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735511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6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4491.6

申请日:

2015.04.14

公开号:

CN104773837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3/32申请日:20150414|||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32

主分类号:

C02F3/32

申请人: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发明人:

税永红; 金玉梅; 何鑫; 杨超林; 郑翰林; 粟冲

地址: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犀浦镇泰山南街186号

优先权:

2015200876063 2015.01.29 CN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代理人:

陈红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由浮床框架、浮床填料块、套件组成;浮床框架及浮床填料块嵌套在以无纺布制作的套件内,浮床框架由主浮管与小浮管构成;主浮管构成外框,并在外框中间连接设置小浮管进行分隔,构成多个植物栽种窝;浮床填料块设置在植物栽种窝的周边,套件在植物栽种窝中央形成凹陷构成主植物栽种窝;浮床填料块与浮床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套件在间隙处形成凹陷构成植物栽种槽。本发明使用寿命长,浮床在具有传统功能之外,还具为微生物提供生境功能,并同时具备大型植物与小型植物分区配置区,植物生长的初期能很好地保护植物新生微根系,提高植物成活与生长,随着植物的生长,不会发生浮倒,浮床经长时间使用,即使发生破损也不会沉没。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由浮床框架、浮床填料块(5)、套件(9)组成;浮床框架及浮床填料块嵌套在套件(9)内,所述的套件为具大比表面积纤维形成的织物材料制作;
所述的浮床框架由主浮管与小浮管构成;主浮管构成外框(3),并在外框中间设置小浮管(4)进行分隔,构成多个植物种植窝;
浮床填料块设置在植物种植窝内的周边,套件在植物种植窝中央形成凹陷构成主植物栽种窝(8);
浮床填料块与浮床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套件在间隙处形成凹陷构成辅助植物栽种槽(7)。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浮管构成正方形或圆形的外框,小浮管为十字形,设置在主浮管中,并将浮力框架分隔为四个植物种植窝。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浮管为轻质高分子材料管材,并由轻质高分子材料弯头(2)进行连接构成外框;所述的浮床填料块为填充泡沫;所述的套件(9)的4个侧边设置有粘接扣(6);所述的主浮管的管体内设置有浮筒(1)。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件(9)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主浮管、小浮管、浮床填料块对应,主浮管、小浮管、浮床填料块嵌在凹槽内;套件的四边设置绳套(10),将浮力框架扎紧并嵌套在套件中。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生态浮床总长及总宽均为65~80cm;其中主植物栽种窝(8)长及宽均为10~20cm,深度为10~20cm;植物窝长及宽均为18~30cm,植物栽种槽(7)槽隙宽1~2cm。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浮管直径为7~10cm,小浮管直径为4~6cm。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1)为废旧矿泉水瓶,在外框的每一侧主浮管内均设置2个以个的浮筒;所述的浮床填料块为包装废弃泡沫。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浮管通过十字形四通连接头连接构成。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在生态浮床框架上预留生物膜挂环,并悬挂有生物膜(11);所述的生物膜载体为具大比表面积纤维形成的织物材料,包括无纺布制作的中空管,并对中空管内进行填装;生物膜载体长40~80cm,中空直径为1.5~4cm。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件为无纺布制作。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景观与水体净化的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特别是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一种公害。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不仅水质恶化造成一系列的危害,而且景观还受到严重破坏。为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各种物理、化学、生物防治修复技术不断涌现,其中植物修复技术因其更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科技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兼顾了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的生态浮床修复技术,在对受污染水体净化过程中,不仅成本低、不另占土地、管理方便,而且浮床植物还具经济价值,形成的景观具有观赏价值等优点而倍受到关注。
