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送泡罩垛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转送泡罩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装置中,在一个分组装置内由相互叠置的泡罩板构成一个垛,该垛借助一个或多个相互平行安置的、固定在一个链或一个轮上的转送指通过底面导行被推到一个安置在后面的装盒机的输送装置的携带件之间。其中,装盒机的输送装置连续地运行。如果此时出现突然的运行停止或对装置的干扰,则可能发生:泡罩垛向前倾翻并导致对运行的干扰。在一个垛中相互叠置的泡罩板越多,倾翻的危险就越大。因此期望一种这样的装置,在该装置中,在装置技术成本尽可能低的情况下,泡罩垛在其从分组装置到后置输送装置的携带件之间的整个转送路径上被形状对合地包握住,由此,即使例如机器停止也不会导致对运行地干扰。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转送泡罩垛的装置,其中,由多个相互叠置的泡罩板组成的泡罩垛被从一个分组装置推入一个被连续驱动的输送装置的携带件之间,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在泡罩垛后面行进的、固定在一个环绕运行的驱动装置上的推送指,所述推送指沿一个转送平面在后面推动泡罩垛,其中,至少一个在前面行进的指与所述至少一个在后面行进的推送指配合作用,所述指与一个曲线盘耦合,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在前面行进的指上和所述至少一个在后面行进的推送指上可产生不同的运动过程,其中,泡罩垛在其至少近似整个转送行程上被形状对合地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在后面行进的推送指与所述至少一个在前面行进的指之间。
本发明用于转送泡罩垛的装置的优点是,泡罩垛在其转送路径上一直在输送装置的携带件之间被引导,直至输送装置的一个在前面行进的携带件构成对泡罩垛的前止挡件。由此,即使在运行中断时也能保证泡罩垛不会滑倒或倾翻,从而可以排除对装置运行的干扰。
本发明装置的进一步有利的构型在从属保护范围中给出。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表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表示:
图1 一个用于转送泡罩垛的装置的简化侧视图,及
图2 图1所示转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表示出一个用于转送泡罩垛1的装置10。在这里,每个泡罩垛1具有相同数量的相互叠置成垛的泡罩板2,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其中,它们的罩眼3分别向下突出。当然,该装置10也可用在泡罩垛1由其它数目的泡罩板2组成的情况下。
这些泡罩板2借助一个被连续驱动的第一输送装置11到达装置10的区域中。第一输送装置11以一个封闭环行的输送带12构成,其中,泡罩板2以均匀的间距放置在输送带12的上侧面上并且沿箭头13的方向被输送。第一输送装置11连接在一个未示出的冲切装置上,借助该冲切装置将泡罩板2从一个连续成型的泡罩带上冲切下来。
各个泡罩板2借助一个可绕一轴线14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推送指15被从输送带12推送到一个堆垛装置17的底面16上。堆垛装置17除可上下运动的底面16外还具有一个压下件18。每当一个泡罩板2被转送到堆垛装置17的底面16上时,底面16就接着下降一个泡罩板2的高度,使得在输送装置11上输送的下一个泡罩板2被转送到位于底面16上的在最上面的泡罩板2上。一旦堆叠上了一个泡罩垛1所要求数量的泡罩板2,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底面16就移动到其抬高的位置中,底面16与输送带12的上侧面以及一个连接在堆垛装置17上的转送板20共同位于该位置中。接着,该泡罩垛1借助装置10在转送板20的上侧面上被顺着推移,在该转送板上连接着一个也被连续驱动的第二转送装置21。
第二转送装置21是一个未示出的装盒机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相互隔开均匀间距安置的携带件23,24,在这些携带件之间形状对合地各容纳一个泡罩垛1。同样以封闭的输送带构成的第二转送装置21向箭头25方向输送泡罩垛1,它在各个携带件23,24之间具有自由空间26,在这些自由空间内没有容纳泡罩垛1。
