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棘轮扳手.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0896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2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6514.5

申请日:

2003.11.14

公开号:

CN1572427A

公开日:

2005.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5B13/46

主分类号:

B25B13/46

申请人:

陈泰佐

发明人:

黄秀卿

地址:

台湾省宜兰县

优先权:

2003.06.05 US 10/454,196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树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换向棘轮扳手,包括有:一扳手柄部,该扳手柄部于一端设有驱动部,该驱动部设有一结合孔及一方向控制槽,该结合孔与该方向控制槽之间设有一桥部,且该结合孔环设有一卡沟,一导向槽是开设于该结合孔一侧,一驱动装置置入于该结合孔,且环设有卡固件;二方向块设置于该导向槽内,且于方向块上设有导滑部;一方向控制装置设置于该方向控制槽内,且该方向控制装置设有供该二方向块的导滑部容设的导槽,该方向块是经由通口结合于导向槽内,且该驱动装置的卡固件将通口封闭。本发明能使方向块与导向槽的结合关系更为稳固,并能因此增进方向块与驱动装置的卡掣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扳手柄部,该扳手柄部于一端设有驱动部,该驱动部设有一结合孔及一方向控制槽,该结合孔与该方向控制槽之间设有一桥部,且该结合孔环设有一卡沟,该卡沟于该桥部设有一连通至该方向控制槽的通口;
一导向槽,是开设于该结合孔一侧,且连通于该方向控制槽及该通口;
一驱动装置,是置入于该结合孔,且环设有卡掣结合于该卡沟的卡固件;
二方向块,是设置于该导向槽内,且于方向块上设有导滑部;
一方向控制装置,是设置于该方向控制槽内,且该方向控制装置设有供该二方向块的导滑部容设的导槽,该二方向块与该导向槽滑动配合;
该方向块是经由通口结合于导向槽内,且该驱动装置的卡固件将通口封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方向控制槽内设有一定位孔,且该定位孔内设有定位该方向控制装置的弹性体和钢珠。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方向控制装置包括有一控制件,该控制件底端设有二卡孔,该钢珠卡掣于其中一卡孔。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顶端设有柄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方向控制装置是包括有一控制件,且该控制件环设有一卡固件以卡掣于该方向控制槽。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底端设有一凸柱,且该凸柱设有一卡固件,该方向控制槽的中央处对应设有一穿孔,该控制件藉该凸柱而枢设于穿孔内,并藉该卡固件定位。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的底端是设有一具内螺纹的凹槽,且该方向控制槽的中央处对应设有一穿孔,一具外螺纹的固定栓穿设于该穿孔并螺合于该凹槽,而使该控制件枢设于该方向控制槽。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二方向块之间设有一弹簧。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周缘环设有棘齿,且该二方向块亦对应设有与之相互啮合的棘齿。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导滑部是呈柱状。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卡固件为一C形扣。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卡固件设置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嵌卡于该通口将该通口封闭。

