移,且能利用硬化网13、玻璃纤维15等加强结构强度及韧性。

    另外,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所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以下只针对不同处予以说明:

    本发明能以U型模具11成型外观大致呈U型的格纤板50,而所述格纤板50以两两对合包覆在H型柱30周侧,其同样能于灌注混凝土40后,使格纤板50与H型柱20及混凝土40固结为一体,以加强结构强度、韧性及简化工序。

    本发明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的特性与功能归纳叙述如下:

    本发明只需将所述格纤板10以并接方式锁固在H型梁20、H型柱30顶、底面或周侧,供混凝土40直接灌注在格纤板10间,就能使混凝土40与H型梁20、H型柱30及格纤板10直接固结为一体,所以本发明能以本身的材质特性,加强结构强度及韧性外,还能直接与梁、柱及混凝土40固结,省去钉模板及拆模板的工作时间及工序,因此可有效精简工序、缩短工时,且没有废料产生,而提升施工上的实用性及方便性,以符合环保需求。

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建筑用复合材料格纤板,主要是以混凝土、硬化网、玻璃纤维经模具预先成型数格纤板,使格纤板模块化而具有特定尺寸,然后将所述格纤板以并接方式锁固在梁、柱顶、底面或周侧,供混凝土直接灌注在格纤板间,使混凝土与梁、柱及格纤板直接固结为一体。这样,除可加强结构强度及韧性外,还能直接与梁、柱及混凝土固结,省去钉模板及拆模板的工作时间及工序,因此能精简工序、缩短工时,并提升施工上的实用性及方便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