但现有市面上提供的生态浮床因存在或这或那的问题,使生态浮床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主要问题包括:
1、安装、更换麻烦。
     由于生态浮床应用水域不固定,有时需要在较大水域面积安装,有时需在较小的渠道里安装,所以生态浮床大都以浮床单体根据实际需要拼接而成,浮床单体之间的联接方式多采用刚性或弹性材料直接联接,安装过程较麻烦,且对受损浮床单体更换麻烦。
2、抗风浪能力不足,使用寿命不长。
由于生态浮床长期风吹日晒,风浪打击,将加速浮体破损与老化。现有的生态浮床单体多由塑胶制作,并将塑胶制成空腔,漂浮水面,塑胶制成的浮床一但破损坏,水灌入空腔,浮床浮力会下降导致浮床下沉。并且,如果浮床单体以刚性联接,会因生态浮床为一个刚性面,而在遭遇波长超过一定程度的波浪时发生折断;如果浮床单体以弹性联接,联接的材料大多又为橡胶、塑料,不仅易老化,而且在波动频繁的水面易达到材料弯曲疲劳极限时发生断裂损坏。此外,现有浮床均无主框架受损后的保护措施,因而现有的生态浮床一般使用年限约3~5年,寿命非常有限。
4、植物种植区单一,易发生浮倒。
现有的生态浮床植物种植一般采用浮体中预留种植孔,孔中放置种植篮,植物直接置于种植篮中。因而浮床上植物种植区单一,没有大型植物和小型植物分区种植的区别,不利于景观植物的配置;并且,随着植物的生长,重心过高发生浮倒,破坏生态修复和景观效果。
5、浮床浮体作用单一
现有的生态浮床,浮床的浮体大多只具产生浮力,起支撑浮床的作用,而浮体本身不具有固定微生物及为生物生长提供载体作用,因而浮床初期对水体修复效果不理想,需经一定时间待生态浮床植物根系生长足够后才能发挥净化修复功能。
6、植物根系容易被水生动物破坏。
现有生态浮床由于植物种植篮孔洞较大,植物苗新生出的根须直接伸入到水体中,很容易被鱼类等水生动物啃噬而受到破坏,影响植物成活与生长。
除此之外,现有的生态浮床还包括美观度不够,种植的植物有时无法完全盖浮床,使浮床露出,影响美观等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景观与水体净化的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
本发明的生态浮床,由浮床框架、浮床填料块5、套件9组成。浮床框架及浮床填料块嵌套在套件9内,所述的套件为具大比表面积纤维形成的织物材料制作。
所述的浮床框架由主浮管与小浮管构成。主浮管构成外框3,并在外框中间设置小浮管4进行分隔,构成多个植物种植窝。
浮床填料块设置在植物种植窝内的周边,套件在植物种植窝中央形成凹陷构成主植物栽种窝。
浮床填料块与浮床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套件在间隙处形成凹陷构成辅助植物栽种槽7。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具体为,所述的主浮管构成正方形或圆形的外框,小浮管为十字形,设置在主浮管中,并将浮力框架分隔为四个植物种植窝。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具体为,所述的主浮管为轻质高分子材料管材,并由轻质高分子材料弯头2进行连接构成外框。所述的浮床填料块为填充泡沫。所述的套件9的4个侧边设置有粘接扣6。所述的主浮管的管体内设置有浮筒1。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具体为,所述的套件9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主浮管、小浮管、浮床填料块对应,主浮管、小浮管、浮床填料块嵌在凹槽内。套件的四边设置绳套10,将浮力框架扎紧并嵌套在套件中。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具体为,生态浮床总长及总宽均为65~80cm。其中主植物栽种窝8长及宽均为10~20cm,深度为10~20cm。植物窝长及宽均为18~30cm,植物栽种槽7槽隙宽1~2cm。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具体为,所述的主浮管直径为7~10cm,小浮管直径为4~6cm。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具体为,所述的浮筒1为废旧矿泉水瓶,在外框的每一侧主浮管内均设置2个以个的浮筒。所述的浮床填料块为包装废弃泡沫。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具体为,所述的小浮管通过十字形四通连接头连接构成。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具体为,在生态浮床框架上预留生物膜挂环,悬挂生物膜11,所述的生物膜载体为具大比表面积纤维形成的织物材料,包括无纺布制作而成的中空管,并在形成的中空管内填装有利于生物生长及提高微生物活性的填充物。生物膜载体长40~80cm,中空直径为1.5~4cm。