说明书

换向棘轮扳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换向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380471号“扳手结构改良”专利公报所述的扳手,其中,该习用扳手是于本体座设置有一中央通孔,该中央通孔内设有一容置槽及交错于容置槽后方的卡制槽,卡制槽的中央设有一螺孔,而设于本体座的中央通孔是设有一内设套合部及本体所构成的驱动装置,且本体的周缘设有棘轮壁面,套合部是设于本体之内;二卡制块,装设于本体座的弧形容置槽,一侧设有棘齿壁面,以与驱动机构的棘轮壁面相啮合,对应本体座的卡制槽的位置各设有一卡制柱;一弹簧位于二卡制块间;一控制盘是一对应卡制槽的块体,在其上开设有一对应卡制槽的中央螺孔的螺孔,控制盘锁设于卡制槽上,控制盘上设有一拨孔,该拨孔是位于卡制槽与容置槽交错的空间,使控制盘转动时,拨孔得以拨动卡制块的卡制柱进入拨孔内。
然而,上述习知结构因二卡制块的结构是由控制盘的开放性拨孔为之,且该二卡制块亦由一开放式的容置槽所导引,二开放性结构均朝本体方向开放,是以该二卡制块极易向本体移动,且极易产生二卡制块均向本体移动的缺失,因而造成不必要的卡制,并使得换向不够确实,甚至换向后,无法确实的卡制带动,卡制带动的效率自然就相对减低,故习用扳手实有改良的必要。
上述习知结构的技术问题是在于,该二卡制块是由控制盘开放性拨孔及本体座开放式容置槽所导引,且该二开放性结构皆朝驱动机构方向开放,其间并无任何协助卡固定位的构件,故该二卡掣块极易向本体移动,而有影响卡掣带动的效率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换向棘轮扳手,于方向控制槽与结合孔之间设置一通口,并配合设置一C形卡固件封闭该通口,而能使方向块与导向槽的结合关系更为稳固,并能因此增进方向块与驱动装置的卡掣效果。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扳手柄部,该扳手柄部于一端设有驱动部,该驱动部设有一结合孔及一方向控制槽,该结合孔与该方向控制槽之间设有一桥部,且该结合孔环设有一卡沟,该卡沟于该桥部设有一连通至该方向控制槽的通口;
一导向槽,是开设于该结合孔一侧,且连通于该方向控制槽及该通口;
一驱动装置,是置入于该结合孔,且环设有卡掣结合于该卡沟的卡固件;
二方向块,是设置于该导向槽内,且于方向块上设有导滑部;
一方向控制装置,是设置于该方向控制槽内,且该方向控制装置设有供该二方向块的导滑部容设的导槽,该二方向块与该导向槽滑动配合;
该方向块是经由通口结合于导向槽内,且该驱动装置的卡固件将通口封闭。
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方向控制槽内设有一定位孔,且该定位孔内设有定位该方向控制装置的弹性体和钢珠。
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方向控制装置包括有一控制件,该控制件底端设有二卡孔,该钢珠卡掣于其中一卡孔。
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顶端设有柄部。
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方向控制装置是包括有一控制件,且该控制件环设有一卡固件以卡掣于该方向控制槽。
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底端设有一凸柱,且该凸柱设有一卡固件,该方向控制槽的中央处对应设有一穿孔,该控制件藉该凸柱而枢设于穿孔内,并藉该卡固件定位。
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的底端是设有一具内螺纹的凹槽,且该方向控制槽的中央处对应设有一穿孔,一具外螺纹的固定栓穿设于该穿孔并螺合于该凹槽,而使该控制件枢设于该方向控制槽。
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二方向块之间设有一弹簧。
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周缘环设有棘齿,且该二方向块亦对应设有与之相互啮合的棘齿。
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导滑部是呈柱状。
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卡固件为一C形扣。
所述的换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卡固件设置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嵌卡于该通口将该通口封闭。
本发明的换向棘轮扳手,其扳手柄部的一端是设有一结合孔与一方向控制槽,该结合孔是可供一具C形卡固件的驱动装置设置,且结合孔与方向控制槽之间是设有一供方向块容置的导向槽,且导向槽上方是设有通口以连通结合孔及方向控制槽,该通口是可供具柱状导滑部的方向块迅速结合于导向槽内,并可利用驱动装置的C形卡固件以封闭通口,以使方向块与导向槽结合更加稳固。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换向棘轮扳手,其驱动装置设置于结合孔时,是可利用C形卡固件的定位部以封闭该通口,而能使方向块与导向槽的结合关系更为稳固,并能因此增进方向块与驱动装置的卡掣效果。
2、本发明换向棘轮扳手,其方向控制槽与结合孔是设置有一通口,当方向块欲置入导向槽时,是可先将导滑部滑入通口内,并使得方向块可顺利结合于导向槽,其结合方式简单快速,实为一极佳的设计。
