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8364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53886.2

申请日:

2004.08.20

公开号:

CN1634679A

公开日:

2005.07.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24B 1/00申请日:20040820授权公告日:20070523终止日期:2009092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4B1/00

主分类号:

B24B1/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德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大平洋蓝登光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顾蔚; 葛笑雨; 余伟国; 陈伟

地址:

200083上海市玉田路5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郭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的特征是:1.在砂轮的前端面修整出一个15°倒角的平面,以该平面来保证陶瓷插针端面的倒角。2.在加工过程中,使得被加工的陶瓷插针主轴与砂轮转轴平行,目的是避免工件架导轨误差和插针的往复运动与砂轮进刀动作的不协调而产生的陶瓷插针端面径的跳动。本发明方法达到控制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公差(±0.08mm)和跳动度(≤0.06mm),满足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在砂轮(3)的前端面,即用于切削陶瓷插针(1)端面倒角的面修整 出一个15°倒角的平面(301); B.将陶瓷插针固定在工件架(2)上的专用夹头(4)上,并使陶瓷插针 主轴与砂轮主轴平行; C.将要加工的陶瓷插针端面靠近砂轮的15°倒角平面(301)的中间段, D.慢慢启动砂轮,进刀速度为5μm/s,砂轮转速为84~88r/s,陶瓷插 针转速为18~22r/s,经7~9秒即可得到75°倒角端面径的陶瓷插针。

说明书


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连接器中的核心部件氧化锆陶瓷插针,具体是指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方法,所谓端面径是指陶瓷插针端面加工成倒角后的圆周面。

    背景技术

    氧化锆陶瓷插针是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关键部件,通常要求其端面加工成30°~45°的倒角,但目前国际市场(HUB等公司)对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端面的倒角不是传统的30°~45°而要达到75°。对端面值径只有φ0.3mm,而要求端面径公差≤±0.08mm,跳动度≤0.06mm的陶瓷插针,若再用传统地加工方法,见图1,即先将氧化锆陶瓷插针1的主轴与工件架轴2调整为75°,然后使氧化锆陶瓷插针随工件架与砂轮3平面做左右往复运动,由此形成的大倒角75°已达不到加工要求的精度。此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加工的端面非常不圆,端面跳动度严重超出公差范围。经仔细观察,上述加工方法在砂轮进刀的同时,陶瓷插针也在做往复运动,陶瓷插针往复运动与砂轮进刀的不协调以及机床导轨的误差,都会造成端面成型不良,以至端面不圆。因此,传统的倒角工艺方法难于控制端面径的公差≤±0.08mm和跳动度≤0.06mm。

    【发明内容】

    基于传统加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陶瓷插针端面径公差和跳动度的加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在砂轮的前端面,即用于切削陶瓷插针端面倒角的面修整出一个15°倒角的平面;

    2.将插针固定在工件架上的专用夹头上,并使插针主轴与砂轮主轴平行;

    3.将要加工的陶瓷插针端面靠近砂轮的15°倒角平面的中间段,

    4.慢慢启动砂轮,进刀速度为5μm/s,砂轮转速为84~88r/s,陶瓷插针转速为18~22r/s,经7~9秒即可得到75°倒角端面径的陶瓷插针。

    上述加工方法的优点是:在加工时,陶瓷插针不发生左右运动,只有砂轮前后进刀,见图2,从而有效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工件架导轨的误差和插针往复运动与砂轮进刀动作的不协调而产生陶瓷插针端面的跳动,达到了控制端面径公差跳动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端面径加工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径加工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介绍:

    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倒角加工机上进行的。

    1.首先在砂轮3的前端面,即用于切削陶瓷插针端面倒角的面修整出一个15°倒角的平面301;

    2.将陶瓷插针1固定在工件架2上的专用夹头4上,与工件架平行,工件架是平行安置在工件底板5上,选定0°角位置固定,这时工件架和砂轮主轴平行,陶瓷插针主轴与砂轮主轴平行;

    3.通过调节底板、工件架和砂轮的位置,使要加工的陶瓷插针端面靠近砂轮的15°倒角平面的中间段,再调整至设定的零切点并确认。

    4.慢慢启动砂轮,进刀速度为5μm/s,砂轮转速为86r/s,陶瓷插针转速为20r/s,加工时间7~9秒,加工完后砂轮退出加工区。

    5.工件架以100mm/s的速度退出加工区,松开夹头并取出加工好的陶瓷插针,准备下一个插针的端面径加工。最后将加工好的陶瓷插针端面径在投影仪上进行检验。表1为用投影仪测得的新老加工方法对80只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公差和跳动度综合结果。

                                 表1

    从表1数据可知传统加工方法得到的陶瓷插针端面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超出规定的范围(0.380~0.220mm),而本发明加工的端面径数据均在公差范围内;同样,传统加工方法得到的插针端面径跳动度最大值明显超出规定的范围≤0.06mm,而本发明加工的端面径跳动度数据均在规定范围之内。

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的特征是:1.在砂轮的前端面修整出一个15倒角的平面,以该平面来保证陶瓷插针端面的倒角。2.在加工过程中,使得被加工的陶瓷插针主轴与砂轮转轴平行,目的是避免工件架导轨误差和插针的往复运动与砂轮进刀动作的不协调而产生的陶瓷插针端面径的跳动。本发明方法达到控制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公差(0.08mm)和跳动度(0.06mm),满足了陶瓷插针端面径的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磨削;抛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