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输出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动力输出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使动力输出稳定的动力输出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各种产业的蓬勃发展亦有赖于电力
供应。不过,传统的石化能源发电所产生的污染使得温室效应日趋严重,导致全球各地气候
剧烈变迁而带来各种灾害。为了缓和异常气候现象,因此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已成为世界必然
的趋势,以降低对石化能源的依赖性,其中水力发电与风力发电这两种自古便在使用的再生
能源,为目前再生能源中最主要的产电来源。
然而,再生能源发电的动力来源需仰赖特殊的环境条件,发电量较为不稳定,例如水力
发电的动力来源来自水流的高低位差及水量大小,但水量的大小为自然不可控因素(例如冬
季水量因干燥而较小,夏季水量因降雨而较多),不能确保用电高峰时能供应充足的电量。风
力发电同样随着风速而有发电量起伏较大的问题存在。因此,如何使再生能源发电在起伏不
定的动力来源下稳定输出,遂成为一项关系能源发展以及环境永续的重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更为稳定的动力输出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习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系提供一种动力输出系统,包含:一动
力输入轴;一旋转动能输入装置,包括一转动体以及一连轴于该动力输入轴的第一传动轴,
该转动体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上,该转动体受一外力推动旋转而带动该第一传动轴旋转;以
及一磁轴旋转装置,包括一第二传动轴、一旋转机构、以及一磁力对应机构,该第二传动轴
连轴于该动力输入轴以及该第一传动轴,该旋转机构设置于该第二传动轴上且具有一磁力构
件,该磁力对应机构以一相隔的方式而环设于该旋转机构并具有一磁力对应构件,该磁力对
应构件以一磁力作用距离设置对应于该磁力构件,其中该动力输入轴受该第一传动轴或第二
传动轴带动而为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系提供一种动力输出系统,还包括一第一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
构件,该第一传动轴通过该第一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构件而连轴于该动力输入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系提供一种动力输出系统,还包括一第二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
构件,该第二传动轴通过该第二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构件而连轴于该动力输入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系提供一种动力输出系统,该第二传动轴的一端系轴接于该动力
输入轴另一端则轴接于该第一传动轴,以使该第一传动轴通过该第二传动轴而连轴于该动力
输入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系提供一种动力输出系统,该旋转机构还包括数个相异半径的环
型旋转件,该磁力对应机构为数个定环,该数个定环相对应于该些环型旋转件,该数个环型
旋转件系具有相同的旋转中心,该环型旋转件上设置有该磁力构件,该定环上设置有该磁力
对应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系提供一种动力输出系统,该旋转动能输入装置还包括一集风罩,
该转动体系为一风力驱动叶片,且该转动体设置于该集风罩之内而受风力驱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系提供一种动力输出系统,该转动体系为一水轮扇叶,该转动体
受水力驱动而带动该动力输入轴旋转。
经由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由于磁轴旋转装置藉由磁力对应机构以磁力作用于旋转
机构上,而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以及较低的动能消耗,因此当带动转动体的外力剧烈变化时,
动力输入轴依然能藉由磁轴旋转装置持续地带动而运转,使动力输出系统的动力输出不易受
外力剧烈变化而甚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系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输出系统的侧示意图;
图2系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动力输出系统的侧示意图;
图3系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动力输出系统的侧示意图;
图4系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磁轴旋转装置为静止状态的侧视示意图以及旋转
机构以与磁力对应机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5系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磁轴旋转装置为动作状态的侧视示意图以及旋转
机构以与磁力对应机构的正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100’、100”动力输出系统
1发电装置
11动力输入轴
2旋转动能输入装置
21转动体
22第一传动轴
23集风罩
24储水机构
25扬水机构
3磁轴旋转装置
31第二传动轴
32旋转机构
321磁力构件
322环型件
323旋转盘
33磁力对应机构
331磁力对应构件
332定环
333定盘
4第一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构件
5第二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构件
D磁力作用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5,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而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
如图1所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动力输出系统100,包含:一动力输入轴11、
一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以及一磁轴旋转装置3。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入轴11接于一发电
装置1。详细而言,动力输入轴11为设置有转子(图未示),该动力输入轴11受外力带动而
使转子旋转,而使发电装置1产生电力。较佳地,发电装置1还可设置有监控机构(图未示),
用以监控发电装置1的转速、输出电流、以及输出电压。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动力输入轴11
也可连接于纺织机、工作机台、采矿设备、或是其它需要动力供应的机构。
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包括一转动体21以及一连轴于该动力输入轴11的第一传动轴22,
该转动体21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22上,该转动体21受一外力推动旋转而带动该第一传动轴
22旋转。如图1所示,较佳地,该旋转动能输入装2置还包括一集风罩23,该转动体21系
为一风力驱动叶片,该转动体21设置于该集风罩23之内而受风力驱动,从而带动该第一传