如上所述的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具体为,所述的套件为无纺布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由无纺布套件与浮床框架构成,套件与浮力框构成植物浮载体。
无纺布可以长时间经水浸泡,使用寿命长,本发明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浮床植物的根系会通过无纺布、泡沫孔隙与浮体交织,形成连接网,将浮筒与填充泡沫制作的浮力填料块连接,构成一体,不仅增强浮床抗风浪能力,而且将整体重心下移,不会因植物的长高发生浮倒,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是轻质高分子材料体的外框产生破损,由于其内部装有浮筒,仍然不会发生浮床下沉现象。
2、在浮床植物生长的初期,植物是种植在本发明的无纺布套件形成的凹槽中,植物新生根系会首先穿透无纺布后才伸入水中,所以水中的鱼类等水生动物不会对植物新生根须产生损伤,为植物的初期的成活与生长提供了很好的保护。
3、本发明的外框外侧边设置有粘接扣,在水中直接拼接便可完成多个单元的拼接安装,非常方便,很容易地实现拼接成片。并且由于粘接扣为软性连接,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风浪作用力,保持拼接的生态床不被风浪破坏。
4、本发明设有主植物栽种窝与周边的附植物栽种槽,同时具有大型植物与小型植物分区种置功能,更有利于植物的组合配置,并可形成立体景观,使生态浮床更美观。
5、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非常低,无纺布,管材都是低的生产材料,浮筒和泡漠都是废弃物再利用。同时,浮床的浮体不仅能起支撑浮床的作用,而且还因包覆有无纺布,浮体本身还具固定微生物功能及为生物生长提供载体的作用,能尽快发挥浮床的净化修复功能。
6、本发明生产容易,仅需用缝纫方法打出套件。外框与小浮管均为现在的PVC管,通过现存的连接头,三通管、四通管连接便可完成。
本发明可根据情况悬挂或不悬挂生物膜。当浮床系统建成初期或植物生长不佳,特别是植物根系生长状态不佳时,可悬挂上生物膜,以增强浮床系统的处理效果,还可根据特殊水体在生物膜中空填加适当的微生物菌剂,扩大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当植物根系生长良好并具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生境后,可不再悬挂生物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选用无纺布,管材都是很低的生产材料,浮筒和泡漠都是废弃物再利用。所述的管材选用建材管,即PVC管材,并采用常用的连接弯头进行连接。主浮管的管体内设置的浮筒1可以采用常见的废弃瓶装水瓶,成本非常低,废弃瓶装水瓶作为框体内置浮筒,提高了浮床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主浮管选用直径约7.5cm左右的塑胶管拼接而成,十字形的小浮管选用4cm左右的塑胶管。
本发明的生态浮床总长及总宽均为70cm。其中主植物栽种窝8长及宽均为15,深度为13cm。植物窝长及宽均为23cm,植物栽种槽7槽隙宽1.5cm。在生态浮床框架上预留生物膜挂环,并根据需要悬挂生物膜,生物膜的长短主要根据本生态浮床投放的水域水深而定,以生物膜40~80cm以内为宜。
本发明的浮筒1为废旧矿泉水瓶,在外框的每一侧主浮管内均设置2个浮筒。
在制作本发明时,选将主浮管与小浮管拼接成框架,然后在框架内放置泡沫,然后在框架上套上已制作好的无纺布套件,收紧套件口即成,自然形成主植物栽种窝与附植物栽种槽。粘接扣事先已缝于无纺布套件适当的位置。
在使用本发明时,直接将大株植物以适当的陶粒、碎石或其他基质固定种植在主植物栽种窝内,小型植物则直接插于附植物栽种槽内,然后将多个安放好植物的生态浮床放置到水面上,通过粘接扣直接连接,完成全部安装与种植工作,操作非常简单。
植物在生态浮床上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开始时植物的水下根须还不发达,所以植物种植在无纺布套件形成的凹槽中,由无纺布与浮力框架及浮力框架内侧的浮力填料块共同形成支撑并对植物形成保护。随着植物新生根的生长,微根系通过无纺布孔隙向四周辐射生长,并与浮力框架及浮力填料块交错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浮床抗风浪能力,稳定重心,不会因植物的长高而发生浮倒,即便是在浮力框架发生破损的情况,由于浮筒的存在,形成的生态浮床也不会下沉而正常漂浮在水面上。
本发明主植物可根据应用水域选用长绿鸢尾、菖蒲、水生美人蕉、芦苇、夹竹桃等。
本发明的附植物可选用葱兰、狐尾藻、白车轴草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功能强化型生态浮床,由浮床框架、浮床填料块、套件组成;浮床框架及浮床填料块嵌套在以无纺布制作的套件内,浮床框架由主浮管与小浮管构成;主浮管构成外框,并在外框中间连接设置小浮管进行分隔,构成多个植物栽种窝;浮床填料块设置在植物栽种窝的周边,套件在植物栽种窝中央形成凹陷构成主植物栽种窝;浮床填料块与浮床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套件在间隙处形成凹陷构成植物栽种槽。本发明使用寿命长,浮床在具有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