其他目的、优点和本发明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合状态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份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后;
请先参阅图1~图4所示,为本发明所选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本发明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参阅图1,本发明的棘轮扳手1包括有一扳手柄部10,且该扳手柄部10的一端是设有一驱动部11,该驱动部11是贯穿有一结合孔12以供一驱动装置20卡固结合,该驱动部11邻近于结合孔12的预定位置处另设有一方向控制装置40,通过调整该方向控制装置40的偏摆,是可控制驱动装置20相对于驱动部11旋转的方向。
参阅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参照该图,该扳手柄部10的驱动部11是设有一贯穿结合孔12,且邻近于结合孔12的预定位置处是设有一方向控制槽13,该方向控制槽13与结合孔12之间是有一桥部15,且该桥部15是于中央预定位置处断裂形成有一通口151,并该通口151下方设有一连通于结合孔12及方向控制槽13的弧形导向槽14;
该结合孔12顶缘更环设有一通过桥部15且中断于通口151的卡沟121,其是可供驱动装置20卡掣,且因此限止驱动装置20穿出;
该方向控制槽13是可供方向控制装置40结合,且该方向控制槽13的预定位置处是设有一定位孔131,该定位孔131可供一弹性体132及钢珠133设置;
该导向槽14是可供一定向卡掣装置30设置,且该定向卡掣装置30是可受方向控制装置40的控制,而提供驱动装置20不同旋转方向的限制;
该驱动装置20是可供诸如套筒或接头结合,且其周缘环设有棘齿22,并于顶缘结合有一C形卡固件21以使驱动装置20嵌卡于卡沟121内;
该卡固件21还包括有一设置于头部的定位部211,该卡固件21嵌卡于卡沟121内时,该定位部211是将凸伸于通口151内,并使该通口151形成封闭状态;
该定向卡掣装置30是包括有二方向块31,且二方向块31之间是设有一弹簧32以使该二方向块31具有分离的顶力,该二方向块31相对于驱动装置20的端面是设有棘齿311,且相对于方向控制装置40的端面设有柱状的导滑部312;
该方向控制装置40是包括有一圆盘状的控制件41,其顶端设有柄部411以供使用者调整旋动之用,且周缘环设有一C形卡固件412以卡掣于方向控制槽13内,并该控制件41底端是设有二卡孔413及一相对于导滑部312的导槽414,利用控制件41的转动,是可使二卡孔413选择性与钢珠133卡掣,并使导槽414偏向带动二方向块31偏于导向槽14的一侧,而以单一方向块31向驱动装置20卡制带动。
参阅图3,为本发明结合状态的示意图。参照该图,该方向控制槽13与结合孔12之间因设置有一通口151,故方向块31欲置入导向槽14时,是可先将导滑部312滑入通口151内,并使得方向块31可顺利结合于导向槽14,以完成简易结合动作。
参阅图4,为本发明的部份剖视图。参照该图,该驱动装置20置入于结合孔12时,是可利用C形卡固件21卡掣于卡沟121内,且因该C形卡固件21设置有定位部211以封闭该通口151,是可限止该二方向块31向驱动装置20移动,并因此能使得方向块31稳固设置于导向槽14内,而可增进方向块31与驱动装置20的确实卡掣效果。
请再参阅图5、6,是本发明实施于不同型态棘轮扳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此实施例在许多结构与功效上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主要改变之处是在于,该控制件41底端是设有一凸柱415,且凸柱415设置有一C形卡固件416,而该方向控制槽13的中央处是相对应设有一穿孔134,该控制件41是可利用凸柱415而枢设于穿孔134内,并可利用C形卡固件416以确实固定;另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此实施例在许多结构与功效上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主要改变之处是在于,该控制件41的底端是设有一具内螺纹形态的凹槽417,且方向控制槽的中央处是相对应设有一穿孔134,一具外螺纹的固定栓42是可穿设于穿孔134并螺合于凹槽417,而使控制件41可枢定于方向控制槽13。

换向棘轮扳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换向棘轮扳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换向棘轮扳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换向棘轮扳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向棘轮扳手.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换向棘轮扳手,包括有:一扳手柄部,该扳手柄部于一端设有驱动部,该驱动部设有一结合孔及一方向控制槽,该结合孔与该方向控制槽之间设有一桥部,且该结合孔环设有一卡沟,一导向槽是开设于该结合孔一侧,一驱动装置置入于该结合孔,且环设有卡固件;二方向块设置于该导向槽内,且于方向块上设有导滑部;一方向控制装置设置于该方向控制槽内,且该方向控制装置设有供该二方向块的导滑部容设的导槽,该方向块是经由通口结合于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