动轴22旋转,如此一来风力能够受该集风罩23导引而更为集中,而使转动体21的转动更有
效率。
磁轴旋转装置3包括一第二传动轴31、一旋转机构32、以及一磁力对应机构33,该第
二传动轴31连轴于该动力输入轴11以及该第一传动轴22,该旋转机构32设置于该第二传
动轴31上且具有一磁力构件321,该磁力对应机构33以一相隔的方式而环设于该旋转机构
32并具有一磁力对应构件331,该磁力对应构件331以一磁力作用距离D设置对应于该磁力
构件321。其中,磁力构件321是以相异的磁极朝向该磁力对应构件331而产生互斥的磁力,
因此,旋转机构32除了受该第一传动轴22带动外,还会受该磁力对应机构33的该磁力对应
构件331的磁力影响,从而使该旋转机构32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让磁轴旋转装置3的转速
甚为稳定而不易降速。
在实际应用时,由于该第一传动轴22连轴于该第二传动轴31以及该动力输入轴11,因
此当该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受外力带动而旋转,磁轴旋转装置3会受该第一传动轴22带动,
而旋转至相同该旋转动能装置2的转速,在此情况下,该动力输入轴11会受转速较快的该第
一传动轴22带动而旋转。
当该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的转速低于该磁轴旋转装置3的转速,由于该磁轴旋转装置3
的旋转机构32接受来自该磁力对应机构33的磁力作用,使该磁轴旋转装置3具有较大的转
动惯性且转动时的动能损失较少,因此即便带动转动体21的外力剧烈变化,该磁轴旋转装置
3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转速带动该动力输入轴11而旋转以产生动力,因此所输出的动力不易
随外力剧烈变化而甚为稳定。
藉由上述结构,由于磁轴旋转装置3藉由磁力对应机构33以磁力作用于旋转机构32上,
而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以及较低的动能消耗,因此当带动转动体21的外力剧烈变化时,该动
力输入轴11依然能藉由磁轴旋转装置3持续地带动而运转,使动力输出系统100的动力输出
不易随外力剧烈变化而甚为稳定。
较佳地,在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输出系统100之中,该第二传动轴31的一端系轴接于该动
力输入轴11另一端则轴接于该第一传动轴22,以使该第一传动轴22通过该第二传动轴31
而连轴于该动力输入轴11。亦即,该动力输出轴11、该第一传动轴22、以及该第二传动轴
31系为同轴,如此一来可有较佳的动力传输效率。
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除了应用于风力外,还可应用于水力。请参阅图2,其系显示本发
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动力输出系统100’。第三实施例的动力输出系统100’与第一实施例的动力
输出系统100相似,然其差别在于动力输出系统100’还包括一储水机构24以及一连通于储水
机构24的扬水机构25,且该转动体21’系为一水轮扇叶。该扬水机构25将储存于该储水机
构24的水扬升至一高度,再让水落下而以水力驱动该转动体21’,从而带动该第一传动轴11
旋转。藉由此结构,本发明的动力输出系统也可适用于水力发电而使其应用更广。应注意的
是,动力输出系统100’也可不用有储水机构24以及扬水机构25,而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水
力,从而也能够驱动该转动体21’。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可依据动力输出系统100所设置的场地不同而
有不同的类型,例如,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可为一双模行进式风力发电机,其具有两组前后
配置且松紧程度相异的转动体21而适用于小型的摩托车上,或者可为一螺杆式水轮的水力发
电装置,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端看实际应用所需。此外,动力输出系统100也可根据需求而
可设置多个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
请参照图3,其系显示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动力输出系统100”。第三实施例的动
力输出系统1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输出系统100相似,然其差别在于,第三实施例
的动力输出系统100”还包括一第一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构件4以及一第二定向飞轮变速切
换连轴构件5,该第一传动轴22通过该第一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构件4而连轴于该动力输
入轴11,该第二传动轴31通过该第二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构件5而连轴于该动力输入轴
11。其中,第一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构件4以及第二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构件5皆具有
定向飞轮,以及用于变速切换功能的变速齿轮结构。藉由前述结构,该发电装置1能够通过
该第一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构件4而直接由该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带动,或是通过该第二
定向飞轮变速切换连轴构件5而直接由该磁轴旋转装置3带动,如此一来,当该旋转动能输
入装置2或该磁轴旋转装置3其中一个故障时,动力输出系统100”可切换至正常运作的装置
而使连接于动力输入轴11的装置或设备受带动,因此动力输出系统100”能够具有较佳的可
靠性。应注意的是,当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为风力驱动时,由于风力较为不稳定,因此较适
合以定向飞轮轴接为佳而有较好的运转效率。而当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为水力驱动时,由于
水力较为稳定,因此可根据该旋转动能输入装置2与该磁轴旋转装置3的转速高低以及传送
动力时的输出负载,而以变速齿轮结构对应调整输出扭力,从而使动力输出系统具有较佳的
输出效率。藉由前述结构,动力输出系统能够更容易适用在不同的环境。
较佳地,如图4至图5所示,该旋转机构32可包括数个相异半径的环型件322,该磁力
对应机构33为数个定环332,该数个定环332相对应于该些环型件322,该数个环型件322
系具有相同的旋转中心,该环型件322上设置有该磁力构件321,该定环332上设置有该磁
力对应构件331。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环型件322系设置于一旋转盘323上,而数个定环332
则对应环型件322而分别设置于一定盘333上,定盘333经控制而套合于该旋转盘323,从
而使该磁力对应机构33提供磁力作用于该旋转机构32。藉此,磁轴旋转装置3可在有限的
空间中配置多组环型件322以及多组定环332,以使该磁力对应机构33提供更多的磁力作用
于该旋转机构32,从而进一步地提升该旋转机构32的转动惯量而使磁轴旋转装置3的转速
更为稳定。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该磁轴旋转装置3的动力传输结构,在其它的实施例中,
该磁轴旋转装置3也可设置多个曲轴于该第二传动轴31,以该数个旋转机构32以及该数个
磁力对应机构33经曲轴而带动该第二传动轴31,从而让该磁轴旋转装置3提供较佳的输出
扭力。
以上的叙述以及说明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说明,对于此项技术具有通常知识者当
可依据所界定申请专利范围以及上述的说明而作其它的修改,然而此些修改仍应是为本发明
的发明精神而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中。