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装防汛护坝板闸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洪防汛减灾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速装防汛护坝板闸。
背景技术
每年一度的汛期,使长江、黄、淮三大流域下游沿江城镇险情频现,尤其近些年来,
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使得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超
保证水位,多处堤坝出现的险情等情况时有发生,防汛抗洪形势面临严峻地考验。
对于大水来临前出现的超警戒水位、漫坝等险情,防汛设备老旧,手段单一,需要
投入大量人力、兵力,也多是利用沙包、沙袋、石块、木桩等填堵,不仅效果一般,而且需要时
间长,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快速地进行固坝、筑堵,容易导致重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越来越严峻的防汛形势,提供一种速装防汛护坝板
闸,其能针对大水来临前出现的超警戒水位、漫坝等险情,实施快速加高堤坝、固坝、筑堵,
运用得当,可以大大提高防汛效率,减少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速装防汛护坝板闸,其包括:
主立柱、挡水板、紧固滑块和横梁;
主立柱对称布置在左右两侧,其中心设有通孔,每一面均开有“凸”型槽且围绕该
中心均匀布置,该“凸”型槽较窄的一端远离中心的通孔;
紧固滑块的结构为“凸”型结构,且开有螺孔自“凸”型结构的窄端向宽端延伸;紧
固滑块安装于主立柱的“凸”型槽内;
对称布置的主立柱之间且靠近底部位置连接有横梁;
所述左右两侧的对称布置的主立柱的前面通过紧固螺栓穿进紧固滑块的螺孔来
固定挡水板。
更优选地,所述挡水板的一端头设有“V”型凹槽,对端设有“V”型凸起;相邻两件挡
水板连接时,将其中一件挡水板的凸起与另一件挡水板的凹槽配合。
更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防汛幕闸还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结构包括两个“凸”型结构,所述两个“凸”型结构连接在相
邻的主立柱的“凸”型槽中。
更优选地,所述两个“凸”型结构呈180度布置;或者,呈90度布置,或者,呈135度布
置。
更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速装防汛护坝板闸还包括:
配重板;该配重板通过紧固螺栓穿进所述紧固滑块的螺孔,固定于对称布置的两
个主立柱之间。
更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速装防汛护坝板闸还包括:
底锚;该底锚的一端设有锚接头,该锚接头的端部为箭头状;该底锚的另一端套接
在锚轴上,并可以围绕该锚轴向上翻转180度,该锚轴的两端通过锚支撑座固定在所述挡水
板前面以限制该锚轴旋转。
更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速装防汛护坝板闸还包括:
销轴和销轴座;该销轴座位于所述锚支撑座的上方,且底锚向上旋转至上端时,通
过插入销轴座的销轴限制底锚向下运行。
更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速装防汛护坝板闸还包括:
滑片;该滑片通过紧固螺栓穿入紧固滑块中固定于主立柱后面,且自主立柱的底
部开始弯折并向斜下方延伸。
更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速装防汛护坝板闸还包括:
支撑杆、地桩、活页连接件;
地桩埋入堤坝;地桩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通过活页连接件与所述速装防汛
护坝板闸连接,且二者之间的角度可调。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布防快速:在险情来临时,可以迅速加高堤坝、固坝、助力筑坝、筑
堵,完成布防,从而有效减少、降低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大大提高防汛效率,本实用新型投
入使用后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各个部件标准成型,组装、安装迅速,布设简单,快捷便
利,方便存储,运输便捷,相对于现有的防汛设备,实施成本大大降低。
3、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个单元使用,当防汛堤坝的长度或高度超过此单元时,
可以再加装立柱和挡水板,轻松实现数个单元的连接,任何长度或高度的堤坝都可使用。因
此本实用新型的扩展性非常好。
4、设备整体环保、坚固、耐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B图;