接着,借助一个未示出的、本身公知的转送装置将泡罩垛1从第二转送装置21推入到折叠纸盒中。
尤其在图2中详细表示的装置10具有一个梁27,该梁安置在包装装置的机架上。从梁27伸出两个相互平行安置的轴28,29,其中,轴28,29中的至少一个借助一个未详细示出的电动机被连续驱动。在轴28,29上不相对转动地固定着驱动齿轮30至33,这些驱动齿轮被一个循环的链34或35包绕。两个相互错开180度安置的横梁36,37与链34,35相连接。横梁36,37在其纵轴线上被一个轴38,39贯穿。在朝向梁27的一侧,轴38,39的从对应横梁36,37中伸出的端部与一个杆40,41联接,该杆各通过一个连杆42,43和一个转接板44,45与一个封闭环行的链46相连接。链46与链34,35平行地延伸,在朝向梁27的一侧与它们处在相同高度水平上。
绕两个转向轮47,48环绕运行的链46最好与链34,35被同一驱动装置驱动。在此,转向轮47,48的轴线相对于齿轮30至33的轴28,29错开地安置,使得一个转向轮48位于两个轴28,29之间,而另一转向轮47位于链34,35的外面。此外,链46的长度相应于链34,35的长度,由此,在运行期间链34,35与链46相互同步地运动。
在与对应杆40,41相对的另一侧,在轴38,39的端部上各设有一个板条状的指梁51,52,它们各带有两个在后面行进的指54,55。这两个垂直于图1的图示平面相互隔开距离的指54,55可在一个导轨56,57中调节其位置地安置在指梁51,52上。轴59,60与轴38,39平行,在这些轴59,60的一个端部上借助另一导轨62,63可调节地安置了两个在前面行进的指64,65。轴59,60在与指64,65相对的另一端部上与一个杆66,67连接,在每个杆66,67上可转动地各支承着一个滚子68,69。每个滚子68,69在一个曲线盘(Kurvenscheibe)70,71的圆周上滚动。重要的是,曲线盘70,71与对应的横梁36,37刚性连接,由此,当横梁36,37转动时曲线盘70,71的位置改变,如从图2中所看到的。
用于转移泡罩垛1的装置10如下工作:当链34,35环绕运行时曲线盘70,71的位置改变,因为这些曲线盘与横梁36,37刚性连接。因此,在前面行进的指64,65可实现这样受到曲线盘70,71的形状的影响的运动:当从堆垛装置17中接收了一个泡罩垛1时,相应于图1,在前面行进的指64,65首先向上伸出到泡罩垛1上。与此相对,借助链46和包括杆40,41与连杆42,43的机构,在后面行进的指54,55在横梁36,37的整个环行运动期间保持它们的位置恒定,使得它们的位置基本始终垂直向下指向。由此,在后面行进的指54,55推动一个被从堆垛装置17接收过来的泡罩垛1经过转送板20直至进入安置在后面的转送装置21的携带件23,24之间。
在这里,当从堆垛装置17上接收一个泡罩垛1时,借助曲线盘70,71实现:一旦在后面行进的指54,55达到与泡罩垛1接触,在前面行进的指64,65就也偏转,使得它们构成用于泡罩垛1的一个前引导件或前止挡件。由此,泡罩垛1在转送期间被夹持式地形状对合地容纳在在前面行进的指64,65与在后面行进的指54,55之间。
在将泡罩垛1转送到第二转送装置21中时,在前面行进的指64,65一直保持与泡罩垛1接触,直到第二转送装置21的一个在前面行进的携带件23构成对泡罩垛1的一个前止挡件。然后,在前面行进的指64,65才由于曲线盘70,71的形状而向前翻转,其中,携带件23以及在前面行进的指64,65可以相互穿过,因为它们在侧向相互错开地安置。同样,在后面行进的指54,55一直保持与泡罩垛1接触,直至第二转送装置21的在后面行进的携带件24处于与泡罩垛1相接触。由此,在从堆垛装置17直到第二输送装置的携带件23,24之间的整个转送路径中保证了泡罩垛1在被形状对合地在前面行进的指64,65与在后面行进的指54,55之间引导。
要补充指出的是,所说明的装置10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变更。例如可想到,改变在前面行进的指或在后面行进的指的数量。此外还可以使一个横梁36上的指54,55和64,65相对于另一个横梁37上的指54,55和64,65错开地安置。由此可以实现:借助同一个装置10可以达到在输送装置11或转送装置21或垂直于图1的图示平面安置的堆垛装置17上相互平行地设置的输送轨迹。当然也可以在装置10上设置两个以上的横梁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