图4为图2中的A-A图;
图5为图2中的C-C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速装防汛护坝板闸10;支撑杆20;地桩30;活页连接件40;固连件50;主立柱101、挡
水板102、底锚103、配重板104、连接件105、紧固滑块106、滑片107、横梁1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
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
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
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速装防汛护坝板闸,其结构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
主立柱101、挡水板102、底锚103、配重板104、连接件105、紧固滑块106、滑片107、
横梁108。
主立柱101为两个,对称布置在左右两侧,对整个结构起着主要的支撑作用。柱体
采用合金材料,坚固耐用。
主立柱101的截面如图4所示,其可以为正方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其中心设有通
孔,每一面均开有“凸”型槽且围绕该中心均匀布置,该“凸”型槽较窄的一端远离中心的通
孔,该“凸”型槽用于安装连接件105或紧固滑块106。
紧固滑块106的结构为“凸”型结构,且开有螺孔自“凸”型结构的窄端向宽端延伸
连接件105的结构包括两个“凸”型结构,这两个“凸”型结构可以呈180度布置,也
可以如图6所示呈90度布置,也可以如图7所示呈135度布置,也可以根据堤坝的情况呈任意
角度布置。
上述连接件105的一个“凸”型结构和紧固滑块106安装于主立柱101的有“凸”型槽
内,以便连接其他部件。其中连接件105的另一个“凸”型结构可以安放在另一个单元的主立
柱101的“凸”型槽内,以延长设备长度适应被防护的堤坝。
上述左右两侧的对称布置的主立柱101之间且靠近底部位置连接有横梁108,以使
整个设备更为稳固。
上述左右两侧的对称布置的主立柱101的前面通过紧固螺栓穿进紧固滑块106的
螺孔来固定挡水板102。该挡水板102的结构如图8所示,其一端头设有“V”型凹槽,对端设有
“V”型凸起。当相邻两件挡水板102连接时,将其中一件挡水板102的凸起与另一件挡水板
102的凹槽配合,使得二者之间的装配更为严密。
上述挡水板102根据需要可选用不锈钢板、合金板、优质PC板材、3240环氧层压玻
璃布板等,使得设施质轻、抗冲击、抗老化,并且具有优良的耐碱性、耐酸性和耐溶剂性特殊
的化学稳定性能。
为了增加整个设备的重量,本实用新型还配置了配重板104。该配重板104通过紧
固螺栓穿进紧固滑块106的螺孔,固定于对称布置的两个主立柱101之间。
为了使整个设备更加牢固地连接于现有堤坝,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底锚103。该底
锚103的一端设有锚接头,该锚接头的端部为箭头状,以便该底锚103能够牢牢地插入水底
或者堤坝的侧面。该底锚103的另一端套接在锚轴上,并可以围绕该锚轴向上翻转180度,该
锚轴的两端通过锚支撑座等固定在上述挡水板102前面且该锚轴不能旋转,并通过紧固螺
栓固定在挡水板102后面的横梁108的前端。
为了便于运输和安装,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销轴和销轴座,该销轴座位于锚支撑座
的上方,且底锚103向上旋转至上端时,通过插入销轴座的销轴限制底锚103向下运行。
为了防止本实用新型粘附淤泥等,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滑片107。该滑片107通过
紧固螺栓穿入紧固滑块106中固定于主立柱101后面,且自主立柱101的底部开始弯折并向
斜下方延伸。
使用本实用新型布防时,如图1所示,从堤坝的上方将地桩30埋入堤坝,地桩30通
过固连件50与支撑杆20的一端相连;支撑杆20的另一端通过活页连接件40与本实用新型的
速装防汛护坝板闸10的后端的上部分连接,且支撑杆20与速装防汛护坝板闸10之间的角度
可依靠该活页连接件40调节。该活页连接件40的具体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
销杆,其中第一连接板与该销杆固连,第二连接板通过轴套套接在该销杆上,且可以围绕该
销杆旋转。上述第一连接板与速装防汛护坝板闸10的后面相连,第二连接板与支撑杆20的
底部相连。底锚103牢牢地插入水底或者堤坝的侧面。
架装好速装防汛护坝板闸10后,辅用沙石料打底,再用速干水泥混凝土浆填灌速
装防汛护坝板闸10与堤坝坝体间的缝隙,并填满至与堤坝的坝顶平齐,使速装防汛护坝板
闸10与堤坝严密地连成一体。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在不
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之保
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